程序升温法论文_杨桂启,王秋叶,李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程序升温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程序,梯度,动力学,抗氧剂,头孢,马拉硫磷,气相。

程序升温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桂启,王秋叶,李莉[1](2018)在《基于程序升温法的白酒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我们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白酒生产业是我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发展,我国的白酒生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是对白酒的检测与分析。对白酒进行检测不仅可以提高白酒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白酒,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是,我国的白酒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成分较为复杂,所以在对白酒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应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对白酒进行检测,需要更加深入分析程序升温法对白酒的检测结果,从而促进白酒生产业安全稳定地发展。(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陈立宇,李映伟[2](2015)在《程序升温法一步制备MOF孔内封装钯纳米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钯催化剂因为具有高加氢和氧化活性,在废水处理、汽车尾气处理和燃煤烟气净化等环境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负载型钯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钯纳米颗粒具有较高表面能,并且其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在反应中容易发生团聚和流失,这造成了钯催化剂的失活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钯纳米催化剂是发展可持续发展化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论文集(NCECM 2015)》期刊2015-11-20)

唐友云,李剑群,徐美娟,李进,张大华[3](2015)在《基于PDSC程序升温法的抗氧剂抗氧化能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PDSC(高压差示扫描量热)程序升温法的抗氧剂的性能评定及筛选方法。利用PDSC程序升温法,测定不同升温速率下添加不同抗氧剂的基础油的氧化峰峰顶温度,采用Ozawa-Flynn-wall法与Kissinger法计算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对几种胺型和酚型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DSC程序升温法可以用于评价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胺型抗氧剂可以降低油品活化能,适合做高温抗氧剂,酚型抗氧剂可以提高油品的活化能,适合做低温抗氧剂。(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5年08期)

吴蕊宁,杨曦伟,翟宇恺,党璐,皇甫慧君[4](2011)在《20%氰戊菊酯·马拉硫磷乳油的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法同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法同时分析氰戊菊酯和马拉硫磷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Rtx-1毛细管色谱柱,癸二酸二正丁酯为内标物,丙酮为溶剂。实验表明,氰戊菊酯和马拉硫磷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4和0.998 4,变异系数分别为0.308 6和0.240 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7%和99.78%。(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1年07期)

李金帅,王德明,仲晓星,焦新明,雷丹[5](2011)在《低温阶段程序升温法对煤氧化过程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温控方式对煤氧化指标测试的重要性,采用自主研制的煤氧化模拟试验系统,通过与恒温测试法对比煤氧化升温过程中CO的生成量,研究低温阶段程序升温法对煤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程序升温法能较好地表现出煤的氧化能力,但程序升温会造成煤样罐中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温度梯度逐渐增大,煤体氧化程度不相同。低温条件下,程序升温法对煤氧化过程的影响总体上还比较小,且程序升温法采用程序控制温升,升温连续性好,操作简单,是一种可靠的温控方式,可以替代恒温测试法进行测试,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董嘉君,林锦生[6](2010)在《顶空程序升温法测定硫酸头孢匹罗的残留溶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硫酸头孢匹罗中的残留溶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系统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DB-WAX毛细管柱;柱温40℃保持8 min,再以20℃.min-1升至180℃;以N2为载气,分流比1∶10;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60 min;进样口温度200℃;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结果丙酮、乙酸乙酯、乙醇进样质量浓度分别在100~750 mg.L-1、二氯甲烷进样质量浓度在12~90 g.L-1范围内,与相应溶剂峰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9,0.999 8,0.998 2和0.999 6),加样回收实验丙酮、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乙醇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103.1%和3.60%;108.8%和4.41%;109.1%和7.57%;95.3%和3.1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好,简便准确,可用于检测硫酸头孢匹罗中的残留溶剂。(本文来源于《西北药学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刘志广,李文彩,李国平,张桂云,武真[7](2009)在《基于程序升温法保留时间预测的气-质联用系统构建虚拟实验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质联用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实验的基础上,采用Flash 8.0和ActionScript 2.0编程技术构建开放式网络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室。以若干有机物为考察对象,根据程序升温色谱法(PTGC)中保留值与温度及流速的关系,构建了不同色谱分析条件下保留参数的预测模型,同时利用Flash组件技术,构建与虚拟实验配套的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工作站。(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09年11期)

朱跃进,刘实,李素娟[8](2009)在《脉冲加热-程序升温法研究金属中氦和氢的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次改造脉冲-热导氢测定仪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改造使其具备程序升温功能,应用两次改造后的不同组合,开展了金属中氦和氢热释放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金属中氦的热释放符合固溶态气体的释放特征,氦在样品熔点附近快速释放,未见高温分解的化合物峰;金属中氢提取未见缓慢热释放图谱,说明氢在固体中的扩散和迁移相对缓慢,固溶态的氢在样品熔点附近快速释放。两种仪器两次改造组合的分析发现脉冲热导法无法区分氦和氢,氦和氢同时释放构成同一个峰,因此,富氦样品必须应用脉冲红外等其他方法定氢,才能确保氢分析的准确性。由于日常普通样品贫氦,考察了7种普通金属中氦含量,探明其值均小于仪器检测限,不会影响到氢的定量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09年06期)

李朋,于庆波[9](2008)在《煤焦-CO_2高温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Ⅱ)——程序升温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德国耐驰公司生产的 STA409PC 综合热分析仪以程序升温法来研究煤焦-CO_2气化反应,并用 Ozawa 法和单一升温速率法来求算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煤焦气化反应有明显影响,升温速率越大,相同时间内煤焦碳转化率越高,随升温速率的增大,DTG 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峰顶温室和最大反应速率均随之增大。(本文来源于《2008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1)

李文彩[10](2008)在《基于程序升温法保留时间预测的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室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现实技术日益成熟,使虚拟仪器(VI)和虚拟实验室(VL)在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等方面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其中网络化、场景化、智能化和高交互纯软件形式的虚拟仪器(S-VI)和仿真虚拟实验室(E-VL)更是以其出色的性价比正成为研究热点。GC-MS是目前所有联用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与质谱法提供的丰富结构信息相结合,使GC-MS成为痕量有机分析实验的常规手段,但气-质联用仪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原理抽象,因此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本论文在深入研究色谱实验室理论及其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室的数学类型、开发模式和实现技术。依据色谱基本理论,色谱柱程序升温过程中色谱保留值与温度变化及流速的关系,本文构建了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法(Gas chromatography temperature programming简称PTGC)中不同色谱分析条件下保留参数的预测模型:Ink=A+B/T,A,B为常数,不同的有机物对应不同的A,B值。其中T是t时刻的热力学温度,在线性升温过程中T与t的关系式我们简化为:T_((t))=t_0+r×t。在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Flash 8.0矢量动画技术和ActionScript 2.0编程技术,构建了一套网络化、场景化、高交互、智能化的气-质联用系统虚拟仪器和虚拟实验室软件。实现了从控制仪器操作到动态绘制色谱流出曲线;从谱图处理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模拟了气-质联用系统实验的全过程。虚拟实验中得到的各种模拟结果与真实实验结果十分相近,偏差大部分小于1%,最大偏差也不超过5%。该虚拟实验室采用外部数据传递和内部数据传递相交互的设计方案,此构建模式不但加快了网络运行速度,而且非常有效地解决了程序的通用性问题,十分方便后续的修改、扩充及共享,体现了虚拟实验室具有更有效的二次开发接口和更高的二次开发价值。所开发的虚拟实验室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完整展现,具有逼真场景,并可按真实仪器操作过程进行各种模拟操作。同时,可以加深用户对实验过程及相应的色谱理论的理解,这对于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的教学和仪器操作培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06-01)

程序升温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钯催化剂因为具有高加氢和氧化活性,在废水处理、汽车尾气处理和燃煤烟气净化等环境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负载型钯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钯纳米颗粒具有较高表面能,并且其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在反应中容易发生团聚和流失,这造成了钯催化剂的失活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钯纳米催化剂是发展可持续发展化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程序升温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杨桂启,王秋叶,李莉.基于程序升温法的白酒检测结果分析[J].饮食科学.2018

[2].陈立宇,李映伟.程序升温法一步制备MOF孔内封装钯纳米催化剂[C].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论文集(NCECM2015).2015

[3].唐友云,李剑群,徐美娟,李进,张大华.基于PDSC程序升温法的抗氧剂抗氧化能力评价[J].润滑与密封.2015

[4].吴蕊宁,杨曦伟,翟宇恺,党璐,皇甫慧君.20%氰戊菊酯·马拉硫磷乳油的气相色谱程序升温法同时分析[J].应用化工.2011

[5].李金帅,王德明,仲晓星,焦新明,雷丹.低温阶段程序升温法对煤氧化过程影响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

[6].董嘉君,林锦生.顶空程序升温法测定硫酸头孢匹罗的残留溶剂[J].西北药学杂志.2010

[7].刘志广,李文彩,李国平,张桂云,武真.基于程序升温法保留时间预测的气-质联用系统构建虚拟实验室[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

[8].朱跃进,刘实,李素娟.脉冲加热-程序升温法研究金属中氦和氢的释放[J].冶金分析.2009

[9].李朋,于庆波.煤焦-CO_2高温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Ⅱ)——程序升温法[C].2008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10].李文彩.基于程序升温法保留时间预测的气—质联用系统虚拟实验室的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2008

论文知识图

复合膜高透射TEM分析程序升温法和等温法所得的SP13...采用程序升温法得到的KH-550的...程序升温法和恒温法的关联性四种脂样程序升温法的PDSC曲线4X氧化油样的程序升温法谱图Fi...

标签:;  ;  ;  ;  ;  ;  ;  

程序升温法论文_杨桂启,王秋叶,李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