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形容词简析

古汉语形容词简析

一、简析文言文中的形容词(论文文献综述)

韩宝江[1](2021)在《高中《语文》文本的规范性例谈续篇》文中指出作为国家课程内容载体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家与政府"立德树人"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对未成年人教育对象的基本要求。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重要载体,是基层学校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强化教材文本自身的规范性和示范引领特质。本文结合"统编本"高一语文必修教材的相关实例,就文本规范建设的几个方面提出个人见解,为编者、使用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马玉溪[2](2021)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编研究》文中提出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色彩、浓厚民族特色的智慧语言,是后人了解古代汉语的重要媒介,是后人获得古人精神财富的重要参考。因此,文言文是学校必须重视的学习内容。语文是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途径,教科书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工具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文言文的选编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效果。因而探讨现行教科书中的文言文选编情况应当引起学者们的密切关注。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认知图式理论”构建文言文选编的分析框架,确立了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这三个一级指标;并参考古代汉语的特点由此延伸出分析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对文字、基本句式、语法、内涵和文化、题材和文体特征等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从而构建出具有整体性、科学性的选编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教科书中的文言文进行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得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编的特点并就其选编的合理性提出自己的思考。研究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选编具有以下特征:选编注重经典性和文化性,文言文选编具有可读性,不同年段学习各有侧重,文体倾向于故事类文章,注重注释对理解文本的作用。与此同时笔者也对选编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合理编排文中难字量,增加不同词性字的习题,调整作品所在的年段,协调句式分布比例,优化注释比例及类型,丰富文言文的文体。文言文选编是新时代赋予教科书编者们的高要求。文言文学习是新时代赋予读者们的高要求。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日后文言文选编提供新的视角,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宋梦娟[3](2020)在《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代人物传记文既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入选数量较多的一类课文,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文体。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普遍重视字词的解释和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分析,却忽视了古代人物传记文特有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针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论文结合古代人物传记文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特点,将跨学科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教学之中,以改善教学现状。论文由绪论和正文三章组成。绪论结合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规定以及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论文课题缘起进行了详细论述。另外,绪论在梳理“跨学科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意义进行了整体归纳。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改善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教学内容片面的现状,二是为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章首先指出目前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片面、教师缺乏文体意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接着论述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运用跨学科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一是古代人物传记文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二是跨学科教学领域已有众多研究经验。最后总结出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丰富课堂内容,二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三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第二章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证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的基础。学习迁移理论强调知识迁移、统觉联合论提倡学科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力求学生自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拓宽领域,这四个理论观点构成论文的理论支撑。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知识储备丰富、二是教师知识领域广阔、三是网络信息技术发达。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古代人物传记文的特点,选定历史、政治、音乐、地理为跨学科教学中主要的科目选择。第三章详述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实施策略,包括三个方面:课堂预习中的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课后练习中的巩固。“课堂预习中的设计”包括文言知识积累、情节梳理两大学习任务。该任务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完成,既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为课堂研讨节省宝贵的时间。“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主要从文章开头、关键字词处、总结归纳时三个关键教学时机出发,为跨学科教学课堂的实际操作提供范例。最后“课后练习中的巩固”,分别以习题、漫谈、写作的形式对文言知识、人物形象、素材剪裁三个学习目标进行巩固,以提升跨学科教学的效果。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跨学科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当前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邱思恒[4](2020)在《苏教版高中文言文疑难字词注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文言文疑难字词的存在,影响了中学师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这既会使谬误广播于民众,又会影响到大家的学习兴趣。本文试图解决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第5版及之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中的部分文言文疑难字词注释问题。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所选用的教材版本以及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注释的研究概况,以及苏教版高中文言文的篇目分布与注释类型,归纳了当前专着类、期刊文章类、硕士毕业论文类这三大类的高中文言文注释研究文献,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从三个方面着重论述苏教版高中文言文疑难字词的注释问题,即注释错误、注释不够确切、当注未注及有着其他特殊情况的共计23例疑难字词。其中,注释错误的疑难字词有“切峻”“逋慢”“暗恨”“摽掠”“翼蔽”“高危”、“向使”“而”,注释不够确切的疑难字词有“怀”“敢”“以”“执事”“辞”“让”“洿池”“斧斤”“粟”“强近”“巉岩”,当注未注的疑难字词有“慕”“弄臣”“喻”“借”“念”“必”“横”,还有教材注释正确但目前学界尚存较多争议的字词“瑟瑟”以及教材虽未作注但广大读者对此存在多种理解的字词“报”。第三章是关于苏教版高中文言文疑难字词注释问题的思考。本文认为“古今语言客观上存在着隔阂”和“注释者们主观上还有着不足”是造成疑难字词注释问题的主要原因,教材注释编写者应从“加强学习各类知识及发疑方法”“及时吸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认真倾听一线师生的教学反馈”三方面加以努力。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在解决每一单个问题时所用篇幅较长的特点,归纳分类了探讨的23例疑难字词,提出“同义复词或是同义连文的情况是教材注释的一个痛点”这一观点。

赵秀霜[5](2020)在《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高中文言知识库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文言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这些年里,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两份纲领性文件,对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提出了要求。但这种要求还不够具体和明确,高中阶段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到底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这种知识的边界在什么地方,体系如何构建?无疑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显着难题。这项研究试图结合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构建一个面向基础教育的文言知识库,从而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回应。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全文的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研究的对象,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凝练出本项研究试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最后对若干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是文言文词语的词频统计与分析工作。首先构建一个“数据集”,对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进行完备的收集,并进行人工的校对和整理。其次利用字词频率统计工具和人工切分相结合的方法,对文言文词语进行重新划分和筛选。最后通过对比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的词频,统计分析出51个高频词作为本文词汇系统建构的依据。第三章是从实词和虚词两个角度建构词汇系统。在实词词汇系统中,参照《说文解字》的相关阐述,确定36个实词的本义,以此建构本义为名词的词汇系统、本义为动词的词汇系统、本义为数词的词汇系统和本义为代词的词汇系统;在虚词词汇系统中,根据词频高低排序建构15个虚词的词汇系统。第四章是参照《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中教材中“研究与练习”的相关内容,按照特殊句式类型: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固定句式,梳理高考真题和高中教材中的特殊句式内容,构建文言文特殊句式系统。第五章是总结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中出现的文化常识。首先按照宗法礼俗、职官科举、人物称谓、地理台阁、邢狱审讯、音律娱乐、政治宫室、天文历法、文体典籍、服饰器物10类对其进行整理。其次举例文化常识的教学实例并提出教学建议。第六章是全文的结束语。重新审视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总结其存在教学目标不合理和教学内容与高中文言文内容脱节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进而反思高中教师知识性不足的现状,认为教师应顺应改革浪潮,转变传统观念,发挥自身特长,提高知识储备。

马媛[6](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与之相应,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变革。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这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与能力的需要。古诗文注释作为师生教学古诗文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古诗文教学的成效。因此,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注释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将立足于科学理论、原则探讨问题,具体结合传统训诂学的理论以及注释的原则,对整套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进行考察,重点对其在系统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编者、教师、学生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本论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理论和原则。首先,对相关的训诂学理论进行界说,以便从科学的角度对教材古诗文注释进行探讨。然后对注释应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明确提出准确性、适切性、简洁性、平实性、系统性等五个原则,并重点对系统性原则进行分析。第二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在系统性上存在的不足。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笔者对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进行详尽地描写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的重要语言材料。针对教材古诗文注释的具体情况,笔者将其在系统性上存在的问题按照注释条目、注释提示用语、注释格式进行分类,结合数据、表格形象直观地展示其存在的不足,并用教材中的相关例证进行说明。而后,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以供教材编者参考。第三部分: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系统性不足的应对策略。笔者从教材编写者、教材使用者—教师、学生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编者而言,首先,要建立具体、统一、规范的注释标准,这是注释系统化的前提。其次,注释要遵循相关的理论、原则,科学的指导能有效促进注释的系统化。最后,注释应要考虑到师生古诗文学习的现实需要,以此作为注释的现实依据。从教师而言,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弥补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系统性不足。课前,要做好备课工作,认真审视教材注释。课中,要合理利用教材注释,对于其不足之处,要设法补救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课后,要善于指导学生使用注释。从学生而言,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做好预习工作,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其次,要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进行自主探究。最后,要延伸拓展,做好古诗文积累。目前,有关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系统性予以关注的更是有限。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期望能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以推动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的系统化。

王玉[7](2019)在《《过秦论》文本解读和教学探究》文中认为《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也是“过秦”思潮影响下流传最广、最为有名的篇章之一。该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自1961年《过秦论》上篇首次被选入现代语文教材后,多次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具有很大的教学和学习价值。本文主体由三章构成:第一章首先论述了《过秦论》古代选本选入情况和现代选入语文教材的情况,对《过秦论》的教学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作为一篇政论型散文,《过秦论》无论是在文章气势、论证手法还是结构布局上都别具特色。而其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和承载的文学知识,也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第二章对《过秦论》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主题解读、艺术特色、原文对比分析、注释商榷这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过秦论》主旨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理解历来存在着争议,笔者从贾谊的政治思想、文言文语法知识等角度进行了阐释。其次,笔者将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的《过秦论》与古代选本中的《过秦论》文本进行对比,针对不同版本的文本差异,简要分析了原因。最后,笔者将人教版、粤教版和沪教版的《过秦论》课下注释进行了比较,探究三者注释的优劣,并进行了辨析。第三章对搜集到的《过秦论》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过秦论》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此外,笔者从全新的角度,对《过秦论》进行了教学设计。最后综合各个方面,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不足给出适当的教学建议。通过《过秦论》艺术特色的总结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的归纳分析,笔者对《过秦论》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并给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希望有益于年轻教师对《过秦论》这篇课文的深入理解,为一线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李晓冬[8](2019)在《红河州绿春一中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语文教材上选取的文言文内容丰富,文采斐然,阅读这些文言文可以培养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陶冶情操。但是,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生阅读能力较低,尤其是在绿春一中这样一所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而言,学生对文言文可谓“闻风丧胆”。另外,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历来是高考的重点之一,同时又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考点。所以,提升绿春一中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改进文言文教学问题迫在眉睫。本论文就此问题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对绿春一中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第二是分析绿春一中文言文教学问题的成因;第三是提升绿春一中高中文言文教学能力的策略。本文分析了绿春一中现阶段存在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误区和教师教学文言文的弊端,提出了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策略:一是要端正对文言文阅读的态度;二是通过诵读培养语感;三是用好习惯进行学习,打好文言基础;四是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五是用猜读的方式,把握文本内容。假以时日,相信绿春一中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困扰能够迎刃而解。

杨国荣[9](2019)在《2017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应对当前时代的形势变化与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国家教育部门修订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该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素养化导向。在素养型目标的引领下,进一步完善课程的结构,制定了 18个学习任务群,同时还首次制定了针对具体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必将引起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刻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何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进一步完善文言文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的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并且结合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优化策略,来应对新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主要陈述论文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包括两部分的内容:首先是对“教学策略”、“课程标准”和“文言文”等基础概念进行阐述。其次是对课程标准与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发展进行简要回溯。这两部分的内容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有助于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有利于让研究基于历史的发展而展开,避免脱离实际。第二章主要剖析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新变化”,重点论述了“学习任务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专题学习”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并且结合具体的案例与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进行衔接,探究教学改革的方向。第三章则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导向下,根据教学的基本流程和环节,从“备课”、“上课”、“评价”三个角度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结语部分主要是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分析研究自身的不足和局限。

戴娅[10](2018)在《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言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生的生源质量、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追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已不能适应现今中职生的学情和新课标对中职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诵读法不但有助于提高中职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而且有助于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学校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对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和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调查,并针对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做了一些探索与研究。具体从以下三个部分探讨了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第一部分,坚持问题导向,结合问卷调查,梳理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学校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由于学生、教师、教学环境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该校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上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文言文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第二部分,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从文言文自身的特征和心理学角度出发,阐述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诵读法的依据,分析诵读法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部分,结合教学实例,具体分三个阶段探讨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首先通过扫除心理障碍、创设情境、设置疑问、保证诵读时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其次从把握诵读技巧、掌握正确的诵读过程、读讲结合促进理解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最后通过丰富诵读内容、融入个人体验、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进行个性化诵读训练,进一步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诵读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本的感悟力、语言运用能力、赏析评价文言作品的能力,从而能从文言诗文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提高人文素养。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作用显着,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一些难题,比如诵读时间的不充足、对文言文本的理解不到位、预习不充分。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二、简析文言文中的形容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析文言文中的形容词(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语文》文本的规范性例谈续篇(论文提纲范文)

一、标点符号
二、用词准确规范
三、所字结构
四、语病
五、补充内容
六、版式体例

(2)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文言文扮演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二)文言文教育是坚守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三)文言文选编的分析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文献综述
        (一)文言文研究对象
        (二)文言文教科书研究
        (三)文言文教学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文言文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小学语文文言文的选编依据
    一、语文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是文言文选编的重要指导方针
    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文言文选编提供了现实参考价值
第三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编分析框架
    一、研究对象
    二、学者们的分析框架及选文标准
        (一)学者们的分析框架
        (二)陈先云的语文选文标准
    三、本文的理论基础及具体分析框架
        (一)本文的理论基础-“认知图式理论”
        (二)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一级指标确立
        (三)基于文言文自身特点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确立
        (四)文言文选文具体分析项目的确立
第四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编的具体分析
    一、基于语言图式的分析
        (一)文字相关分析
        (二)语句相关分析
        (三)语法相关分析
    二、基于内容图式的分析
        (一)内涵相关分析
        (二)文化相关分析
        (三)注释相关分析
    三、基于形式图式的分析
        (一)文言文篇目设置
        (二)文体特征相关分析
        (三)文章题材相关分析
        (四)文章改编情况相关分析
第五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编特点及思考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编的特点
        (一)选编注重经典性和文化性
        (二)文言文选编具有可读性
        (三)不同年段学习各有侧重
        (四)文体倾向于故事类文章
        (五)注重注释对理解文本的作用
    二、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编的思考
        (一)合理编排文中难字量
        (二)增加不同词性字的习题
        (三)调整作品所在年段
        (四)协调句式分布比例
        (五)优化注释比例及类型
        (六)丰富文言文的文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教学的不足与跨学科教学的依据
    第一节 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教学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片面
        二、教师缺乏文体意识
        三、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第二节 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的可行性
        一、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的特点
        二、前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经验
    第三节 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丰富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课堂教学内容
        二、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第二章 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的基础与学科选择
    第一节 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迁移理论强调认知迁移
        二、统觉联合论提倡学科融合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力求学生自主
        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拓宽领域
    第二节 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基础
        一、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教师的知识储备
        三、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
    第三节 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的学科选择
        一、历史学科
        二、政治学科
        三、音乐学科
        四、地理学科
第三章 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课堂预习中的设计
        一、文言知识积累
        二、情节梳理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一、导入
        二、关键字词讲解
        三、人物形象总结归纳
    第三节 课后练习中的巩固
        一、习题中检测文言知识
        二、漫谈中巩固人物形象
        三、剪裁中提升写作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苏教版高中文言文疑难字词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引言
第一章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注释研究概况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注释概述
        一、高中文言文篇目分布
        二、高中文言文注释类型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注释研究概述
        一、专着类
        二、期刊文章类
        三、硕士毕业论文类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疑难字词注释问题
    第一节 注释错误的疑难字词
        一、切峻、逋慢
        二、暗恨
        三、摽掠
        四、翼蔽
        五、高危
        六、向使
        七、而
    第二节 注释不够确切的疑难字词
        一、怀
        二、敢、以、执事
        三、辞、让
        四、洿池、斧斤
        五、粟
        六、强近
        七、巉岩
    第三节 当注未注部分及其他疑难字词
        一、慕
        二、弄臣
        三、喻
        四、借
        五、念
        六、必
        七、横
        八、报
        九、瑟瑟
第三章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疑难字词注释问题思考
    第一节 疑难字词注释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古今语言客观上存在着隔阂
        二、注释者们主观上还有着不足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疑难字词注释建议
        一、加强学习各类知识及发疑方法
        二、及时吸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认真倾听一线师生的教学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高中文言知识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文言文词汇
        (二) 关于文言文特殊句式
        (三) 关于古代文化常识
    四、研究问题与思路
    五、文言知识库的体系
        (一) 文言知识库构建的科学性与必备标准
        (二) 文言知识库的含义与构成
        (三) 文言知识库的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第二章 文言文词语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文言常用词的测量
    第二节 词的切分与选择
        (一) 词的切分
        (二) 词的选择
    第三节 10年全国Ⅰ卷、Ⅱ卷高考文言文词频统计
    第四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词频统计
    第五节 高中教材与10年全国Ⅰ卷、Ⅱ卷高考文言文词频统计对比
第三章 文言文词汇知识库的构建
    第一节 文言文词汇系统的含义
    第二节 文言文词汇系统的构建
        (一) 实词词汇系统的构建
        (二) 虚词词汇系统的构建
第四章 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库的构建
    第一节 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库的体现
        (一) 在不同时期《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二) 在《高考考试大纲》中的体现
        (三) 在教材“研讨与练习”中的体现
    第二节 文言文特殊句式系统的含义
    第三节 文言文特殊句式系统的构建
        (一) 判断句
        (二) 被动句
        (三) 省略句
        (四) 介宾短语后置句
        (五) 定语后置句
        (六) 宾语前置句
        (七) 固定句式
第五章 文化常识知识库的构建
    第一节 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常识
    第二节 文化常识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文化常识样例教学举隅
第六章 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来从事高中文言教学
    第一节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
        (一) 教学目标不合理
        (二) 教学内容与高中文言文内容脱节
    第二节 如何跨越知识不足的鸿沟
        (一) 顺应改革浪潮,转变传统观念
        (二) 发挥自身特长,提高知识储备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综述
    0.2 研究背景与意义
    0.3 研究对象与范围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方法
1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理论和原则
    1.1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理论
        1.1.1 有关训诂的基本理论
        1.1.2 训诂学及其实践与运用
    1.2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原则
        1.2.1 准确性原则
        1.2.2 适切性原则
        1.2.3 简洁性原则
        1.2.4 平实性原则
        1.2.5 系统性原则
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在系统性上存在的不足
    2.1 注释条目的系统性
        2.1.1 当注未注
        2.1.2 不当注作注
        2.1.3 重复注释
        2.1.4 前未注后注
    2.2 注释提示语使用的系统性
        2.2.1 注释专门术语使用的系统性
        2.2.2 注释一般提示用语使用的系统性
    2.3 注释格式的系统性
3 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系统性不足的应对策略
    3.1 教材编写者方面
        3.1.1 确立统一、具体、完善的注释标准
        3.1.2 遵循初中古诗文注释的理论与原则
        3.1.3 关注初中古诗文教学的需要
    3.2 教师方面
        3.2.1 课前:认真审视教材注释
        3.2.2 课中:合理利用教材注释
        3.2.3 课后:科学指导学生使用教材注释
    3.3 学生方面
        3.3.1 充分利用注释做好预习
        3.3.2 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3.3 延伸拓展,做好古诗文知识积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过秦论》文本解读和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过秦论》的教材选编情况与教学价值
    第一节 《过秦论》古代选本入选情况
    第二节 《过秦论》在现代语文教材中的选录情况
    第三节 《过秦论》的教学价值
第二章 《过秦论》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过秦论》主题解读
    第二节 《过秦论》艺术特色分析
    第三节 《过秦论》原文与注释商榷
第三章 《过秦论》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节 《过秦论》的教学设计
    第二节 《过秦论》的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红河州绿春一中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二、选题的意义
        三、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者研究高中生文言文阅读的情况
        二、国内学者研究少数民族高中生文言文阅读的情况
第一章 绿春一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绿春一中高中生文言文学习基本情况
        一、学生对文言文的态度
        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成效
        三、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学生对教师文言文教学的态度
    第二节 绿春一中教师文言文教学基本情况
        一、教师文言文教学能力调查
        二、教师增强自身素养的情况
        三、教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感受
    第三节 绿春一中文言文阅读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存在的问题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绿春一中文言文阅读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第一节 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耐心
        一、地域特征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三、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课程设置欠缺合理性,学习多了一层功利性
        一、学校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二、文言文教学受考试影响,多了一层功利性
    第三节 教师教学方法刻板导致学生失去文言文学习兴趣
        一、衔接不好课堂环节
        二、“满堂灌”式教学
        三、课堂气氛沉闷
    第四节 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死板
        一、对文言文有成见,学习兴趣缺失
        二、学生基础薄弱,文言知识储备少
        三、学习方法死板,知识记忆机械化
第三章 提升绿春一中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能力的策略
    第一节 端正对文言文阅读的态度
        一、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二、正确认识文言文的价值
        三、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第二节 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一、正音
        二、朗诵指导
    第三节 用好习惯进行学习,打好文言基础
        一、形成文言文学习的好习惯
        二、打好文言基础
    第四节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意义
        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握文言文中心
    第五节 用猜读的方式,把握文本内容
        一、猜读的法则
        二、把握主旨,梳理结构
        三、抓重点,拓视野
        四、抓练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绿春一中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现状调查问卷表(学生版)
附录二 绿春一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表(教师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2017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教学策略
        一、主要类型
        二、基本特征
        三、理解范畴
    第二节 课程标准
        一、国内外基础课程的改革概述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视野
    第三节 文言文
        一、文言文的章辞
        二、文言文的“一体四面”
        三、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概述
第二章 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
    第一节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第二节 学习任务群与专题学习
        一、学习任务群
        二、专题学习
        三、任务群下的“专题学习”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如何备课
        一、文言字词句
        二、文言“文化内涵”
    第二节 如何上课
        一、确定教学的关键内容
        二、根据学情,确定同化与顺应的策略
        三、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中的优化策略
    第三节 如何评价
        一、学业质量标准
        二、学习任务群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2.2 诵读法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问卷调查
        1.3.3 行动研究
第2章 崇明区卫生学校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2.1 崇明区卫生学校文言文阅读教学基本情况
        2.1.1 崇明区卫生学校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
        2.1.2 崇明区卫生学校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 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学生学习方面的原因
        2.2.2 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2.2.3 文言文教学环境方面的原因
第3章 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诵读法的意义及依据
    3.1 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诵读法的意义
        3.1.1 有助于提高中职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1.2 有助于培养中职生的文言语感
        3.1.3 有助于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3.2 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诵读法的依据
        3.2.1 符合文言文自身的特征
        3.2.2 符合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第4章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诵读法的实践
    4.1 文言文诵读法的教学实践出发点
        4.1.1 学习基础
        4.1.2 教学实践对象
        4.1.3 实施原则
    4.2 诵读法教学实践过程
        4.2.1 激发诵读兴趣
        4.2.2 指导诵读方法
        4.2.3 深入诵读,巩固诵读方法,进行个性化诵读训练
    4.3 结果及分析
第5章 结论及反思
    5.1 结论
    5.2 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中职校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表
附录2:诵读法在中职校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现状调查
附录3:前测试卷
附录4:诵读法教学实施个例——《烛之武退秦师》
致谢

四、简析文言文中的形容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语文》文本的规范性例谈续篇[J]. 韩宝江. 中学语文, 2021(34)
  • [2]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编研究[D]. 马玉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高中古代人物传记文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D]. 宋梦娟. 河南大学, 2020(02)
  • [4]苏教版高中文言文疑难字词注释研究[D]. 邱思恒.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5]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高中文言知识库构建[D]. 赵秀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D]. 马媛. 西南大学, 2020(01)
  • [7]《过秦论》文本解读和教学探究[D]. 王玉. 宁夏大学, 2019(02)
  • [8]红河州绿春一中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晓冬.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2017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杨国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学校为例[D]. 戴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古汉语形容词简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