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论文和设计-林汉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包括阀盖、压力控制阀和阀座,所述压力控制阀中部设有贯通式的排气孔,所述阀座中部设有过气孔,所述过气孔与排气孔均气路连通,所述阀盖设于压力控制阀上方且与压力控制阀接触连接,所述阀座设于压力控制阀正下方;通过减少排气孔数量进而减少撕边次数,撕边少,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成品率高,改变控制阀厚度、硬度、孔径等来满足不同客户压力值需求,通用性强使用方便,自带安全压力结构对运动配件磨损小,产品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盖(1)、压力控制阀(2)和阀座(3),所述压力控制阀(2)中部设有贯通式的排气孔(22),所述阀座(3)中部设有过气孔(31),所述过气孔(31)与排气孔(22)均气路连通,所述阀盖(1)设于压力控制阀(2)上方且与压力控制阀(2)接触密封,所述阀座(3)设于压力控制阀(2)正下方。

设计方案

1.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盖(1)、压力控制阀(2)和阀座(3),所述压力控制阀(2)中部设有贯通式的排气孔(22),所述阀座(3)中部设有过气孔(31),所述过气孔(31)与排气孔(22)均气路连通,所述阀盖(1)设于压力控制阀(2)上方且与压力控制阀(2)接触密封,所述阀座(3)设于压力控制阀(2)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2)为硅橡胶体,所述压力控制阀(2)与阀座(3)之间设有弹力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2)在阀盖(1)与压力控制阀(2)之间设有密封条(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22)是一个以上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2)与阀座(3)为分体式组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2)与阀座(3)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2)为外凸式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2)为内凹式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2)为片体式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泵或气阀等产品的安全气压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微型气泵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了,就目前所用的微型气泵来说,一般都是设置有六个或者八个排气孔,排气孔数量多,而且只有一个固定的使用压力,其泄压功能较差、泄压不够理想,气泵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这种排气孔多、只有一个使用压力、泄压功能不理想的气泵可以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排气孔多需要撕边次数就更多,对橡胶件损坏大,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成品率低,只有一个固定使用压力无法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压力使用需求,通用性差使用不方便,高压力对运动配件磨损大,产品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多次撕边、橡胶件损耗小、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成品率高、可满足不同客户压力值需求、通用性强使用方便、自带泄压对运动配件磨损小、产品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的微型气泵安全气压控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排气孔多撕边次数多、橡胶件磨损大、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成品率低、无法满足不同客户压力需求、通用性差使用不方便、无泄压长时间高压力对配件磨损大、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包括阀盖、压力控制阀和阀座,所述控制阀中部设有贯通式的排气孔,所述阀座中部设有过气孔,所述过气孔与排气孔均气路连通,所述阀盖设于压力控制阀上方且与压力控制阀接触连接,所述阀座设于压力控制阀正下方。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所述控制阀顶部前端设有密封条。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孔是一个以上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控制阀与阀座为分体式组合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控制阀与阀座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控制阀为外凸式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控制阀为内凹式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控制阀为片体式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控制阀为硅橡胶体,所述压力控制阀与阀座之间设有弹力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减少排气孔数量进而减少撕边次数,撕边少,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成品率高,改变控制阀厚度、硬度、孔径等来满足不同客户压力值需求,通用性强使用方便,自带安全压力结构对运动配件磨损小,产品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力控制阀呈外凸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力控制阀呈内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压力控制阀呈片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保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形变排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压力控制阀做薄加弹力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压力控制阀加弹力体密封保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压力控制阀加弹力体形变排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包括阀盖1、压力控制阀2和阀座3,所述控制阀2顶部前端设有密封条21、中部设有贯通式的排气孔22,所述阀座3中部设有过气孔31,所述过气孔31与排气孔22均气路连通,所述阀盖1设于压力控制阀2上方且与压力控制阀2接触连接,所述阀座3设于压力控制阀2正下方。

其中,所述排气孔22是一个以上的,排气孔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如两个、四个,一个为最优效果,但是不会像传统的那种六孔或者八孔的数量多孔,这样排气孔数量少可减少撕边次数,撕边少,操作效率更高,劳动强度更小,人工成本低,成品率高。

另外,所述压力控制阀与阀座可为分体式组合结构、也可为一体式结构,两种结构都是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的,实际使用中根据需要来选择配置。

其中,压力控制阀与同层同材质的功能件可为一体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

再有,所述压力控制阀2可为外凸式状(如图3)、内凹式状(如图4)、片体式状(如图5),任一一种形状都可满足使用要求,多种形状供选择,实际使用中根据需要来选择配置。

还有,所述压力控制阀2为硅橡胶体,硅橡胶体既可形变密封,也就是保压,如图6所示,也可形变排气,也就是降压,如图7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气体气流运动方向,这种结构可用在微型气泵任何两端有流体压力落差的结构中间,可将高压力的气腔气体排至大气压或气泵进气源来实现需求的安全压力值。

如图8所示,所述压力控制阀2与阀座3之间设有弹力体4,由于硅橡胶体可弹性形变,通过改变压力控制阀的厚度、硬度来改变及控制压力值,满足不同客户压力值需求,压力控制阀的活动阀片做薄就需要弹力体来辅助共同完成密封及泄气,当压力值未达到设定的安全压力值之上时弹力体弹力与气压压力相抗衡,排气孔未打开处于密封保压状态,如图9所示,而当压力值大于设定的安全压力值时弹力体被下压,气体沿着排气孔、过气孔排出进行泄气,保存安全压力值,如图10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减少排气孔数量进而减少撕边次数,撕边少,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成品率高,简单改变控制阀厚度、硬度、孔径等来满足不同客户压力值需求,通用性强使用方便,自带安全压力结构对运动配件磨损小,产品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设计图

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3053.4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370544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F16K 17/04

专利分类号:F16K17/04

范畴分类:27F;33A;

申请人:厦门微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厦门微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同龙二路881号四楼

发明人:林汉记

第一发明人:林汉记

当前权利人:厦门微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安全气压控制结构论文和设计-林汉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