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观察穴埋线结合背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纯性肥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走罐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BMI、腹围、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腹围、脂肪含量百分比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埋线结合背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在改善体质量、BMI、腹围、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比方面优于单纯用穴埋线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穴位埋线;走罐
单纯性肥胖是由于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消耗所需的热量,长此以往脂肪在体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肥胖[1]。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脂肪肝以及一些癌症的危险因素[2]。目前国际上对肥胖病的治疗主要为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西药治疗、手术吸脂治疗等,但是难坚持易反复、副作用伤身体,未取得满意疗效[3]。穴位埋线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通过蛋白线产生持续刺激发挥减肥作用。另外,在埋线基础上配合背部腧穴走罐,临床疗效显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治疗的单纯性肥胖患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2组各5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2011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制定的《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4],诊断标准满足体质指数(BMI)≥28kg/m2。
1.3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BMI≥28kg/m2者;(2)年龄18~60岁者;(3)性别不限,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1)一个月内接受过减肥药物治疗者;(2)妊娠或哺乳期患者;(3)继发性肥胖者;(4)严重皮肤病、精神障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者。
2.研究方法
2.1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走罐治疗。穴位埋线:局部消毒后,将可吸收蛋白线取出,放在针头的前端,并将针快速刺入皮肤,出现针感后将针芯向前推进使蛋白线植入肌肉层。穴位以大肠俞募配穴为主,以大肠俞、天枢、上巨虚为主穴,全身肥胖型加中脘、关元,臀股型肥胖加承扶、髀关。每周埋线1次,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12次。走罐:患者取俯卧位,将刮痧油涂于背部膀胱经与督脉,并用中号玻璃火罐沿着腰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上下来回走罐,以皮肤潮红为度。每周2次,8次1个疗程,共24次。
2.2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穴位埋线治疗,取穴、操作、疗程与观察组相同。
2.3疗效判定标准
2.3.1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腹围、全身脂肪百分比。
2.3.2疗效标准参照1998年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5]:痊愈: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BMI<24kg/m2;显效:腰围减少>8cm,体质量下降>5kg,BMI减少>2kg/m2;有效:腰围减少4~8cm,体质量下降3~5kg,BMI减少1~2kg/m2。无效:腰围减少<4cm,体质量下降<3kg,BMI减少<1kg/m2。
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不满足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体质量、BMI、腹围、脂肪百分比体质量、BMI、腹围、脂肪百分比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传统针刺方法与近代医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利用蛋白线对穴位进行持续性刺激,发挥针刺、经穴和药线综合作用的治疗方法[6]。火罐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穴埋线结合背部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总体疗效均较好,且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突出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方思嘉,周时高,何颂华等.单纯性肥胖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105-107.
[3]BrayGA,FrühbeckG,RyanDH,etal.Managementofobesity[J].TheLancet,2016,387(10031):1947-1956.
[4]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9):711-717.
[5]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319.
[6]李倩倩,工晓燕,孙琐,等.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