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与沙漠化(论文文献综述)
薛占金,秦作栋,程芳琴[1](2020)在《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晋西北地区1975,1991,2000,2015,2019年遥感影像,采用转移矩阵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趋势,其中1975~1991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495.10km2,非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506.12km2);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89.0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1098.72km2);2000~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365.85km2,中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0569.56km2);2015~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1.3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非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909.93km2).空间上呈现先偏南、后偏西北的迁移趋势,其中1975~1991年、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重心总体上偏南方向迁移,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分别为19.26,20.06km;2000~2019年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迁移,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为30.29km.1975~2019年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数量和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大风日数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蒋元春[2](2020)在《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沙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之一。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环境系统敏感脆弱,具备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潜在因素,其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与气候变化、植被变化紧密联系。本文主要依据青藏高原81个站点1971—2013年气温、降水、风速资料,1971—2016年青藏高原积雪日数、第一冻结层下界观测资料,1990、2000、2010和2015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资料,1982—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植被(NDVI)和沙漠化土地分布的变化特征,研究了青藏高原增暖突变前后高原气候因子(气温、降水、风速)和下垫面因子(积雪、冻土)等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植被变化的关系,分析了南海夏季风与高原季风的关系,探讨了南海夏季风结束时间异常对高原冬季气候的可能影响机理,对进一步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障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分布的研究表明,1990—2015年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期间累计减少3 826 km2,相当于199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的0.96%,年均减少153 km2,尤其在2000年以后青藏高原沙漠化持续逆转。(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显着变化,呈现从20世纪70年代冷干气候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暖湿气候的演变。1971—2013年主要气候因子的宏观变化为:(1)气温。高原呈现一致增暖,增暖幅度达0.38℃/(10 a),高于同期全球增暖速率,以秋、冬季增暖最为显着。高原增暖在空间上表现出西强东弱的增暖趋势和南北反相的变化形态,高原边缘地区气候变暖比高原腹地明显,高原北部升温幅度大于高原南部。高原气温在1997/199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更大幅度的增暖在高海拔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现非对称增温,最低气温的增加速率(0.46℃/(10 a))高于最高气温(0.37℃/(10 a))。(2)降水。高原地区降水以8.5 mm/(10 a)的速率增加,其中春季增加幅度最显着,达9.9 mm/(10 a)。1980/1981年高原主体降水发生突变。1998年之后,夏季降水的年际波动幅度增大,而秋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幅度则收窄。(3)风速。高原年及各季节的平均风速总体呈减小趋势,尤以春季风速减小最为显着,达到-0.25(m·s-1)/(10 a)。高原风速的线性倾向率在2000年之后由负转正,表现出显着的增加趋势,且以夏、冬季平均风速增加为主导。(4)积雪日数。高原积雪日数平均以3.5 d/(10 a)的速率减少,高原气温增暖突变后积雪日数的减少达到5.1 d/(10 a),表现出“少—多—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5)冻土。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明显变浅变薄,冻结深度的平均气候倾向率为-3.7 cm/(10 a),且在1987/1988年发生退化突变。(3)青藏高原植被变化(沙漠化)对高原气候变化有显着响应。1982—2015年高原NDVI最大值呈增长趋势,线性增长趋势为0.002/(10 a),年变化率为0.0291%;生长季(6—9月)NDVI最大值的线性增长趋势为0.003/(10 a),年变化率为0.0349%。在空间分布上,高原NDVI最大值表现为“整体改善、区域退化”的特征,表征沙漠化土地变化情况的NDVI最大值[0.1,0.3)(沙化)格点数在21世纪初期开始下降,植被改善区域的面积大于退化区域,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减少。高原NDVI最大值变化显示出在高原增暖背景下的显着适应性调整过程,与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且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高原增暖的背景下,1982—1997年期间,温度变化是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降水变化带来的影响次之;1998—2015年期间,降水变化则成为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次之。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首要因素是热量,当热量条件满足后,蒸发加大,水分条件便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高原增暖突变后,气温、降水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均显着,青藏高原土地沙漠化面积减少,该时期土地沙漠化面积减少(逆转)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子的变化。(4)植被指数(NDVI)变化表征青藏高原沙漠化,其与高原气候突变关系密切,高原气候变化受高原季风的影响。南海夏季风结束日期与高原冬季风建立日期呈反相变化特征,且与高原冬季积雪日数显着相关。南海夏季风结束时间偏晚时,随后的冬季500hPa和600 hPa上,贝加尔湖附近区域位势高度为负异常,乌拉尔山附近位势高度为正异常;受其影响,高原东北部纬向风减弱,高原西南部纬向风增强;高原东北部气温异常升高,高原冬季积雪日数偏少;高原及周围地区水汽湿度增大,高原东北部有异常的上升气流,200 hPa西风急流加强南移,高原东北部降水增多;反之亦然。南海夏季风结束时间偏早时,高原冬季风建立时间偏晚,高原冬季风(冷高压)减弱,高原多雪湿润,有利于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
徐晨宸[3](2021)在《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2019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高铁总里程占世界2/3,“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上的腾飞,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铁路施工周期长,且西北寒旱地区干旱少雨、风沙较大、荒漠严重、生态脆弱,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对生态环境破坏不可避免。桥梁的应用在铁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京沪高铁就有288座桥梁,桥梁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81.5%,因此建立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十分必要。总体来说,本文在经过学习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大量关于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内外论文后,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铁路桥梁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分析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包括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进行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并解决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以及指标权重问题后,以兰新铁路新疆段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为例,运用标准差修正G1法进行指标赋权,运用云模型得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1)本文通过学习生态学系统理论知识后,明确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分析了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学习相关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后,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合理运用GIS软件、Fragstats4.2景观分析软件输出相关数据并结合工程环境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资料,将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较为系统的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2)本文选用DSR模型,从驱动力、状态、响应三个方向建立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分为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3类;一级指标包括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度、固体废弃物、气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敏感性因素、景观格局指数、生物多样性,防范措施和恢复11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水源地污染指数、地下水污染指数、水土流失率、挖方利用率、固废产生量、有害气体、扬尘、噪声、生物损失量、植被覆盖率、沙漠化敏感性指数、次生盐碱化敏感性指数等25个指标。(3)分别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寻找最适合本文的量化方法,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的评价标准进行探索后,确定了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4)本文对常用赋权方式进行简单总结、分析后,采用标准差修正G1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运用云模型正向云反应发生器计算出指标对5个等级的隶属度,依据最大确定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5)本文以兰新铁路新疆段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为例,运用DSR模型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并对造成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尽量将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池梦雪[4](2020)在《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沙尘天气是指强风把细小的土壤颗粒物携带到大气中的一种天气现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沙尘天气严重危害着生态环境,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文明。东亚是全球沙尘的主要源区。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东亚沙尘排放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明确沙尘天气的发生规律与起尘地,沙尘源区的空间分布及尘源类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将东亚分为蒙古国、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锡林郭勒草原及科尔沁沙地七个研究分区。利用19年(20002018)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L1B(Level 1B)数据对东亚沙尘天气过程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以探究东亚沙尘天气发生的时空规律;通过MODIS L1B数据与Landsat数据的叠置分析,明确东亚地区的沙尘源类型。研究表明,20002002年、2004年和2006年为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发生最频繁的年份。20002018年19年间,蒙古国、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锡林郭勒草原以及科尔沁沙地七个研究分区分别发生沙尘天气86次、60次、399次、140次、102次、85次和63次,共发生沙尘天气935次;以上研究分区4月份发生沙尘次数分别占沙尘天气总次数的36%、45%、18.3%、27.9%、23.5%、38.8%和34.9%;春季发生沙尘次数分别占沙尘天气总次数的82.6%、86.7%、52.6%、58.6%、49.0%、81.2%和79.4%。由此可见,春季(35月)是东亚地区沙尘频发的季节,4月是沙尘频发的月份。除塔里木盆地外,其余地区冬季沙尘天气发生频次仅次于春季,塔里木盆地则表现为夏季(28.3%)次于春季。近些年来,沙尘频次年际变化呈总体下降趋势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绿化工程有关,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可以对沙尘暴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东亚的沙尘源地主要分布在蒙古国与中国西北地区,位于沙漠、戈壁、农牧交错带以及绿洲荒漠交错带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包括蒙古南部、青藏高原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河西走廊西部入口处地区北部及东部、黄土高原西北部、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西北部,共涉及53个旗县区。东亚地区沙尘源的类型主要有干涸湖泊、盐湖、河道、湖床沉积物、山前冲积物、洪积物、活动沙丘、盐碱化土地以及资源开发、农业开发用地等。其中,干涸湖泊、盐湖、水体、河道及河床是东亚共同、普遍的沙尘源类型。由此可见,沙尘源的形成主要与水文条件有关。沙尘源的研究表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沙尘天气频繁发生。影响沙尘源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特点、土质条件以及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等;然而多数沙尘源的形成与人口压力剧增、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有关。沙尘天气的遥感监测捕捉了东亚地区沙尘活动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高效地识别了沙尘源地、解析了尘源类型,对东亚沙尘源地的生态环境整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崔晓莉[5](2020)在《尺度思想融入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探索》文中指出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部分。区域认知素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地理能力。尺度思想是地理思想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融入尺度思想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研究,能够促进地理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运用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在深入剖析区域认知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认知素养六维要素体系和区域认知培养教学水平评价标准。选取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这一章节的30个实录的优秀课堂教学视频为研究素材,根据区域认知素养教学水平评价标准和尺度思想融入区域认知培养指导要点,统计区域认知教学水平得分和尺度思想运用相对频率的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尺度思想融入区域认知素养的路径,并进行教学实践落实培养路径,以期为高中一线地理教师提升区域认知素养方面教学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根据区域认知教学水平得分和尺度思想运用相对频率的数据相关分析结果,提出尺度思想融入区域认知素养的路径:准确定位区域,注重尺度的划分与选择;进行区域划分,明确尺度的划分与选择;分析区域特征,关注尺度间关联;比较区域差异,立足尺度匹配视角;认识区域联系,融入尺度推绎;洞察区域发展,运用尺度效应。针对提出的策略进行教学实践探索,确定尺度思想融入地理教学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其有效性体现在:尺度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拔高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起明显作用,但对学生低水平阶段的区域认知素养影响效果微弱;尺度思想的融入对区域定位、区域划分、区域差异三个方面影响较大,对区域特征要素的培养弱于其他要素,但其效果仍高于常规教学。
董鹏飞[6](2019)在《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是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流域农业的发展与石羊河的关联紧密。清代为了巩固边防和发展流域经济,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活动,对流域的各方面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志及家谱资料来研究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因素、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业开发带来的影响。一、通过研究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得出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东部面积最大的绿洲单元;流域中部走廊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的发展;流域水面面积逐渐缩小,绿洲面积日渐扩大;农业用水主要源自于南部祁连山冰雪融水;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宜农地所占比重不高,绿洲地带有适宜耕作类土壤。石羊河流域在西汉时期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之下,发展农业生产,清代仍然重视本区的发展,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发展了本区的农业。二、通过研究自然地理特征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得出清代石羊河流域地理环境影响着当地农业耕作制度、耕种方式、农时安排、农作物品种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建;农作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建,又大大促进了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三、通过研究清代石羊河流域的移民拓殖,得出军事原因是移民的首要动因,经济与人口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移民方式主要有官方组织和民间自发两种;移民的开发促进了流域农田水利、商业贸易、城镇建设及文化的发展。四、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开发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当地的环境,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自然植被的破坏,土地沙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几方面。
路其首[7](2019)在《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一定时期内西北地区人民水资源利用方式,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可深化对该时期人民在水资源利用中体现的智慧与经验的理解,以更好地为现实提供借鉴。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地区,除少数山地之外,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及农业发展。明代西北地区比现在干冷,降水量比现在小。对水的利用除雨养农业区外则是灌溉区的形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将西北地区分为陕北高原、陇中盆地、渭河平原、宁夏平原、秦巴山地、河湟谷地等,各区内自然环境及地表径流不同。农业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地表水,其中以地表径流为主;地下水次之,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可作为地表径流的补充。灌溉是利用地表水最主要的方式,明代西北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不同,通过整理不同地区的灌溉工程及其建设方法,其工程特点是: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兴废较为频繁、军事性因素强、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灌溉工程有不同分类:以投资者分类,分为军事因素的灌溉工程、官民合修和民间自修三种;以引水方式分类,可分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两种。灌溉工程修建较高的花费、政治环境的不利、引水方式的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很深。一是灌溉面积的扩大。边地军镇卫所的屯田活动对耕地面积扩大起到很大作用,但并非水利建设的直接结果。其发展速率主要依靠地理环境及农业发展基础,还包括人口的增减。腹里地区耕地面积在明中后期出现增长,这与农业发展基础、灌溉工程中小型化、政策推行、种植结构改变等有密切关系。不同地区灌溉面积扩大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度也不同,并存在空间与时间差异。二是农业技术的选择。作物引进方面,旱地作物对种植结构改变作用有限,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小且零星分布,大部分地区仍然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水资源利用对作物周期以及包括不同作物的轮作、间作在内的种植结构变化起了一定作用。农业生产工具多样,尤其以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水车、水磨、船磨的出现为代表,但只是在陇中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增产措施中,肥料使用普遍;而以陇中砂田为代表的保水措施是一种创举,但二者更新费用较高。总之,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方面未取得重要突破。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状态,并存在区域性差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多种并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肥力保持模式、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而肥力保持模式与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有一定交叉,水资源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农业经济区域性差异与水资源的区域性差异有紧密相关性,水资源的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总之,通过对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的探讨上,可供借鉴处是在工程技术创新、农业增产措施、水资源分配、利用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上,而不足之处则是水资源利用来源过于单一,水资源利用工具未广泛普及且技术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等。当今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仍有一些问题与历史相似,在今后用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努力达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勒斯木初[8](2019)在《1980-2015年西北地区土壤风蚀评估与防风固沙服务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风蚀是造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与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对西北地区土壤风蚀进行定量化评估,分析其时空分布格局与变化特点,研究土壤风蚀变化原因与影响因素,探讨防风固沙服务流供给区、需求区分布及服务流流向、流量与流速,以期对防风固沙服务流进行定量化与制图,并为生态功能区划、建设及管理提供依据,为国家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修正土壤风蚀模型(RWEQ),以ArcGIS10.2、MATLAB为工作平台,在充分考虑气候条件、植被覆盖、地形条件及土壤性质等因素下,定量评估了1980-2015年我国西北地区土壤风蚀状况,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温度、降水、植被指数与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研究了防风固沙功能变化,并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制图研究,主要及结论如下:(1)我国西北地区土壤风蚀状况依然严峻,2015年,西北地区强烈、极强烈和剧烈风蚀面积占整个区域面积的38.45%,中度风蚀占17.38%,轻度及微度侵蚀占43.67%。强烈以上风蚀主要发生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特沙漠、库木塔克沙漠、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等地区。(2)1980-2015年,微度风蚀面积减少了7.88×102km2,研究区轻度风蚀面积增加了7.3756×104km2,强烈与极强烈风蚀面积增加了7.541×103 km2,剧烈风蚀面积增加了1.0961×104 km2。其中,85%的微度风蚀面积转换为轻度风蚀;40.87%的中度侵蚀面积转为轻度侵蚀,面积达1.93062×105平方公里;30%的强烈侵蚀转向轻度风蚀;39.46%极强烈风蚀流向剧烈侵蚀,8.45%转为轻度侵蚀;6.54%剧烈风蚀转换为极强烈风蚀。(3)土壤风蚀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研究区内气象因子与土壤风蚀主要呈正相关关系,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土壤风蚀主要呈负相关关系,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土壤风蚀在研究区中部及东部主要呈负相关关系,在研究区西部地区呈正相关关系。整体上自然保护区内土壤风蚀状况有所改善,但部分自然保护区内风蚀强度依然有所增强。(4)防风固沙服务供给区主要分布于林地、草地,锡林郭勒盟东南部、赤峰地区供给区供应率高于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服务供应率。塔里木盆地、内蒙古西部、赤峰及其周边地区为主要的防风固沙服务服务需求区,沙漠地区需求度高于其他区域。防风固沙服务流方向与流速主要通过风速风向确定,流量通过RWEQ模型进行评估。
张奋强[9](2017)在《先秦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环境状况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的活动与环境息息相关,适宜的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处在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重要节点,是西北地区最早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的地区,也是中亚内陆干旱区形成演化和西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自人类出现于黑河流域始,黑河中游一直是整个黑河流域最繁华的地段。经过2000多年的开发和利用,黑河中游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不仅对本地区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到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研究历史上黑河中游人类活动、气候、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当地环境,助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关黑河中游历史上环境变化的研究,运用历史文献和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对黑河中游先秦和两汉时期的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进行了分析。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学术史回顾、论文所用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描述。第二章:黑河中游地区的自然与社会概况。主要叙述了黑河中游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情况和历史沿革。第三章:先秦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首先对黑河中游先秦时期出现的各类考古学文化和人类活动进行了介绍。自距今5000年至汉河西之战之前,黑河中游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先后有马家窑文化、西城驿文化、四坝文化、骟马文化以及沙井文化等。在这一时期末期,月氏人和匈奴人先后成为这一片区域的主人。其次总结了这一时期黑河中游的气候变化,自末次冰期结束至西汉河西之战前,气候有暖有冷,波动发展。最后研究了这一时期环境的变化。这一时期,环境变化深受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一时期已经出现土地荒漠化。第四章: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首先详细介绍了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历史沿革。其次总结了两汉时期气候的变化。东汉晚期之前,气候以暖干为主,东汉晚期以湿冷为主。最后研究了这一时期的环境变化。这一时期环境的变化仍以气候变化为主导,但是人类活动影响大大加强,促进了环境的变化。第五章:总结与启示。对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研究对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史志林[10](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二、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与沙漠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与沙漠化(论文提纲范文)
(1)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与方法 |
1.2.1 沙漠化土地的分类 |
1.2.2 数据来源 |
1.3 分析方法 |
1.3.1 沙漠化土地转移矩阵模型 |
1.3.2 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模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沙漠化土地的时间变化分析 |
2.1.1 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变化 |
2.1.2沙漠化土地的转移动态 |
2.2 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变化 |
2.3 沙漠化土地的驱动因素分析 |
2.3.1 自然因素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
2.3.2 人为因素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
2.3.3 沙漠化土地驱动因素的识别 |
3 结论 |
(2)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气候变化与沙漠化的关系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预期特色和可能创新点 |
1.7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特征 |
3.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
3.2 青藏高原沙漠化时空变化特征 |
3.3 荒漠化与沙化状况的监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
4.1 高原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
4.2 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4.3 高原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 |
4.4 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及其各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 |
4.5 青藏高原气候因子及季风变化与植被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原积雪冻土的变化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
5.1 高原积雪日数的气候特征 |
5.2 青藏高原冻土的气候特征 |
5.3 青藏高原积雪冻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5.4 青藏高原积雪冻土与植被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海季风与高原沙漠化逆转的关系 |
6.1 南海夏季风建立与结束日期的气候特征 |
6.2 南海夏季风与高原冬季积雪日数的关系 |
6.3 南海夏季风结束日期与高原季风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北寒旱地区生态环境 |
1.1.2 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主要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 |
2.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
2.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
2.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
2.2 生态学理论 |
2.2.1 景观 |
2.2.2 生物多样性 |
2.2.3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
2.2.4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
2.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2.3.1 景观生态学方法 |
2.3.2 系统分析法 |
2.3.3 生产力评价法 |
2.4 常用的系统分析评价方法 |
2.4.1 层次分析法(AHP) |
2.4.2 BP神经网络 |
2.4.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4.4 云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3.1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特点 |
3.1.1 西北寒旱地区地域特征 |
3.1.2 西北寒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
3.1.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
3.1.4 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桥梁施工过程 |
3.2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识别影响指标 |
3.2.1 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 |
3.2.2 DSR模型的优点 |
3.2.3 基于DSR识别并分析影响指标 |
3.2.4 驱动力指标选取 |
3.2.5 状态指标选取 |
3.2.6 响应指标的选取 |
3.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2 评价指标选取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研究 |
4.1 赋权方法分析与选择 |
4.1.1 赋权方法的确定 |
4.1.2 G1 法的介绍 |
4.1.3 标准差修正G1 组合赋权 |
4.1.4 标准差修正G1 赋权法的优点 |
4.2 云理论 |
4.2.1 云模型的概念 |
4.2.2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
4.2.3 云发生器 |
4.3 运用云模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建设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地理位置及其建设意义 |
5.1.2 工程环境概况 |
5.2 利用云模型进行项目生态影响评价 |
5.2.1 评价指标数据整理 |
5.2.2 权重的计算 |
5.2.3 云模型的计算过程 |
5.2.4 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可行性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及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沙尘天气研究方法 |
3.2 沙尘天气遥感 |
3.2.1 沙尘天气遥感原理 |
3.2.2 影像来源与预处理 |
3.3 方法有效性验证 |
3.3.1 沙尘天气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 |
3.3.2 沙尘天气对能见度的影响 |
3.3.3 沙尘天气对PM_(2.5)、PM_(10) 及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 |
4 沙尘天气时空变化特征 |
4.1 2000 ~2018 年沙尘天气统计及时间分布特征 |
4.2 沙尘天气空间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1 蒙古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2 青藏高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3 塔里木盆地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4 河西走廊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5 黄土高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6 锡林郭勒草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7 科尔沁沙地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8 小结 |
6 沙尘源变化及其成因 |
6.1 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6.2 沙尘源成因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5)尺度思想融入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地理尺度思想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 |
二、运用地理思想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亟待开展 |
三、实践教学中缺乏有效方法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
四、尺度思想对于课堂教学培养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可行性及优势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区域认知素养的研究 |
二、地理教学中尺度思想的研究 |
三、尺度思想与区域认知相结合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尺度思想 |
二、区域认知素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 |
第三章 尺度思想融入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区域认知素养要素构成 |
一、区域定位 |
二、区域划分 |
三、区域特征 |
四、区域差异 |
五、区域联系 |
六、区域发展 |
第二节 区域认知素养教学水平评价 |
一、要素水平划分 |
二、教学诊断水平划分 |
三、教学水平评价原则 |
四、教学水平评价案例 |
五、教学水平评价结果 |
第三节 尺度思想的运用频率统计 |
一、运用频率诊断要点分析 |
二、运用频率统计结果 |
第四节 区域认知素养与尺度思想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尺度思想融入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准确定位区域,注重尺度的划分与选择 |
一、明确区域间的嵌套关系,从不同尺度定位区域 |
二、正确选择区域尺度,合理把握区域情况 |
第二节 进行区域划分,明确尺度的划分与选择 |
一、明晰区域尺度,确定不同尺度下的空间范围 |
二、优化区域划分尺度,选取认知最佳视角 |
第三节 分析区域特征,关注尺度间关联 |
一、探究区域问题,注意同尺度的内部关联 |
二、认知区域特征,分析不同尺度区域间的影响 |
第四节 比较区域差异,立足尺度匹配视角 |
一、立足空间尺度视角,感知区域差异 |
二、注意时空尺度之间的匹配 |
第五节 认识区域联系,融入尺度推绎 |
一、挖掘区域关系,学会推演不同尺度区域信息 |
二、灵活运用尺度转换,发现区域联系 |
第六节 洞察区域发展,运用尺度效应 |
一、建立区域嵌套组合图,认知区域发展情况 |
二、改变区域分析尺度,把握区域发展规律 |
第五章 尺度思想融入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内容选择 |
二、研究对象 |
三、教学设计 |
四、测评题目设计 |
五、研究步骤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测评结果分析 |
二、研究结论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回顾 |
1 有关农业地理的理论研究 |
2 流域气候与水环境史研究 |
3 流域沙漠化及植被变迁史研究 |
4 流域移民与屯田研究 |
5 流域水利研究 |
6 流域灾害史研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二、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的基础 |
(一)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1 地理位置 |
2 地形地貌 |
3 水系与水资源 |
4 气候特征 |
5 土地与土壤 |
(二)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社会条件 |
1 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历程 |
2 石羊河流域各府县的行政建置沿革 |
3 清代石羊河流域的兴农政策 |
三、清代石羊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区域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1 自然环境与耕作制度的区域性 |
2 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的垦种方法 |
3 环境基础下的耕作方式 |
4 针对地域特征的生产工具 |
5 作物品种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
(二)水利工程及其地理空间分布 |
1 清代以前石羊河流域水利工程空间分布 |
2 清代石羊河流域水利工程空间分布 |
四、移民对石羊河流域农业的拓展 |
(一)清代石羊河流域移民背景 |
1 军事原因 |
2 人口原因 |
(二)移民在流域内的农业开发及其空间分布 |
1 官方组织的移民的农业开发 |
2 民间自发的移民的农业开发 |
(三)清代石羊河流域移民垦殖的影响 |
1 对区域商业贸易的影响 |
2 对区域内城镇格局的影响 |
3 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
五、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土地沙化严重 |
(二)自然植被破坏 |
(三)自然灾害频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历史文献 |
(二)研究论着 |
致谢 |
(7)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西北地区 |
(二) 水资源 |
(三) 农业经济 |
第一章、西北地区农业水环境 |
第一节、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农业及其用水方式 |
一、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
二、明代西北地区的水分状况 |
三、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 |
四、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
第二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 地表水 |
(二) 地下水 |
二、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表水 |
三、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下水 |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的发展 |
第一节、地表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发展 |
一、渭河平原 |
二、陕北高原、陇中盆地 |
三、宁夏平原 |
四、河西走廊 |
五、河湟谷地 |
六、秦巴山地 |
第二节、地下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建设 |
第三节、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及分布 |
一、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 |
(一) 以投资者分类 |
(二) 以引水方式分类 |
二、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特点 |
(一) 以中小型水利为主 |
(二) 兴废较为频繁 |
(三) 军事性因素强 |
(四) 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 |
三、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分布 |
第四节、余论 |
第三章、水利灌溉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建设花费 |
二、引水方式 |
三、社会经济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灌溉面积的扩大 |
一、军镇卫所屯田面积的扩大 |
(一) 陕北高原: 延安府与延绥镇的比较研究 |
(二) 宁夏平原与河西走廊 |
(三) 河湟谷地 |
(四) 其他卫所 |
二、腹里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一) 渭河平原耕地面积的变化 |
(二) 秦巴山地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三、灌溉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一) 屯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二) 腹里耕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四、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 |
(一)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时间性 |
(二)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空间性 |
第三节、农业技术发展 |
一、作物引进与种植结构变化 |
(一) 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 |
(二) 粮食作物的种植 |
(三) 种植结构 |
(四) 小结 |
二、农业工具与增产措施 |
(一) 农业工具 |
(二) 保水措施 |
(三) 小结 |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下的农业发展 |
一、灌溉区农业的发展 |
二、雨养区农业的发展 |
三、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
第二节、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一、农业经营 |
二、农业经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1980-2015年西北地区土壤风蚀评估与防风固沙服务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社会经济背景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土壤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植被特征数据 |
2.2.5 其他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修正土壤风蚀方程模型 |
2.3.2 重心迁移模型 |
2.3.3 趋势分析 |
2.3.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2.3.5 最大合成法 |
2.3.6 逐像元的相关分析 |
第三章 土壤风蚀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
3.1 修正土壤风蚀方程模型土壤因子修正 |
3.1.1 土壤可蚀性因子 |
3.1.2 土壤结皮因子 |
3.2 土壤风蚀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2.1 土壤风蚀空间分布图特征 |
3.2.2 土壤风蚀时间分布特征 |
3.2.3 土壤风蚀转移矩阵 |
3.3 潜在土壤风蚀时间分布特征 |
3.3.1 潜在土壤风蚀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3.2 潜在土壤风蚀变化特征 |
3.4 土壤风蚀趋势分析 |
3.5 土壤风蚀重心迁移 |
第四章 土壤风蚀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土地利用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4.1.1 土地利用格局 |
4.1.2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
4.1.3 土地利用与土壤风蚀相关分析 |
4.2 气象要素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4.2.1 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特征 |
4.2.2 气象要素与土壤风蚀相关分析 |
4.3 归一化植被指数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4.3.1 归一化植被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
4.3.2 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土壤风蚀相关分析 |
4.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4.4.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 |
4.4.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土壤风蚀相关分析 |
4.5 自然保护区土壤风蚀变化 |
第五章 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流 |
5.1 防风固沙服务时空分布特征 |
5.1.1 防风固沙服务空间分布状况 |
5.1.2 防风固沙功能时间分布特征 |
5.2 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流 |
5.2.1 生态系统服务流内涵及意义 |
5.2.2 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 |
5.2.3 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流源的确定 |
5.2.4 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流汇的度量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先秦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环境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研究 |
一 关于史前时期的研究 |
二 关于两汉时期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黑河中游地区的自然与社会概况 |
第一节 黑河及其黑河中游的自然概况 |
第二节 黑河中游的社会概况 |
一 人口和民族 |
二 三大产业 |
第三节 历史沿革 |
一 汉代以前的黑河中游地区 |
二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
三 魏晋北朝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
四 隋唐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
五 西夏元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
六 明清时期黑河中游的行政建制 |
第三章 先秦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 |
第一节 先秦时期黑河中游的人类遗存 |
一 马家窑文化 |
二 西城驿文化 |
三 四坝文化 |
四 沙井文化和骟马文化 |
五 匈奴在河西走廊的活动 |
第二节 先秦黑河中游的自然环境状况 |
一 人类出现以前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 |
二 距今5000年-距今4000年 |
三 距今 4000-距今3500年 |
四 距今3500年-前121年 |
第三节 先秦时期黑河中游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 |
第一节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的环境状况 |
一 两汉时期的自然环境状况 |
二 两汉时期黑河中游垦殖绿洲的发展 |
三 两汉时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四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对今后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1 黑河中游新石器时期遗存表 |
附表2 黑河中游两汉时期遗存表 |
(10)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与沙漠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 薛占金,秦作栋,程芳琴. 中国环境科学, 2020(12)
- [2]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D]. 蒋元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徐晨宸.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4]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D]. 池梦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尺度思想融入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探索[D]. 崔晓莉.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清代石羊河流域农业地理研究[D]. 董鹏飞.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7]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D]. 路其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1980-2015年西北地区土壤风蚀评估与防风固沙服务流研究[D]. 勒斯木初. 长安大学, 2019(01)
- [9]先秦两汉时期黑河中游环境状况研究[D]. 张奋强. 兰州大学, 2017(02)
- [10]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