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粒度分布论文_吕凤,张扬,马才云,王学重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滴粒度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粒度,探针,正态分布,筛板,电荷,对数,上限。

液滴粒度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吕凤,张扬,马才云,王学重[1](2019)在《甘露醇喷雾干燥过程中液滴粒度分布变化的群体粒数衡算模拟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群体粒数衡算(population balance,PB)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了甘露醇水溶液的喷雾干燥过程中液滴的粒度分布的变化规律。液滴干燥过程中的颗粒粒度的萎缩速率,在群体粒数衡算模型中描述为液滴的逆(或负)生长项,通过单个液滴反应动力学方法 (reaction engineering approach,REA)获得。基于单个液滴干燥的反应工程方法模型REA和群体粒数衡算模型PB集成建立了PBREA模型。PBREA模型的求解是通过高分辨率数值方法。本文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不同粒径液滴的干燥时间、液滴平均含湿量以及液滴粒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液滴粒径越大,干燥时间越长,模型预测的颗粒平均粒径为实验值的1.0~1.5倍,粒度分布跨度是实验值的0.61~0.89倍。模拟误差主要来源于液滴及颗粒粒径分布统计精度、单个静止液滴与群体运动液滴干燥的差异、热导率及扩散系数是经验值3个方面。在使用Buchi 290小型喷雾干燥仪进行的实验中,使用了图像采集和分析方法得到了液滴及颗粒的数密度分布,并和模拟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喷雾干燥过程中干燥颗粒的平均粒度及分布跨度。(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姚文学,王学重[2](2015)在《基于超声衰减谱的乳化液中液滴粒度分布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乳化液中,分散相液滴的浓度和粒度分布对于乳化液的稳定性、溶解性及流动性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医药、石油化工、食品等领域,采用超声衰减谱法测量乳化液中液滴的粒度分布得到广泛的关注。本实验对玉米油—水乳化液体系,获取玉米油在水中的衰减谱,以ECAH模型为理论基础,并运用shufle complex优化算法,反演计算出油滴的粒度分布。测量结果与显微镜图像结果对比,测量误差较小,证明了超声衰减谱法在乳化液中油滴的粒度分布测量方面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17)

赖英旭,吕砚山[3](1999)在《BP网络技术在液滴粒度分布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BP网络技术应用到液滴粒度的测量当中,实现了h(S)与f(D)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并做到了实时测量(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2期)

刘云义[4](1998)在《喷射态筛板上的液滴粒度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空气/水为实验物系,应用双电子探针(TPS)技术测定300mm筛板塔上喷射工况下液滴粒度的分布,获得了液滴数量分布密度及体积分布密度随其粒度变化的实验数据.用此数据对比检验已提出的正态、对数正态、上限对数正态及RosinRammler(简称RR)4种分布函数,从而验证了RR分布函数的适用性.对影响分布参数的因素进行考察,得出了分布参数随筛板孔气速及筛板上方位置高度变化的规律.(本文来源于《沈阳化工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曹立姗,杜佩衡[5](1997)在《新型垂直筛板塔罩顶空间液滴粒度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子探针法对新型垂直筛板(NewVST)罩顶空间液滴粒度分布状况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气速是影响NewVST液体分散程度的主要因素,而液滴粒度分布可用上限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备》期刊1997年05期)

曹立姗,李春利,王金戌,于文奎[6](1997)在《新型垂直筛板液滴粒度分布及物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新型垂直筛板液滴粒度分布及物性对液滴粒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液滴粒度分布可用上限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来描述;液体物性中粘度是影响液体分散程度的主要因素,在罩顶空间,液滴的Sauter平均粒径随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罩间的结果则相反.(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0期)

方挺,吕砚山,张进明[7](1995)在《电荷探针法液滴粒度分布的测量结果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液滴自身的带电来测量液滴粒度分布的测量系统──电荷探针法测量系统已初步研制成功,并在大型搅拌装置上进行了实际测量及其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5年04期)

吕砚山,张进明,方挺,李艳红[8](1995)在《电荷探针传感器测量液滴粒度分布的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液滴自身带电的原理,可构成一种新型传感器──电荷探针传感器,用以测量气液两相流中液滴粒度的分布.文中着重分析这种传感器的测量机理.(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5年02期)

张进明,吕砚山,张晏春[9](1993)在《双电子探针法测量液滴粒度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子探针法和微机成功地解决了液滴粒度分布的自动测量,并已应用到旋流板塔中高密度、小液滴的粒度分布测量。本文纠正了前人提出的双探针法的缺陷,提出了新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阐述了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和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3年03期)

吕砚山,张进明,蔡建民,张晏春[10](1988)在《气液相接触设备中液滴粒度分布的电子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有关气液两相流中液滴粒度分布的电子测量技术,并着重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此即电容换路使高阶储能电路进入过渡过程,从而产生动态响应的道理。文中还给出了液滴粒度响应的计算公式和实验结果。本测量系统由传感器经接口电路与微机相联,可用于测量气液相接触设备中的液滴粒度分布以及其他任何导电颗粒的粒径分布。(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1988年04期)

液滴粒度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乳化液中,分散相液滴的浓度和粒度分布对于乳化液的稳定性、溶解性及流动性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医药、石油化工、食品等领域,采用超声衰减谱法测量乳化液中液滴的粒度分布得到广泛的关注。本实验对玉米油—水乳化液体系,获取玉米油在水中的衰减谱,以ECAH模型为理论基础,并运用shufle complex优化算法,反演计算出油滴的粒度分布。测量结果与显微镜图像结果对比,测量误差较小,证明了超声衰减谱法在乳化液中油滴的粒度分布测量方面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滴粒度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吕凤,张扬,马才云,王学重.甘露醇喷雾干燥过程中液滴粒度分布变化的群体粒数衡算模拟和实验研究[J].化工进展.2019

[2].姚文学,王学重.基于超声衰减谱的乳化液中液滴粒度分布的测量[C].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5

[3].赖英旭,吕砚山.BP网络技术在液滴粒度分布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4].刘云义.喷射态筛板上的液滴粒度分布[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98

[5].曹立姗,杜佩衡.新型垂直筛板塔罩顶空间液滴粒度分布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1997

[6].曹立姗,李春利,王金戌,于文奎.新型垂直筛板液滴粒度分布及物性影响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7

[7].方挺,吕砚山,张进明.电荷探针法液滴粒度分布的测量结果与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8].吕砚山,张进明,方挺,李艳红.电荷探针传感器测量液滴粒度分布的机理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9].张进明,吕砚山,张晏春.双电子探针法测量液滴粒度分布的研究[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

[10].吕砚山,张进明,蔡建民,张晏春.气液相接触设备中液滴粒度分布的电子测量[J].仪器仪表学报.1988

论文知识图

气液质量比对液滴粒度分布影响3.11喷嘴结构对巧浆巧化液滴粒度3 HCFC141b 微乳液体系液滴粒度分布一3电弧液滴粒度分布一8LS一2000分体式激光雾化液滴粒度分析...一3乳化油内部颗粒及分布

标签:;  ;  ;  ;  ;  ;  ;  

液滴粒度分布论文_吕凤,张扬,马才云,王学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