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蕴脾论文_林忠泽,黄燕玲,张清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热蕴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湿热,加味,葛根,糖尿病,茵陈,耳穴,湿法。

湿热蕴脾论文文献综述

林忠泽,黄燕玲,张清民[1](2019)在《清热祛湿颗粒治疗痞满(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清热祛湿颗粒治疗痞满(湿热蕴脾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7家医院收治的238例痞满(湿热蕴脾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79例)和对照组(59例)。研究组口服清热祛湿颗粒,每次10g,每天2次;对照组口服广东凉茶颗粒,每次10g,每天2次。疗程均为7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愈显率、总有效率、单项症状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食少纳呆、肢体困重、身热不扬的改善略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清热祛湿颗粒的不良反应。结论清热祛湿颗粒是治疗痞满(湿热蕴脾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2期)

甘璐,胡奕[2](2019)在《芳香化湿法治疗小儿湿热蕴脾证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湿热蕴脾证是以湿热阻滞中焦,导致脾胃纳运失健,气机不利,湿热之邪郁蒸于内而表现出来的一类湿热证候。其萌芽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基于金元时期,形成于明清时期。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就有"脾常不足"之说,加之诸多环境及饮食因素,容易导致小儿脾胃受纳、腐熟、精微化生转输异常,引起呕吐、泄泻、腹痛、积滞、厌食等脾系病证。湿热蕴脾证正是目前小儿脾胃病中常见的一个证型。而临床诸症万变不离其宗,诸多病症不同,但皆由湿热蕴脾所致,所以在治疗上主要还是以辨证为主,若辨湿热蕴脾证,治疗就以芳香化湿健脾为主要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庄新茹,何泽[3](2019)在《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前期属中医"脾瘅"的范畴。目前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何泽教授认为临床上多以湿热蕴脾证多见,提出清热利胆、健脾祛湿、导邪外出法。(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5期)

陈瑞斌,李启强,龚丽,黄寅銮[4](2019)在《葛根芩连消渴方治疗湿热蕴脾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验方葛根芩连消渴方对湿热蕴脾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深圳宝安区中医院糖尿病专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属湿热蕴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葛根芩连消渴方口服,两组均每日治疗一次,共观察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7%,与对照组77.5%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葛根芩连消渴方治疗湿热蕴脾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着,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9首届全国中青年中医糖尿病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5-10)

黄小瑾,张招娣,李佳霖,蒋红钢,温江华[5](2019)在《中医药内外兼治对125例湿热蕴脾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兼治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湿热蕴脾型OL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75例),分别给予中药外涂治疗,与中药外涂和自拟苔藓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口腔病损评分、中医临床证候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7%)显着优于对照组(78.00%)(P<0.05);治疗后,两组口腔病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同组治疗前后湿热蕴脾临床症状、体征比较,治疗组中失眠多梦较前有显着改善(P<0.05),而其他症状、体征程度较前有极显着改善(P<0.01);对照组中仅疼痛感、粗糙感较前有极显着改善(P<0.01),口干舌燥、口舌生疮、情志不舒较前有显着改善(P<0.05)。结论:中医内外兼治法可明显提高OLP的临床疗效及口腔局部病损、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程度。(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郑凯中,黄海燕,金昕,徐炜堇,陶枫[6](2018)在《耳穴贴压对湿热蕴脾证肥胖者减重的附加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更,中国的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男性36. 9%、女性38. 0%)[1]。肥胖往往伴随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恶性肿瘤等,危害巨大[2]。因此,减重治疗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包括针刺、耳穴贴压、中草药等的中医减重治疗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如中草药可以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为患者带来更佳的减重效应[3-5]。而耳穴贴压理论上可以减少(本文来源于《上海护理》期刊2018年12期)

陈涵,刘洁[7](201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蕴脾型胃溃疡3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蕴脾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蕴脾型胃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健脾祛湿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 7%,对照组为86. 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吴景波[8](2018)在《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湿热蕴脾型酒精性肝病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湿热蕴脾型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予护肝片治疗,观察组予茵陈五苓散加减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类症状发生总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5%,高于对照组的72. 8%(P <0. 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 5%,高于对照组的63. 6%(P <0. 01)。结论对湿热蕴脾型酒精性肝病患者行茵陈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治疗效果满意,且最大程度保证了患者肝功能不会受到药物性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26期)

林佳[9](2018)在《祛湿降浊法治疗湿热蕴脾型自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祛湿降浊法,观察加味叁仁汤治疗湿热蕴脾型自汗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本课题研究的门诊患者30例,经诊断为湿热蕴脾型自汗。将加味叁仁汤水煎300ml,每日给予符合标准的患者治疗,日2次早晚分服,疗程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观察、记录患者在汗出,肢体困重,脘腹胀闷,口渴少饮,食少纳呆,大便溏而不爽等中医主症和次症的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在治疗2周、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6%,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治疗前与治疗2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与治疗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与治疗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积分均有所降低。中医各项证候明显改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积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以祛湿降浊为法,以加味叁仁汤为主方,能显着的降低湿热蕴脾型自汗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中医证候各项积分。2、以祛湿降浊为法,以加味叁仁汤为主方,能有效的改善湿热蕴脾型自汗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赵振[10](2017)在《降脂保肝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观察降脂保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口服降脂保肝丸,对照组予口服东宝肝泰片,疗程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血清学指标、影像学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降脂保肝丸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脾证患者的中医证侯积分;2.降脂保肝丸能有效降低患者AST、GGT、ALT水平及TC、TG、LDL-C的浓度,减轻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降脂保肝丸可改善B超下脂肪变程度、肝/脾CT 比值,发现此药对患者影像学改变具有显着疗效;4.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及心、肝、肾毒性,安全性较高。研究结论:降脂保肝丸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脾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影像学表现,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证实降脂保肝丸是一首安全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方药。(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12-20)

湿热蕴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湿热蕴脾证是以湿热阻滞中焦,导致脾胃纳运失健,气机不利,湿热之邪郁蒸于内而表现出来的一类湿热证候。其萌芽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基于金元时期,形成于明清时期。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就有"脾常不足"之说,加之诸多环境及饮食因素,容易导致小儿脾胃受纳、腐熟、精微化生转输异常,引起呕吐、泄泻、腹痛、积滞、厌食等脾系病证。湿热蕴脾证正是目前小儿脾胃病中常见的一个证型。而临床诸症万变不离其宗,诸多病症不同,但皆由湿热蕴脾所致,所以在治疗上主要还是以辨证为主,若辨湿热蕴脾证,治疗就以芳香化湿健脾为主要治疗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热蕴脾论文参考文献

[1].林忠泽,黄燕玲,张清民.清热祛湿颗粒治疗痞满(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2].甘璐,胡奕.芳香化湿法治疗小儿湿热蕴脾证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9

[3].庄新茹,何泽.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4].陈瑞斌,李启强,龚丽,黄寅銮.葛根芩连消渴方治疗湿热蕴脾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9首届全国中青年中医糖尿病论坛论文集.2019

[5].黄小瑾,张招娣,李佳霖,蒋红钢,温江华.中医药内外兼治对125例湿热蕴脾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6].郑凯中,黄海燕,金昕,徐炜堇,陶枫.耳穴贴压对湿热蕴脾证肥胖者减重的附加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2018

[7].陈涵,刘洁.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蕴脾型胃溃疡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

[8].吴景波.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湿热蕴脾型酒精性肝病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9].林佳.祛湿降浊法治疗湿热蕴脾型自汗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

[10].赵振.降脂保肝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湿热蕴脾证症候分布散点图中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脏SWV=1.43m/sFigur...例大肠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临床分期...唾液的,H NMR谱的波峰积分值的PCA结果...急性期证候结构示意图实验各组唾液的600MHz1H NMR谱

标签:;  ;  ;  ;  ;  ;  ;  

湿热蕴脾论文_林忠泽,黄燕玲,张清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