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子,机理,低频,悬臂梁,模型,油膜,轧机。
振动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薛亮,邸海宽,于玉真,赵博,李然[1](2019)在《1580热连轧机振动测试分析与振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1580mm热连轧机组F2轧机在轧制高强度薄规格产品时发生的振动问题,进行了综合测试。对轧机进行压靠和爬坡试验,确定轧机系统的固有频率。采用六自由度简化弹簧质量系统建模对轧机固有特性进行分析,并从轧机实际运行中采集多物理过程的表现状态及过程信息,对轧机系统进行振动分析,明确其振源和振动机理。测试与分析表明:主导振动为低频振动,确认振动原因为机架与辊系装配精度低。分析结果和诊断过程对解决轧机低频振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4期)
纪历[2](2019)在《低温余热磁悬浮发电机转子轴系振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磁悬浮高速直驱发电设备能够显着地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效率。以磁悬浮高速永磁发电机为对象,研究磁悬浮转子受到的电磁不平衡拉力及其轴系的径向振动情况。文中综合考虑磁悬浮转子静、动态偏心,结合麦克斯韦应力法与等效磁路法推导了电机不平衡拉力的解析模型,并结合转子质量不平衡激励以及磁悬浮轴承的控制反力研究了转子的振动情况。文中通过计算、仿真及试验对影响不平衡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其与偏心量幅度、发电机转矩角以及转子磁动势与偏心角度的初始相差等多个因素的关系,所得研究结论为抑制磁悬浮发电机转子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董绍江,贺坤,汤宝平,张潇汀,王艳[3](2019)在《基于损伤缺陷激励的滚动轴承振动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滚动轴承表面的局部损伤缺陷对轴承振动产生的重要影响,建立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求出轴承固有振动属性,给出损伤缺陷产生的激振力表达式,对考虑损伤缺陷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采集滚动轴承在正常和损伤缺陷情况下的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小波包络分析,通过对比验证了滚动轴承表面的损伤缺陷是轴承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并比较轴承各元件的故障特征频率,准确地诊断出了轴承损伤缺陷位置。(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焦旭东[4](2019)在《航空发动机振动机理和分析转子故障振动信号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航空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为了满足现代化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需求,必须注重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在进行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时,振动是普遍存在且较为棘手的问题,且在发动机的故障中振动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研制过程中如果未将振动问题控制到位,不仅拖慢研制进度还会对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在此背景下,文章则将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作为基本背景,围绕其振动激励展开分析,并探寻出转子发生故障时所表现出的信号特征,经本文的探讨,以期给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9年10期)
林长刚,邹明松,司马灿,祁立波[5](2019)在《船舶尾轴承混合润滑状态下桨轴系统振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混合润滑理论,建立了一种船舶尾轴承混合润滑接触状态下桨轴系统振动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轴与轴承的接触状态。以轴系与轴承接触部位有限元节点的广义坐标为变量,建立系统的时域振动方程,采用Newmark迭代法对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考虑到船舶尾部水润滑轴承对系统振动影响较大,将中间轴承和推力轴承等效为线性弹簧,而用混合润滑理论模型来模拟尾部轴与轴承的接触状态。本模型综合考虑了润滑水膜力、轴瓦的弹性变形及微凸体接触的作用,其中润滑水膜力的求解是基于Patir和Cheng提出的平均雷诺方程。为了能够快速求解船舶轴系与轴承的耦合振动方程,对平均雷诺方程进行简化,忽略端泄效应。最后给出了几种不同工况下桨轴系统耦合振动的结果,为船舶轴系与轴承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陆油松,张大有,赵悄然,隋丽[6](2019)在《基于风致振动机理的压电发电机实验及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低功耗微机电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型发电机涌现,其中压电发电机为典型的代表。针对一种基于风致振动机理的柔性压电发电机进行了实验及仿真研究:建立柔性悬臂梁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分析柔性梁在流场中的力学环境及颤振机理;探究压电悬臂梁在亚颤振临界风速及超颤振临界风速条件下电压输出特性及其给电容充电的性能。结果表明,当风速低于颤振临界速度时,单个压电悬臂梁输出电能较小,接近于零。当风速高于颤振临界速度时,输出电压为类正弦曲线,峰值可达20V。在超颤振临界速度条件下,单个压电悬臂梁为10μF电容充电10s可达22V。微型压电发电机为低功耗微机电系统设备供电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赵文忠,康健,梁栋[7](2019)在《索梁结构面内耦合振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探究几何非线性条件下索-梁结构耦合振动问题,以3根斜拉索与简支梁组合体系为动力学简化模型,运用Hamilton原理建立考虑初始垂度的多索单梁体系非线性偏微分运动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将其离散为忽略阻尼作用的二阶常微分方程组,并使用数值方法模拟了不同工况下拉索面内前两阶模态与主梁的耦合振动响应,着重分析了耦合作用的产生过程与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主梁振动固有频率、索面内一阶模态频率与二阶模态频率为1∶2∶1时,3根索一阶、二阶模态与主梁振动发生不同程度耦合,与单梁单索振动相比,3根索耦合时的振幅增大,拍频降低,表明索间存在相互作用;拉索的一阶模态振幅是控制结构瞬时安全的关键,而二阶模态振动对拉索长时间疲劳破坏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付蒙,李江红,赵艾奇,吴亚锋,陈祖豪[8](2019)在《油气井钻柱系统非线性自激振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井钻柱系统受到外部扰动容易引发非线性自激振动。以钻柱黏滑振动为例,建立了钻具与岩石间的非线性扰动扭矩模型及钻柱系统双自由度集中参数模型。首次提出了钻柱系统的等效阻尼扭矩公式和相对于平衡位置的能量公式,揭示了等效阻尼扭矩对激发钻柱黏滑振动所起的作用,探索了发生黏滑振动时钻柱系统能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钻柱系统的非线性自激振动机理。仿真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扰动的作用下,钻柱系统出现负阻尼,等效阻尼扭矩对系统做正功,系统从外界吸收振动能量,破坏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钻具转速反馈作用调节能量输入使钻柱系统维持不衰减的持续振动,每个振动周期内系统输入的能量等于系统耗散的能量。钻具转速振幅较小时能量增加,转速振幅较大时能量减少,且钻柱系统吸收的能量主要转化为系统的势能。(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史庆峰,杨晓辉[9](2019)在《660MW核电汽轮机低频振动机理分析与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核电660MW汽轮机轴承低频振动问题,通过改变机组转速、功率及润滑油压等试验,分析了低频振动特征,指出转子轴向低频振动引起可倾瓦轴承低频振动。通过建立转子轴向约束简化模型,分析汽轮发电机转子轴向低频振动机理为推力轴承油膜失稳及轴向扰动力引起转子轴向低频共振,并与可倾瓦轴承油膜失稳及瓦块颤振两种故障模式进行了对比。对汽轮机转子轴向低频振动及其引起的可倾瓦轴承低频振动,提出调整推力轴承间隙的措施并消除了低频振动。(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卫东,张洋洋,周彤,李艳丽[10](2019)在《液压进油管路振动机理分析及减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特种车辆液压进油管路金属软管剧烈振动问题,开展了试验测试、理论及仿真分析、结构优化设计等工作,揭示进油管路的振动机理,并仿真再现了振动过程。另一方面,以有限元仿真平台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增加质量块、自约束和互约束等若干改进措施,确定了改进方案;最后,通过实物试验验证了改进效果。(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振动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磁悬浮高速直驱发电设备能够显着地提高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效率。以磁悬浮高速永磁发电机为对象,研究磁悬浮转子受到的电磁不平衡拉力及其轴系的径向振动情况。文中综合考虑磁悬浮转子静、动态偏心,结合麦克斯韦应力法与等效磁路法推导了电机不平衡拉力的解析模型,并结合转子质量不平衡激励以及磁悬浮轴承的控制反力研究了转子的振动情况。文中通过计算、仿真及试验对影响不平衡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其与偏心量幅度、发电机转矩角以及转子磁动势与偏心角度的初始相差等多个因素的关系,所得研究结论为抑制磁悬浮发电机转子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薛亮,邸海宽,于玉真,赵博,李然.1580热连轧机振动测试分析与振动机理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
[2].纪历.低温余热磁悬浮发电机转子轴系振动机理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3].董绍江,贺坤,汤宝平,张潇汀,王艳.基于损伤缺陷激励的滚动轴承振动机理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4].焦旭东.航空发动机振动机理和分析转子故障振动信号特征[J].粘接.2019
[5].林长刚,邹明松,司马灿,祁立波.船舶尾轴承混合润滑状态下桨轴系统振动机理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6].陆油松,张大有,赵悄然,隋丽.基于风致振动机理的压电发电机实验及仿真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19
[7].赵文忠,康健,梁栋.索梁结构面内耦合振动机理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付蒙,李江红,赵艾奇,吴亚锋,陈祖豪.油气井钻柱系统非线性自激振动机理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
[9].史庆峰,杨晓辉.660MW核电汽轮机低频振动机理分析与治理[J].汽轮机技术.2019
[10].卫东,张洋洋,周彤,李艳丽.液压进油管路振动机理分析及减振设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