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植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被,生产力,中国,灌丛,物候,时空,护坡。
中国植被论文文献综述
岳丹丹,张军辉,孙国栋,韩士杰[1](2019)在《LPJ-WHyMe模型对1997~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潜在植被分布和碳循环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套高分辨率的气候驱动场和全球动态植被模型LPJ-WHyMe(Lund-Potsdam-Jena-Wetland Hydrology and Methane),模拟了中国东北地区潜在植被分布,并对中国东北地区1997~2010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燃烧面积、火灾碳排放、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进行了估算。LPJ-WHyMe的特点在于能够描述冻融的物理过程以及土壤中多层的湿度和温度。数值结果表明,在LPJ-WHyMe模型提供的植被功能类型(Plant Function Type, PFT)划分的条件下,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分布了5种植被功能类型,即温带夏绿阔叶林带、北方常绿针叶林带、北方夏绿针叶林带、北方夏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草本植物。在研究时间段内,中国东北地区NPP的年平均值为376 g(C) m-2,变化范围在324.15~424.86 g(C) m-2之间。火灾机制的引入使得LPJ-WHyMe模型对NEP的模拟能力进一步提高,即NEP年平均值为42.36 g(C) m-2,表明中国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总体表现为"碳汇"。中国东北地区年平均燃烧面积分数为0.84%,火灾碳排放量为42.41 g(C) m-2,整体上模型高估了燃烧面积值和火灾碳排放量,模型对东北地区火灾的模拟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东北地区土壤温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层土壤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中国东北地区土壤湿度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湿度与气温呈反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LPJ-WHyMe模型模拟中国东北地区潜在植被分布和碳循环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王智,徐丽华,施益军,吴亚琪,陆张维[2](2019)在《基于IPCC“增加-损失”方法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以中国杭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对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杭州市为例,基于Landsat TM和OLI两期影像解译并提取了杭州市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参考《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提供的生物量碳库变化模型及"增长-损失方法"计算由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城市生态系统中植被碳储量的变化,探究由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杭州市在2000-201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农田转化为聚居地。从空间上来看,大量耕地、湿地林地向聚居地转移,并且转移主要发生在钱塘江两岸,尤其在钱塘江南部尤为明显,这与杭州市"拥江发展"战略密切相关。(2)2000-2015年间,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植被碳储量减少3.86*105t,这主要是由于植被碳储量的变化值受到地类转化的面积以及转化前后不同地类的植被碳密度的影响造成的。(3)杭州市植被碳储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植被碳储量变化总体呈现出西湖为中心,围绕着西湖向外辐射的"增加-减少-增加"的圈层结构。(4)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杭州市植被碳储量变化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正、负相关类型均呈现"多零散,少集聚"分布。(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5)
秦格霞,吴静,李纯斌,秦安宁,倪璐[3](2019)在《中国北方草地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草地物候变化对揭示草地生态系统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1983—2015年的GIMMS NDVI 3g、气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北方草地的物候信息[生长季始期(SOS)、生长季末期(EOS)、生长季长度(LOS)],分析北方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及LOS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88.9%的像元SOS发生在3月下旬到5月下旬(日序第90~150天),其中,68.1%的像元表现为提前,速率为-1.5~0 d·(32 a)~(-1);79.7%的像元EOS发生在10月上旬到10月下旬(日序第270~300天),其中,70.3%的像元表现为推迟,速率为0~1.5 d·(32 a)~(-1);LOS持续在100~140 d,其中,LOS变长的像元占73.7%,速率为0~1.5 d·(32 a)~(-1).LOS与气温呈显着正相关(R=0.628),与降水呈弱负相关(R=-0.091),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以海拔2000 m为分界线,低于2000 m时,LOS与海拔呈弱正相关(R=0.235),高于2000 m时,LOS与海拔呈显着负相关(R=-0.861);海拔高于3000 m时,海拔每升高1000 m, LOS缩短约10 d.(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更喜,粟晓玲,郝丽娜,吴海江[4](2019)在《基于NDVI和scPDSI研究1982-2015年中国植被对干旱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加剧,中国干旱频繁发生且影响不断加剧,探索干旱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对研究生态系统如何应对干旱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982—2015年改进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植被对干旱的响应规律及敏感性。结果表明:1)在中国西北地区、内蒙古地区、东部地区及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短滞时(1-3月)scPDSI与NDVI的相关性较大(Rmax>0.4),南方湿润地区降水充沛,植被对干旱的响应不敏感(Rmax<0.3),其生长主要受能量因素控制;2)年均水分盈亏量、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气温对植被与干旱的关系影响较大,其中年均水分盈亏量是主要控制因子;3)不同植被类型对干旱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敏感排序为草地>林地>耕地。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不同区域干旱对植被生长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王璇,陈国科,郭柯,马克平[5](2019)在《1:100万中国植被图森林和灌丛群系类型的补充资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0,000)》是我国植被研究的最重要数据。受当时研究基础和制图技术限制,部分植被群系未能体现在中国植被图上。为了给新一代中国植被图的编研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在搜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中国植被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取其中的植被群系名称和分布信息,采用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以优势种相同作为依据,合并部分相近的群系类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0,000)》中的森林和灌丛群系进行对比,本文新增了1,475个森林和灌丛群系。(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10期)
张家明,陈积普,杨继清,何玉琼,田林[6](2019)在《中国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建设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裸露岩质边坡。随着环保观念的逐渐普及和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已成为了工程建设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的特点,然后从植被护坡技术应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生态基材的配比和特性、植被护坡机制和植被恢复效果评价5个方面对中国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概述,在此基础上,从特殊生境条件下的高陡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研发、岩质坡面-基材-根系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整体力学稳定性、植被恢复效果评价长效机制和基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子的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标准的编制4个方面,提出了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洋洋,王倩,杨悦,同琳静,李建龙[7](2019)在《2000-2013年中国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是评估陆地碳循环的重要指标,探讨其动态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MOD17数据计算中国植被CUE,辅以地统计学理论,利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3年中国植被CUE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要素数据剖析植被CUE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全国植被年CUE在研究年限内总体上表现为轻微的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在2000—2007年以0.000 6的变化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而2007—2013年植被CUE呈现显着上升的变化趋势,该变化特征可归因于2007年气温及降水格局的改变;植被CUE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体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状态。CUE增加较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台湾岛。而CUE呈减少趋势的区域分布范围较广,其中减少趋势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及华北华中的大部分地区,另江南地区及新疆部分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草地及森林区域植被CUE波动变化较小,表明该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不同植被类型的CUE均值表现为:草地(0.21)>农田(0.14)>森林(0.09)>灌丛(0.06)。全国大多数地区植被CUE与降水呈正相关,而与气温则呈负相关,而这种相关性会随着区域气候格局及植被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总体上,全国植被CUE的增加主要归因于降水量的增加,而气温的升高则造成植被CUE的降低。(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8](2019)在《“植”在美丽中国——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10月获得批准建设,2009年12月通过验收,其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实验室围绕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重点进行植被格局与演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9年18期)
高江波,焦珂伟,吴绍洪[9](2019)在《1982-2013年中国植被NDVI空间异质性的气候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Climate change is a major driver of vegetation activity, and thus their complex processes become a frontier and difficulty i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is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vegetation activit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ponse of NDVI to climate change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 model during 1982 to 2013 in China. This model was run based on the combined datasets of satellite vegetation index(NDVI) and climate observation(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nationwid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non-sta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has appeared in China: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temperature-vegetation relationship was located in Northeast, Northwest and Southeast China, while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more concentrated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By comparing the normal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from GWR model for different climate factors, it presented the regions with moisture dominants for NDVI were in North China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areas of temperature dominants were distributed in East, Central and Southwest China, where the annual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areas. In addition,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from GWR model between NDVI dynamics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indicated that the higher warming rate could result in the weakened vegetation activity through some mechanisms such as enhanced drought, while the moisture variability could mediate the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for the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activity. When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hotosynthesis exceeded that of respiration,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was reflected. However, the continuous and dynamic process of vegetation activity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will be determined by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conditions in climate change and vegetation cover. Furthermore, the dynamic description of climate-induced vegetation activity from its rise to decline in different regions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nitiating ecosystem-based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10期)
王志印,曹建生[10](2019)在《中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树造林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灾害频发,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得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形成大片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此区域生态恢复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包括植被恢复中植被配置模式及造林技术的选择、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讨论了不同树种配置及造林技术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指出树种多样化、合理调控树种水分利用是土石山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土壤肥力、水分、地形及地带性差异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的水文、水土保持、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的讨论,发现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与提升。同时发现土石山区内植被变化的地形效应研究相对缺乏,土壤养分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机制也还未明确。最后针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树种选择不合理、研究时间尺度较短及数据资料有限、植被恢复经济效益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筛选优良乡土树种搭配种植、建立植被演替长期定位监测网络、进行植被恢复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明确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是下一步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工作中应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9期)
中国植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对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杭州市为例,基于Landsat TM和OLI两期影像解译并提取了杭州市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参考《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提供的生物量碳库变化模型及"增长-损失方法"计算由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城市生态系统中植被碳储量的变化,探究由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杭州市在2000-201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农田转化为聚居地。从空间上来看,大量耕地、湿地林地向聚居地转移,并且转移主要发生在钱塘江两岸,尤其在钱塘江南部尤为明显,这与杭州市"拥江发展"战略密切相关。(2)2000-2015年间,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植被碳储量减少3.86*105t,这主要是由于植被碳储量的变化值受到地类转化的面积以及转化前后不同地类的植被碳密度的影响造成的。(3)杭州市植被碳储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植被碳储量变化总体呈现出西湖为中心,围绕着西湖向外辐射的"增加-减少-增加"的圈层结构。(4)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杭州市植被碳储量变化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正、负相关类型均呈现"多零散,少集聚"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植被论文参考文献
[1].岳丹丹,张军辉,孙国栋,韩士杰.LPJ-WHyMe模型对1997~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潜在植被分布和碳循环的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
[2].王智,徐丽华,施益军,吴亚琪,陆张维.基于IPCC“增加-损失”方法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以中国杭州市为例[C].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3].秦格霞,吴静,李纯斌,秦安宁,倪璐.中国北方草地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张更喜,粟晓玲,郝丽娜,吴海江.基于NDVI和scPDSI研究1982-2015年中国植被对干旱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9
[5].王璇,陈国科,郭柯,马克平.1:100万中国植被图森林和灌丛群系类型的补充资料[J].生物多样性.2019
[6].张家明,陈积普,杨继清,何玉琼,田林.中国岩质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2019
[7].刘洋洋,王倩,杨悦,同琳静,李建龙.2000-2013年中国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9
[8]..“植”在美丽中国——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J].科学中国人.2019
[9].高江波,焦珂伟,吴绍洪.1982-2013年中国植被NDVI空间异质性的气候影响(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9
[10].王志印,曹建生.中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