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力论文-李谷,张志超,祖宏林,牛留斌,储高峰

轮轨力论文-李谷,张志超,祖宏林,牛留斌,储高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轮轨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速铁路,轨道病害,轮轨力,测力轮对

轮轨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谷,张志超,祖宏林,牛留斌,储高峰[1](2019)在《高速铁路典型轨道病害下轮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我国铁路自主创新的基于连续测量测力轮对技术的轮轨力检测系统,对多年积累的高速铁路轮轨力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高速铁路轨道病害与轮轨力异常响应特征的关联关系,以及轮轨力动态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轨表面低塌或凸起引起大幅值轮轨垂向冲击力,钢轨波磨引起连续大幅值高频轮轨垂向力,道岔结构变异引起大幅值轮轨横向冲击力,道岔区钢轨结构和刚度变化引起连续轮轨垂向力,钢轨廓形欠佳引起轮轨横向力和构架横向加速度的周期性波动。对于引起轮轨冲击力响应的轨道病害,可采用轮轨力瞬时峰值进行评价和识别,而对于引起连续大幅值轮轨力作用的轨道病害,可从能量累积角度进行评价和识别。研究结论为开展基于轮轨力动态特性的轨道状态评价方法和标准研究、科学评价高铁线路的服役状态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出航,陈思[2](2019)在《基于FPGA的增益可配置无线轮轨力测量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轮轨力测量电路采用固定放大倍率以及有线传输存在适应环境能力弱、灵活性差和布线困难等问题,以FPGA为主控,以ZigBee为无线传输方式,设计了增益可配置的无线轮轨力测量电路方案。并对可配置增益放大电路、AD采集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电路的实现为轮轨力的精确测量以及脱轨机理研究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牛留斌,李谷,刘金朝,祖宏林[3](2019)在《轮轨力在轨道短波不平顺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良好的平顺性是车辆运行舒适安全的保证。轨道短波不平顺的波长短、幅值小,但在高速条件下能够引起轨道-车辆系统高频振动,降低轨道-车辆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目前尚无有效的轨道短波不平顺检测技术手段。根据轨道短波不平顺引起动态轮轨力响应特征,在分析轮轨力检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从轮轨动态作用"能量"的角度评价轨道短波不平顺的方法,达到准确高效查找轨道短波不平顺病害的目的。该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轨道短波不平顺的整修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8期)

王明猛,朱涛,王小瑞,肖守讷,阳光武[4](2019)在《一种逆结构滤波法的轨道车辆轮轨力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轮轨动态接触力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考虑到在实际运行条件下,轮轨力很难测量的难题,基于离散时间和动力学状态空间方程,提出了一种逆结构滤波的时域载荷识别方法。该方法以结构响应参数为输入,可实现对非最小相、非并置结构的载荷预测,解决了由于非并置逆系统的不稳定性带来的载荷识别困难。以某轨道车辆为研究对象,以轴箱位置加速度为输入条件,分别建立了10自由度的垂向振动模型和17自由度的横向振动模型,对车辆的轮轨垂向载荷和横向载荷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与具有完全相同动力学参数的SIMPACK仿真模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反演模型识别出的轮轨垂向力和横向力与SIMPACK仿真结果趋势一致,且均有较强的相关性,识别精度较高;通过滚动振动试验台试验,利用一组测得的垂向加速度响应和垂向位移响应对车辆轴箱的加速度响应进行了识别,并与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相关系数达到0.9756,为极强相关,方法能够用于运行列车轮轨力的监测和安全评估。(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崔潇,姚建伟,胡晓依,孙丽霞,常崇义[5](2019)在《欧拉坐标系下柔性轮对旋转效应对轮轨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方便计算,在建立的刚柔耦合车辆—轨道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中,采用欧拉坐标系下旋转效应柔性轮对模型(既考虑柔性、又考虑旋转)。在模型求解时,采用OpenSees开源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以解决商用有限元软件无法直接计算欧拉坐标系下旋转效应柔性轮对模型问题;将轮对的模态坐标从欧拉坐标系转化为拉格朗日坐标系,以解决欧拉坐标系下旋转效应柔性轮对与拉格朗日坐标系下车辆—轨道模型耦合计算问题。建立刚性轮对、无旋转效应柔性轮对和旋转效应柔性轮对模型,研究轮轨力的频率特性及在周期性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的响应。结果表明:采用旋转效应柔性轮对模型时,轮轨垂向力波动存在多个主频,且高频波动更加剧烈;轮对的固有频率及轮轨力的响应频率均出现分离现象,且随着轮对旋转速度的增加,分离频率间差值越大;轮轨纵向力的影响较垂向力和横向力明显,当高速线路存在短波不平顺时,旋转效应易加剧柔性轮对纵向力的高频波动。(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永胜,李永生,丁鑫,马晓龙,王洪权[6](2019)在《基于小波变换的轨道车辆轮轨力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车辆轮轨力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评估,并影响车辆正向设计数据基础的准确性。基于小波法,利用LABVIEW软件图形化编程语言对间断式测力轮对测试数据进行零线漂移、去噪重构及峰值提取等操作,最终通过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精确的轮轨作用力。计算结果可为车辆状态评估和车辆设计提供参考性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崔潇,姚建伟,孙丽霞[7](2019)在《基于柔性旋转轮对的车轮多边形磨耗对轮轨力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考虑柔性轮对旋转效应时车轮多边形磨耗对轮轨力的影响,结合有限元法和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带有车轮多边形磨耗的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编写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程序及欧拉坐标系下的柔性轮对计算程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刚性轮对、忽略旋转效应的柔性轮对和考虑旋转效应的柔性轮对存在多边形磨耗时的轮轨力,分析了多边形阶数、磨耗程度对轮轨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考虑柔性轮对旋转效应的车轮多边形磨耗影响下,轮轨力响应存在主频分离现象,对轮轨力的波动影响较明显;当列车运行速度为300 km/h,车轮多边形阶数为24~28阶时,轮轨垂向力出现了拍振现象且波动较大,相对于轨枕位置存在约0. 5π的相位超前;当多边形磨耗严重时,高阶多边形引起的2倍频能量上升,对轮轨力的波动幅值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丁然,李强,任尊松[8](2019)在《城际动车组轮轨力统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很少见与城际动车组相关的轮轨力方面的研究。考虑到其速度等级和线路条件等均与高速动车组有很大不同,有必要对其轮轨力作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测力轮对技术对某城际动车组的轮轨力进行4600km的线路测试,结果表明提速后的新修线轮轨力的动荷系数为0.25~0.35,对比既有线没有明显变化,且与350 km/h高速动车组也无明显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即使是同一线路的去程和返程,其轮轨力垂、横向分力的联合分布也有明显差异。所得轮轨力的载荷谱和各种典型运用工况下的具体统计特征可用于车辆安全性、可靠性的评估及车辆动力学等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田光荣,于卫东,肖齐,蒋荟,喻冰春[9](2018)在《基于地面轮轨力监测数据的铁路货车服役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面轮轨力监测系统为服役性能研究提供了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以TPDS系统对于铁路货车运行状态不良报警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铁路货车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同时,结合运行状态不良积分统计、检修故障分析和质量分解的结果,指出了运行状态不良货车检修项点。(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车辆》期刊2018年06期)

董哲[10](2018)在《基于辐板—轮轴有限元模型的轮轨力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轮轨之间的作用力更加激烈。轮轨力的准确识别对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测力轮对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测量最精确的轮轨力识别方法。本文以测力轮对法为基础,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精确识别轮轨力的理论与方法,以缩短测力轮对的开发与分析周期。论文的主要工作有:对轮对缩比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模态分析,分别得到了结构的仿真计算模态参数和试验实测模态参数,使用基于灵敏度的模型修正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将过盈量与摩擦系数作为研究参数,分析过盈配合对轮对模态参数与应变分布的影响,确定有限元模型中轮轴与轮毂的连接模拟方式,最终获得精确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轮对模型的静力分析得到辐板上的应变分布,提出了两种可以消除谐波的组桥方式,并予以理论证明与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考量辐板与轮轴应变的轮轨力识别算法,通过构建过渡矩阵代替传统的灵敏度矩阵,将主元加权迭代法加入到轮轨力识别中,使其可有效地控制过渡矩阵的条件数,提高识别精度。设计并完成了轮对标定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识别算法与组桥的谐波消除能力。利用MATLAB GUI编程开发了相关工具箱,实现有限元模型表面节点的识别与轮轨力的识别,为实际应用提高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工具箱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12-01)

轮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轮轨力测量电路采用固定放大倍率以及有线传输存在适应环境能力弱、灵活性差和布线困难等问题,以FPGA为主控,以ZigBee为无线传输方式,设计了增益可配置的无线轮轨力测量电路方案。并对可配置增益放大电路、AD采集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电路的实现为轮轨力的精确测量以及脱轨机理研究提供了基本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轮轨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李谷,张志超,祖宏林,牛留斌,储高峰.高速铁路典型轨道病害下轮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9

[2].王出航,陈思.基于FPGA的增益可配置无线轮轨力测量电路设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3].牛留斌,李谷,刘金朝,祖宏林.轮轨力在轨道短波不平顺检测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9

[4].王明猛,朱涛,王小瑞,肖守讷,阳光武.一种逆结构滤波法的轨道车辆轮轨力识别[J].振动工程学报.2019

[5].崔潇,姚建伟,胡晓依,孙丽霞,常崇义.欧拉坐标系下柔性轮对旋转效应对轮轨力的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19

[6].张永胜,李永生,丁鑫,马晓龙,王洪权.基于小波变换的轨道车辆轮轨力处理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

[7].崔潇,姚建伟,孙丽霞.基于柔性旋转轮对的车轮多边形磨耗对轮轨力的影响分析[J].铁道建筑.2019

[8].丁然,李强,任尊松.城际动车组轮轨力统计特征[J].机械工程学报.2019

[9].田光荣,于卫东,肖齐,蒋荟,喻冰春.基于地面轮轨力监测数据的铁路货车服役性能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8

[10].董哲.基于辐板—轮轴有限元模型的轮轨力识别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标签:;  ;  ;  ;  

轮轨力论文-李谷,张志超,祖宏林,牛留斌,储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