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识别论文_李书巧,段琳瑛

导读:本文包含了路径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径,图像,双轮,噪声,多义性,空腔,中心线。

路径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李书巧,段琳瑛[1](2019)在《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需求精准识别的路径探析——基于魅力质量理论和Kano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服务制约着城乡结合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只有精准识别公共服务需求、进行针对性供给,才能够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居民满意度。然而,当前的公共服务却存在明显的供需偏差。基于魅力质量理论和Kano模型,对河南省李八庙村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4项公共服务共划分为9项必备需求、7项期望需求、5项魅力需求和3项无关需求。对各项需求的重要程度及排列次序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应当在精准识别居民需求的基础上,改进供给策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广东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田应仲,刘洪飞,冯杰才,曹守启[2](2019)在《基于二次滤波的对接焊缝路径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视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焊接机器人的轨迹规划。针对焊接图像噪声干扰引起的焊缝路径提取精度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滤波的方法实现焊缝的路径识别。通过对采集的焊接图像依次进行灰度处理,滤波处理,边缘提取和填充,将焊缝特征通过二值图像体现出来。同时,为了去除二值图像上噪声的干扰,再次进行滤波处理,并通过灰度重心法提取整张图像上的焊缝坐标。最后,在对接焊缝上验证了本方法识别焊缝路径的平均误差在1像素以内,满足工业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曹守启,刘洪飞,冯杰才,田应仲[3](2019)在《基于窗口迭代的对接焊缝路径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对焊接路径通过手动编程方式存在的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窗口迭代识别焊接路径的方法。通过相机采集焊接图像,然后在焊缝图像起点处设定一个窗口区域,在窗口内依次进行图像灰度化、滤波、阈值分割。将原来的RGB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并使焊缝得到清晰的体现。进一步的,提取窗口内的坐标并将最后的坐标点作为下个窗口的起点进行迭代,完成整条焊缝路径的识别。这样能大大降低了非焊缝区域噪声的干扰,提高路径识别精度。最后在对接焊缝上验证了该方法满足工业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9年11期)

张成,颜银慧,刘咏平[4](2019)在《基于5.8G路径识别系统的路网信息采集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通运输部加快ETC的全面覆盖,实现全国联网收费的大趋势下,该文针对基于5.8 GHz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在高速公路中路网交通信息采集的技术应用方案,介绍了采用基于DSRC的双向通信技术的5.8 GHz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原理,以及该系统实现路网实时交通信息采集等内容。为交通出行信息服务、规划决策、运行管理领域开展交通大数据产业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22期)

刘波,杨长辉,熊龙烨,王恺,王毅[5](2019)在《果园自然环境下采摘机器人路径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果园自然环境下光照条件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光照条件又会对采摘机器人的路径导航产生不同影响,针对此环境,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根据光照度进行分类并使用不同算法提取道路中心线的方法。首先对图像亮度分量和光照度进行研究,并将光照度划分为低光照、正常光照和高光照3个等级。在低光照条件下通过分离出S通道,然后利用K-means与Ncut算法对其进行分割,在正常光照条件下采用Otsu算法对S通道进行分割,在高光照条件下则通过K-means与Ncut算法对Cg、Cb与Cr通道进行差分运算后的图像进行分割。将分割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并提取道路轮廓,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实现道路中心线的获取。最后选用150张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进行了静态试验验证,并通过课题组自行研制的采摘机器人进行了动态试验验证,静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种光照条件下图像分割区域与道路真实区域的平均重合度为96.74%、平均分割误差为2.01%、平均道路中心线平均偏差为2.71像素,平均耗时为0.182 s;动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种光照条件下的平均横向偏移距离为3.1 cm。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时性,能够满足采摘机器人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的路径识别及导航需求。(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金全,王俏茹,刘达禹[6](2019)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突破——基于增长收敛理论的识别及“双轮驱动”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可理解为一国在中等收入水平处收敛而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新常态时期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否意味着我国在向中等收入水平收敛?这一命题能够从"中等收入陷阱"的视角重新审视新常态时期的种种变化,进而为引领新常态提供新的理论思路。文章首先通过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收敛路径进行识别,发现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正处于中等收入的收敛曲线上,继续沿现有曲线收敛将难以顺利向高收入阶段跃升。那么,新常态时期我国是否具备向高收入阶段跃升的动力条件?文章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与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均在新常态时期得到明显提升;两大驱动因素之间则以相互强化的方式发挥其内生作用,并在新常态时期以更高的水平相互融合,这一良好势头说明我国阶段性动力转换初具成效。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向高收入水平跃升,需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入融合,继续挖掘两大因素的潜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数量经济优秀成果汇编(2018年卷)》期刊2019-11-01)

高煜,娄小宝,周禾清,董良,杨铭杰[7](2019)在《车内轮胎空腔噪声的传递路径识别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利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车内轮胎空腔噪声的传递路径进行了识别和优化。首先建立了车内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找出对车内的轮胎空腔噪声贡献量占优的传递路径;接着通过CAE仿真确定了这些传递路径上需要优化的部件,提出优化方案;最后对优化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案很好地抑制了车内轮胎空腔噪声,验证了采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来优化车内轮胎空腔噪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刘璧钺,赵章焰[8](2019)在《基于改进LSD和AP聚类的路径边缘识别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起重机金属结构攀爬机器人的路径边缘识别策略分为3个步骤。①图像预处理,利用改进的过颜色算子进行灰度化;②使用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最优分类线的方法确定梯度阈值,并增设主方向角约束,改进线段分割检测(LSD)算法,得到直线段检测图像;③对直线段进行特征提取,构建聚类数据集,基于数据集动态变化的特点,将基于先验信息的判别模型与近邻传播(AP)聚类算法相结合,改进AP聚类算法,对直线段进行聚类,筛选出构成路径边缘的直线段,并拟合得到最终的路径边缘线。实验结果表明,相较AP聚类和其他聚类算法,改进AP聚类算法的筛选准确率最高;基于改进LSD和AP聚类的路径边缘识别策略的识别成功率为96%,且满足精度和实时性要求。(本文来源于《图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洪晓斌,魏新勇,黄烨笙,刘艳霞,肖国权[9](2019)在《融合图像识别和VFH+的无人艇局部路径规划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面无人艇在复杂海况下的局部避障问题,文中引入深度学习方法来处理视觉信息,提出了结合VFH+算法的水面无人艇的局部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利用对称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和Faster RCNN网络模型进行水面边界线检测及水面障碍物识别,构建水面无人艇环境模型;然后采用基于VFH+的局部路径规划方法,通过逐步构建主直方图、二元直方图和掩模直方图压缩环境数据,引入合理的代价函数来获取实现水面无人艇的有效避障方向规划.在MODD图像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以及实船避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水面图像信息,并得到合理的局部路径规划策略,在10 kn航速下的避障轨迹平滑,可满足水面无人艇的自主避障需求.(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陈木[10](2019)在《基于“时分+频分”复用技术的双向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延伸、加密,逐渐出现了多重嵌套的多义性路径情况,多数省份基于RFID技术的单向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交通领域的相关部门和广大驾驶员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系统能够提供更多的应用功能,能够实时提供通行车辆的数据、道路车辆的流量信息,让车主随时了解道路的拥堵情况,帮助车主决策车行线路,提供车辆行使路径,帮助了解跟踪车辆行驶轨迹等。因此基于"时分+频分"复用技术的双向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能在解决路径识别的同时,能提供实时交通信息量采集和统计,为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智能化、公开化提供数据支撑,进而可为大众提供众多的社会服务。(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19期)

路径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视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焊接机器人的轨迹规划。针对焊接图像噪声干扰引起的焊缝路径提取精度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滤波的方法实现焊缝的路径识别。通过对采集的焊接图像依次进行灰度处理,滤波处理,边缘提取和填充,将焊缝特征通过二值图像体现出来。同时,为了去除二值图像上噪声的干扰,再次进行滤波处理,并通过灰度重心法提取整张图像上的焊缝坐标。最后,在对接焊缝上验证了本方法识别焊缝路径的平均误差在1像素以内,满足工业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径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李书巧,段琳瑛.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需求精准识别的路径探析——基于魅力质量理论和Kano模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

[2].田应仲,刘洪飞,冯杰才,曹守启.基于二次滤波的对接焊缝路径识别[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9

[3].曹守启,刘洪飞,冯杰才,田应仲.基于窗口迭代的对接焊缝路径识别[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

[4].张成,颜银慧,刘咏平.基于5.8G路径识别系统的路网信息采集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5].刘波,杨长辉,熊龙烨,王恺,王毅.果园自然环境下采摘机器人路径识别方法[J].江苏农业学报.2019

[6].刘金全,王俏茹,刘达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突破——基于增长收敛理论的识别及“双轮驱动”检验[C].吉林大学数量经济优秀成果汇编(2018年卷).2019

[7].高煜,娄小宝,周禾清,董良,杨铭杰.车内轮胎空腔噪声的传递路径识别与优化[J].汽车工程.2019

[8].刘璧钺,赵章焰.基于改进LSD和AP聚类的路径边缘识别策略[J].图学学报.2019

[9].洪晓斌,魏新勇,黄烨笙,刘艳霞,肖国权.融合图像识别和VFH+的无人艇局部路径规划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陈木.基于“时分+频分”复用技术的双向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设计[J].电子世界.2019

论文知识图

非均匀光照度L(u,v)分布图图像增强处理(1)转弯路径模型特性多分支路径识别测试日本株式会...图像预处理非均匀光照和高光现象

标签:;  ;  ;  ;  ;  ;  ;  

路径识别论文_李书巧,段琳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