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的计量检定与展望

虚拟仪器的计量检定与展望

一、虚拟仪器计量检定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方立德,徐潇潇,马鑫月,王松,李小亭,韦子辉[1](2021)在《计量仪器的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探讨》文中认为传统的量值传递与溯源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必须离线方式进行,把工作用计量器具定期拆下来,送到相应技术机构,在规定的实验环境下进行检定或校准,影响正常生产进程,二是都属于静态或稳态测试过程,只能获得参比工作条件下仪器的基本误差,不能获得现场应用中的附加误差。仪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看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希望,如果能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起计量仪器的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则可得出仪表的附加误差,从根本上保证现场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该文调研国内外计量仪器领域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计量领域远程量值传递的3种实现途径,即传递标准表、标准表置于现场、传递量值法,比较这3种实现途径的难易程度,最后提出实现理想方式的计量仪器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尚需要研究的领域及具体研究内容。

曾波[2](2020)在《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心电图机是基于人体生理原理,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实现的一种高科技和高精度的医疗仪器设备。数字心电图机的作用是记录和显示心脏跳动时产生的电生理信号。医生通过查看心电图的波形形态、幅度大小和心脏跳动间期的宽度时间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形态的心电波形参考相应专业心电图数据进行比对诊断;医生可以有效的掌握心脏的状态,为后续诊断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通过心电图可以有效的诊断出心率不齐,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等病症。心电图机经过多年应用和技术积累已经成为医院内部各科室不可缺少的诊断设备,利用心电图机进行心脏检测也是各个病症诊断时的基本检查项目;该设备在医院中属于诊断技术成熟,性能可靠,操作简单,诊断便宜,患者容易接受的医疗设备之一。为实现对数字心电图机的计量检定,国家公布了《JJG 1041-2008数字心电图机检定规程》标准以实现对数字心电图机进行相应的计量工作。数字心电图机的性能指标复杂,检测项目繁多,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和制作可以有效解决数字心电图机计量时的难度和提高计量速度,减少数字心电图机计量工作的工作量。为了实现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本文完成的工作如下:首先,对数字心电图机的检定规程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需要完成的检测项目的性能和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和制作的技术难点;研究提出实现计量功能的相应方法,并完成设计工作。其次,设计详细的原理图和PCB图,实现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具体功能,主要是DA数据转换和信号衰减部分的设计工作,在硬件电路上实现需要计量项目的性能和功能,验证硬件原理绘制PCB电路实现硬件部分功能。最后,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嵌入式程序设计与实现。完成计算机输出数据到检定仪的数据转换,实现数字转模拟芯片的控制,把需要在心电图机上显示的数据进行输出。

周磊[3](2020)在《便携式高精度直流充电桩计量检定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各国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着力建设以直流充电桩为代表的充电基础设施。直流充电桩的型式试验、出厂检验、安装检测以及周期巡检等各个阶段,都需要严格地遵循相应的计量检定规范。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品牌和型号繁多,协议不规范、计量不准确的问题十分普遍。同时,充电桩计量检定系统的研制,多数采用传统的人工测试或者半自动测试技术开发,其性能和测试效率十分低下,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相关国家标准,本文设计出一款适用于直流充电桩的工作误差、示值误差、付费金额误差以及时钟示值误差等计量检定任务的自动测试系统,满足高精度、高性能和便携性等设计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该部分通过研究相关测试标准,明确计量检定任务及测试原理,制定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和技术指标,并阐述系统的创新点和设计优势。2.电动汽车功能模拟装置的设计:该装置用于模拟充电工况和搭建完善的测试环境,是实现充电桩测试的基础。整个装置包括直流充电接口控制模拟器,实现充电控制导引回路,并提供参数采集接口;车载BMS通信模拟器,启动充电通信流程并且反馈通信故障;车载电池电压模拟器,模拟车载蓄电池的初始电压;大功率模组化负载,用于消耗充电电能。3.高精度计量模块设计:高精度直流电能参数的采集是实现准确计量和测试的前提。本文首先根据直流电能计量原理和计算方法,搭建同步采集电路,实现对充电电压、辅助电压、采集点1电压以及充电环境温度的信号采样;然后制定数字处理方案,实现对采样信号的数据解析、功率运算、以及电能积分运算;最后封装软件功能接口,便于二次开发。经过验证,高精度计量模块能够实现1000V、300A的直流测量范围,电能计量精度达到0.1级。4.自动测试软件系统设计:自动测试软件作为整个直流充电桩计量检定系统的控制中枢和交互界面,是实现测试逻辑任务的核心。该部分通过分析测试需求和相关技术原理,从软件设计架构与设计模式的角度,提出基于MVC-三层架构的总体设计方案,并且制定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实现策略。经过仿真测试以及实地验证,本文设计的计量检定系统满足直流充电桩的计量准确性和功能完整性,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便于市场推广。

李鹏[4](2019)在《基于虚拟化资源管理的计量信息平台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信息化在各行各业已经发展起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计量检定业务的专业性与特殊性,计量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社会信息化平均水平。云计算技术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新一代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它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动态的应用服务和更好的平台扩展能力,其核心技术之一的虚拟化技术,对数据中心底层的各种硬件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虚拟资源池,运用虚拟资源管理策略进行管理,实现动态调度的目标。但是,在计量信息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数据中心资源闲置、负载不均衡的情况仍然存在,特别是绿色计算概念的提出,对于虚拟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如何优化虚拟资源管理,特别是虚拟机调度的优化,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计量信息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计量信息平台的功能,研究计量信息平台构建过程中的应用系统架构与虚拟资源管理问题,构建可扩展的多层次计量信息应用系统并解决虚拟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高能耗与负载不均问题。首先对计量信息平台的功能进行分析,包括计量信息平台应用系统的业务特点、技术架构与功能模块分析,以及虚拟资源管理的功能分析与基于遗传算法的资源调度分析:其次对虚拟资源管理进行模型构建,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将负载均衡与能耗节约作为优化目标构建适应度函数,设计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并进行算法模型实现;最后,通过CloudSim平台进行实验仿真,构建算法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小规模、中型规模、大规模的算法实验验证算法对于能耗与负载双指标的优化能力;以权限管理子系统为例进行应用系统案例实现,验证系统架构中包括系统实现方法在内的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原理,包括MVC模型、Entity Framework架构、API技术与Angular前端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对于虚拟机调度过程中的能耗优化与负载优化具有较高的可用性与稳定性;架构技术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计量信息平台架构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可扩展性,并能够进行系统案例实现并投入使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对计量信息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与示范意义。

虞成斌[5](2019)在《基于B/S架构的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对各行各业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在此背景下,计量仪器的产品质量需要更加精准、可靠,才可以确保相应装备质量的进一步真实、准确。与此同时,当前对计量仪器检测的管理工作还处于未完全脱离手工状态,许多工作依旧延续着传统的记录模式;并且存在权限不明晰、安全性差等多种问题,因此,面对当前情势,需要开发一种可以改进当前情况、满足各类用户需求的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在B/S开发模式、MVC三层体系结构、J2EE技术、SQL Server 2012,JAVA编程语言的技术上,提出基于B/S架构的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详细分析,主要体现在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故障智能分析需求以及非功能性需求四方面;(2)基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的体系、网络的结构以及具体的功能结构进行总体全面的设计;随后展开详细的功能设计,系统包含收样管理、检定管理、核验管理、发证管理、客户管理、系统管理功能的设计,最后进行系统权限、故障智能分析以及数据库的设计;(3)从系统主要涉及的检定及校准两方面,介绍计量仪器检定及校准算法的详细内容。检定及校准两部分内容的详细介绍均从异常值剔除、检定给结果评定以及实例三方面展开。(4)关键算法以及所设计系统的功能实现及测试。对所设计的整体系统的具体实现环境、算法以及具体的功能模块的相关流程及具体算法的实现过程进行介绍。并对所设计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界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最后的测试部分给出了测试的相关原则以及具体的实现环境及方法,对各个功能进行性能的测试。基于B/S架构的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通过了具体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基于B/S架构的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的实际需求。除了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之外该系统还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于管控信息的共享,信息的共享有助于工作人员获取更加及时以及全面准确的信息,改进了计量仪器检测工作的信息自动化的手段,进一步提高了计量仪器检测管理运作的规范化、智能化和无纸化水平,提高了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朱其泰[6](2019)在《低温实验室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东北及西部地区存在相当长时间的冬季极寒天气,探究电能表在该环境下的计量误差规律对于保障供用电双方利益和国家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依托黑龙江计量检定测试院低温实验室的“检表数据数字化统计分析研究”项目,设计并开发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导入、归类、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和备份,解决了该实验室数据处理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从选题背景及意义入手,首先介绍了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行文思路进行了说明。接着,对本文所述系统涉及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实际开发中常用的框架、组件和算法进行重点说明。之后,在系统需求分析中介绍了总体业务需求、软件外部交互关系和数据需求,主要对数据处理、图形展示、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和辅助管理五个部分的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从多个方面对软件的非功能需求进行了讨论。然后,在总体设计中介绍了软件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和网络结构,本系统结合VCL框架开发了C/S结构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在数据存储方面采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在文件备份上使用FTP协议进行文件的远程上传、下载。随后,本文对需求中划分的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图形展示模块负责对枯燥数据进行直观的图形展示,数据统计模块负责多种粒度误差统计和环境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模块负责多种试验标准下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和误差数据预测,辅助管理模块负责系统管理、数据备份等,同时依照文中的设计要求完成软件的编码实现,覆盖需求和设计中的所有模块功能。最后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并依照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功能性测试和非功能性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完成对软件的综合评估。低温实验室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测试结果表明其功能和性能均满足预期设计目标,并且目前该软件已在低温实验室中实际运行使用,用户反馈能够较好地满足该实验室日常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的要求。而且经过软件处理后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准确评估电能表在低温环境下的计量精确性提供依据,更为研究电能表在极限环境下的误差规律提供有力支持。但是本软件不涉及到实验室中实时测试的电表检测数据,后续的工作可引入相机和图像识别技术,进一步为低温实验室的科学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徐洪霞[7](2019)在《气体涡轮流量计检定与耐久性试验装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涡轮流量计在天然气计量中应用广泛。随着涡轮流量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使用环境日益复杂,对其准确性和使用寿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耐久性试验装置和检定装置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基于标准表法检定装置的原理设计了一种高压工况下的气体涡轮流量计耐久性试验与检定装置,实现了高压耐久性试验和高压环境下涡轮流量计误差检定的一体化,适用于流量计生产厂家对涡轮流量计进行高压耐久性试验和误差检定。(1)根据涡轮流量计的使用要求,设计了该装置的机械结构。(2)对装置提炼数学模型并且进行流体仿真分析,得到装置的温度与速度分布云图,结果表明该设计合理。(3)设计了以C8051F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流量脉冲采集电路模块,实现了流量信号的实时采集、存储和传输。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对温度、压力等信号的采集。(4)编写了上位机软件,通过串口实现了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的传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测。(5)根据装置的计算模型对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得到准确度满足要求。该装置可对流量为400m3/h以内、工作压力为3.2MPa以内、准确度1.5级及以下的涡轮流量计进行耐久性试验和检定。

吴海松[8](2019)在《基于LabVIEW的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号发生器作为最常见一种提供不同波形、频率以及输出电平幅度的仪器,是各种测试和实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其性能指标在其所使用的工程应用中对试验结果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如何判断其性能指标的好坏是摆在工程师面前的问题,计量这一作为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也便成为了验证信号发生器性能指标是否良好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信号发生器计量校准方法一般都是使用人工手动操作的方式,这一方式费时费力。本论文以信号发生器的自动计量校准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利用GPIB、USB等总线实现对信号发生器及标准设备的自动控制,利用LabVIEW进行软件编程实现对信号发生器进行自动计量校准、数据处理和证书的生成,完成一套针对信号发生器的自动计量校准系统。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信号发生器计量校准现状调查分析、信号发生器参数计量理论与方法研究、相关计量检定规程实施方法分析与研究、整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与系统搭建、软件设计与实现、软硬件系统联合调试、系统功能指标测试验证、系统实施结果分析、系统误差分析以及不确定评定。本论文首先根据信号发生器计量检定所依据的检定规程以及我单位实际使用情况,确定了本计量校准系统需要完成的计量校准参数以及所要达到性能的指标,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完成了硬件设计,其次根据系统运行过程的需要设计并制作了具有程控功能的信号调理盒,避免了人工手动更换连接线,保证了信号的稳定性以及自动校准的自动化程度。根据相关原理和计量校准流程的分析,组建了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硬件平台。然后开展软件需求分析,以LabVIEW这一图形化开发环境作为软件平台,研究并设计了信号发生器计量校准流程,进行了所需模块的设计、界面设计,经多次迭代优化实现了软件功能。最后通过自动测试数据与手动测试数据的对比以及不确定度评定,对系统进行了整体测试与验证,最终的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目前该系统已成功的在本单位信号发生器计量校准工作中投入使用。

马胜利[9](2019)在《霍尔电流传感器计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霍尔电流传感器是在对大电流进行在线测量、测试、控制或者对所测电流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经常用到的一种电流参数测量设备。霍尔电流传感器技术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它所服务的试验设施、测试系统或者产品的性能好坏,因此根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计量必不可少。本论文研究的是基于标准表比较法的霍尔电流传感器自动计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对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自动校准以及数据分析,避免了人工校准时可能引入的人为误差,保证了校准数据的原始性和准确性,提升了校准结果的可信度。同时,该平台实现了四只传感器同时进行自动校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霍尔电流传感器自动计量平台主要是由电流源、高精度电流表、数字多用表、直流供电电源、电流穿心输入辅助装置、GPIB转USB电缆、RS232转USB电缆以及计算机系统等组成。计算机系统为该平台的控制核心,依托LabVIEW软件编程平台编制的程序,主要负责用户的管理、仪器信息的管理、测量仪器的控制、计量过程的控制、证书模板的管理和数据的处理及保存等。校准时,霍尔电流传感器和高精度电流表同时放置在电流输入辅助装置上,直流供电电源为电流传感器供电,电流源输出电流并经过电流输入辅助装置流过高精度电流表和霍尔电流传感器,高精度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即为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电流,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输出电流或电压信号到数字多用表,最后数字多用表的测量值即为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输出量。霍尔电流传感器自动计量平台具有测量范围广、测量精度高、操作便捷和自动校准等优点,保证了对霍尔电流传感器校准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并提升了工作效率。该平台实现了对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自动化小批量校准,现已应用于我所1000A范围内0.2%及以下的霍尔电流传感器的验收和周期校准工作,为我所型号的科研、试验和生产交付等工作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和计量保障。

保善英[10](2019)在《某型飞机计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为完成计量确认并能持续控制测量过程而建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被称为计量保障体系。某型飞机作为我军新技术设备,其计量保障是装备技术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在通用的计量保障体系基础上,针对某型飞机建立其专用的计量保障体系,才能准确掌控某型飞机的技术完好性,确保某型飞机的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本文对某型飞机计量保障体系做了如下研究:(1)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标,研究了国内外在航空机型方面的计量保障模式,提出针对某型飞机建立其特有的计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2)先分析了某型飞机计量保障的总体需求,针对提出的总体需求研究设计了某型飞机计量保障体系架构,基于计量保障体系架构研究设计了的某型飞机系统和技术功能框架模型;(3)研究了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某型飞机计量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设计了某型飞机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计量保障工作的内容,提出推行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工作的建议;(4)研究了某型飞机不同阶段的可计量性,对可计量性参数进行分析后,研究设计了可计量性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基于可计量性,研究设计了某型飞机扭矩传感器远程校准系统。

二、虚拟仪器计量检定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仪器计量检定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2)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检定规程分析研究
    2.3 检定仪的设计原理
    2.4 核心功能设计
        2.4.1 单片机选型
        2.4.2 数模转换芯片选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检定仪原理和PCB设计
    3.1 引言
    3.2 检定仪硬件原理框架
    3.3 技术方案的原理图
        3.3.1 电源部分原理设计
        3.3.2 检定仪的UART原理设计
        3.3.3 单片机外围控制原理设计
        3.3.4 DAC转换输出部分原理设计
        3.3.5 信号分压部分原理设计
        3.3.6 功能切换控制部分原理设计
    3.4 技术方案的PCB图纸
    3.5 检定仪的硬件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检定仪嵌入式程序设计
    4.1 引言
    4.2 检定仪软件系统总体框架
    4.3 检定仪程序总流程图设计
    4.4 检定仪的UART通讯设计
    4.5 检定仪的指令控制功能设计
    4.6 检定仪的总体功能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3)便携式高精度直流充电桩计量检定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1.2.1 充电桩充电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2.2 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2.3 直流充电桩计量检定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设计
    1.4 论文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计量检定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流程及原理
        2.1.1 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导引回路
        2.1.2 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工作流程
    2.2 直流充电桩计量检定系统的需求及功能分析
        2.2.1 直流充电桩计量检定需求分析
        2.2.2 直流充电桩计量检定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2.3 直流充电桩计量检定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4 测试系统关键设备选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精度计量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高精度计量模块的需求分析
    3.2 直流充电电能计量理论与仿真分析
        3.2.1 直流电能计量的基本算法
        3.2.2 纹波环境下的电能计量误差运算
        3.2.3 电能计量算法的误差仿真与结果分析
    3.3 高精度计量模块的总体方案设计
    3.4 高精度计量模块的硬件方案设计
        3.4.1 大电压采集方案
        3.4.2 大电流采集方案
        3.4.3 温度采集方案
        3.4.4 信号隔离方案
    3.5 高精度计量模块的软件方案设计
        3.5.1 软件总体流程
        3.5.2 ARM数据服务端程序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测试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自动测试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
        4.1.1 软件系统的设计指标
        4.1.2 软件系统的开发平台及环境
    4.2 自动测试软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4.2.1 软件系统的设计架构方案
        4.2.2 软件系统的设计模式方案
        4.2.3 软件系统的多任务处理方案
    4.3 车载BMS通信模拟软件系统设计
        4.3.1 基于CAN通信的充电流程设计
        4.3.2 基于Modbus的数据服务端设计
    4.4 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
        4.4.1 数据库设计方案
        4.4.2 数据访问驱动层设计方案
        4.4.3 业务逻辑层设计方案
        4.4.4 表现层设计方案
        4.4.5 可编辑测试报表功能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功能验证及结果分析
    5.1 系统测试实验平台搭建
        5.1.1 高精度计量功能验证平台搭建
        5.1.2 系统功能指标验证平台搭建
    5.2 高精度计量功能验证
        5.2.1 测试流程及步骤
        5.2.2 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
    5.3 系统功能指标测试及结果分析
        5.3.1 测试流程及步骤
        5.3.2 计量检定功能测试
        5.3.3 历史数据管理功能测试
        5.3.4 可编辑报表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基于虚拟化资源管理的计量信息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信息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计量信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虚拟化资源管理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创新点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虚拟化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2.1.1 虚拟化技术定义与分类
        2.1.2 虚拟化资源管理定义与特点
        2.1.3 虚拟资源管理模型与调度算法
    2.2 Angular技术框架
        2.2.1 Angular框架
        2.2.2 Bootstrap
    2.3 CloudSim仿真平台
        2.3.1 CloudSim与其它仿真平台介绍
        2.3.2 CloudSim体系结构
第三章 计量信息平台的功能分析
    3.1 计量信息平台总体概述
        3.1.1 计量信息平台总体架构
        3.1.2 应用系统与虚拟化资源管理的关系
    3.2 计量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分析
        3.2.1 计量信息平台业务特点
        3.2.2 计量信息平台功能模块分析
        3.2.3 计量信息平台架构关键技术原理分析
    3.3 计量信息平台虚拟资源管理分析
        3.3.1 虚拟化资源管理的功能分析
        3.3.2 虚拟化资源管理的调度目标与问题分析
        3.3.3 基于遗传算法的资源调度分析
第四章 计量信息平台中的虚拟资源管理算法设计
    4.1 多维随机装箱问题描述
    4.2 虚拟资源调度模型抽象
    4.3 多目标的资源调度优化指标构建
        4.3.1 基于负载均衡的评价指标构建
        4.3.2 基于能耗的资源调度指标构建
    4.4 遗传算法的设计
        4.4.1 基于FFD近似算法的初始化种群
        4.4.2 适应度函数设计
        4.4.3 遗传算子设计
        4.4.4 终止条件
第五章 计量信息平台的实现
    5.1 CloudSim环境初始化
        5.1.1 CloudSim环境配置
        5.1.2 仿真步骤
    5.2 实验设计及分析
        5.2.1 实验参数设置
        5.2.2 实验设计
        5.2.3 评价指标与实验结果分析
    5.3 计量信息平台应用系统案例实现
        5.3.1 基于Scrum与瀑布模型相结合的系统实现方法
        5.3.2 基于Entity Framework的数据访问层实现
        5.3.3 基于API封装的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5.3.4 基于Angular框架的信息平台的前端实现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遗传算子核心代码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5)基于B/S架构的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B/S架构
    2.2 J2EE技术框架
        2.2.1 Struts2
        2.2.2 Spring3
        2.2.3 Mybatis
    2.3 MVC开发模式
    2.4 SQL SERVER数据库
    2.5 机器学习技术与深度学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
        3.1.1 领域需求
        3.1.2 总体业务流程
        3.1.3 详细业务流程
    3.2 功能需求
        3.2.1 收样管理
        3.2.2 检定管理
        3.2.3 核检管理
        3.2.4 发证管理
        3.2.5 客户管理
        3.2.6 系统管理
    3.3 故障智能分析需求
    3.4 非功能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架构及数据建模
    4.1 开发原则
    4.2 总体设计
        4.2.1 体系结构
        4.2.2 网络架构
        4.2.3 功能结构
    4.3 功能详细设计
        4.3.1 收样管理
        4.3.2 检定管理
        4.3.3 核验管理
        4.3.4 发证管理
        4.3.5 客户管理
        4.3.6 系统管理
    4.4 系统权限
    4.5 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智能分析设计
    4.6 数据建模
        4.6.1 数据库建模准则
        4.6.2 数据库概念模型
        4.6.3 数据库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键算法及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开发环境
    5.2 关键算法实现规划
        5.2.1 检测模块
        5.2.2 系统规划表
        5.2.3 算法实现流程
    5.3 系统关键算法及试验
        5.3.1 异常值剔除
        5.3.2 自适应训练算法
        5.3.3 故障智能分析算法
        5.3.4 检定结果的判定
        5.3.5 校准结果表示
        5.3.6 检定实例
        5.3.7 校准实例
    5.4 系统实现
        5.4.1 收样管理
        5.4.2 检定管理
        5.4.3 核验管理
        5.4.4 发证管理
        5.4.5 客户管理
        5.4.6 系统管理
    5.5 系统测试
        5.5.1 测试原则
        5.5.2 测试环境
        5.5.3 测试方法
        5.5.4 系统功能测试
        5.5.5 系统性能测试
        5.5.6 数据库连接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低温实验室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2.1 VCL框架
    2.2 数据可视化
    2.3 异常数据检测算法
    2.4 数据预测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总体业务需求综述
    3.2 软件外部交互分析
    3.3 软件各业务需求分析
        3.3.1 用户角色用例分析
        3.3.2 数据处理业务需求分析
        3.3.3 图形展示业务需求分析
        3.3.4 数据统计业务需求分析
        3.3.5 数据分析业务需求分析
        3.3.6 辅助管理业务需求分析
    3.4 软件数据需求分析
    3.5 软件非功能需求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总体设计
        4.1.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4.1.2 软件功能结构设计
        4.1.3 网络结构设计
    4.2 软件数据库表设计
        4.2.1 数据库表关系设计
        4.2.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3 数据处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4.3.1 数据处理模块类设计
        4.3.2 数据预处理功能实现
        4.3.3 异常数据检测功能实现
    4.4 图形展示功能设计与实现
        4.4.1 图形展示模块类设计
        4.4.2 基本图形展示功能实现
    4.5 数据统计功能设计与实现
        4.5.1 数据统计模块类设计
        4.5.2 误差数据统计功能实现
        4.5.3 实验环境统计功能实现
    4.6 数据分析功能设计与实现
        4.6.1 数据分析模块类设计
        4.6.2 数据对比分析功能实现
        4.6.3 数据预测功能实现
    4.7 辅助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4.7.1 辅助管理模块类设计
        4.7.2 系统管理功能实现
        4.7.3 数据备份功能实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测试环境与方法
        5.1.1 系统测试环境
        5.1.2 测试方法
    5.2 软件功能测试
        5.2.1 数据处理模块功能测试
        5.2.2 图形展示模块功能测试
        5.2.3 数据统计模块功能测试
        5.2.4 数据分析模块功能测试
        5.2.5 辅助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5.3 软件非功能测试
    5.4 测试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气体涡轮流量计检定与耐久性试验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流量计耐久性装置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检定与耐久性试验装置整体设计方案
    2.1 涡轮流量计的检定
    2.2 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分类
    2.3 装置检定方法选取
    2.4 装置工作原理
    2.5 装置总体结构
    2.6 装置管路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检定与耐久性装置可行性分析
    3.1 稳压气罐容积计算
    3.2 仿真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系统硬件设计
    4.1 标准表的选择
    4.2 流量计脉冲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4.2.1 核心控制器的设计
        4.2.2 电源模块设计
        4.2.3 电气隔离及硬件波形处理
        4.2.4 串行通讯模块
    4.3 温度压力信号采集
    4.4 本章小结
5 软件设计
    5.1 数据采集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5.1.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5.1.2 软件设计思想
        5.1.3 程序流程框图
        5.1.4 I/O口配置
        5.1.5 参数设置模块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5.3 串行通信模块
    5.4 采集数据处理
    5.5 本章小结
6 装置不确定度评定
    6.1 装置测量模型
    6.2 装置不确定度分析
        6.2.1 标准表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
        6.2.2 压力测量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
        6.2.3 温度测量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
        6.2.4 空气压缩系数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
    6.3 装置不确定度合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电路图
作者简介

(8)基于LabVIEW的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项目来源
    1.2 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单位信号发生器计量校准现状
    1.4 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的实现
        1.4.2 误差的降低以及消除
        1.4.3 证书生成以及数据处理
        1.4.4 系统测试结果验证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自动测试系统
        2.1.1 自动测试系统的定义
        2.1.2 自动测试系统的分类
        2.1.3 自动测试系统的架构
    2.2 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2.2.1 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系统需求分析
        2.2.2 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系统具备的条件
        2.2.3 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系统设计总体思路
        2.2.4 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系统总体架构
        2.2.4.1 自动计量校准系统的定义
        2.2.4.2 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系统的组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和实现
    3.1 计算机
    3.2 测量仪器
        3.2.1 信号发生器的计量特性
        3.2.1.1 信号发生器原理和分类
        3.2.1.2 信号发生器需计量项目及参数
        3.2.2 信号发生器参数测量方法
        3.2.2.1 测量方法分类
        3.2.2.2 频率
        3.2.2.3 幅度
        3.2.2.4 直流电压
        3.2.2.5 正弦波幅度平坦度
        3.2.2.6 总谐波失真
        3.2.2.7 谐波失真
        3.2.2.8 方波/脉冲相关特性
        3.2.3 信号发生器参数测量选用的测量仪器
        3.2.3.1 系统性能指标
        3.2.3.2 系统选用的测量仪器
    3.3 通信设备
    3.4 辅助设备
        3.4.1 连接线缆
        3.4.2 匹配电阻
        3.4.3 信号调理盒
        3.4.3.1 需求分析
        3.4.3.2 总体设计
        3.4.3.3 电路原理及功能实现
        3.4.3.4 功能验证及性能测试
    3.5 系统硬件集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和实现
    4.1 需求分析
    4.2 软件设计
        4.2.1 软件平台选择
        4.2.1.1 操作系统
        4.2.1.2 软件开发平台
        4.2.1.3 数据库系统
        4.2.1.4 仪器驱动
        4.2.1.5 软件平台其他要求
        4.2.2 软件构架
        4.2.3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4.2.4 软件流程设计
        4.2.5 软件界面设计
    4.3 软件编程
        4.3.1 软件界面实现
        4.3.2 软件功能模块的实现
        4.3.2.1 用户管理功能模块实现
        4.3.2.2 仪器控制功能模块实现
        4.3.2.3 自动校准功能模块实现
        4.3.2.4 数据处理功能模块实现
        4.3.2.5 证书生成功能模块实现
    4.4 软件调试与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验证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1 系统验证
        5.1.1 系统验证过程
        5.1.2 系统验证结果分析
    5.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5.2.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流程
        5.2.2 频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2.2.1 不确定度的来源
        5.2.2.2 不确定度的评定
        5.2.3 幅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2.3.1 不确定度的来源
        5.2.3.2 不确定度的评定
        5.2.4 直流电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2.4.1 不确定度的来源
        5.2.4.2 不确定度的评定
        5.2.5 总谐波失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2.5.1 不确定度的来源
        5.2.5.2 不确定度的评定
        5.2.6 谐波失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2.6.1 不确定度的来源
        5.2.6.2 不确定度的评定
        5.2.7 方波/脉冲特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2.7.1 不确定度的来源
        5.2.7.2 不确定度的评定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信号发生器检定证书(自动检定生成)
附录B 信号发生器检定证书(手动检定不含封面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霍尔电流传感器计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1.2 计量研究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2.1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计量现状
        1.2.2 计量校准的发展趋势
        1.2.3 校准工作面临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动计量平台设计方案
    2.1 校准对象
        2.1.1 霍尔电流传感器
        2.1.2 霍尔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2.1.3 霍尔电流传感器校准时的安装要求
    2.2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2.2.1 计量特性
        2.2.2 校准条件
        2.2.3 校准方法
    2.3 自动计量平台的需求分析
        2.3.1 技术指标需求分析
        2.3.2 硬件功能需求分析
        2.3.3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2.4 霍尔电流传感器校准方案设计
        2.4.1 初步方案研究
        2.4.2 具体校准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动计量平台硬件设计
    3.1 霍尔电流传感器自动计量平台
    3.2 校准硬件设计
        3.2.1 电流穿心输入辅助装置
        3.2.2 标准仪器与辅助设备
        3.2.3 计算机与通讯电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设计
        4.1.1 基本设计思路
        4.1.2 自动校准软件基本功能
        4.1.3 自动校准工作流程
    4.2 软件实现
        4.2.1 软件开发平台
        4.2.2 登录界面
        4.2.3 系统主界面
        4.2.4 用户管理模块
        4.2.5 信息管理模块
        4.2.6 自动校准模块
        4.2.7 仪器面板模块
    4.3 数据处理
        4.3.1 校准结果的处理
        4.3.2 数据修约的实现
        4.3.3 校准时间间隔的处理
    4.4 小结
第五章 综合验证与校准能力评价
    5.1 功能测试
        5.1.1 硬件测试与验证
        5.1.2 软件测试及验证
        5.1.3 工作效率验证
    5.2 校准能力评价
        5.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5.2.2 来源分析
        5.2.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
        5.2.4 不确定度一览表
        5.2.5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5.2.6 计算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5.3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传统手动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A.1 传统手动校准装置
    A.2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A.3 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A.4 不确定度一览表
    A.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A.6 扩展不确定度
附录B 电流穿心输入辅助装置测试报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某型飞机计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航空计量保障情况
        1.2.2 国内航空计量保障情况溯源
        1.2.3 我国航空计量体系与先进的航空计量体系之间的差距
        1.2.4 建设先进的航空计量体系的重要性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某型飞机计量保障体系架构建立
    2.1 计量保障体系架构
        2.1.1 总体需求分析
        2.1.2 计量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2.1.3 计量法基础上的关键操作控制分析
        2.1.4 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
    2.2 计量保障体系架构基础上的系统和技术功能框架模型
        2.2.1 功能框架模型
        2.2.2 技术架构
        2.2.3 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2.2.4 信息建模技术
        2.2.5 集成技术
        2.2.6 服务组件技术
        2.2.7 条码技术
        2.2.8 工作流技术
    2.3 计量保障体系法制方面分析
    2.4 计量保障体系管理方面分析
        2.4.1 计量师系统
        2.4.2 计量监督管理体系
        2.4.3 计量信息管理平台
    2.5 计量保障体系技术方面
        2.5.1 计量溯源体系
        2.5.2 计量技术文件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某型飞机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
    3.1 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概念
    3.2 全寿命计量保障各阶段工作要求
        3.2.1 预研阶段
        3.2.2 论证阶段
        3.2.3 研制阶段
        3.2.4 试验阶段
        3.2.5 定型阶段
        3.2.6 使用阶段
        3.2.7 维修阶段
    3.3 某型飞机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工作
        3.3.1 各阶段计量保障要求
        3.3.2 计量保障主要工作内容
    3.4 推行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的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型飞机计量保障关键技术
    4.1 可计量性设计研究
        4.1.1 全寿命周期装备可计量性的要求分析
        4.1.2 装备可计量性项目参数分析
        4.1.3 可计量性设计流程
        4.1.4 可计量性模型
    4.2 某型飞机发动机风扇轴螺栓扭矩传感器远程校准系统
        4.2.1 远程校准系统的特点及基本结构
        4.2.2 扭矩传感器校准
        4.2.3 扭矩传感器的远程校准系统全面设计
        4.2.4 现场校准端方案设计
    4.3 基于二级维修体制的自主保障
    4.4 其他计量保障关键技术
        4.4.1 其他计量保障关键技术
        4.4.2 计量保障技术的发展方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虚拟仪器计量检定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计量仪器的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探讨[J]. 方立德,徐潇潇,马鑫月,王松,李小亭,韦子辉. 中国测试, 2021(03)
  • [2]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D]. 曾波.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便携式高精度直流充电桩计量检定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周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虚拟化资源管理的计量信息平台构建研究[D]. 李鹏.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2)
  • [5]基于B/S架构的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虞成斌.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6]低温实验室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朱其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气体涡轮流量计检定与耐久性试验装置研究[D]. 徐洪霞.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8]基于LabVIEW的信号发生器自动计量校准系统研究[D]. 吴海松.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霍尔电流传感器计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马胜利.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10]某型飞机计量保障体系研究[D]. 保善英.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虚拟仪器的计量检定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