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硫机理论文_范凯祥,申玉生,高波,周鹏发,郑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硫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硫化锑,燃煤,碳酸氢钠,低阶,粒径,硫化氢。

固硫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范凯祥,申玉生,高波,周鹏发,郑清[1](2019)在《富硫化氢隧道注碱固硫机理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工程穿越区域性含油气地层或煤系地层经常会遇到硫化氢和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在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体内部预注碱液是从根本上去除硫化氢的方法,利用碱液与硫化氢在围岩内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固硫的目的。通过分析隧道围岩气-液两相流渗流机理和渗流场-化学场耦合机理,基于Van-Genuchten模型建立考虑硫沉积条件下的围岩气-液两相流渗流场-化学场耦合运移方程,给出解耦方法和计算流程,引入碱液有效饱和度的定义并推导有效饱和度方程。通过对比分析考虑耦合与不考虑耦合条件下、不同注碱压力条件下和不同钻孔布置条件下碱液饱和度、压力和流速分布,研究了围岩注碱固硫和瓦斯抽采的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围岩渗透率较低,硫化氢浓度较高的条件下,隧道掌子面内碱液饱和度在考虑耦合作用时明显低于不考虑耦合作用,应考虑硫沉积堵塞围岩孔隙而造成孔渗结构损伤的影响。注碱压力较小时,碱液饱和度分布局限于隧道掌子面范围内,随着注碱压力的增加,碱液饱和度向隧道围岩深部扩散,碱液压力在5~10 MPa时,碱液均匀向围岩四周扩散,有利于吸收硫化氢和驱替瓦斯,应根据围岩物理力学特性,采用中、低压注入碱液,提高固硫效率。加密钻孔间距可显着提高隧道掌子面内碱液压力和流速分布,验证了同等条件下,小间距钻孔布置具有较高的渗流能力和瓦斯驱替能力,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综合对比钻孔布置的经济性与注碱固硫的效率来确定钻孔间距和数量。研究成果可为富硫化氢和瓦斯隧道的灾害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赵江婷[2](2019)在《钙基固硫剂炉内固硫性能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因其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和负荷调节范围大等优势,已成为当前燃煤电厂的首选炉型。炉内固硫技术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超低排放的关键,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固硫剂利用率较低、经济环境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影响固硫剂利用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固硫剂种类、粒径、炉温、气氛等,以往大部分研究的重点为各因素对分解和固硫单个反应的影响,但固硫剂在炉内的真实反应情况也应得到重视,即分解硫酸盐化反应同步发生。因此,本文研究了传统钙基固硫剂石灰石和固废基钙基固硫剂电石渣的粒径差异、温度、反应气氛对固硫剂分解、硫酸盐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比较同步与分步分解硫酸盐化的异同,揭示了同步反应模式下分解硫酸盐化两个反应的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了钙基固硫剂炉内的固硫机理。主要开展的内容和结论如下:(1)取晋城石灰石和襄垣电石渣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等温实验研究粒径、CO_2浓度对两种固硫剂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计算。研究表明石灰石的活化能随粒径减小而减小。对石灰石来说,CO_2浓度的升高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分解反应的进行;对电石渣来说,CO_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Ca(OH)_2发生碳酸盐化反应并且阻碍生成的CaCO_3进一步分解。(2)通过对比石灰石分步和同步分解硫酸盐化反应行为的差异,对同步反应中两个反应的相互作用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石灰石同步分解硫酸盐化时,由于硫酸盐化反应生成的CaSO_4堵塞孔道,导致内部的CaCO_3分解受阻,硫酸盐化反应对分解反应有减缓作用。随着粒径减小,减缓作用减弱,粒径为0.105-0.200 mm时减缓作用消失。同步分解硫酸盐化反应的最终固硫性能比分步反应模式下的差,差距可达25%左右,因为在硫酸盐化反应控制阶段,反应物CaO含量不足,且在减缓作用的影响下,由分解反应产生的比表面积和有效孔径比石灰石在纯分解时产生的小,因此在反应后期扩散控制阶段的阻力较大。进一步通过等温实验研究粒径、温度、CO_2浓度对石灰石同步与分步分解硫酸盐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粒径越小,石灰石固硫性能越好,0.105-0.200 mm的钙利用率达45%,2.50-2.75 mm的钙利用率只有5.66%,CaCO_3分解完全后产物层扩散阻力是制约大粒径石灰石固硫性能的主要原因;在低温区(650℃、750℃)分解反应是制约同步模式下固硫性能的主要原因,因为此时分解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无充足CaO用于固硫,在高温区固硫性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850℃的钙利用率比950℃的高7.2%,这可能与CaO在高温下发生烧结和固硫速率过快有关;高CO_2浓度对石灰石分解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际运行的CFBB中,硫酸盐化反应与碳酸盐化反应的竞争过程将直接影响石灰石的炉内固硫性能。(3)通过等温实验研究粒径、温度、CO_2浓度对电石渣同步分解硫酸盐化行为的影响,并用XRD对反应过程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粒径对电石渣同步分解硫酸盐化反应影响不大。在高温区(850℃、950℃)电石渣的固硫性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强,850℃时钙利用率可达80.83%,约为同等条件下石灰石的两倍;在低温区(650℃、750℃)电石渣入炉后生成的CaCO_3难以分解完全,碳酸盐化反应与硫酸盐化反应存在竞争,不利于硫酸盐化反应的发生。当CO_2浓度大于70%时,生成的CaCO_3难以分解完全,用于硫酸盐化反应的CaO含量不足,阻碍了硫酸盐化反应;当CO_2浓度在35%以内时,电石渣在前期的固硫性能随CO_2浓度升高减弱,但最终的固硫性能无大差异。本文通过研究钙基固硫剂炉内固硫性能和机理,得到石灰石在同步反应模式下,硫酸盐化反应对分解反应具有减缓作用,同时分解反应对硫酸盐化反应的影响使得其最终固硫性能低于分步反应模式。并从同步反应机理角度研究了各因素对固硫剂固硫性能的影响机制,可为钙基固硫剂在炉内的实际应用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闫旭东,郝志强,刘守军,王冰凝,史鹏政[3](2018)在《钠基固硫剂在低阶煤中的固硫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低阶煤中对Na HCO3的燃烧固硫作用进行了考察,并以弱黏煤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考察了不同Na HCO3添加量及燃烧温度下弱黏煤的燃烧固硫率,并对Na HCO3的固硫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发现,Na HCO3的最适固硫温度为900℃,且随着Na/S比的增大,燃烧固硫率逐渐提高,当Na/S比为2.0时,燃烧固硫率和Na基固硫剂利用率分别为90.57%和65.83%,效果最好。结合XRD和TG-MS表征分析表明,Na HCO3固硫机制的反应历程为Na HCO3→Na2CO3→Na2SO3→Na2SO4。(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陈鹏[4](2017)在《Al_2O_3和CaCO_3复合助剂对洁净焦炭燃烧固硫的影响和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型污染是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民用散烧原煤对空气的污染程度非常大。民用散烧煤大多是无组织低空排放、且燃煤用量大、燃烧地点分散使控制散烧煤污染变的越来越难,民用散烧煤粉尘颗粒物(PM)和SO_x的排放强度是燃煤电厂的5~8倍。若采用集体供暖、电或天然气代替民用散烧煤,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陷,因此使用煤基清洁燃料代替民用散烧原煤来治理分散性污染源被认为是更有效的措施,尤其在控制PM和SO_x的排放方面效果显着。本课题组提出了利用过剩焦化产能生产洁净焦炭来替代民用散烧原煤的思路。洁净焦炭具有高温固硫、催化助燃的特点,其改变了冶金焦SO_x排量大、燃点高不能用于民用燃料的现状。虽然洁净焦炭颗粒物排放量较低,但是它与燃煤固硫一样,也存在高温燃烧固硫效率低的缺陷。本文将一种耐高温固硫物相(硫铝酸钙)引入洁净焦炭燃烧过程中,通过调整煤热解过程中CaCO_3和Al_2O_3复合助剂的添加比例,极大地提高了洁净焦炭的燃烧固硫效率,并确定了最佳助剂配比。同时结合实验结果及TG-MS、XPS、SEM、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洁净焦炭燃烧固硫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复合助剂与煤共热解时,添加剂的最佳比例为n(Ca)/n(S)=3.0、Al_2O_3加入质量比<8%(n(Al)/n(S)=1.02),并测得最佳配比下洁净焦炭燃烧的固硫效率,即在1050℃~1150℃时固硫率变化范围为73%~99%,在1200℃~1300℃时固硫率为30%~58%。(2)单一助剂或复合助剂与煤共热解制备的洁净焦炭中无机硫的赋存形态都是硫化钙(CaS),且硫化物占全硫的比重约为13%~18%,而有机硫的形态主要是含氧砜硫和稳定的环状噻吩硫。(3)矿物质(外加和自身)对煤热解过程中焦炉煤气的组成影响很大,主要影响CO、CO_2及含硫气体(H_2S、COS、CS_2)。钙基固硫剂(矿物质)分解释放大量CO和CO_2,同时在还原气氛下与含硫气体反应生成稳定的硫化钙,然而复合助剂对含氢气体(H_2、CH_4、H_2O)的影响不大。(4)洁净焦炭燃烧固硫机理主要是复合助剂在热解过程中与含硫气体反应生成硫化钙及氧化钙,并且在燃烧过程中与有机硫燃烧释放的SO_2反应,生成固硫产物硫酸钙。在高温燃烧时,生成的硫酸钙被耐高温的铁硅系复合物包裹起到高温固硫的作用,或与复合助剂中的Al_2O_3发生固相反应生成耐高温固硫物相硫铝酸钙,从而提高了洁净焦炭高温燃烧的固硫率。固硫产物中包裹硫酸钙的铁硅系复合物主要来源于煤热解过程中黄铁矿的分解,并在洁净焦炭燃烧时转移到复合物相中。(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王岳俊,陈永明,徐康宁,叶龙刚,薛浩天[5](2016)在《辉锑矿锌源固硫直接炼锑反应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硫化锑与氧化锌在Na_2CO_3-NaCl熔盐体系中的还原固硫直接炼锑反应机理。热力学计算表明,硫化锑与氧化锌的还原固硫反应在400℃以上可自发进行,在熔体中x(Sb_2S_3)和x(ZnO)都降至0.000 1时,碳气化反应的CO%也可满足还原所需的平衡气氛要求。在Sb_2S_3-ZnO-C体系中,硫化锑还原固硫反应分两步进行:Sb_2S_3首先与ZnO发生交互反应生成Sb_2O_3和ZnS,Sb_2O_3再被还原剂C或CO还原成Sb,从而以ZnS形式实现固硫。(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6年10期)

郭玲,杨巧文,袁金沙,王鑫,郭宋江[6](2016)在《燃煤高温固硫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产生的SO2是主要的污染物,燃煤固硫技术可以有效控制SO2的排放。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机理以及添加剂的固硫促进机理。结果表明:助剂的添加不仅可以催化固硫,改变固硫剂的表面结构还能有效延缓和抑制固硫产物的分解,提高固硫率。最后从燃煤粒径、钙硫比、燃烧温度、固硫剂及助剂种类和炉内气氛等方面介绍了影响固硫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6年01期)

杨巧文,赵昕伟,陈思,彭海水,郭玲[7](2015)在《燃煤高温固硫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烧中固硫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固硫技术,本文阐述了煤炭燃烧中高温固硫机理;并从钙硫摩尔比、固硫剂种类及粒度、燃烧温度及反应气氛等角度考察了影响固硫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分析了在主固硫剂中加入适当添加剂时对固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的添加不仅可以提高固硫剂的反应活性,而且可以改变其微观结构,尤其在高温下,助剂的添加可形成其它形式的含硫复合物,阻止或延缓硫酸盐的再分解,从而改善燃煤固硫效果。(本文来源于《新型工业化》期刊2015年06期)

高志芳,郑明东,张代林,雷鹰,龙红明[8](2016)在《高炉瓦斯泥参与水煤浆燃烧固硫作用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高炉瓦斯泥中多种组分均具有燃煤固硫的特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将高炉尘泥混入到水煤浆中进行燃烧,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XRD分析,研究了不同燃烧条件下高炉瓦斯泥对水煤浆固硫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尘泥中多元固硫体系在燃烧固硫中相互协调作用、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瓦斯泥添加量为30%,燃烧终温为800℃时,固硫率达到48.31%.主要原因是瓦斯泥多组分促进了耐高温脱硫产物3Ca O3·3Al2O3·Ca SO4的生成,降低了Ca SO4的分解,从而提高了水煤浆的固硫率.研究结果可为具有多元固硫体系的高炉尘泥及其它固废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也可为开拓研究新型、高效燃煤固硫剂提供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薛浩天[9](2014)在《低温熔盐中硫化锑还原固硫熔炼机理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51234009)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51104182)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2BAC12B02)资助课题。针对我国传统火法炼锑工艺中普遍存在熔炼温度高、烟尘排放量大且SO2浓度低、能源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严峻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绿色冶炼工艺——“低温熔盐中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熔炼工艺”。该工艺改变了传统火法炼锑工艺中先进行挥发焙烧或挥发熔炼,再进行还原熔炼的技术路线,通过熔盐介质将挥发熔炼和还原熔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低浓度SO2的排放问题,并大幅降低熔炼温度。本论文以硫化锑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固硫剂(ZnO、FeO)、熔盐(Na2CO3-NaCl)与硫化锑的反应行为,计算并分析了体系反应热力学条件、行为及途径;采用纯物质为原料进一步研究了还原固硫反应机理和途径,从而推断体系内主要反应的反应途径及锑、锌、铁、钠等组分的物相结构和形态的变化规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并研究了低温熔盐中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熔炼新工艺。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700K-1300K(427℃-1027℃)温度范围内,硫化锑还原固硫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其中硫化锑经过还原固硫反应生成金属锑,而其中硫被固硫剂吸取并固定于渣中。根据热力学计算结果,推断硫化锑还原固硫反应过程中的可能途径有四种,通过对比四种途径的限制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Gθ,推断还原固硫反应主要是遵循途径Ⅱ进行,即硫化锑直接与固硫剂(ZnO/FeO)发生固硫反应,其产物氧化锑再进一步被还原生成金属锑。采用纯物质为原料研究了还原固硫反应机理和途径,结果表明,在Sb2S3-Zn0-C体系和Sb2S3-FeO-C体系中,硫化锑还原固硫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Sb283分别与ZnO和FeO发生固硫反应生成Sb203与ZnS和FeS,Sb203再被还原剂C或CO还原生成Sb;且Sb2S3分别与ZnO和FeO的固硫反应为各自体系的限制反应。在Sb2S3-Na2CO3-C体系,无论是在惰性气氛还是还原气氛,在高温强度下,硫化锑与碳酸钠的反应非常复杂,反应产物多以中间产物或者复合物为主,比如硫化钠(Na2S、Na2S5),硫代硫酸钠(Na2S2O8、Na2S2O4),锑锍(NaSbS2)和锑酸钠(Na2Sb4O7);在Sb2S3-ZnO/FeO-Na2CO3-NaCl-C体系,由于固硫剂的加入,改变了反应历程,加快了体系的反应速率,此时,硫化锑主要与固硫剂发生反应,而熔盐成分Na2CO3参与反应的量非常少。对比以上各体系中反应过程的产物变化,得到硫化锑还原固硫反应途径,具体如下:STEP1:Sb2S3+3ZnO=Sb2O3+3ZnSSb2S3+3FeO=Sb2O3+3FeSSTEP2:Sb2O3+3C=2Sb+3CO(g)Sb2O3+3CO(g)=2Sb+3CO2(g)采用硫化锑精矿为原料,研究了低温熔盐(Na2CO3-NaCl)中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熔炼新工艺,结果表明,低温熔盐中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熔炼工艺是可行的,基本消除了低浓度S02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工艺综合固硫率在95%以上。采用氧化锌作固硫剂时,低温熔盐中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熔炼工艺的最佳条件为:Wconcentrate:Wsalt:WZnO:WC=100:400:66:40,熔炼温度900℃,时间120min。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低温熔盐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熔炼,锑的平均直收率达85.25%,所得粗锑平均品位为89.30%,其所含杂质主要为Zn(3.54%)、Pb(1.86%)和Fe(0.85%)。采用氧化铁作固硫剂时,低温熔盐中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熔炼工艺的最佳条件为:Wconcentratee:WSalt:WFe2O3:WC=100:90:55:40,WNaCl:Wsalt=40%,熔炼温度850℃,时间60min。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低温熔盐硫化锑精矿还原固硫熔炼,锑的平均直收率达91.48%,所得粗锑平均品位为95.99%,其所含杂质主要为Fe(2.85%)和Pb(0.54%)。原料中的金基本全部进入粗锑中,金的直收率高达99%以上,实现了金的高效捕集回收,说明该工艺在有价金属综合回收方面,表现优良。(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张生芹,谢兵[10](2012)在《MnO_2对煤粉中CaO固硫效率影响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力学计算和实验方法对钙硫比n(CaO)/n(S)=2.0条件下不同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CaO的固硫效率最高。以CaO为固硫剂,研究了添加剂MnO2对CaO固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MnO2可以提高CaO的固硫效率,且其含量为1%时对CaO固硫的促进效果最佳。这是因为煤粉燃烧过程中MnO2将逐级分解,分解产物依次为Mn2O3和Mn3O4,锰的氧化物一方面可以催化CaO的固硫反应,另一方面,Mn3O4本身也参与到固硫反应之中,生成MnSO4,从而促进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效果。(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固硫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因其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和负荷调节范围大等优势,已成为当前燃煤电厂的首选炉型。炉内固硫技术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超低排放的关键,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固硫剂利用率较低、经济环境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影响固硫剂利用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固硫剂种类、粒径、炉温、气氛等,以往大部分研究的重点为各因素对分解和固硫单个反应的影响,但固硫剂在炉内的真实反应情况也应得到重视,即分解硫酸盐化反应同步发生。因此,本文研究了传统钙基固硫剂石灰石和固废基钙基固硫剂电石渣的粒径差异、温度、反应气氛对固硫剂分解、硫酸盐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比较同步与分步分解硫酸盐化的异同,揭示了同步反应模式下分解硫酸盐化两个反应的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了钙基固硫剂炉内的固硫机理。主要开展的内容和结论如下:(1)取晋城石灰石和襄垣电石渣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等温实验研究粒径、CO_2浓度对两种固硫剂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计算。研究表明石灰石的活化能随粒径减小而减小。对石灰石来说,CO_2浓度的升高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分解反应的进行;对电石渣来说,CO_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Ca(OH)_2发生碳酸盐化反应并且阻碍生成的CaCO_3进一步分解。(2)通过对比石灰石分步和同步分解硫酸盐化反应行为的差异,对同步反应中两个反应的相互作用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石灰石同步分解硫酸盐化时,由于硫酸盐化反应生成的CaSO_4堵塞孔道,导致内部的CaCO_3分解受阻,硫酸盐化反应对分解反应有减缓作用。随着粒径减小,减缓作用减弱,粒径为0.105-0.200 mm时减缓作用消失。同步分解硫酸盐化反应的最终固硫性能比分步反应模式下的差,差距可达25%左右,因为在硫酸盐化反应控制阶段,反应物CaO含量不足,且在减缓作用的影响下,由分解反应产生的比表面积和有效孔径比石灰石在纯分解时产生的小,因此在反应后期扩散控制阶段的阻力较大。进一步通过等温实验研究粒径、温度、CO_2浓度对石灰石同步与分步分解硫酸盐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粒径越小,石灰石固硫性能越好,0.105-0.200 mm的钙利用率达45%,2.50-2.75 mm的钙利用率只有5.66%,CaCO_3分解完全后产物层扩散阻力是制约大粒径石灰石固硫性能的主要原因;在低温区(650℃、750℃)分解反应是制约同步模式下固硫性能的主要原因,因为此时分解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无充足CaO用于固硫,在高温区固硫性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850℃的钙利用率比950℃的高7.2%,这可能与CaO在高温下发生烧结和固硫速率过快有关;高CO_2浓度对石灰石分解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际运行的CFBB中,硫酸盐化反应与碳酸盐化反应的竞争过程将直接影响石灰石的炉内固硫性能。(3)通过等温实验研究粒径、温度、CO_2浓度对电石渣同步分解硫酸盐化行为的影响,并用XRD对反应过程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粒径对电石渣同步分解硫酸盐化反应影响不大。在高温区(850℃、950℃)电石渣的固硫性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强,850℃时钙利用率可达80.83%,约为同等条件下石灰石的两倍;在低温区(650℃、750℃)电石渣入炉后生成的CaCO_3难以分解完全,碳酸盐化反应与硫酸盐化反应存在竞争,不利于硫酸盐化反应的发生。当CO_2浓度大于70%时,生成的CaCO_3难以分解完全,用于硫酸盐化反应的CaO含量不足,阻碍了硫酸盐化反应;当CO_2浓度在35%以内时,电石渣在前期的固硫性能随CO_2浓度升高减弱,但最终的固硫性能无大差异。本文通过研究钙基固硫剂炉内固硫性能和机理,得到石灰石在同步反应模式下,硫酸盐化反应对分解反应具有减缓作用,同时分解反应对硫酸盐化反应的影响使得其最终固硫性能低于分步反应模式。并从同步反应机理角度研究了各因素对固硫剂固硫性能的影响机制,可为钙基固硫剂在炉内的实际应用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硫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范凯祥,申玉生,高波,周鹏发,郑清.富硫化氢隧道注碱固硫机理与数值模拟[J].中国公路学报.2019

[2].赵江婷.钙基固硫剂炉内固硫性能及机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9

[3].闫旭东,郝志强,刘守军,王冰凝,史鹏政.钠基固硫剂在低阶煤中的固硫机理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8

[4].陈鹏.Al_2O_3和CaCO_3复合助剂对洁净焦炭燃烧固硫的影响和机理[D].太原理工大学.2017

[5].王岳俊,陈永明,徐康宁,叶龙刚,薛浩天.辉锑矿锌源固硫直接炼锑反应机理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6

[6].郭玲,杨巧文,袁金沙,王鑫,郭宋江.燃煤高温固硫机理研究[J].广东化工.2016

[7].杨巧文,赵昕伟,陈思,彭海水,郭玲.燃煤高温固硫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新型工业化.2015

[8].高志芳,郑明东,张代林,雷鹰,龙红明.高炉瓦斯泥参与水煤浆燃烧固硫作用机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6

[9].薛浩天.低温熔盐中硫化锑还原固硫熔炼机理及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4

[10].张生芹,谢兵.MnO_2对煤粉中CaO固硫效率影响机理[J].环境工程学报.2012

论文知识图

液态锂硫电池失效机理及PETEA基凝胶...红毛丹状空心碳硫复合物设计合成路线...实验废气中NOX含量的变化℃固硫灰渣X射线衍射图硫的析出量与燃烧温度关系曲线图Ca/S=1.5时的脱硫效果比较

标签:;  ;  ;  ;  ;  ;  ;  

固硫机理论文_范凯祥,申玉生,高波,周鹏发,郑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