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温度异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温度,异常,东亚,雪灾,藏北,湿度。
土壤温度异常论文文献综述
于忠达[1](2016)在《春末、夏初东亚中高纬土壤温度变化与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编号:XDA05110203)的资助下完成的。本文从欧亚大陆北部前冬积雪—东亚夏季气候“隔季相关”出发,重点分析了积雪刚消融后,即春末夏初,东亚中高纬土壤温度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围绕这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所示。(1)由于东亚中高纬观测土壤温度资料稀缺,本文首先以一套俄罗斯土壤温度历史观测资料RHSTD为基础,分析了四套土壤温度产品(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两套陆面模式离线运行产品ERA-Interim/Land和MERRA-Land、以及一套二十世纪再分析资料NOAA-CIRES 20CR)在东亚中高纬的可靠性,并重点关注春、夏季,发现:ERA-Interim/Land,简记为ERA-Land,很好地反映了该地区土壤温度的气候态、季节循环和年际变化,但它的年际变率(标准差)在该地区代表性稍差。(2)借助前述31年的ERA-Land地温和一套不够精细但有100多年的NOAA-CIRES地温,本文分析了东亚中高纬春、夏各层地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该地区近30年春、夏各层地温的EOF第一模态为全区一致增暖。进一步分析显示,春季各层地温的增暖属于长期趋势变化,并可能与全球增暖有关。夏季0~30cm地温的增温以年代际变化为主,且与30~60年波动有关,并在1998年前后发生年代际突变,而100~200cm地温的增暖与长期趋势变化关系更大,30~100cm地温两者兼而有之。另一方面,在扣除近30年的增暖趋势后,春季各层地温还存在显着的6~8年波动,而夏季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不存在显着的年际变化周期。(3)最后,本文分析了东亚中高纬地温异常对东亚环流的影响,发现:春季贝加尔湖地区地温正异常时,同期局地对流层中上层气温和位势高度均偏高,南北两侧则偏低,中纬度(高低纬)纬向风减弱(增强),西风急流减弱。同时,东亚沿岸对流层低层有异常北风。夏季地温与环流也有类似关联,但较弱。其次,春季关键区,即贝加尔湖地区,地温异常对东亚环流的影响只能维持1~2个月。然而,当春末、夏初东亚中高纬地温正异常时,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弱,西太副高强度偏弱、位置偏南。对应地,我国东部夏季降水自北向南易出现“-+-+”分布型。除了上述的地温同位相变化(EOF第一模态)外,地温南北反位相的变化(EOF第二模态)对西风急流的南北位移也有影响。(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30)
史一丛[2](2014)在《土壤湿度、温度初始异常对东亚及周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区域气候模拟中,各种陆面过程对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目前土壤湿度、温度观测资料十分缺乏,使得建立全球或区域尺度的土壤湿度、温度初始场十分困难,气候模式所使用的仍然是发展较旱的陆面过程方案,其对陆面过程的描述使用了一些较为简单的假设和限制条件,使得其对土壤湿度、温度初始场的描述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有必要考察这些当前气候模式所采用的简单初始场,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壤湿度、温度的初始异常对区域气候模拟的结果是否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气候预测的效果。本文利用耦合了CLM3.5陆面模式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0,通过敏感性试验探讨了人为降低模拟的春季初始土壤湿度、温度对短期时间尺度东亚及周围地区夏季气候模拟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人为降低模拟的春季初始土壤湿度后,大部分地区的浅层土壤湿度差异能持续1-2个月以上。地表向上的净长波辐射和地表感热通量明显增强,对应的潜热通量减小,而地表短波辐射的增加则相对较小。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明显加强了地表对大气的加热,模拟区域的地表温度、地面气温均出现大范围的显着升高。这种温度的显着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中国东部、印度北部和中亚地区。(2)较小的初始土壤湿度会使得区域地表蒸散发明显减小,但对降水的影响很小而且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降水变化并不明显。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使得东亚及周围地区出现了地表对大气的加热正异常,偏暖的下垫面加热对流层中低层,使得东亚北部对流层中高层出现暖高压异常,但影响并不显着。(3)人为降低模拟的春季初始土壤温度后,初始温度异常随时间迅速减弱,土壤温度的初始异常难以保持较长时间。较低的初始土壤温度对区域的地表能量平衡有一些影响,主要引起东亚大部地区地表温度、近地面气温的微弱下降;对于降水和蒸发的影响很小且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则表现出了对模拟起始时间的敏感性,不同模拟起始时间的异常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但要说明这些变化均不显着。(4)模拟起始时间的不同会导致结果的一些差异,不同起始时刻的土壤湿度、温度初始场对模拟结果影响程度不同。不论是土壤湿度、温度本身的变化还是其对气候模拟的影响,均在强度和范围上有差异。(5)综合来看,土壤湿度初始场的初始异常对RegCM4.0模式东亚及周围地区气候模拟的结果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温度和能量方面,应在以后的模拟中加以考虑。而温度试验的结果表明小幅的初始土壤温度异常对东亚及周围区域气候模拟影响很不确定且变化的量值很小,在现阶段的实际模拟中不必要花费太多精力考虑初始土壤温度异常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4-05-01)
杨梅学,姚檀栋,小池俊雄,田殿武雄[3](1999)在《藏北高原土壤温度异常变化及其与雪灾关系初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GAME-Tibet野外工作期间所得藏北高原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的初步分析,发现藏北高原1997~1998年冬半年上壤日温差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异常现象;指出了这种异常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藏北高原1997年冬天的特大雪灾有关。从浅层土壤日温差的异常变化,定性地说明了藏北高原1997~1998年冬半年不同地点雪灾的严重程度,但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目前尚无法进行定量的评估.(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土壤温度异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区域气候模拟中,各种陆面过程对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目前土壤湿度、温度观测资料十分缺乏,使得建立全球或区域尺度的土壤湿度、温度初始场十分困难,气候模式所使用的仍然是发展较旱的陆面过程方案,其对陆面过程的描述使用了一些较为简单的假设和限制条件,使得其对土壤湿度、温度初始场的描述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有必要考察这些当前气候模式所采用的简单初始场,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壤湿度、温度的初始异常对区域气候模拟的结果是否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气候预测的效果。本文利用耦合了CLM3.5陆面模式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0,通过敏感性试验探讨了人为降低模拟的春季初始土壤湿度、温度对短期时间尺度东亚及周围地区夏季气候模拟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人为降低模拟的春季初始土壤湿度后,大部分地区的浅层土壤湿度差异能持续1-2个月以上。地表向上的净长波辐射和地表感热通量明显增强,对应的潜热通量减小,而地表短波辐射的增加则相对较小。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明显加强了地表对大气的加热,模拟区域的地表温度、地面气温均出现大范围的显着升高。这种温度的显着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中国东部、印度北部和中亚地区。(2)较小的初始土壤湿度会使得区域地表蒸散发明显减小,但对降水的影响很小而且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降水变化并不明显。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使得东亚及周围地区出现了地表对大气的加热正异常,偏暖的下垫面加热对流层中低层,使得东亚北部对流层中高层出现暖高压异常,但影响并不显着。(3)人为降低模拟的春季初始土壤温度后,初始温度异常随时间迅速减弱,土壤温度的初始异常难以保持较长时间。较低的初始土壤温度对区域的地表能量平衡有一些影响,主要引起东亚大部地区地表温度、近地面气温的微弱下降;对于降水和蒸发的影响很小且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则表现出了对模拟起始时间的敏感性,不同模拟起始时间的异常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但要说明这些变化均不显着。(4)模拟起始时间的不同会导致结果的一些差异,不同起始时刻的土壤湿度、温度初始场对模拟结果影响程度不同。不论是土壤湿度、温度本身的变化还是其对气候模拟的影响,均在强度和范围上有差异。(5)综合来看,土壤湿度初始场的初始异常对RegCM4.0模式东亚及周围地区气候模拟的结果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温度和能量方面,应在以后的模拟中加以考虑。而温度试验的结果表明小幅的初始土壤温度异常对东亚及周围区域气候模拟影响很不确定且变化的量值很小,在现阶段的实际模拟中不必要花费太多精力考虑初始土壤温度异常可能造成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温度异常论文参考文献
[1].于忠达.春末、夏初东亚中高纬土壤温度变化与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6
[2].史一丛.土壤湿度、温度初始异常对东亚及周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3].杨梅学,姚檀栋,小池俊雄,田殿武雄.藏北高原土壤温度异常变化及其与雪灾关系初析[J].自然灾害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