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起
摘要: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课程。学生要从中学到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学会获得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用好教材,精心设计地理课堂教学,真正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用
作者简介:徐中起,任教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横山中学。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课程,学生要从中学到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也是我们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利用校本与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果教学内容单调狭隘,仅限于课本,无联系无延伸的课堂,把教学当作是知识的简单传输,缺少思想、观念、体验、方法的培养,学生不会喜欢这样的地理课的!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活动”是讨论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这节课本身的内容已经非常吸引学生了,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的兴致也非常浓厚,在课堂上,笔者拿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学校东西两面各有一条河流,它是珠江的支流,为什么我们过河时大家都不叫“过河”而叫“过海”啊?学生一想,我们在生活习惯中确实是这样叫,但没有错啊,立刻兴趣盎然,当时课堂讨论得非常激烈,经过笔者的课堂启发,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称之为“地球”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并联系实际生活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人教版初中地理义务教育教材中,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注意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人文环境”的“活动”有一道题是计算2001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世界的净增人口数,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这道题是为了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但本题的计算是本课的难点,许多同学都觉得它难做,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更要花点心思。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笔者用了激将法:在某某班没有教师的讲解但都有些同学能做出这道题,猜猜看,我们班哪个小组的数学知识掌握得最好,没想到,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全班各小组同学认真地讨论并动手计算,经过同学们自己讨论研究,许多同学掌握了,而且会的同学还能教不会的同学,经过这次“自主讨论研究学习”,同学们受到了非常大的激励,在学习中获得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能力,效果相当好。反过来,以前主要由教师来讲,学生学习主动性没发挥出来,效果一直不理想。
同样的问题在本章的“经济发展差异”的“活动”第二题“读1998年亚洲五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类产业构成图,完成要求”中出现。这是一幅具有三轴坐标的统计图表,许多同学从来没有看过用过这样的图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也采用让学生自己研究的方法来学会看图,“授人以鱼,不如授渔”是新课标的重要思想,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坚决地贯彻。
三、构建师生互动的地理活动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按教育发展趋势,地理课堂应以多媒体等作为学习平台,大胆运用开放式、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得了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各种综合能力。从实际教学反馈来看,我们这样做,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师生互动的小组活动或比赛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活动”会造成课堂混乱,甚至有些地理教师不敢开展“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始终是那几个成绩好的,一大部分同学一节课都在那里“看戏”。还有,有些地理课看起来教学手段丰富,形式多样,但都是教师的“表演”,教师不肯放下“主角”的角色,甚至讲起来绘声绘色,滔滔不绝,怕学生听得少而学不到东西,发挥不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的教学反思与体会是:教学中不要害怕课堂出现问题和“麻烦”,恰恰相反,出现这些“问题”,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探索与研究问题。
其实,开展小组或组际间的讨论、比赛等活动,学生在游戏、观察、讨论、辩论、演讲、实验和调查中获得了丰富的地理知识,相对于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效果不能同日而语。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的亮点和闪光点,能很好地落实三维目标。这样学习到的知识是永久的!
四、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多媒体是我们教师很好的教学平台,但要适当合理地使用。
在处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时,笔者一直觉得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是很好,后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讲授“地球的运动”这一课,同学们的理解很深刻,效果也很好,而且,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有些地理课题,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来上课。
当然,并不是经常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好,笔者曾经把七年级、八年级地理每一堂课都制成课件,并经常用多媒体来上课,时间长了,发现有些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些地理内容还是要用传统教学才能发挥它的优点。而且,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能太多,太频繁,只能适当合理地使用,相信,很多同行都有这个感悟。
五、利用实际生活地理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教师如果一味以课本为中心,脱离实际生活与本地地理的教授是不符合现在的地理教学方向的。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课本内容与宏观、普遍性和本地现实的具体性、时代性相结合,重组教材,或筛选、添加、更改。而且,地理教材与地方资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为我们重组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我们要以课本为平台,以校本教学资源为载体,培养学生知识拓展与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有些同学不是很了解它的原因,当时笔者就让同学们思考第二章第二节“板块的运动”的活动内容: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印度洋海啸发生的现象?同学们利用学过的知识,在讨论中理解了印度洋海啸发生的原因。更可喜的是,同学们又提出了一个疑问:“印度洋海啸发生在海洋,为什么在海上的船不受影响呢?”笔者当时非常欣慰,同学们能想到这样的拓展问题了。这样的记忆是最深刻的,理解是最透彻的,也达到了我们地理教学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及技巧。
人教版初中地理义务教育教材中,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要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以多媒体作为学习平台,大胆应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得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能力。从实际教学反馈来看,我们这样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下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初中地理(八年级上、下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横山中学
邮政编码:519165
DiscussionontheApplicationofStrategiesfor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ClassroomTeachingDesign
XUZhongqi
Abstract: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isacompulsorysubjectinelementaryeducation.Studentsshouldlearnthebasicgeographyknowledgeandtheskillsforacquiringknowledgefromit,andwhat’smoreimportantistocultivatestudents’abilityinapplyinggeographyknowledgetosolverealproblems.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textbookinPEPeditionreflectstheteachingpatternwithteachingasleadingandlearningassubject,teachersshouldmakefulluseoftextbookandwittilydesigngeographyclassroomteaching,thustoachievetheobjectiveofgeographyteaching.
Keywords:geographyteaching;classroomteachingdesign;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