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性脉岩论文_邓一潇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性脉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球化学,金矿,岩石,胶东半岛,斑岩,岩石圈,地幔。

基性脉岩论文文献综述

邓一潇[1](2019)在《安徽黄梅尖地区基性脉岩特征及其铀成矿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黄梅尖岩体及其周缘地带是我国重要火山岩型铀成矿区之一,本文在系统收集整理以往工作成果、综合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工作基础上,对黄梅尖基性脉岩系统开展了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结合矿石地球化学等研究,进行了基性脉岩厘定等并探讨了基性脉岩与铀成矿作用的时间及成因关系。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认识如下:(1)年代学研究表明,黄梅尖地区辉绿玢岩的成岩时代为107±Ma,铀成矿年龄为108.7±Ma(2)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辉绿玢岩属钾玄岩。SiO_2含量介于51.93%~58.87%之间,具有富碱、高钾、贫钛等特征;岩石富集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强不相容元素,无Eu亏损现象,显示出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锶同位素初始值(Isr)介于0.70575~0.70588,ΔSr值介于57.46~58.80;(~(143)Nd/~(144)Nd)i介于0.512124~0.512188,ε_(Nd)(t)值范围为-6.1~-7.3。其源区性质表现出富集地幔(EMI型)特征。(3)矿石微量元素研究,同位素研究表明,铀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富集地幔或与之相关的壳幔作用源区,成矿物质具有幔源或深源性。(4)自早白垩世以来,庐枞地区岩石圈发生了明显的减薄作用,黄梅尖钾玄岩限定了岩石圈减薄的时限;庐枞盆地岩浆作用形成和演化与扬子陆块-华北陆块间陆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及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有关;推测岩石圈减薄动力学演化过程对热液型铀成矿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5)基性脉岩与铀成矿时间及成因关系研究表明,基性脉岩在时间、成因上与铀矿关系密切,基性脉岩可作为铀成矿远景区识别预测上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邓一潇,王正其,李丽荣,曹达旺,肖金根[2](2019)在《安徽黄梅尖地区基性脉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庐枞盆地黄梅尖岩体内发育的辉绿玢岩开展了K-Ar法定年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表明,辉绿玢岩形成年龄为107Ma±,属于晚白垩世产物。岩石出现2种辉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w(SiO_2)介于51.93%~58.87%之间,具有富碱、高钾、贫钛等特征,岩石富集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强不相容元素,无Eu亏损现象,显示出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锶同位素初始值(I_(Sr))介于0.70575~0.70588,DSr值介于57.46~58.80,(~(143)Nd/~(144)Nd)_i介于0.512124~0.512188,εNd(t)值范围为-6.1~-7.3。我们认为黄梅尖辉绿玢岩属钾玄岩,其源区性质表现出富集地幔(EMI型)特征,庐枞盆地岩浆作用形成和演化与扬子陆块-华北陆块间陆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及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有关。黄梅尖钾玄岩限定了岩石圈减薄的时限,推测岩石圈减薄动力学演化过程可能对热液型铀成矿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谢旭光,姜晓磊,余恩源[3](2018)在《浅谈齐家沟矿区中基性脉岩与矿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齐家沟矿区中中基性脉岩和金矿化关系密切,本次对二者的初步研究有助于查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有助于探讨成矿作用和控矿构造。(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3期)

宋英昕,宋明春,孙伟清,马晓东,李大鹏[4](2018)在《胶东金矿成矿时代及区域地壳演化——基性脉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胶东金矿的成矿时代前人已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其成矿时限尚没有准确确定。对胶东焦家金矿床成矿前和成矿后的2个基性脉岩进行了锆石SHRIMP年龄测定和锆石氧同位素分析。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样品中有少量岩浆新生锆石,其晶形、环带清晰。在2个成矿前脉岩样品中测得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最小值为124.9±1.8Ma和124.2±1.1Ma,1个成矿后脉岩样品中测得最小年龄值为112.2±0.7Ma。故成矿前脉岩的侵位年龄小于等于124.9Ma和小于等于124.2Ma,成矿后脉岩的侵位年龄小于等于112.2Ma,金矿的成矿年龄被限制在124~112Ma之间。此外,较多的锆石年龄数据记录了早侏罗世、叁迭纪、古生代、新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太古代的岩浆事件和变质事件,指示胶北隆起深部既有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的地质体或地质事件,也有苏鲁造山带古生代和叁迭纪的地质体或地质事件,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曾俯冲到胶北隆起之下。锆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δ18O值为3.86‰~11.37‰,指示了不同时代锆石氧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和物质来源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奇维[5](2018)在《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基性脉岩成因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是Rodini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子板块周缘发育广泛的新元古代岩浆和沉积作用。这些岩石的成因和构造背景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基性脉岩产出于伸展构造背景,对地幔源区的属性、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转变以及超大陆的裂解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扬子板块不同地点、不同时代和不同岩性的基性脉岩为研究对象,深入揭示了这些脉岩的岩石成因,了解地幔属性的时空变化特点,探讨了扬子板块岩石圈地幔的温压状态,为华南新元古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及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提供了约束。基于上述理论推测,本次研究选取扬子西缘同德和登相营基性脉岩,以及扬子北缘武当基性脉岩为研究对象,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地质年代学、主微量元素、Sr-Nd-Pb-Fe-Hf-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1)同德基性脉岩主要为高镁闪长岩,侵入于同德闪长岩体,侵位时间为~830Ma。这些脉岩有高的Mg值(40-69),低的Si O2(50.98-61.01 wt.%)和变化的Na2O含量(1.94-5.50 wt.%)。它们有右倾的稀土模式和负-正的Eu异常。所有样品富集Ba和Pb,亏损Nb,Ta和Ti。它们有高和变化的Sr/Y(12-115)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的La/Yb比值(3-21),以及相对一致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4862-0.706320)和正的εNd值(+0.6~+2.0)。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同德脉岩既不是产生于俯冲大洋板片的部分熔融,也不是来自于富集地幔熔融。它们更有可能形成于含水基性岩浆在高压条件下角闪石和石榴石的分离结晶。这些脉岩沿着同德岩体侵位后岩浆热收缩形成的裂隙侵入。同德高镁闪长岩新的成因模型表明扬子西缘在早新元古代时期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2)登相营基性脉岩主要为细-中粒辉绿岩,侵入于登相营群,侵位时间为~800Ma。这些脉岩有变化的Si O2(42.80-57.20 wt.%),Mg O(5.16-13.15 wt.%)和全碱(0.05-4.41 wt.%),以及轻稀土富集的稀土模式和负-正的Eu异常。所有样品富集Pb而亏损Nb、Ta。它们有变化的初始87Sr/86Sr(0.652431-0.730039)和相对一致的εNd值(-2.5~+2.6)以及206Pb/204Pb(17.53-17.88),207Pb/204Pb(15.60-15.63)和208Pb/204Pb比值(37.66-38.38)。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登相营脉岩来源于板片物质交代的岩石圈地幔。PRIMELT3模拟计算表明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基性岩原始岩浆与方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达到平衡,地幔潜能温度为1377-1498℃。它们的原始岩浆有高的水含量(1900-72000 ppm),与世界上典型的弧玄武岩是一致的。这些证据支持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3)武当基性脉岩主要为中粒辉长岩,侵入于武当群和耀岭河群,侵位时间为700-650 Ma。脉岩具有较低的Si O2(44.56-51.01 wt.%),Mg O(4.84-8.49 wt.%)和全碱含量(1.49-4.73 wt.%)。稀土配分模式以轻稀土富集和Eu正异常为特征。武当脉岩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有Pb和Sr的正异常,以及变化的初始87Sr/86Sr(0.702691-0.706402),εNd(t)(+0.4~+7.2),低的206Pb/204Pb(17.16-17.43),207Pb/204Pb(15.43-15.47)和208Pb/204Pb比值(37.33-37.48)。基性脉岩锆石有变化的εHf(t)值(-10.0~+4.3)和低的δ18O值(+3.08‰~+5.98‰)。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脉岩的原始岩浆来源于俯冲交代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10-20%的部分熔融。岩浆在侵位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以及5-20%的地壳混染。华南新元古代从俯冲到裂解构造转换最晚发生于~700 Ma。(4)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基性脉岩具有不同的Fe同位素组成。扬子西缘同德和登相营脉岩有较轻的δ57Fe值(分别为-0.08~+0.17‰和-0.14~+0.14‰),而扬子北缘武当脉岩有较重的δ57Fe值(+0.05~+0.29‰)。对比典型的MORB(δ57Fe=+0.07~+0.22‰),OIB(δ57Fe=+0.11~+0.27‰)和IAB(δ57Fe=-0.04~+0.23‰),扬子西缘的基性岩与岛弧岩浆有明显一致的演化趋势,表明来源于地幔楔的持续熔融。俯冲交代作用与早期熔体的抽取使岩浆源区具有不均一的Fe同位素组成。扬子北缘的基性岩可能形成于源区岛弧岩浆与OIB熔体的混合,俯冲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的熔融对基性岩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5)扬子板块830-700 Ma的基性脉岩记录了华南早新元古代的洋陆俯冲到晚新元古代的陆内裂解的动力学过程。这些过程改造了大陆岩石圈地幔,使早期的基性-超基性岩富集Sr-Nd-Pb同位素和轻Fe同位素。随着750-700 Ma俯冲作用结束和陆内裂解活动的开始,软流圈地幔的上涌使具有早期俯冲印记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熔融,两者在源区的混合形成了亏损Sr-Nd-Pb同位素和富集重Fe同位素的基性-超基性岩。(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蒋结言[6](2018)在《胶东地区早白垩世基性脉岩锆石U-Pb年龄组成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胶东地区出露着大量的早白垩世基性脉岩,研究表明它们来源于胶东半岛深部中生代富集岩石圈地幔,而关于胶东地区富集岩石圈地幔的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仍然充满了争议,胶东半岛基性脉岩中保留了大量的继承锆石,不仅记录了胶东地区多期构造事件而且保留了基性脉岩深部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的重要信息,为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胶东半岛基性脉岩成因及胶东地区中生代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壳幔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对胶东地区出露的基性脉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并对样品脉岩开展了岩相学、锆石U-Pb测年等相关工作,经过分析和讨论,获得如下主要认识:(1)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胶东半岛早白垩世基性脉岩的岩性主要为闪斜煌斑岩、拉辉煌斑岩、云斜煌斑岩和辉绿玢岩,主要矿物组成为: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和黑云母。(2)胶北早白垩世基性脉岩中继承锆石的主要年龄峰值为~2.9Ga,~2.5Ga,~2.2Ga和~1.85Ga;其中~2.9Ga年龄峰值为华北克拉通地壳快速增生的年龄记录;~2.5Ga的年龄峰值记录了胶北~2.5G岩浆热事件,该事件主要表现古老地壳的重熔改造并伴随着少量地壳新生;~2.2Ga的年龄峰值记录了胶北地区2200Ma左右的双峰式岩浆活动;1850Ma左右的年龄峰值记录了胶-辽-吉带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事件,该事件可能与碰撞造山运动有关并伴随地壳增厚现象。(3)胶北地区几件基性脉岩样品的继承锆石不仅给出了象征着扬子克拉通的新元古代、古生代岩浆锆石年龄和叁迭纪变质锆石年龄同时还存在着大量标识华北克拉通地壳增生的太古代年龄记录,并且胶北早白垩世岩浆期锆石的T_(DM2)年龄既有古元古代年龄也有太古代年龄,这表明胶北早白垩世基性脉岩的源区中同时存在着华北陆壳和扬子陆壳两种物质,华北陆壳和扬子陆壳的加入是造成胶东地区岩石圈地幔向富集地幔端元演化的重要原因,其成因机制可能与叁迭纪时期扬子板块的俯冲作用以及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王春双[7](2017)在《广东大坝岩体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大坝岩体内的基性脉岩主要呈NWW向、近EW向展布,经岩石取样分析,详细讨论了其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主量元素显示其属于板内拉斑玄武岩、钙碱系列;微量元素明显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亏损Ba、Sr、Zr、Nb、Ti等特征;样品中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轻稀土轻微富集,基本无Eu异常,相似于板内玄武岩;TiO_2含量与岩石圈地幔来源玄武岩值非常接近;微量元素含量比值显示其源自相对富集的地幔源区;岩石成因类型为板块俯冲后在原有薄弱构造带的基础上伸展形成的产物。(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7年12期)

杨柳晨[8](2017)在《新疆百灵山岩体中—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构造成矿带之一。晚古生代强烈的岩浆活动既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同时也是天山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的重要记录。其中石炭纪岩浆活动尤为广泛,但对其形成环境仍然存在争论,这也直接导致了对天山构造体系晚古生代演化特征的看法不一。百灵山岩体呈东西向分布于该带内,为一套复式岩体,南侧以阿奇克库都克断裂为界,北侧受控于底坎尔组火山岩。岩体中广泛分布辉绿玢岩和闪长玢岩两种中-基性脉岩。岩脉主要走向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对脉岩的研究意义在于了解研究区中-基性岩墙的地质特征、形成环境等方面问题,解决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石炭纪大地构造背景以及恢复其构造演化过程。中-基性脉岩属于亚碱性岩石组合中的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辉绿玢岩的SiO_2与其他主量元素之间基本为负相关,而与Al_2O_3呈正相关;闪长玢岩的SiO_2和其他主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而与Al_2O_3先呈正相关后呈负相关。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脉岩主要表现出选择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Rb、Ba、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i、P元素等)。稀土元素配分图上呈现出富集的右倾配分曲线,其中轻稀土富集程度高于重稀土,闪长玢岩具有轻微的负铕异常。在岩石成因上,百灵山岩体中产出的中-基性脉岩应该来源于富集幔源物质上涌形成的富Nb玄武质岩浆,并且在岩浆上升演化的过程中存在有限的地壳混染作用。辉绿玢岩和闪长玢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其可能为同一岩浆源区,推测闪长玢岩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同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百灵山岩体中出露辉绿玢和闪长玢岩岩脉应该是在后碰撞拉伸应力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的产物,结合闪长玢岩锆石测年(311±5.8Ma)结果,推测研究区在石炭纪末期到二迭纪早期处在后碰撞伸展阶段并逐步向板内环境演化。(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5-27)

梁亚运[9](2017)在《胶东早白垩世基性脉岩岩石成因与成矿动力学驱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胶东半岛,广泛发育早白垩世基性脉岩群并与金矿床密切伴生。本文选取胶东早白垩世基性脉岩进行系统研究,探究脉岩成因演化和形成动力学机制,不仅为胶东半岛深部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信息,而且可初步探讨基性脉岩与大规模金成矿的关系。胶东基性脉岩受区域构造控制展布,岩石类型以煌斑岩和辉绿岩为主。最新年代学研究厘定基性脉岩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130~110 Ma),基性脉岩均具有岛弧型基性岩浆特征,如低SiO2、高MgO、Cr和Ni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高(87Sr/88Sr)i比值、低?Nd(t)和?Hf(t)值,指示其来源于华北克拉通(NCC)富集岩石圈地幔。高Dy/Yb比值反映脉岩岩浆源自含角闪石二辉橄榄岩在尖晶石-石榴石相过渡区低程度部分熔融。岩浆演化过程中,脉岩岩浆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地壳混染作用不明显。基性脉岩具有低δ26Mg值,表明其地幔源区经历了碳酸盐交代。基性脉岩具有低Os含量和高187Os/188Os值指示地幔源区经历了以流体为主的俯冲交代作用从而形成大量的富集岩脉,该富集岩脉与橄榄岩围岩发生部分熔融,熔体混合形成基性脉岩岩浆。此外,苏鲁基性脉岩与胶北基性脉岩同位素特征存在轻微差异,指示叁迭纪时期扬子克拉通(YC)向NCC俯冲交代作用的影响。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交代改造了上覆NCC岩石圈地幔。早白垩世时期,板片回撤以及伊邪那岐板块改变俯冲方向,导致NCC东部岩石圈地幔伸展-减薄,并伴随软流圈的上涌。岩石圈地幔底部被软流圈上升所带来的热持续侵蚀而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岛弧型基性脉岩岩浆。上涌的软流圈地幔降压熔融产生洋岛型基性脉岩岩浆。通过典型矿区基性脉岩与金矿对比研究发现,胶东基性脉岩从成矿前、成矿期到成矿后均有产出,但是脉岩形成的高峰期在成矿期;基性脉岩与金矿脉紧密伴生产出,成矿流体与基性岩浆均具有幔源特征;但基性脉岩铂族元素特征揭示,脉岩岩浆源自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导致大量的亲硫元素(PGEs和Au)留在了地幔,基性脉岩可能没有为胶东大规模金成矿提供幔源成矿物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曲云伟,谢玉玲,许道学,刘玮,李馥蝉[10](2017)在《内蒙柴胡栏子金矿中-基性脉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构造环境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赤峰-朝阳金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兴蒙造山带中段南缘,是中国重要的金矿集区。该矿集区周围已发现一系列金矿床,如红花沟金矿,莲花山金矿等,多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床。柴胡栏子金矿位于该矿集区西侧,前人对该矿床进行了一定的工作,提出了岩浆热液型中高温热液矿床(佘宏全,2000)的认识。矿区内广泛发育中-基性脉岩(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基性脉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庐枞盆地黄梅尖岩体内发育的辉绿玢岩开展了K-Ar法定年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表明,辉绿玢岩形成年龄为107Ma±,属于晚白垩世产物。岩石出现2种辉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w(SiO_2)介于51.93%~58.87%之间,具有富碱、高钾、贫钛等特征,岩石富集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强不相容元素,无Eu亏损现象,显示出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锶同位素初始值(I_(Sr))介于0.70575~0.70588,DSr值介于57.46~58.80,(~(143)Nd/~(144)Nd)_i介于0.512124~0.512188,εNd(t)值范围为-6.1~-7.3。我们认为黄梅尖辉绿玢岩属钾玄岩,其源区性质表现出富集地幔(EMI型)特征,庐枞盆地岩浆作用形成和演化与扬子陆块-华北陆块间陆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及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有关。黄梅尖钾玄岩限定了岩石圈减薄的时限,推测岩石圈减薄动力学演化过程可能对热液型铀成矿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性脉岩论文参考文献

[1].邓一潇.安徽黄梅尖地区基性脉岩特征及其铀成矿关系[D].东华理工大学.2019

[2].邓一潇,王正其,李丽荣,曹达旺,肖金根.安徽黄梅尖地区基性脉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学报.2019

[3].谢旭光,姜晓磊,余恩源.浅谈齐家沟矿区中基性脉岩与矿化关系[J].世界有色金属.2018

[4].宋英昕,宋明春,孙伟清,马晓东,李大鹏.胶东金矿成矿时代及区域地壳演化——基性脉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8

[5].李奇维.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基性脉岩成因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8

[6].蒋结言.胶东地区早白垩世基性脉岩锆石U-Pb年龄组成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7].王春双.广东大坝岩体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现代矿业.2017

[8].杨柳晨.新疆百灵山岩体中—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长安大学.2017

[9].梁亚运.胶东早白垩世基性脉岩岩石成因与成矿动力学驱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10].曲云伟,谢玉玲,许道学,刘玮,李馥蝉.内蒙柴胡栏子金矿中-基性脉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构造环境的制约[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论文知识图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分布图甲玛-卡军果推覆构造系[80]赣杭构造带基性脉岩微量元素比值...赣杭构造带基性脉岩的Zr/Y-Zr构造...赣杭构造带基性脉岩MORB标准化蛛...鲁西基性脉岩过渡族元素(a)和REE...

标签:;  ;  ;  ;  ;  ;  ;  

基性脉岩论文_邓一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