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多样性论文_刘亚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原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原,病毒,多样性,受体,免疫,基因,细胞。

抗原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静[1](2018)在《吉林省牛肠道病毒遗传多样性及与羊肠道病毒抗原性比较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的成员,是引起人类与动物临床上以消化道、呼吸道、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疫病的病原体。肠道病毒属共含有12个肠道病毒种(A-L)及3个鼻病毒种(A-C)。其中EV-E和EV-F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牛,EV-G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猪。肠道病毒感染动物后,引起机体呈现出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与症状,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2012年本实验室从吉林省某发病牛群中分离出BEV HY12病毒株,首次确认国内牛群存在E种肠道病毒感染。2014年本实验室又从吉林省某严重腹泻山羊群中分离出G种肠道病毒CEV-JL14,目前被收录为G种肠道病毒的新血清型EV-G20的代表种。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和山羊肠道病毒(Caprine enterovirus,CEV)均为国内近年来新发传染病,目前有关它们感染的相关报道虽然逐年增加,但有关病毒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研究缺乏。因此,研究吉林省牛肠道病毒的分子遗传变异与进化,比较牛、羊两种肠道病毒之间抗原性的差异,不仅为临床上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于阐明肠道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等研究打下基础。本研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了2012年至2016年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的326份疑似牛肠道病毒感染的粪便样品。结果发现,吉林省不同地区的牛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病毒感染,其感染率为10.5%-20.4%。应用病毒分离培养技术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粪便样品,接种Vero细胞,共获得8株牛肠道病毒毒株。以RT-PCR方法,扩增BEV 5'UTR基因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比对分析扩增出的21株毒株基因序列与GenBank现有的BEV代表毒株的相应核苷酸序列,发现分离出的BEV毒株与BEV HY1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3%-98.2%,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子差异。遗传进化树分析发现,分离出的BEV毒株均属于E种肠道病毒。此外,基于制备的抗BEV HY12(E种)肠道病毒和抗羊肠道病毒CEV JL14的高免血清,应用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免疫荧光试验方法,首次对BEV HY12和CEV JL14间的抗原交叉性进行了研究,确定出BEV HY12与CEV JL14之间存在一定的抗原交叉性,但仍属于不同的血清型,该结果为今后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控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侯姝芳[2](2018)在《膀胱癌B细胞抗原受体(BCR)H链CDR3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治疗效果及预后差,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寻找新的生物学靶标用于膀胱癌的监测和干预,成为膀胱癌防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T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分子分型,研究膀胱癌B淋巴细胞重链的多样性。由于CDR3区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部位,其长度及多样性都会影响它对抗原的识别与亲和力,故其特异性可以认为是基因重组和体细胞高频突变的结果,CDR3序列多变的特征为抗原的选择提供一个多样化的细胞受体库。通过分析CDR3受体库,能为临床更好地监测和分析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机体的免疫状况及免疫细胞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手段,因此本研究中只对膀胱癌B淋巴细胞BCR的重链CDR3进行研究,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肿瘤抗原结合的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的序列信息和多样性变化。而免疫组库是研究B细胞受体重链、轻链,T细胞受体α、β、γ和δ链可变区的免疫系统多样性,可深入挖掘免疫组库与疾病的关系。第二代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是一种大规模并行的测序技术,与Sanger测序相比能在更低成本的基础上更快地得到高通量数据,一次可对几十万到几百万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能够对一个物种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细致全貌的分析。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的B淋巴细胞免疫图谱的多样性,客观准确地评估膀胱癌的免疫状态,阐明膀胱癌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例手术切除新鲜冻存的膀胱癌组织(癌组织组)及其癌旁组织(对照组),分别从各组织中提取全基因组DNA。通过设计各V区家族和J区家族引物,扩增出BCR的所有CDR3区,再结合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平台,分析癌组织组和对照组中B细胞BCR H链CDR3区多样性、长度分布特征及各基因家族的表达频率等;比较CDR3氨基酸序列长度分布的正态性,V区、D区、J区和V-J组合区基因使用频率分布,个体TOP 20 V基因使用情况;从海量数据中筛选癌组织组和对照组中高度克隆性扩增的DNA序列(频率大于0.5%)、氨基酸序列(频率大于0.5%)、V-J组合(频率大于1%),及独有/共有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和V-J组合;此外,根据香农熵分析癌组织组与对照组中的BCR多样性差异和克隆表达差异。揭示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淋巴细胞的免疫特性,阐明膀胱癌病理生理机制并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免疫治疗靶点。结果:1.长度分布频率:癌组织组中BCR H链CDR3氨基酸序列的长度分布频率最大的5个为17,16,19,15和11 nt,对照组中最大5个为15,17,16,14和18nt;癌组织组和对照组的高斯分布拟合值分别为0.70和0.96。表明对照组的CDR3氨基酸序列长度分布比癌组织组更趋向于正态分布。2.克隆性扩增程度:与对照组相比,癌组织组B细胞高度克隆性扩增(频率大于0.5%)的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增加,且总体克隆性扩增程度增加。3.BCR多样性:通过计算癌组织组的香农熵系数为0.39和对照组的香农熵系数为0.59,发现癌组织组的免疫组库多样性低于对照组。4.高度克隆性扩增(HEC)序列:统计分析后筛选发现癌组织组的高度扩增性克隆数为41个,高克隆比率为72%;对照组的高度扩增性克隆数为12个,高克隆比率为14%。结果表明无论在高度扩增性克隆数上,还是在高克隆比率上,癌组织组都是显着高于对照组。5.癌组织组和对照组间的IGHV、IGHD和IGH J及V-J组合的表达频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与癌旁组织相比,膀胱癌组织内的B细胞克隆性扩增程度增加,B细胞免疫组库多样性较低。2.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和V-J组合水平全面了解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BCR CDR3的多样性和特征谱,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估膀胱癌免疫状态,有助于深入认识膀胱癌发病机制,开发免疫治疗的靶点、预后监测的生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侯显良,戴勇[3](201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抗原受体(TCR)β链CDR3的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多认为与遗传、环境诱发因素及免疫系统紊乱有关。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应运而生。该技术研究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α、β、γ和δ链和B细胞受体(BCR)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多样性,可深入挖掘免疫组库与疾病的关系。目的 :通过免疫组库测序技术研究SLE患者TCRβ链互补决定区3(CDR3)的图谱多样性,进一步阐明SLE的发病机制,为SLE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空腹状态下,抽取10例SLE患者和10名健康者的静脉血5ml(EDTA 1mg:5ml抗凝)。采用磁珠分选法分离T细胞,DNA的提取按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设计45个Vβ引物作为上游引物,13个Jβ引物作为下游引物,扩增出TCRβ链所有的CDR3区。结合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SLE组和正常对照组(NC)T细胞TCRβ链的各基因亚家族的表达频率、V-J配对和碱基插入、缺失情况以及CDR3区多样性等。结果 :SLE组和NC组的CDR3,VD indel和DJ indel的长度分布频率相似,无显着性差异;SLE患者组的TCRβ链CDR3的克隆性扩增程度高于NC组,图谱多样性明显低于NC组;SLE患者组中10个TRβV和6个TRβJ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及73个V-J组合的使用频率明显异于NC组(p<0.05);SLE组和NC组都存在共有序列(Public sequence),3条DNA序列和4条氨基酸序列能在所有SLE患者的图谱中找到,15条DNA序列和30条氨基酸序列被所有健康者共有。结论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组的T细胞克隆性扩增程度增加,图谱多样性降低;SLE患者中TCR Vβ和Jβ亚家族呈现优势利用的现象。(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汇编》期刊2015-11-14)

侯显良[4](201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抗原受体(TCR)β链CDR3的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补体激活,进而导致皮肤、关节、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和器官的损伤,甚至诱发肾功能衰竭、狼疮性脑病和严重继发性感染,可危及生命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被明确,但多认为与遗传、环境诱发因素及免疫系统紊乱有关。近年来研究者对免疫学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免疫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方法也日趋完善和成熟,从传统的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实验等等发展到现在针对免疫细胞新一代测序技术,免疫学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怎样利用最新的免疫测序技术来解决研究难题,也必将被更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因为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庞大而复杂。在免疫组库半定量,高度包容的扩增建库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使用以前,人们很难在细胞水平上分析免疫多样性,也就很难看到疾病特异性的变化。而免疫组库是研究T细胞受体α、β、γ和δ链、B细胞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免疫系统多样性,可深入挖掘免疫组库与疾病的关系。通过对SLE免疫组库测序,进一步阐明SLE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加深对这种疾病病因的理解,进而为药物开发、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契机,为将来实现优化的个体化诊断、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图谱多样性,为SLE早期诊断和精确评估预后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10例SLE患者(疾病组)和1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受试者全血标本和临床资料。空腹状态下,抽取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5ml(EDTA 1mg:5ml抗凝)并记录所有SLE患者SLEDAI评分。分别从各受试者的全血中提取全基因组DNA。通过设计各V区家族和J区家族引物,扩增出TCR的所有CDR3区。结合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SLE组和N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TCRβ链的各基因家族的表达频率、V-J配对和碱基插入、缺失情况以及CDR3区多样性、长度分布特征等;筛选SLE组和NC组中高度克隆性扩增(频率大于0.5%)的DNA序列,氨基酸序列(AA)和V-J组合;从海量数据中筛选SLE组和NC组的共有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和V-J组合;此外,根据Distinct(uniq)clone数、辛普森和香农威纳系数分析SLE组和NC组的TCR多样性差异和克隆表达差异。揭示SLE组和NC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特性,阐明SLE病理生理机制并寻找新的免疫治疗靶点。结果:1.长度分布频率:SLE组和NC组的CDR3,VDindel和DJindel的长度分布频率相似,频率最大的5个CDR3长度为42,45,39,36和48nt,频率最大的5个VD indel长度为0,2,3,1和4nt,频率最大的5个DJ indel长度为0,1,2,3和4。2.克隆性扩增程度:较正常对照组,SLE组的高度克隆性扩增(HEC)(频率大于0.5%)的DNA序列增加(0.019%vs 0.008%),且总体克隆性扩增程度增加。此外,虽然SLE组和NC组中高度扩增性克隆(HEC)在总Clones中所占频率很小,但这些HECs在Total good sequences中所占比例较大。3.TCR多样性:通过计算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多样性系数、辛普森和香农威纳系数,统计差异显着性性。发现SLE患者的免疫组库多样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高度克隆性扩增序列:统计分析后筛选出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表达的高度克隆性扩增(HEC)的 DNA 序列(106vs73)、AA 序列(107vs72)和 V-J 组合(472vs398)。5.共有序列:经统计筛选出SLE组和NC组的共有DNA序列,氨基酸序列。从海量数据中找出10个SLE患者都存在3条DNA序列和4条氨基酸序列。可利用这些序列开发SLE疾病诊断,预后和病情监控的生物标志物。6.优势取用:通过系统的分析SLE患者组和NC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CR BV CDR3区域中V、D和J基因亚家族的使用频率。发现SLE患者组中10个TRβV和6个TRβJ亚类的表达水平明显异于正常对照组。结论: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患者体的T细胞克隆性扩增程度增加,T淋巴细胞免疫组库多样性较低;2.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DNA序列,AA序列和V-J组合水平分析SLE患者免疫组库的多样性,以开发生物标志物诊断SLE疾病。(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磨美兰,吴翠兰,李孟,王秀英,韦正吉[5](2014)在《1985-2013年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和抗原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给全球养禽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IBV基因型和血清型复杂,各型之间交叉保护力弱或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IBV流行株存在较大差异,非常有必要对现场流行的IBV毒株进行跟踪了解。本研究对1985-2013年间广西的65个流行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氨基酸序列熵值分析、正向选择压力分析、进化树构建、重组分析以及血清型鉴定,旨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1-08)

吴官维[6](2014)在《我国柑橘衰退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外壳蛋白的抗原表位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引起的柑橘衰退病是影响柑橘生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CTV为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长线形病毒属(Closterovirus)的成员,已知存在明显CTV株系分化和多个基因型,目前有关基因型鉴定方法和我国CTV分离物的基因型组成信息仍亟待完善。该病毒具有两个衣壳蛋白组分,即CP和CPm,二者除为结构蛋白外,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深入研究CP和CPm的遗传变异和抗原特性可为探究CTV的系统进化特点及解析其生物学特性等提供重要信息。本研究对来源于我国部分地区CTV分离物的基因型组成、群体遗传结构以及CP的抗原表位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CTV分离物的基因型研究以采自湖北和江西两省的10个CTV分离物为对象,采用已报道的11个基因型多重分子标记引物(VTK17、VTPOL、VT-5'、T3K17、T30K17、T30POL、T30-5'、 T36K17、T36POL、T36-5'和B165-LProⅡ)对其进行多重分子标记(MMM) RT-PCR分析,结合扩增产物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CTV种群中,除了已知的4种基因型(VT、T36、T30和T3),首次鉴定出B165和RB基因型。而且在我国CTV分离物中多种基因型混合侵染的现象较普遍,仅发现叁个分离物N4、S4和BX为单一基因型侵染。同时发现,基因组5‘端的分子标记引物特异性较高,可较好区分相应的基因型,而位于POL和K17区域的分子标记特异性较低,不能特异区分VT和T3、VT和T30以及T30和RB基因型。对K17、POL和LPro II区域进行氨基酸多重比对分析的结果表明,存在基因型特异性氨基酸位点。S45-VTPOL序列虽与T36聚为一大支,但与T36相似性仅89.7%。类似地,B15-LProⅡ和B16-LProⅡ序列与B165聚为一支,但与参考分离物B165相似性很低,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分别介于70.0-81.8%和67.1-76.6%,重组分析未从这些序列中检测到重组事件,表明我国CTV种群可能存在新的基因型。此外,发现MMM与标记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存在不一致情况,因此基因型的鉴定需采用MMM-RT-PCR与序列分析相结合。2.CP和CPm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特点研究从我国4个主要柑橘产区(湖南、四川、江西和湖北省)收集柑橘叶片或枝条样品共计85份,其中6份湖北样品为已知阳性样品,四川样品均表现衰退症状。RT-PCR检测结果表明,CTV总体检出率为32.8%(26/79),而四川样品CTV检出率达100%(11/11)。采用引物CPm (F)和T36-CP (R)对32份阳性CTV样品进行扩增,从29份样品克隆到了含有部分p61基因、完整CPm和CP基因以及两者中间非编码间隔区的大片段(~1540bp)。序列分析表明各分离物之间和内部均表现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1540bp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CTV分离物可以划分为6组,除已报道的5个组群(RB、T30、T36、HA和VT),新鉴定出仅含中国分离物的组群Ⅵ。来自湖南样品的CTV分离物多为RB(克服枳壳抗性)组群,而在VT组群内存在一以中国蚜传分离物AT-1为代表的中国特有亚群,该亚群分离物相比其他所有分离物,P61蛋白C端均特异插入了一个氨基酸位点,将该亚群命名为AT-1。分别采用CP和CPm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具有类似拓扑结构,但有的组群或分离物在两系统进化树中位置有变化。在CPm系统进化树中,T30基因型组群的分离物聚在RB组群,形成单一亚组RB-d,与其他3个RB亚组的遗传距离较近,介于0.024±0.005-0.037±0.005。对1540bp片段序列进行重组分析,结果表明CPm基因是CTV基因组的重组热点区域之一,在该区域共计检测到25个重组事件,而CP基因内仅检测到2个重组事件。基因漂移分析表明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CTV分离物存在明显的基因交流,且全球CTV分离物CP群体处于明显扩张趋势;自然选择分析表明CP和CPm基因均处于负向选择压力下;此外,从两个基因内部分别发现新的正向选择密码子,包括位于CPm基因的第9位密码子和位于CP基因的第31、41和68位密码子。以上结果表明基因漂移、基因重组和负向选择压力是我国CTV复杂种群形成的主要原因。3. CTV-AT-1分离物基因组全长的克隆和序列分析AT-1为通过蚜传获得的亚分离物,对其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大小为19,252bp(GenBank Accession No. JQ061137)。 CP Hinf I/RFLP结合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物属于VT基因型和RFLP第Ⅲ组群,为我国优势组群,且为单一侵染。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AT-1与VT组群的T318A分离物相似性最高,为96.8%,并聚为一支,与属于T36组群的Qaha和Mexico两个分离物相似性最低,均为80.9%。各开放阅读框和两端非编码区相似性分析表明,在5'-UTR和3'-UTR区分别与参考分离物VT和B165的相似性最高,为98.1%和98.9%;在12个开放阅读框中,5'端ORFla和RdRp的核苷酸序列均与参考分离物VT相似性最高,而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与参考分离物T30和T3具有最高相似性;3'端除p6外的9个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均与B165分离物相似性最高。重组分析进一步确认AT-1为VT和B165的重组子,且重组位点位于RdRp和p33之间。4. CTV CP的抗原表位作图和定点突变分析随机选取10株CT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CTV-S4分离物CP为对象,采用蛋白截短法结合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出7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3个抗原表位区域。其中MAb5和6识别表位区域I (48LGTQQNAALNRDLFLT63), MAb3和7识别表位区域III (114LSDKLWTDVVFN125), MAb1、4和10识别表位区域Ⅱ(97DDDSTGIT104),该区域为新鉴定的抗原表位区域。采用合成多肽(97DDDSTGIT104、97DDDSTGI103和97DDDSTG102)和ELISA分析,进一步确认表位区域Ⅱ为MAb1、4和10的识别区域,且C端氨基酸T104和I103的缺失对表位识别具有显着影响。不同CTV分离物CP基因编码氨基酸多重比对分析表明,该区域高度保守。定点突变分析表明,该区域的突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抗体对表位Ⅱ的识别,其中I103M和S100T突变会显着降低MAb1、4和10对表位Ⅱ的识别能力。5. CTV-HB1CP与单克隆抗体互作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鉴定和表位结构分析采用上述10株单克隆抗体对CTV-HB1病毒粗提液和CP基因原核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5株单抗(MAb1、4、5、6和10)不能识别。CP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多重比对分析表明,位于表位区域Ⅱ的第98位点在除HB1外的所有CTV分离物中高度保守,均为天冬氨酸(D98),而HB1为甘氨酸(G98)。将S4-CP的D98突变为G98, MAb1、4和10不能识别表位Ⅱ,表明D98为这3个单抗识别大多数CTV分离物的重要位点。进一步回复突变(将HB1-CP的G98突变为D98)可以导致这3个单抗重新识别HB1CP,表明G98是HB1CP与这3个单抗互作的关键氨基酸位点。CTV-S4和CTV-HB1两个分离物CP之间的结构预测和比较分析表明,氨基酸位点G98暴露的表面积区域过小可能是不能识别的主要原因。CTV-HB1和CTV-S4在MAb5和6识别的表位区域Ⅰ(aa48-63)的序列相同,结合结构分析,可能构象变化是CTV-HB1CP不能被这两个单抗识别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赵艳丽,董宏伟,陈小庆,姜雪,刘秋艳[7](2014)在《猫杯状病毒基因及其抗原多样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是杯状病毒科(Calicivirdae)水疮性病毒属(Vesivirus)的成员之一[1],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无囊膜,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FCV可引起猫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还可引起结膜炎,因此又称为猫传染性鼻-结膜炎病毒。自1957年Fastier首次分离鉴定FCV以来,在欧洲、美洲、亚洲均有FCV的报道,目前已呈世界性分布。几乎所有的猫科(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赵艳丽,姜雪,刘秋艳,陈小庆,胡桂学[8](2013)在《猫杯状病毒基因和抗原多样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是在猫群中高度流行的病原体之一。由于FCV具有基因、抗原多样性,致使强毒株感染不断暴发,疫苗免疫失败被频繁报道。本文综述了FCV基因和抗原多样性研究进展,以期为疫苗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10-21)

王健,张仁刚,张洁,敬保迁[9](2013)在《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抗原的异质性。方法培养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及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及体外转化无鞭毛体,提取总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分别以抗杜氏利什曼原虫及热带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抗原的多样性。结果经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及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及体外转化无鞭毛体总蛋白呈现出分子质量单位为12~150ku的相似蛋白带型;Western blot显示,抗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多克隆血清识别的抗原组分与抗热带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多克隆血清识别的抗原相似;3种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存在48、65及35ku共同抗原,杜氏利什原虫和婴儿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存在38ku期特异抗原,热带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存在45、24ku种特异抗原。结论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及婴儿利什曼原虫间存在抗原多样性,为认识利什曼病感染免疫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刘荣辉,李华,左启祯,于辉,赵红娟[10](2012)在《叁品种小型猪与云南野猪白细胞抗原复合物(SLA)微卫星的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研究明光小耳猪、滇南小耳猪、巴马香猪遗传多样性以及命名,本研究利用猪白细胞抗原复合物(SLA)区域内18个微卫星,探讨了3品种小型猪和云南野猪(S.s.silvianus)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参数,且从单倍型分型、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云南野猪多态性最高(PIC=0.694),巴马香猪最低(PIC=0.585),3品种小型猪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检测群体中SLAⅠ、Ⅱ区域分别有12种和14种单倍型,其中明光小耳猪、滇南小耳猪和云南野猪共享3个单倍型H3,H4,H03,巴马香猪仅与明光小耳猪共享单倍型H2。通过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发现,明光小耳猪、滇南小耳猪与云南野猪亲缘关系较近,巴马香猪与之关系较远。研究结果提示,明光小耳猪和滇南小耳猪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明光小耳猪可能是滇南小耳猪的一个品系,这为解决同种异名问题提供了分子证明。(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9-25)

抗原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治疗效果及预后差,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寻找新的生物学靶标用于膀胱癌的监测和干预,成为膀胱癌防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T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分子分型,研究膀胱癌B淋巴细胞重链的多样性。由于CDR3区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部位,其长度及多样性都会影响它对抗原的识别与亲和力,故其特异性可以认为是基因重组和体细胞高频突变的结果,CDR3序列多变的特征为抗原的选择提供一个多样化的细胞受体库。通过分析CDR3受体库,能为临床更好地监测和分析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机体的免疫状况及免疫细胞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手段,因此本研究中只对膀胱癌B淋巴细胞BCR的重链CDR3进行研究,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肿瘤抗原结合的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的序列信息和多样性变化。而免疫组库是研究B细胞受体重链、轻链,T细胞受体α、β、γ和δ链可变区的免疫系统多样性,可深入挖掘免疫组库与疾病的关系。第二代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是一种大规模并行的测序技术,与Sanger测序相比能在更低成本的基础上更快地得到高通量数据,一次可对几十万到几百万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能够对一个物种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细致全貌的分析。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的B淋巴细胞免疫图谱的多样性,客观准确地评估膀胱癌的免疫状态,阐明膀胱癌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例手术切除新鲜冻存的膀胱癌组织(癌组织组)及其癌旁组织(对照组),分别从各组织中提取全基因组DNA。通过设计各V区家族和J区家族引物,扩增出BCR的所有CDR3区,再结合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平台,分析癌组织组和对照组中B细胞BCR H链CDR3区多样性、长度分布特征及各基因家族的表达频率等;比较CDR3氨基酸序列长度分布的正态性,V区、D区、J区和V-J组合区基因使用频率分布,个体TOP 20 V基因使用情况;从海量数据中筛选癌组织组和对照组中高度克隆性扩增的DNA序列(频率大于0.5%)、氨基酸序列(频率大于0.5%)、V-J组合(频率大于1%),及独有/共有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和V-J组合;此外,根据香农熵分析癌组织组与对照组中的BCR多样性差异和克隆表达差异。揭示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淋巴细胞的免疫特性,阐明膀胱癌病理生理机制并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免疫治疗靶点。结果:1.长度分布频率:癌组织组中BCR H链CDR3氨基酸序列的长度分布频率最大的5个为17,16,19,15和11 nt,对照组中最大5个为15,17,16,14和18nt;癌组织组和对照组的高斯分布拟合值分别为0.70和0.96。表明对照组的CDR3氨基酸序列长度分布比癌组织组更趋向于正态分布。2.克隆性扩增程度:与对照组相比,癌组织组B细胞高度克隆性扩增(频率大于0.5%)的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增加,且总体克隆性扩增程度增加。3.BCR多样性:通过计算癌组织组的香农熵系数为0.39和对照组的香农熵系数为0.59,发现癌组织组的免疫组库多样性低于对照组。4.高度克隆性扩增(HEC)序列:统计分析后筛选发现癌组织组的高度扩增性克隆数为41个,高克隆比率为72%;对照组的高度扩增性克隆数为12个,高克隆比率为14%。结果表明无论在高度扩增性克隆数上,还是在高克隆比率上,癌组织组都是显着高于对照组。5.癌组织组和对照组间的IGHV、IGHD和IGH J及V-J组合的表达频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与癌旁组织相比,膀胱癌组织内的B细胞克隆性扩增程度增加,B细胞免疫组库多样性较低。2.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和V-J组合水平全面了解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BCR CDR3的多样性和特征谱,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估膀胱癌免疫状态,有助于深入认识膀胱癌发病机制,开发免疫治疗的靶点、预后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原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亚静.吉林省牛肠道病毒遗传多样性及与羊肠道病毒抗原性比较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侯姝芳.膀胱癌B细胞抗原受体(BCR)H链CDR3多样性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8

[3].侯显良,戴勇.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抗原受体(TCR)β链CDR3的多样性分析[C].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汇编.2015

[4].侯显良.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抗原受体(TCR)β链CDR3的多样性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

[5].磨美兰,吴翠兰,李孟,王秀英,韦正吉.1985-2013年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和抗原多样性[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6].吴官维.我国柑橘衰退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外壳蛋白的抗原表位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4

[7].赵艳丽,董宏伟,陈小庆,姜雪,刘秋艳.猫杯状病毒基因及其抗原多样性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4

[8].赵艳丽,姜雪,刘秋艳,陈小庆,胡桂学.猫杯状病毒基因和抗原多样性研究进展[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9].王健,张仁刚,张洁,敬保迁.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

[10].刘荣辉,李华,左启祯,于辉,赵红娟.叁品种小型猪与云南野猪白细胞抗原复合物(SLA)微卫星的遗传多样性[C].第十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2012

论文知识图

用邻接法建立的Bt鞭毛蛋白氨基酸序...细胞BCRH链的重排过程示意图一基因片段重组机理示意图一8多样性产生的基因片断重组机理Figur...α-醇溶蛋白的结构与乳糜泻毒性抗原图2DDCA流程Fig.2DDCAflo...

标签:;  ;  ;  ;  ;  ;  ;  

抗原多样性论文_刘亚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