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论文和设计-郑德付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包括设置在小车上端的定位杆和支撑杆,端拾器上设有定位板和支撑板,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板配合,支撑杆与支撑板配合,所述小车前方设有端拾器检测机构。通过定位杆和支撑杆配合上端拾器上的定位板和支撑板能够准确的定位端拾器的位置,方便机械手抓取端拾器,实用性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小车(1)上端的定位杆(2)和支撑杆(3),端拾器(4)上设有定位板(5)和支撑板(6),所述定位杆(2)与定位板(5)配合,支撑杆(3)与支撑板(6)配合,所述小车(1)前端设有端拾器检测机构。

设计方案

1.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小车(1)上端的定位杆(2)和支撑杆(3),端拾器(4)上设有定位板(5)和支撑板(6),所述定位杆(2)与定位板(5)配合,支撑杆(3)与支撑板(6)配合,所述小车(1)前端设有端拾器检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杆(2)位于支撑杆(3)前方,定位杆(2)和支撑杆(3)均左右对称的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杆(2)和支撑杆(3)下端均设有安装板(12),定位杆(2)下端和支撑杆(3)下端固定在安装板(12)上,安装板(12)两端固定在小车(1)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板(5)和支撑板(6)上均设有定位孔(7),定位杆(2)上端与定位板(5)上的定位孔(7)配合,支撑杆(3)上端与支撑板(6)上的定位孔(7)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杆(2)上端设有锥形头(8),锥形头(8)深入到定位板(5)上的定位孔(7)内;

所述支撑杆(3)上端设有圆环(9),圆环(9)与支撑板(6)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3)上端设有螺纹段(10),圆环(9)套在螺纹段(10)上,圆环(9)通过螺母(1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端拾器检测机构包括升降杆(13)、压缩弹簧(14)和套筒(15),升降杆(13)上下两端与小车(1)之间通过安装架(16)滑动连接,套筒(15)固定在升降杆(13)上端,压缩弹簧(14)套在升降杆(13)上,压缩弹簧(14)上端与套筒(15)接触,压缩弹簧(14)下端与安装架(16)接触,小车(1)下端设有检测开关(17),升降杆(13)下端与检测开关(17)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杆(13)上端设有挡板(18),挡板(18)与端拾器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水线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端拾器在更换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小车将端拾器运输到压力机两侧,之后人工将机械手上的端拾器取下,将小车上的端拾器安装到机械手上,该种方式费时费力,浪费人工。

现在设计自动更换端拾器的系统,将小车推到机械手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上后,之后机械手移动到空置的小车上方,放下端拾器,然后机械手移动到载有待更换的小车上方,抓取到待更换的端拾器,但是端拾器与小车之间无法精准定位,没有办法准确的抓取到端拾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能够精准的定位端拾器,方便机械手抓取,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包括设置在小车上端的定位杆和支撑杆,端拾器上设有定位板和支撑板,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板配合,支撑杆与支撑板配合,所述小车前方设有端拾器检测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位于支撑杆前方,定位杆和支撑杆均左右对称的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和支撑杆下端设有安装板,定位杆和支撑杆下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两端固定在小车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和支撑板上均设有定位孔,定位杆上端与定位板上的定位孔配合,支撑杆上端与支撑板上的定位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上端设有锥形头,锥形头深入到定位板上的定位孔内;

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圆环,圆环与支撑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螺纹段,圆环套在螺纹段上,圆环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端拾器检测机构包括升降杆、压缩弹簧和套筒,升降杆上下两端与小车之间通过安装架滑动连接,套筒固定在升降杆上端,压缩弹簧套在升降杆上,压缩弹簧上端与套筒接触,压缩弹簧下端与安装架接触,小车下端设有检测开关,升降杆下端与检测开关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上端设有挡板,挡板与端拾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小车上端设置定位杆和支撑杆,端拾器上设有定位板和支撑板,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板配合,支撑杆与支撑板配合,通过定位杆和支撑杆配合上端拾器上的定位板和支撑板能够准确的定位端拾器的位置,方便机械手抓取端拾器,实用性好。

2、本实用新型在小车前方设置端拾器检测机构,通过端拾器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处小车上是否有端拾器,从而确定机械手是否抓取端拾器,实现端拾器自动拾取,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

3、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上端设有螺纹段,圆环套在螺纹段上,圆环通过螺母固定,圆环上下两侧均设有一个螺母,旋松螺母即可上下移动圆环,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端拾器以及不同高度的支撑板,实用性好。

4、本实用新型中端拾器检测机构包括升降杆、压缩弹簧和套筒,升降杆上下两端与小车之间通过安装架滑动连接,套筒固定在升降杆上端,压缩弹簧套在升降杆上,压缩弹簧上端与套筒接触,压缩弹簧下端与安装架接触,所述升降杆上端与端拾器接触,小车下端设有检测开关。当小车上有端拾器时,端拾器会下压升降杆使升降杆向下移动,检测开关能够检测到升降杆,此时压缩弹簧受力压缩;小车上的端拾器被取走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升降杆向上移动,检测开关无法检测到升降杆,能够准确的检测到小车上是否有端拾器,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拾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中:小车1,定位杆2,支撑杆3,端拾器4,定位板5,支撑板6,定位孔7,锥形头8,圆环9,螺纹段10,螺母11,安装板12,升降杆13,压缩弹簧14,套筒15,安装架16,检测开关17,挡板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包括设置在小车1上端的定位杆2和支撑杆3,端拾器4上设有定位板5和支撑板6,所述定位杆2与定位板5配合,支撑杆3与支撑板6配合,所述小车1前方设有端拾器检测机构。通过定位杆2和支撑杆3配合上端拾器4上的定位板5和支撑板6能够准确的定位端拾器4的位置,方便机械手抓取端拾器4,实用性好;通过端拾器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小车1上是否有端拾器4,从而确定机械手是否抓取端拾器4,实现端拾器4自动拾取,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

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杆2位于支撑杆3前方,定位杆2和支撑杆3均左右对称的设有两个。所述定位杆2和支撑杆3下端设有安装板12,定位杆2和支撑杆3下端固定在安装板12上,定位杆2和支撑杆3下端设有螺纹段,定位杆2和支撑杆3下端与安装板12之间通过螺母固定,此处固定方式技术人员可选用焊接等多种方式,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安装板12两端固定在小车1上端。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定位板5和支撑板6上均设有定位孔7,定位板5位于支撑板6前方,定位孔7左右对称分布,定位孔7设有四个,四个定位孔7分别与定位杆2和支撑杆3对应,定位杆2上端与定位板5上的定位孔7配合,支撑杆3上端与支撑板6上的定位孔7配合。

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杆2上端设有锥形头8,锥形头8深入到定位板5上的定位孔7内;所述支撑杆3上端设有圆环9,圆环9与支撑板6接触。通过定位杆2上端的锥形头8来定位端拾器4的位置,通过支撑杆3上端的圆环9来支撑端拾器4后端,能够很好的定位端拾器4的位置,结构简单,定位方便,同时也方便机械手抓取。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3上端设有螺纹段10,圆环9套在螺纹段10上,圆环9通过螺母11固定,圆环9上下两侧均设有一个螺母11,旋松螺母11即可上下移动圆环9,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端拾器4以及不同高度的支撑板6,实用性好。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端拾器检测机构包括升降杆13、压缩弹簧14和套筒15,升降杆13为竖直方向,升降杆13上下两端与小车1之间通过安装架16滑动连接,安装架16固定在小车上,套筒15固定在升降杆13上端,压缩弹簧14套在升降杆13上,压缩弹簧14上端与套筒15接触,压缩弹簧14下端与安装架16接触,所述升降杆13上端设有挡板18,挡板18与端拾器4接触,小车1下端设有检测开关17,升降杆13下端与检测开关17配合。当小车1上有端拾器4时,端拾器4会下压升降杆13使升降杆13向下移动,检测开关17能够检测到升降杆13,表示小车1上有端拾器4,此时压缩弹簧14受力压缩;小车1上的端拾器4被取走时,此时升降杆13没有端拾器4下压,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升降杆13向上移动,检测开关17无法检测到升降杆13,表示小车1上没有端拾器4。能够准确的检测到小车1上是否有端拾器4,实用性好。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设计图

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1635.0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8(济南)

授权编号:CN209350275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B25J 15/04

专利分类号:B25J15/04

范畴分类:40E;

申请人:济南奥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济南奥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济南创新谷加速器建大合新产业基地2区3号楼801室

发明人:郑德付;张志;马士冬

第一发明人:郑德付

当前权利人:济南奥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刘乃东

代理机构:37105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将端拾器和小车定位的机构论文和设计-郑德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