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技术要点是:前后调节单元与左右调节单元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前后调节单元穿设有用于将前后调节单元与左右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第一紧固件,左右调节单元与旋转调节单元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左右调节单元穿设有用于将左右调节单元与旋转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第二紧固件,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旋转调节单元穿设有用于将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第三紧固件,前后调节单元连接有幕墙单元体,上下调节单元连接有铝合金立柱。该连接实现幕墙单元体与铝合金立柱之间的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进而使得相邻幕墙单元体之间的拼接表面更加平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调节单元(2)、左右调节单元(3)、旋转调节单元(4)和上下调节单元(5),所述前后调节单元(2)与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所述前后调节单元(2)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前后调节单元(2)与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锁紧固定的第一紧固件(23),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锁紧固定的第二紧固件(33),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与所述上下调节单元(5)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穿设有用于将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与所述上下调节单元(5)锁紧固定的第三紧固件(43),所述前后调节单元(2)连接有幕墙单元体(11),所述上下调节单元(5)连接有铝合金立柱(12)。
设计方案
1.一种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调节单元(2)、左右调节单元(3)、旋转调节单元(4)和上下调节单元(5),所述前后调节单元(2)与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所述前后调节单元(2)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前后调节单元(2)与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锁紧固定的第一紧固件(23),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锁紧固定的第二紧固件(33),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与所述上下调节单元(5)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穿设有用于将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与所述上下调节单元(5)锁紧固定的第三紧固件(43),所述前后调节单元(2)连接有幕墙单元体(11),所述上下调节单元(5)连接有铝合金立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节单元(2)包括前后固定部(21),所述前后固定部(21)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沿水平方向与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插接配合的前后连接部(22),所述前后固定部(21)开设有两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前后连接部(22)的前后调节通槽(211),所述幕墙单元体(11)设有穿设于所述前后调节通槽(211)并与所述前后固定部(21)锁紧固定的前后锁紧件(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调节单元(3)包括与所述前后连接部(22)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的左右固定部(31),所述左右固定部(31)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沿竖直方向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插接配合的左右连接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4)包括与所述左右连接部(32)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的旋转固定部(41),所述旋转固定部(41)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沿竖直方向与所述上下调节单元(5)插接配合的旋转连接部(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调节单元(5)包括与所述旋转连接部(42)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的上下固定部(51),所述上下固定部(51)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铝合金立柱(12)连接的上下连接部(5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节通槽(211)远离所述幕墙单元体(11)一侧沿其周向设有若干结构形状呈“锯齿形”设置的卡齿(2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锁紧件(212)包括前后锁紧螺栓(213),所述前后锁紧螺栓(213)穿设有前后锁紧垫片(214),所述前后锁紧垫片(214)与所述前后调节通槽(211)相贴合的一侧面凹设有与所述卡齿(215)卡接配合的卡槽(21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固定部(51)两端沿竖直方向插设有与所述上下固定部(51)卡接配合的上下紧定螺栓(5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23)、所述第二紧固件(33)和所述第三紧固件(43)均为螺钉。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护围,向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现有的常规幕墙单元体与主体之间的连接件能够实现三方位的调节,即前后调节,上下调节和左右调节,但是当幕墙单元体出现左右倾斜的问题时,使得相邻幕墙单元体之间的拼接不平整,造成幕墙整体表面参差不齐,影响幕墙外表面的整体美观,而幕墙单元体与主体之间的连接件无法实现通过旋转调节来解决幕墙单元体出现的左右倾斜的问题,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具有通过连接件整体的前后调节、上下调节、左右调节和旋转调节实现相邻幕墙单元体之间的拼接平整,使得幕墙整体外表面平整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包括前后调节单元、左右调节单元、旋转调节单元和上下调节单元,所述前后调节单元与所述左右调节单元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所述前后调节单元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前后调节单元与所述左右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第一紧固件,所述左右调节单元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所述左右调节单元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左右调节单元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第二紧固件,所述旋转调节单元与所述上下调节单元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所述旋转调节单元穿设有用于将所述旋转调节单元与所述上下调节单元锁紧固定的第三紧固件,所述前后调节单元连接有幕墙单元体,所述上下调节单元连接有铝合金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前后调节单元与左右调节单元之间沿水平方向的插接配合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实现两者的锁紧固定,进而实现前后调节单元与左右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通过左右调节单元与旋转调节单元之间沿竖直方向的插接配合并通过第二锁紧件实现两者的锁紧固定,进而实现左右调节单元与旋转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通过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沿竖直方向的插接配合并通过第三紧固件实现两者之间的锁紧固定,进而实现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前后调节单元、左右调节单元、旋转调节单元和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配合实幕墙单元体与铝合金立柱之间沿前后、左右、周向和上下方向上的调节,进而保证幕墙单元体与铝合金立柱之间的三后调节带周向旋转调节,进而使得相邻幕墙单元体的表面平齐,幕墙整体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后调节单元包括前后固定部,所述前后固定部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沿水平方向与所述左右调节单元插接配合的前后连接部,所述前后固定部开设有两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前后连接部的前后调节通槽,所述幕墙单元体设有穿设于所述前后调节通槽并与所述前后固定部锁紧固定的前后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穿设于前后调节通槽的前后锁紧件实现幕墙单元体与前后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通过前后连接部与左右调节单元沿水平方向的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前后调节单元与左右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右调节单元包括与所述前后连接部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的左右固定部,所述左右固定部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沿竖直方向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插接配合的左右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前后连接部与左右固定部沿水平方向的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前后调节单元与左右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左右连接部与旋转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左右调节单元与旋转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调节单元包括与所述左右连接部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的旋转固定部,所述旋转固定部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沿竖直方向与所述上下调节单元插接配合的旋转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左右连接部与旋转固定部沿竖直方向上的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左右调节单元与旋转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旋转连接部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实现了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下调节单元包括与所述旋转连接部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的上下固定部,所述上下固定部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铝合金立柱连接的上下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连接部与上下固定部沿竖直方向的插接配合,进而实现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连接;上下连接部与铝合金立柱之间的连接,进而通过上下调节单元实现了连接件整体与铝合金立柱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后调节通槽远离所述幕墙单元体一侧沿其周向设有若干结构形状呈“锯齿形”设置的卡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前后调节通槽远离幕墙单元体的一侧面的周向设置若干卡齿,由于前后锁紧件穿设于前后调节通槽内,所以卡齿增大了与前后锁紧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大了与前后锁紧件之间的摩擦,进而增强了幕墙单元体与前后固定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后锁紧件包括前后锁紧螺栓,所述前后锁紧螺栓穿设有前后锁紧垫片,所述前后锁紧垫片与所述前后调节通槽相贴合的一侧面凹设有与所述卡齿卡接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后锁紧垫片的设置间接的增大了前后锁紧螺栓的螺母与前后调节通槽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了幕墙单元体与前后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前后锁紧垫片与前后调节通槽相贴合的一侧面凹设有与卡齿卡接配合的卡槽,一方面相互卡接配合的卡齿与卡槽之间起到一定的相互限制的作用,进而加强了幕墙单元体与前后固定部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卡槽与卡条的设置增大了前后锁紧垫片与前后锁紧调节通槽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了前后锁紧螺栓与前后固定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下固定部两端沿竖直方向插设有与所述上下固定部卡接配合的上下紧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旋转连接部与上下固定部之间是沿竖直方向实现插接配合连接,所以旋转连接部相对于上下固定部具有沿竖直方向运动的趋势,通过在上下固定部的两端插接紧定螺栓,进而减少了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松动,增强了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和所述第三紧固件均为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后连接部与左右固定部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的螺钉进行锁紧固定,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进而增强了前后调节单元与左右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左右连接部与旋转固定部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的螺钉进行锁紧固定,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进而增强了左右调节单元与旋转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旋转连接部与上下固定部之间通过第三紧固件的螺钉进行锁紧固定,通过螺纹配合进而增强了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可实施性,通过幕墙单元体与前后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前后调节单元与左右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左右调节单元与旋转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上下调节单元与铝合金立柱之间的连接,实现幕墙单元体与铝合金立柱之间沿前后、左右,周向和上下方位上的调节,进而通过三轴带旋转调节使得相邻幕墙单元体的表面平齐,保证了幕墙整体表面的平整;
2.通过前后锁紧件在前后调节通槽内的位置的改变实现幕墙单元体与前后调节单元之间的前后调节;
3.通过前后连接部与左右固定部之间沿水平方向的插接配合和第一固定件的锁紧固定进而实现前后调节单元与左右调节单元之间的左右调节;
4.通过左右连接部与旋转固定部之间沿竖直方向上的插接配合和第二紧固件的锁紧固定实现左右调节单元与旋转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
5.通过旋转连接部与上下固定部之间沿竖直方向上的插接配合和第三紧固件的锁紧固定实现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周向旋转调节;
6.通过上下连接部与铝合金立柱之间的连接实现整个调节件与铝合金立柱之间的连接;
7.通过卡齿与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增大了锁紧垫片与前后调节通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前后锁紧件整体与前后固定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增强幕墙单元体与前后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8.通过上下紧定螺栓减少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松动,进而增强旋转调节单元与上下调节单元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后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左右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下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幕墙单元体;12、铝合金立柱;2、前后调节单元;21、前后固定部;211、前后调节通槽;212、前后锁紧件;213、前后锁紧螺栓;214、前后锁紧垫片;215、卡齿;216、卡槽;22、前后连接部;23、第一紧固件;3、左右调节单元;31、左右固定部;32、左右连接部;33、第二紧固件;4、旋转调节单元;41、旋转固定部;42、旋转连接部;43、第三紧固件;5、上下调节单元;51、上下固定部;52、上下连接部;53、上下紧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单元体三轴调节带旋转调节连接件,如图1所示,包括前后调节单元2、左右调节单元3、旋转调节单元4和上下调节单元5;前后调节单元2与左右调节单元3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前后调节单元2穿设有用于将前后调节单元2与左右调节单元3锁紧固定的第一紧固件23;左右调节单元3与旋转调节单元4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左右调节单元3穿设有用于将左右调节单元3与旋转调节单元4锁紧固定的第二紧固件33;旋转调节单元4与上下调节单元5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旋转调节单元4穿设有用于将旋转调节单元4与上下调节单元5锁紧固定的第三紧固件43;前后调节单元2连接有幕墙单元体11,上下调节单元5连接有铝合金立柱12。
如图2-3所示,前后调节单元2包括前后固定部21,前后固定部21的形状结构呈“长方形”设置,前后固定部21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前后连接部22,前后连接部22的形状结构呈“圆柱形”设置,前后连接部22内部沿其长度方向部分中空形成径向截面形状呈“圆环形”设置。
前后固定部21开设有两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前后连接部22设置的前后调节通槽211;前后调节通槽211远离幕墙单元体11的一侧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卡齿215;卡齿215的结构形状呈“斜三角形”设置。
前后调节通槽211内穿设有将幕墙单元体11与前后固定部21远离卡齿215的一侧面锁紧固定的前后锁紧件212,前后锁紧件212包括前后锁紧螺栓213,前后锁紧螺栓213一端与幕墙单元体1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前后调节通槽211;前后锁紧件212还包括穿设于前后锁紧螺栓213远离幕墙单元体11一端的前后锁紧垫片214,前后锁紧垫片214的径向截面形状呈“正方形”设置,前后锁紧垫片214与前后固定部21向贴合的一侧面沿其周向向内凹设有与若干卡齿215卡接配合的卡槽216,卡槽216的结构形状也成“斜三角形”设置。
如图4所示,左右调节单元3包括与前后连接部22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的左右固定部31,左右固定部31的径向截面呈类“半圆环形”设置,左右固定部31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前后连接部22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度;左右固定部31一侧面沿其长度方向交错固定有左右连接部32,左右连接部32的径向截面形状呈“正方形”设置。
当前后连接部22与左右固定部31插接配合时,前后连接部22的外表面与左右固定部31的内表面贴合设置;前后调节单元2与左右调节单元3设有贯穿左右固定部31和前后连接部22的两个第一紧固件23,第一紧固件23为螺钉。
如图5所示,旋转调节单元4包括与左右连接部32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的旋转固定部41,旋转固定部41的径向截面形状呈“凹字形”设置,“凹字形”旋转固定部41远离凹槽槽底的一侧面固定有旋转连接部42,旋转连接部42的径向径向截面呈类“L形”设置,类“L形”设置的旋转连接部42远离与旋转固定部41的一端径向截面呈“圆形”设置;旋转固定部41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旋转连接部42沿竖直方向的长度。
当左右连接部32与旋转固定部41插接配合时,左右连接部32的外表面与旋转固定部41的内表面贴合设置;左右调节单元3和旋转调节单元4设有贯穿左右连接部32和旋转固定部41的第二紧固件33,第二紧固件33为螺钉。
如图6所示,上下调节单元5包括与旋转连接部42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的上下固定部51,上下固定部51的径向截面呈类“n形”设置,上下固定部51一侧边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上下连接部52,上下连接部52的结构形状呈“长方形”设置;上下连接部52沿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上下固定部51沿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上下固定部51两端沿竖直方向插设有与上下固定部51卡接配合的上下紧定螺栓53。
当旋转连接部42与上下固定部51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时,旋转连接部42径向截面呈“圆形”的一端的外表面与上下固定部51的内表面贴合设置;旋转调节单元4和上下调节单元5设有贯穿上下固定部51和旋转连接部42的第三紧固件43,第三紧固件43为螺钉。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穿设于前后调节通槽211内的前后锁紧螺栓213将幕墙单元体11固定连接在前后固定部21上,并且通过调节前后锁紧螺栓213与前后调节通槽211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前后调节;调节左右固定部31沿水平方向与前后连接部22之间的左右相对位置,待位置确定好之后用第一固定件进行锁紧固定;调节左右连接部32沿竖直方向与旋转固定部41之间的上下相对位置,待位置确定确定好之后用第二紧固件33进行锁紧固定;调节旋转连接部42沿竖直方向与上下固定部51之间的转动角度,待角度调节好之后并用第三紧固件43进行锁紧固定;再将上下连接部52螺纹连接固定在铝合金立柱12上,即可实现幕墙单元体11育铝合金立柱12之间的前后、左右、角度、和上下调节连接。
有益效果:
通过幕墙单元体11与前后调节单元2之间的连接、前后调节单元2与左右调节单元3之间的连接、左右调节单元3与旋转调节单元4之间的连接、旋转调节单元4与上下调节单元5之间的连接,上下调节单元5与铝合金立柱12之间的连接,实现幕墙单元体11与铝合金立柱12之间沿前后、左右,周向和上下方位上的调节,进而通过三轴带旋转调节使得相邻幕墙单元体11的表面平齐,保证了幕墙整体表面的平整。
通过前后锁紧件212在前后调节通槽211内的位置的改变实现幕墙单元体11与前后调节单元2之间的前后调节。
通过前后连接部22与左右固定部31之间沿水平方向的插接配合和第一固定件的锁紧固定进而实现前后调节单元2与左右调节单元3之间的左右调节。
通过左右连接部32与旋转固定部41之间沿竖直方向上的插接配合和第二紧固件33的锁紧固定实现左右调节单元3与旋转调节单元4之间的连接。
通过旋转连接部42与上下固定部51之间沿竖直方向上的插接配合和第三紧固件43的锁紧固定实现旋转调节单元4与上下调节单元5之间的周向旋转调节。
通过上下连接部52与铝合金立柱12之间的连接实现整个调节件与铝合金立柱12之间的连接。
通过卡齿215与卡槽216之间的卡接配合,增大了锁紧垫片与前后调节通槽21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前后锁紧件212整体与前后固定部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增强幕墙单元体11与前后调节单元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通过上下紧定螺栓53减少旋转调节单元4与上下调节单元5之间的松动,进而增强旋转调节单元4与上下调节单元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2553.6
申请日:2019-01-1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620338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E04B 2/88
专利分类号:E04B2/88;E04B2/96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广东纵海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纵海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1340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荔新十二路96号17栋111号
发明人:林双城;胡鹏程;李振国;朱景立
第一发明人:林双城
当前权利人:广东纵海建设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幕墙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