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蕴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实质蕴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实质蕴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蕴涵,怪论,实质,层级,逻辑,哲学,条件。

实质蕴涵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顾昭明,张剑[1](2019)在《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实质蕴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期刊2019年07期)

廖彦霖[2](2018)在《实质蕴涵四大辩护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经典逻辑"实质蕴涵"联结词辩护,是化解"实质蕴涵怪论"的首要路径。辩护实质蕴涵的主要策略,可梳理为逻辑抽象策略、自然演绎策略、语用辩护策略以及新共性辩护策略。通过对这四大辩护策略的审视与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强硬"的逻辑抽象策略、"迂回"的自然演绎策略以及语用辩护的"切割"策略都难以令人满意;而新共性辩护策略借由量化视角与蕴涵层级论成功地"取消"了众多怪论,为实质蕴涵进行了双重辩护。新共性辩护策略的成功为经典逻辑的普适性增添了新的注脚。(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苏庆辉[3](2017)在《从“叁阶段分析”看实质蕴涵怪论——兼评“蕴涵层级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讨论条件句的文献中,"实质蕴涵怪论"常被视为一个证据来反对经典逻辑,因为经典逻辑将条件句视为一个真值函数,而这样的语意论会导致许多语意上为真但直觉上为假的反例。基于此,有些哲学家试图透过语用方法解释这些反例,以维护经典逻辑对条件句的解释。不过这不会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因为反对者总是可以造出反例。"叁阶段分析"的提出,可以用来捍卫经典逻辑。此外,张建军提出的"蕴涵层级论",可以为经典逻辑提供更进一步的支持,并能够加强"叁阶段分析"的威力,使得我们可以更有效且直观地处理实质蕴涵怪论。(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程龙[4](2017)在《基于实质蕴涵逻辑的忆阻运算阵列设计及功能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易失性信息器件,被认为是第四种基本电路元件。因其非易失性的电阻转变特性,且具有高速、低功耗、擦写次数高、易集成、与CMOS工艺兼容等优点,忆阻器已成为下一代存储器的潜力候选。近几年,研究人员又提出了基于忆阻器的非易失逻辑运算方案,全新的状态逻辑颠覆了传统CMOS电路电平逻辑的思路,实现了存储与计算融合,突破了传统冯·诺依曼瓶颈问题,使得忆阻器有望成为未来信息处理架构的核心基础器件。本文在基于忆阻器的逻辑电路研究背景下,以最早惠普公司实现的忆阻实质蕴涵(IMP)逻辑作为基本逻辑算法,在忆阻阵列中研究传统的字线IMP电路结构及实现方式的同时,探索并提出了阵列中另一种IMP——位线IMP电路结构及其实现方式,设计出能够融合两种IMP逻辑操作的新型忆阻运算阵列,并提出阵列中的“直线型”逻辑运算模式和“折线型”逻辑运算模式。在这个忆阻运算阵列中,可实现数据的写入、读取、计算与存储一体化功能。随后,采用2×2 Ti/HfO_2/W忆阻阵列及HSPICE忆阻仿真模型,在阵列中设计并实现了由字线IMP和位线IMP逻辑配合完成的“与非”逻辑、数据传输、“同或”逻辑和一位全加器功能,从实验和仿真两个方面验证了基于IMP逻辑的忆阻运算阵列实现所有逻辑功能的可行性。逻辑操作过程中,“直线型”逻辑运算模式和“折线型”逻辑运算模式的高效配合,使得复杂逻辑的实现方法更为灵活;且阵列中任意可用的忆阻器都可参与计算并且存储数据,解决了资源分配问题,阵列的利用率得以提高。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忆阻阵列中的漏电流问题,提出忆阻单元可用1D1R结构以避免漏电流带来的误操作,从而减少错误逻辑操作数,降低运算误码率,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完善了忆阻运算阵列的性能。基于IMP逻辑的忆阻运算阵列的提出,是对传统IMP逻辑研究的扩展与实际应用,为构建非冯·诺依曼架构的新型存储与计算融合架构提供了选择。(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建军[5](2016)在《蕴涵层级论:“实质蕴涵怪论”迷雾之廓清》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实质蕴涵怪论"问题,须首先在逻辑语义学视域之中厘清蕴涵关系的层级,进而再从语用学上考察各类条件句"是否"或"如何"表达不同层面的蕴涵关系。运用集合论工具可以说明,逻辑蕴涵、严格蕴涵、直觉主义蕴涵、相干蕴涵等各种蕴涵关系,实际上都是作为真值函数的实质蕴涵关系之居于不同层面的"子集"。建构"蕴涵层级论"的主要目标,即系统把握作为实质蕴涵关系之子集的各种蕴涵关系所在层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联。厘清蕴涵关系的层级,"实质蕴涵怪论"的迷雾就会消失于无形。(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6年12期)

张朦[6](2016)在《实质蕴涵的哲学意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质蕴涵理论几乎贯穿了整个逻辑发展史,自古希腊时期就是许多逻辑学家关注的重点,甚至成为当时整个社会讨论的话题,直至今日,热度依旧没有消褪。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以弗雷格、罗素为代表的逻辑学家为实质蕴涵正名,这标志着实质蕴涵理论研究进入新时期。实质蕴涵的发展经历了以斐洛蕴涵开始,到弗雷格实质蕴涵思想出现的历史过程,该文认为这是一个理论纵向深入的过程。同时,实质蕴涵问题又在罗素正式赋予“实质蕴涵”概念后横向发展,出现了蕴涵怪论的产生与消解、促进其他蕴涵理论的发展以及实质蕴涵评价等研究高潮。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纵向与横向两条线索对实质蕴涵理论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旨在完成对实质蕴涵研究的全面概述。该文首先对实质蕴涵发展主线进行整理,又对其产生基础展开探讨,得出结论事物间普遍存在的客观的因果联系以及日常推理的广泛分布为实质蕴涵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该文还认为实质蕴涵怪论的出现与消解、对其他蕴涵理论的促进作用构成了实质蕴涵发展的哲学影响。最终对实质蕴涵的哲学本质进行探讨,认为对条件句具有保真性的逻辑抽象构成了其哲学本质。该文还采用个案分析法,单独介绍弗雷格和格赖斯对实质蕴涵的代表性辩护,以及在实质蕴涵与其他蕴涵的比较中对其进行评价,并认为实质蕴涵无论是在理论还是现实层面,都具有简单易操作和普遍适用性的优点。(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12-01)

张顺,张建军[7](2016)在《罗素的形式蕴涵思想辨析——叁论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罗素的形式蕴涵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首次提出基于命题函数的"形式蕴涵"概念的《数学的原则》中,由于罗素尚不具有清晰的逻辑量词观念,其使用"变元蕴涵"和"两个断定间的关系"对形式蕴涵的解释,存在多重混淆与失误之处。在深入研究弗雷格的着作并掌握逻辑量词理论之后,罗素的形式蕴涵思想实现了"完型转换",形成了成熟期的清晰认识。把握罗素的思想历程及其对基本的"实质蕴涵怪论"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的研究进路,具有重要启发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杜斌茹[8](2016)在《论格赖斯对实质蕴涵的辩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质蕴涵问题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处在逻辑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旨在研究格赖斯对实质蕴涵的辩护路径及其价值。他主要利用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从语用的角度分析逻辑真值联结词和自然语言连接词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为实质蕴涵提供辩护。这对当时的逻辑学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辩护角度,并使得语用学成为逻辑研究的新领域备受关注。格赖斯认为,实质蕴涵怪论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违反了合作原则,混淆了命题(句子)的真和可断定,从而在把实质蕴涵应用到自然语言环境中时产生了违反直觉的现象。他的辩护路径至今仍不可忽视,并引发来自不同方向的批评。在承认该方法的局限性的同时,我们无法否认其在实质蕴涵问题讨论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交代有关实质蕴涵问题的理论语境,同时概述格赖斯用以辩护实质蕴涵的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格赖斯的语用辩护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他如何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对连接词进行解读从而巧妙地达到辩护实质蕴涵之目的。第叁部分主要结合有关批评讨论格赖斯辩护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最后一部分对这一辩护在逻辑学中的意义和独特价值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相较于其他研究进路,格赖斯的辩护紧密结合了逻辑和自然语言,即使失败也给予了我们诸多启发。基于他的辩护特点,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考虑自然语言与逻辑语言的关系,进而思考逻辑中的有效性和生活中的合理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9)

魏立叁[9](2016)在《实质蕴涵“怪论”之怪与不怪》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希腊麦加拉学派认为完善的条件句并非开始于真且结束于假,这个被称为"实质蕴涵"的观点经过弗雷格和罗素的继承而成为经典逻辑的核心观念。但冯棉先生总结出实质蕴涵有两类共七种"怪论"。第一类为"非相干性蕴涵怪论",第二类为"相干性蕴涵怪论"。程仲棠先生认为实质蕴涵式中的命题常项只有"真"、"假"这两个语义,逻辑永真式只提供"认识中为真的最低层次的必要条件"。张建军先生用"蕴涵/析取"的转换来证明"怪论"并不怪。我们承认全部七种都具有"怪论"的身份,并分析证明怪论公式的命题代入例在实质蕴涵的本来涵义上都不是怪论。(本文来源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杨洋[10](2015)在《实质蕴涵“严峻反例”的两大化解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质蕴涵理论是逻辑学的一种基础理论,但它长期面临着蕴涵怪论的质疑,尤其是一些反例成为实质蕴涵理论的严峻考验。针对它所面临的"严峻反例",国内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化解路径:以程仲棠为代表的命题逻辑方案和以张建军为代表的形式蕴涵方案。这两种方案有着本质差别,究竟哪一种更合理,这需要立足于具体的分析来进行抉择。(本文来源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实质蕴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经典逻辑"实质蕴涵"联结词辩护,是化解"实质蕴涵怪论"的首要路径。辩护实质蕴涵的主要策略,可梳理为逻辑抽象策略、自然演绎策略、语用辩护策略以及新共性辩护策略。通过对这四大辩护策略的审视与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强硬"的逻辑抽象策略、"迂回"的自然演绎策略以及语用辩护的"切割"策略都难以令人满意;而新共性辩护策略借由量化视角与蕴涵层级论成功地"取消"了众多怪论,为实质蕴涵进行了双重辩护。新共性辩护策略的成功为经典逻辑的普适性增添了新的注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质蕴涵论文参考文献

[1].顾昭明,张剑.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实质蕴涵[J].中国高等教育.2019

[2].廖彦霖.实质蕴涵四大辩护策略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8

[3].苏庆辉.从“叁阶段分析”看实质蕴涵怪论——兼评“蕴涵层级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程龙.基于实质蕴涵逻辑的忆阻运算阵列设计及功能实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5].张建军.蕴涵层级论:“实质蕴涵怪论”迷雾之廓清[J].学术月刊.2016

[6].张朦.实质蕴涵的哲学意蕴研究[D].燕山大学.2016

[7].张顺,张建军.罗素的形式蕴涵思想辨析——叁论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杜斌茹.论格赖斯对实质蕴涵的辩护[D].华东师范大学.2016

[9].魏立叁.实质蕴涵“怪论”之怪与不怪[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

[10].杨洋.实质蕴涵“严峻反例”的两大化解路径探析[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  ;  ;  ;  

实质蕴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