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务”系列辞书又添“新丁”(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艳[1](2020)在《宋代传状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宋代传状文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正史传记,总集、别集中的传体文、行状文,也包含一定的墓志铭、神道碑以及传状变体文等。以“记载一人之始终”为功能表征,以存史补史、请谥为价值定位的应用文体,如何具有文学性为思考点,总结其文学价值与文体特点,借以透视宋代传状文体的新变,注重重回历史语境,结合两宋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加深对宋代作家、散文流派的理解,对宋代文体学承前启后的理论价值进行评估。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宋前传状文源流》从传状文的界定、分类、题材内容、格式、发展演变及创作实绩,进行考量,廓清宋前传状文的发展水平。第二章《“抗汉唐而出其上兮”,两宋传状文的新变》,系统考察目录学史上的传状载录情况,梳理史传与传状的内容关系,加深对传状文体归类的认识。传状题材的日常化、世俗化书写,再现了宋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史。南渡前后,和、战国是的选择,一方面反映了遗民心曲,另一方面以文为戏成为风尚,暗含兴寄。第三章《“肇振斯文”,宋代传状文的发展与代表作家》,具体勾勒两宋散文发展史上代表作家的传状创作,从句式选择、风格变化、“古文运动”与理学思潮影响等方面提炼传状发展史上各流派的特色。两宋“学统四起”,蜀学、新学、道学此消彼长,选择代表作家文章家苏轼、经学家王安石、理学家朱熹析论之,展现其文士之文、治术之文、学者之文的不同特征。第四章《尊体与破体,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选编及特质》,从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选着眼,评述传状着录情况,总结其选编特质。突出传状作为文学文本的可能性分析,总集所选宋代传状的特色,传状变体之文对传统的突破。第五章《“范式转型”,宋代传状文的影响》,宋代传状文多为同时代人写同时代人的作品,以文存史、补史,成为《宋史》书写的文献来源。与其说宋代传状对明代传状的影响,不如说明代在继承宋代传状书写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了平民化视角,对道德精英立场的反拨,对家国情怀的超越,文化书写权力下放,知识世俗化等,传状书写变得更加自由、开放,从而实现了宋代所确立的传状范式的新的转型。宋代传状文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真实与虚构成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分界点,传状的虚构体现在对事实真相的有意遮蔽,对传状主的有意回护,从实录走向创作,文与质、文与道、情与理、叙事与议论等,都在这里交融。宋代传状文创作处在“由古代进入近代的转折点”上,在传记发展史上有其特殊意义,更为关键的是对中国文体学研究意义重大,既有承接汉魏晋六朝,又有开启明代文体学盛世的理论开新价值。
黄秋菊[2](2020)在《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闽台客家生活习俗的女性角色,包括了外显的角色规范和内在的心理感知,以彰显女性在客家文化中的话语权,并从中检视闽台客家文化的流变。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客家女性在生命礼俗、民间信仰与文教习俗等民俗事象中,结果发现,第一,客家女性在生命礼俗或禁忌中,部分呈现出民俗规范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冲突,遵循文化传统与心理感受不一致,在父权架构下的客家社会,女性在民俗文化里有反抗的一面,有助于女性主体性的建立。第二,女性在民间信仰中,“孺人”从历史的光荣标志,成为今日思考性别位阶的破口,今日性别观念的提升,闽台客家呈现出族谱记载女性全名的性别平等时代。此外,六堆客家妇女在敬神的盘花技艺中,得到信仰和自我的支撑点。第三,客家女性对家庭的贡献,也在家庭教育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客家社会文风鼎盛功不可没。第四,客家民俗在闽台地区产生流变,福建地区较大程度地保留传统成分,而台湾地区将许多民俗事象融合节庆扩大办理,凸显客家文化的多样性。
朱厢炜[3](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余明辉[4](2020)在《西周都邑考疑》文中研究表明西周都邑在中国古代都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相关研究较为薄弱,且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其中的郑地史地问题、(?)京地望问题、周地地望问题、丰邑相关问题、镐京称谓问题等五大关联性极强的疑难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吸收先哲时贤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史源学理论、同铭排斥法、出土地考察法、三重证据法、多学科交叉结合研究法等理论和方法,对以上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理顺相关纠葛的同时,对各大疑谜作出了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主要观点如下:公亶父迁岐并非“仁政”之举,而是一场被迫的战略转移。“王季宅程”为历史事实,程之地望或在渭北安陵。文王亦曾久居程地,后徙都丰邑。丰、(?)、(?)是三个不同的字。“丰”为周人后创之字,作地名时专指文王丰邑。“(?)”是在“丰”的基础上造的新字,专用于“(?)”一词。丰京遗址是文王丰邑的核心区。鄠县灵台就是文王灵台。灵台及其附近的西周遗存具有苑囿性质,虽地处丰邑之郊,但仍是丰邑的重要组成部分。武王都镐后,丰邑逐渐由丰侯封地转变为不同族姓贵族的共同居邑。“丰京”一词源于清代,“丰京”的滥用极易引发我们对西周丰邑性质的误读。镐京本作蒿京,本义为郊区高地,即丰邑之郊区高地。成王亲政第五年,蒿京始称宗周。“京”为周人方言,是故武王之都虽获“宗周”新称,但并未废弃“蒿京”旧名。宗周为镐京专名,他邑不得称宗周。“丰镐相去二十五里”实际上指的是镐池与灵台间相距二十五里。西周金文中的“周”地位于岐周,“周”地拥有西周王室最为重要的宗庙建筑群,即“康宫建筑群”。以吴虎鼎铭为据,可以推断“(?)”地亦位于岐周。西周之郑(奠)位于凤翔雍城一带,拥有与丰邑、“周”地相似的城市结构;桓公始封之郑就位于此。京兆之郑县、汉中之南郑皆因两周之际郑人迁徙而得名,《穆天子传》中的“南郑”则属于虚构的地名。《竹书纪年》“穆王以下都于西郑”是魏国史官对穆王在郑地活动的客观总结,与穆王以下西周诸王无关。
鲁旭[5](2020)在《《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富含中国传统特色,是我国无可替代的瑰宝;《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因此,将二者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红楼梦》本身的理解和感悟,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医。而探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对掌握传统中医术语的俄语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帕纳秀克版本的《红楼梦》俄文全译本中出现的中医元素翻译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以及科米萨罗夫等值翻译角度研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规律,探讨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和中医翻译的原则及策略,并尝试探究《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中医疾病证候、中医诊断治疗、中医药材药方、饮食养生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得失。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总结了《红楼梦》俄译历程,梳理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难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概述了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探讨了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并就此提出中医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策略。第二章总体梳理了俄语中对中医元素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早期、中期和现今,从宏观上介绍中医元素在俄罗斯的翻译发展状况。第三章以第二章划分的三个时期为基础,概括了中医元素俄译的三个阶段特点。第四章是本文重点,将《红楼梦》中出现的中医元素划分为六类:中医理论知识的俄译;中医疾病证候的俄译;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俄译;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俄译;中医饮食养生的俄译以及香疗法和西洋药的俄译,结合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进行分析,总结中医元素的翻译方法,并对其中出现的部分误译提出修改方案。最后一章为本文的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总结,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万萌萌[6](2020)在《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彭孙贻生于明末,出身于海盐望族。明清易代之际,众多族亲死难,父亲彭期生抗清殉国,彭孙贻入清后遂绝意仕进,杜门着书,以遗民终老。彭孙贻而立之年经历家国之难,其人生以明清易代分为前后两期,特殊的家族背景和人生经历让他将满腔悒郁托诸诗歌,一生为诗七千余首,篇什宏富,堪称高产。其诗歌在记录、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和描绘清初遗民内心情感世界方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本文在充分梳理和解读文史资料的基础上,介绍彭孙贻的家世背景、生平经历以及交游情况,较全面地归纳和探析诗歌的题材意蕴、创作特色和大致的诗学趣尚。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简要梳理学界对于彭孙贻及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现状,揭示选题原因以及研究意义。正文五章,第一章梳理彭孙贻的家世和生平,介绍海盐彭氏由武入文的家族历程和族中隐逸文化以及其父彭期生抗清殉国和族亲死难的情况,指出这诸多因素对彭孙贻诗歌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其次探讨彭孙贻的生平经历与其诗学活动和创作心态的关系。第二章考述彭孙贻的交游情况,与之往来密切者有彭氏族亲、隐逸、官员、方外四个群体,他们对彭孙贻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章归纳分析彭孙贻诗歌的题材意蕴,其中感事诗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记录遗民故国情思,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记录旅况的述怀诗抒发怀古之情、山水之好和乡愁之思;理趣诗玄想多感,主要抒写人生感悟,清谈佛理禅趣,吟玩闲情哲思;咏物题画诗既有状物之作,也有托物言志之作,颇具创作个性;应酬诗主要为题、赠、贺、悼之作,情感真挚。此外对彭孙贻诗歌中的爱情、游仙、边塞、任侠等题材内容进行较深入分析,挖掘其意蕴。第四章概括彭孙贻诗歌在体式结构、审美风格、艺术手法以及语词技巧四方面的艺术特征。指出其诗在体式上众体兼备且以律诗为主;审美风格以“沉壮郁勃”为主兼有轻松诙谐之趣;擅长细节描写、巧设典故等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词技巧方面,语言雅俗共赏,炼字独具匠心。第五章总结阐述彭孙贻的诗学趣尚,观照彭孙贻编选的《明诗钞》考察其以宗尚七子为主兼取宋诗之长的诗学趣尚。结语评价彭孙贻在清初诗坛的地位以及诗歌的文学史意义。附录汇纂彭孙贻年谱简编。
王怡晴[7](2020)在《论端方的吏治思想与实践》文中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晚清政府摇摇欲坠的时期。此间,国家内外交困,吏治腐败,官僚管理体系混乱,清政府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制度来挽救危亡的统治,下令广开言路,制定了一系列变革政策,力图澄清吏治。端方作为满洲贵族、朝廷大员,他根据朝廷诏令,力行新政,以在宦场中积累的经验加之出国考察的经历,形成了自己的吏治思想,并以这些思想作为指导原则,致力于治理地方的实践。面对吏治腐败的局面,端方以身作则,为官勤敏,强调官吏应心怀百姓,并重视教化与兴学对社会风气的作用。他将出国考察后学得的先进思想与自身吏治思想结合在一起,对官场陋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通过参革劣员、监察与考核官员来激浊扬清。同时,他又通过保举、奖励贤才来为清朝官场注入新鲜的血液,通过鼓吹宪政来推动政治革新。综观端方的吏治思想与实践,一方面,他重视官吏品行、革除陋规、奖惩有度,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官场污浊风气;另一方面,其吏治实践中不乏有一些曲意逢迎、空泛无力的内容,其自身行为有时也与其吏治初衷有一定背离。端方的吏治思想总体上是主张变革、破旧迎新的,但由于政治立场的原因及自身作为封建官僚的局限,使得其思想与行动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性。此外,端方满洲贵族的身份,将他与晚清王朝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地方治理政策受此影响极大,因此其吏治思想与实践,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的是晚清政府在整饬吏治上最后的挣扎和希冀。
松芳[8](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张敏[9](2019)在《江南地区纸马使用习俗与地方感建构》文中指出纸马通常是通过雕版印刷的民间祭祀用品,它的信仰基础来源于远古时期的“万物有灵观”,直至当代,广大民众使用纸马的过程既是对生活理想的表达,也是心灵的自我安慰。本文选择江南吴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产地的民间纸马作为研究对象,纸马在当地至今仍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实践形式,被创作、流通和使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将活态使用的纸马置于其存续环境,并从对纸马的探析延伸出其对江南吴语地区民间信仰的心理、形式,即江南地方感建构中发挥作用的探讨。江南地区的纸马产地分布于吴文化体系下的太湖流域,受当地文化和审美趣味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纸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江南地区多种民间信仰仪式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民间信仰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深刻影响着民众的生活,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民间信仰与制度性宗教不同,是“弥散性”的,民间信仰没有规定的仪式、正式的组织、系统的教义,正是由于民间信仰的这种自由的“弥散性”,促成了其在江南民间广泛的影响力。纸马依托于江南地区的民间信仰中以道教、佛教为主的宗教仪式,与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紧密联系,成为吴语地区重要的文化景观。如今中国各地纸马赖以生存的农耕经济己经解体,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转变,许多传统民间美术和民俗仪式的形式不断萎缩,使用习俗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在考察中发现目前江南地区,农耕文明下形成的纸马却依然活态使用。本文试以江南地区纸马的分布、制作及其在民俗活动中的应用作为切入点,研究民间信仰与当地社会秩序的关系,探讨其流变过程,希望依托这一最能代表区域民间文化的民俗事项,找到当地传统民俗仪式和民间美术存续的文化生态,从而回溯江南地区民众地方感建构的过程。江南地区地方感是人们对江南地区文化情感认同和审美认同。地方感的形成,包含多层心理机制,如对家乡的依恋、对信仰场所的朝拜、对自然风景的感知、对文化底蕴的归属感等。探索纸马在江南民众日常生活、人生礼仪中如何成为集体认同的代表,这不仅是对于探索地域民众的基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有着一定意义,更是探讨区域文化及地理环境与民间艺术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尝试。本文的前半部分第一、二、三章主要阐述特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纸马的概念、产生的环境、生产方式、题材、图式、审美特点、图像变化,理清纸马的历史,还原纸马的轮廓。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信仰,主要靠记忆来传承,当下西方思想的侵入改变了中国民众的文化思维习惯。虽然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但是江南民众追求精神安慰的心理并没有消失,作为一种载体,纸马的信仰基础依旧存在。在四章,通过对纸马的信仰体系、使用习俗、使用者记忆的探讨,深挖纸马在制作技艺和使用习俗中的变异,分析传统和现代民众在使用心理上的不同,探讨纸马变异发生的现象和得以存续的内因。民间传统的纸马作为信仰的载体,在版画上属于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在本文最后的第五章,拟对以上探讨的问题得出结论。总之,中国的民间信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功利性。江南吴语地区特殊的历史、社会组织形式和民间信仰方式,构成了独特的民众文化生活,也构成了民众对这一地区的依附感。
杨薏[10](2019)在《中唐诗歌的疾病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唐朝时期尤其是中唐时期诗人在生病时期所作的诗歌。所谓“病”指唐人生理上的病,相对而言,“心理上的病”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本文以与疾病相关的中唐诗歌为基础,系统地考察疾病对中唐诗人审美心态的影响,疾病诗的主题、疾病对塑造诗人诗歌风格所起的作用。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剖析唐朝时期疾病诗的发展脉络及疾病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文化心理,简单剖析初盛中晚唐时期疾病诗歌的不同之处。将疾病诗的数量与时代精神及诗人的文化心理结合起来,通过分析时代的大背景与诗人生平遭遇,剖析诗人心理。同时统计了中唐疾病诗歌中出现次数较为集中的疾病类型,尝试分析发病集中的原因。第二章为中唐疾病诗中的思想意蕴。分别包括疾病引发幻想、疾病诗中的生命意识、时间意识以及疾病中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又可分为家国之思和亲友之情。第一节阐述疾病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不仅会造成人身体上的不适甚至于折磨,而且长期卧床的患者更容易陷入思考或者幻想,因此在进行创作时,多想象中的景物。第二节阐述疾病会使得诗人的生命意识变得突出,对于生命的更深思考会鲜明地体现在与疾病有关的诗歌当中。第三节讲述了疾病对于病中时间意识的影响,病中诗人的诗作中多流露对自我衰老的体会和对季节变迁的感受。第四节分析诗人在疾病诗中饱满和复杂的情感体验。第三章论述疾病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疾病对诗歌创作数量的影响;二、丰富了诗歌中的意象;三、疾病对诗歌题材的影响。第四章选取白居易这一诗人的病中诗进行个案分析。白居易是有唐一代进行疾病书写最多的诗人,192首诗作,向我们展现出病中人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不仅写出病痛之下纠结的情感,而且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的结合,将这种情感自然真切的表现出来,丰富而深刻。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主要总结了研究结论以及反思了该论文研究中的不足。
二、“商务”系列辞书又添“新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务”系列辞书又添“新丁”(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传状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宋前传状文源流 |
第一节 传状文的界定 |
一、传记的分析 |
二、行状的解读 |
第二节 宋前传状文的形成与流变 |
一、由传经到记人的题材型塑 |
二、由量变到质变的创作实绩 |
第二章 “抗汉唐而出其上兮”:两宋传状文的新变 |
第一节 质与文:史传与传状的叙事差异 |
二、传状与史传的内容联系 |
第二节 题材拓展:日常化的世俗书写 |
一、亲友间的生活交往史 |
二、社会风尚的微缩景观 |
三、儒释融通的僧传创作 |
第三节 文人心态:南渡题材的重构 |
一、“文字狱”与遗民心曲 |
二、以文为戏与传记兴寄 |
第三章 “肇振斯文”:宋代传状文的发展与代表作家 |
第一节 “气全理正”,宋代传状文的发展 |
一、骈散对峙:北宋前期的传状创作 |
二、古文鼎盛:北宋中期的传状创作 |
三、文不少衰:南渡前后的传状创作 |
四、事功义理:南宋中兴的传状创作 |
第二节 “学统四起”,宋代传状文的代表作家 |
一、斯文:文章家苏轼的传状创作 |
二、尊王:经学家王安石的传状创作 |
三、明道:理学家朱熹的传状创作 |
第四章 尊体与破体: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选编及特质 |
第一节 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着录 |
一、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选编述评 |
二、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文体识要 |
第二节 破体与《文选》类总集所选宋传状文体特征 |
一、传状作为文学文本何以可能 |
二、《文选》类总集选宋代传状的特色 |
三、“破体为文”与宋代传状的变体之作 |
附录 历代《文选》类总集传状文收录一览表 |
第五章 “范式转型”:宋代传状文的影响 |
第一节 补史存史,宋代传状文的价值 |
第二节 简明有法,宋代传状文体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平民视角,明传状对精英立场的反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宋代传状文篇目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闽台客家生命礼俗、民间信仰与文教习俗 |
第一节 生育礼仪、婚姻习俗与女性成年礼 |
一、生育礼仪 |
二、女性成年礼 |
三、婚嫁习俗 |
第二节 女性与民间信仰 |
一、荣耀的标本:孺人 |
二、客家妇女的信仰美学:盘花 |
第三节 文教习俗 |
一、客家地区文风的形成与发展 |
二、敬字文化 |
第二章 闽台客家民俗的女性参与 |
第一节 六堆特殊婚俗 |
一、多子多孙油纸伞 |
二、敬外祖与阿婆肉 |
三、特异风俗:抽猴筋 |
第二节 客家文教习俗与女性角色 |
一、人文心理的探究 |
二、女性的教育功能 |
第三节 放足的女性 |
第四节 客家民俗的女性禁忌 |
一、生育禁忌 |
二、婚俗禁忌 |
三、经血的禁忌 |
第三章 客家女性在民俗的性别位阶 |
第一节 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与地位 |
一、硬颈精神的客家女性 |
二、地位流动的客家女性 |
第二节 客家女性在家族中的性别角色 |
一、家庭经济的补充者 |
二、家族宗法的被排外者 |
第三节 客家婚俗的文化意涵与女性价值 |
一、客家婚俗贶辞:讲四句 |
二、客家婚俗中的女性价值判断 |
第四章 闽台客家生活习俗的流变 |
第一节 民俗日常的现代转换 |
第二节 文教习俗的在地转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受访者资料 |
附录2 六堆的由来与拓垦历史 |
附录3 田野笔记:敬外祖 |
附录4 田野笔记:美浓詹屋三奶夫人信仰的田野调查 |
附录5 田野笔记:六堆首位进士黄骧云 |
附录6 田野笔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4)西周都邑考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西周都邑研究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
二、西周都邑疑难问题研究述评 |
(一) 关于郑地史地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京地望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周地地望问题的研究 |
(四) 关于丰邑相关问题的研究 |
(五) 关于镐京称谓问题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研究的意义 |
四、本文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 史源学理论 |
(二) 同铭排斥法与出土地考察法 |
(三) 三重证据法 |
(四) 多学科交叉结合研究法 |
第一章 周人早期都邑岐周、程地探析 |
一、公亶父迁岐 |
(一) 《诗经》篇章对迁岐原因避而不谈 |
(二) 迁岐是被迫之举并非“仁政” |
(三) 迁岐是审时度势下的战略转移 |
二、王季宅程 |
(一) “王季宅程”确为历史事实 |
(二) 王季宅程前后的征伐活动 |
(三) 毕、程地望分析 |
三、文王居程徙都丰 |
(一) 文王居程期间大事分析 |
(二) 文王“徙都丰”的历史背景 |
第二章 丰邑考论 |
一、丰、(?)、(?)辨 |
(一) “丰”的含义 |
(二) 西周金文中的“丰” |
(三) 西周金文中的“(?)” |
(四) 西周金文中的“(?)” |
二、丰邑的位置与范围 |
(一) 丰邑与灵台的关系——关于“丰镐相去二十五里”之思辨 |
(二) 文王灵台的位置 |
(三) 先秦时期灵台的功用 |
(四) 丰京遗址与灵台及其附近西周遗存的关系 |
三、丰邑性质再探讨 |
附录: 《姬宗世谱序》托名程颢考 |
第三章 镐京称名考辨 |
一、“镐京”本义探析 |
(一) 传世典籍中的镐、鄗、滈 |
(二) 战国楚竹书中的(?)、乔、蒿 |
(三) 西周甲金文中的“蒿” |
(四) 从“蒿”到“镐”的转变历程及“蒿京”的本义 |
二、镐京等西周都邑称名的演变——以《尚书·周书》为中心的讨论 |
(一) 《尚书·周书》今文经中的西周都邑称名 |
(二) 《尚书·周书》伪经中的西周都邑称名 |
三、汉唐以来“宗周”词义的泛化 |
(一) “宗周”词义的泛化历程 |
(二) 卫孔悝鼎铭与宗周词义的泛化 |
(三) 《尚书·周官》与宗周词义的泛化 |
(四) 《穆天子传》与宗周词义的泛化 |
附录: 镐京的始建时间 |
第四章 (?)京、“周”地皆位于岐周说 |
一、“(?)”字的形、音、义 |
二、(?)京地望问题研究思路辨析 |
(一) 关于“(?)”的早期探讨 |
(二) “镐京说”之思路 |
(三) “丰京说”之思路 |
(四) “独立存在说”之思路 |
(五) 利用吴虎鼎铭解决(?)京地望问题之新思路 |
三、“周康宫夷宫”位置分析 |
(一) “周”地的位置 |
(二) “康宫”之内涵 |
(三) 裘卫家族窖藏铜器与“周康宫夷宫”位置的确定 |
四、“周康宫夷宫”、“(?)姜眔疆”与(?)京之地望 |
(一) “(?)姜眔疆”与“周康宫夷宫”不足一日之距 |
(二) “(?)姜”、“(?)人”与“(?)”地 |
附录: 裘卫家族窖藏铜器拓展研究 |
(一) 从九年卫鼎、□匜等器计时用语看周、(?)之地望 |
(二) 从荣有司爯鬲等器出土位置看荣、(?)之地望 |
第五章 西郑新考 |
一、西郑的性质 |
(一) “穆王以下都于西郑”的多元阐释 |
(二) 《穆传》南郑与西郑的关系 |
(三) 从金文奠地看西郑的性质 |
二、西郑的地望 |
(一) 文献资料中西郑与桓公封邑、京兆郑县、(?)林间的纠葛 |
(二) 金文奠地与西郑地望的早期探索 |
(三) 西郑地望的确定 |
三、西郑与郑国史地问题 |
(一) 桓公在西郑的经营 |
(二) 郑人迁徙与京兆郑县、汉中南郑的得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红楼梦》俄译研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难点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理论基础 |
1.1 翻译理论 |
1.1.1 翻译美学理论 |
1.1.2 文化空缺及补偿翻译 |
1.1.3 归化和异化 |
1.1.4 科米萨罗夫等值理论 |
1.2 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医元素俄译的历史和现状 |
2.1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早期(18世纪末以前) |
2.2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中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 |
2.3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近期(21世纪初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医元素翻译特点 |
3.1 第一阶段特点 |
3.2 第二阶段特点 |
3.3 第三阶段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楼梦》中医元素的翻译探究 |
4.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 |
4.1.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概述 |
4.1.2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的翻译 |
4.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 |
4.2.1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概述 |
4.2.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的翻译 |
4.3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
4.3.1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概述 |
4.3.2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翻译 |
4.4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 |
4.4.1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概述 |
4.4.2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翻译 |
4.5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文化 |
4.5.1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概述 |
4.5.2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翻译 |
4.6 其他中医元素的翻译 |
4.6.1 《红楼梦》中的香疗法 |
4.6.2 《红楼梦》中的西洋药 |
4.7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致谢 |
(6)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彭孙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彭孙贻的家世背景 |
一、远祖武人本色,以军功起家:彭胜、彭寿、彭玉等 |
二、近祖浸染书香,以科举入仕:彭端、彭大年、彭绍贤等 |
第二节 彭孙贻的生平经历 |
一、少年时颖悟聪慧,随父宦游(一至十五岁) |
二、青年时读书勤学,安居海盐(十六至三十岁) |
三、中年时家国巨变,隐居乡野(三十岁至五十三岁) |
四、晚年时北上游京,海盐谢世(五十四岁至五十九岁) |
第二章 彭孙贻的交游概况 |
第一节 彭孙贻与彭氏族亲的交游 |
一、与长辈彭长宜等人的交游 |
二、与从弟彭孙遹的交游 |
第二节 彭孙贻与遗逸群体的交游 |
一、与前朝遗民的交游:冒襄、周筼、李天植、陆圻等 |
二、与征鸿博前的布衣名士的交游 |
第三节 彭孙贻与清朝官员的交游 |
一、与新朝闻人的交游 |
二、与仕清贰臣的交游 |
第四节 彭孙贻与方外之人的交游 |
一、佛门出身,本为衲师 |
二、文士出身,由儒入释者 |
第三章 彭孙贻诗歌的题材意蕴 |
第一节 纪实写志的感事诗 |
一、反映现实,哀叹民生 |
二、吟咏心史,明志守节 |
三、缅怀节烈,寄托哀思 |
第二节 记录旅况的述怀诗 |
一、怀古咏史 |
二、山水景物 |
三、羁旅怀人 |
第三节 玄想多感的理趣诗 |
一、生命感悟 |
二、佛理禅趣 |
三、闲情哲思 |
第四节 状物写情的咏物题画诗 |
一、摹写物态 |
二、托物言志 |
三、缘画寄情 |
第五节 应酬诗及其他 |
一、应酬诗 |
二、游仙诗 |
三、宫怨诗、爱情诗 |
四、边塞诗、任侠诗 |
第四章 彭孙贻诗歌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类型各异,自具胜场的体式特点 |
一、众体兼备 |
二、长于律诗 |
第二节 沉郁为主,偶见诙谐的审美风格 |
一、沉壮郁勃 |
二、幽默诙谐 |
第三节 各臻其妙,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 |
一、细节描写 |
二、移情想象 |
三、名句典故 |
四、个性化意象 |
五、其他常见修辞格 |
第四节 别开生面,精心锤炼的语词技巧 |
一、巧用口语,雅俗共赏 |
二、炼字用词,独具匠心 |
第五章 从《明诗钞》看彭孙贻的诗学趣尚 |
第一节 《明诗钞》成书的清初诗坛背景 |
一、唐宋之争 |
二、选政之风 |
第二节 彭孙贻的诗学趣尚 |
一、前期:推崇七子,标举典范 |
二、后期:取径趋宽,融通唐宋 |
结语 |
附录 彭孙贻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论端方的吏治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意义 |
(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端方的成长与仕宦经历 |
(一)端方的成长环境 |
(二)端方的仕途与出国考察的经历 |
(三)端方的交游 |
二、端方吏治思想的内涵 |
(一)为官爱民,重视牧令 |
(二)主张变革官吏管理和培养制度 |
(三)教化为先,兴学为要 |
(四)端方的立宪主张 |
三、端方在吏治上的具体实践 |
(一)变通旧制,锐意求新 |
(二)严查官吏,激浊扬清 |
(三)保举、奖励人才 |
(四)推行宪政的实践 |
余论:端方吏治思想与实践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江南地区纸马使用习俗与地方感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
1.2.1 国内纸马研究成果述评 |
1.2.2 纸马的国外研究 |
1.2.3 相关民间信仰研究成果 |
1.2.4 地方感的研究成果 |
1.3 本文相关概念 |
1.3.1 纸马的概念 |
1.3.2 纸马的发展历史 |
1.3.3 江南地区的概念 |
1.3.4 地方感的概念 |
1.4 研究方法及本文的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江南地区纸马的生发背景与现状 |
2.1 纸马生发的环境 |
2.1.1 纸马生发的江南地理概况 |
2.1.2 纸马存续的文化背景 |
2.1.2.1 吴文化土壤 |
2.1.2.2 江南地区的民间信仰环境 |
2.2 江南地区纸马的生产和存续现状 |
2.2.1 江阴纸马的生产和存续现状 |
2.2.2 常熟纸马的生产和存续现状 |
2.2.3 靖江纸马的生产和存续现状 |
2.2.4 余杭纸马的生产和存续现状 |
2.3 江南地区纸马的神只体系分类 |
2.3.1 江阴纸马的神只体系分类 |
2.3.2 常熟纸马的神只体系分类 |
2.3.3 靖江纸马的神只体系分类 |
2.4 江南地区纸马的制作材料及技艺特色 |
2.4.1 漏版纸马制作材料 |
2.4.2 漏版纸马制作技艺 |
第3章 江南地区纸马与地域文化 |
3.1 江南地区纸马与地域审美 |
3.1.1 江南三地纸马的共性与差异 |
3.1.2 江南地区漏版纸马与长江流域其他产地纸马的比较 |
3.1.3 江南地区纸马与国内其他地区纸马的比较 |
3.1.4 相同题材纸马图像的比较 |
3.2 纸马的构图方式与民俗意蕴 |
3.2.1 纸马的构图方式 |
3.2.2 纸马中的民俗意蕴 |
3.3 近年来纸马图像的流变 |
第4章 纸马与江南民众的地方性知识 |
4.1 江南地区纸马的本体 |
4.2 江南地区纸马中的民间信仰 |
4.2.1 江南地区民间宗教的职业化、商业化 |
4.2.2 地域特色的社庙信仰 |
4.2.3 江南地区特有的社神 |
4.2.4 “社”与地方的公共空间 |
4.2.5 纸马对当地民间信仰心理的反映 |
4.2.6 纸马与当地祭祀圈的流变 |
4.3 江南地区纸马的使用 |
4.3.1 讲经做会 |
4.3.2 法事道场 |
4.3.3 日常祭祀 |
4.4 纸马使用的仪式场域 |
4.5 纸马关系者的记忆 |
4.5.1 纸马师傅 |
4.5.2 私娘 |
4.5.3 讲经先生 |
4.5.4 斋主 |
4.6 参与者对纸马的影响作用 |
第5章 结论:江南地区纸马与地方感的形成 |
5.1 纸马与地方感的形成 |
5.2 结论 |
附录一 江南地区部分纸马图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中唐诗歌的疾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论文创新性 |
第一章 唐朝疾病诗创作概况 |
第一节 唐朝疾病书写的发展脉络 |
一、初盛唐:淡淡吟咏 |
二、中唐:病中苦吟 |
三、晚唐:寻求解脱 |
第二节 中唐诗歌中的疾病 |
第二章 中唐疾病诗中的思想意蕴 |
第一节 疾病引发幻想 |
第二节 病中的生命意识 |
一、时不我与、蹉跎度日的生命体悟 |
二、乐天知命、顺其自然的生死观 |
第三节 病中的时间意识 |
一、病中对自我衰老的体会 |
二、病中对季节变迁的感受 |
第四节 病中的情感体验 |
一、疾病与家国之思 |
二、疾病与亲友之情 |
第三章 疾病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疾病对诗歌创作数量的影响 |
一、因病导致诗歌数量减少 |
二、因病导致诗歌数量增加 |
第二节 中唐诗歌中的疾病意象 |
一、“病僧”意象 |
二、“白发”意象 |
三、“镜子”意象 |
四、“药”意象 |
第三节 疾病对诗歌题材的影响 |
一、对于描写对象有意识的选择 |
二、疾病作为体裁进入诗歌创作中 |
第四节 推动中唐诗风的转变 |
一、大历诗风 |
二、元和诗风 |
第四章 疾病与自居易诗歌 |
第一节 白居易的病症 |
第二节 病中的情感体验 |
一、病中若隐若现的家国情怀 |
二、诗与禅道中的病情宣泄 |
结语 |
附录: 《中唐诗人疾病及其作品数量一览》 |
四、“商务”系列辞书又添“新丁”(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传状文研究[D]. 周丽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2]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 黄秋菊.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西周都邑考疑[D]. 余明辉. 河南大学, 2020(02)
- [5]《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D]. 鲁旭. 武汉大学, 2020(03)
- [6]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D]. 万萌萌.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论端方的吏治思想与实践[D]. 王怡晴.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9]江南地区纸马使用习俗与地方感建构[D]. 张敏. 天津大学, 2019(01)
- [10]中唐诗歌的疾病书写[D]. 杨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