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强度论文_吴耀鹏,李彦豪,张旭,王永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温,强度,水化,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常数,填料。

高温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吴耀鹏,李彦豪,张旭,王永辉[1](2019)在《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不同水胶比(0. 34,0. 4,0. 5)、不同粉煤灰掺量(0%,30%,50%)混凝土试件,经不同温度(20,200,400,600℃)作用后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时低水胶比(0. 34)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相对较小,600℃时高水胶比(0. 5)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相对较小;对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减小;粉煤灰掺量为30%时,高温导致的强度损失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损伤评估和维修加固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22期)

穆阳,李皓[2](2019)在《Al_2O_3填料对SiC_f/BN/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高温吸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有机先驱体浸渍裂解(PIP)法制备SiC_f/BN/SiC复合材料,研究了微米Al_2O_3粉体对其弯曲强度、高温介电和高温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的含量从5%提高到20%,SiC_f/BN/SiC的弯曲强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达到295 MPa;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逐渐增大,加入Al_2O_3填料能降低高温复介电常数及其随温度增大的幅度。无填料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吸波性能均较差,而添加20%Al_2O_3的复合材料在8.2~12.4 GHz频段的室温反射损耗均低于-8 dB,且适用厚度为3.0~3.5 mm,700℃时厚度为3.0 mm的反射损耗为-5~-8 dB,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卢前明,张元馨,郭兵兵,任达华,刘幸亚[3](2019)在《高温养护对炉底灰胶凝体系强度及水化产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炉底灰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结合净浆强度测定、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高温养护对不同龄期炉底灰胶凝体系强度及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底灰胶凝体系水化产物主要为羟钙石,红辉沸石,文石以及C-S-H凝胶,高温养护促进了胶凝体系中硅酸钙的水化,生成更多的羟钙石和C-S-H凝胶,提高了试样早期强度;养护后期,胶凝体系水化速率及强度增长速率减小,羟钙石参与碱激发反应被消耗,C-S-H凝胶聚合度降低。高温养护下,胶凝试样的早期微观形貌以密实的网状C-S-H凝胶为主,随着龄期的增长,C-S-H凝胶结构更加致密,包裹于凝胶中的羟钙石在高温作用下产生微裂隙,阻碍了试样强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孔锋[4](2019)在《1.5℃温控目标下气候工程对中国极端高温强度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热浪频发,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气象灾害之一。基于BNU-ESM模式的气候工程(G4试验)和非气候工程(RCP4.5)情景下的2020~2099年日值最高气温数据和平均气温数据,采用韦伯分布理论,对比分析了气候工程实施中(2020~2069年)和实施结束后(2070~2099年)的中国极端高温强度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情景下的对比表明,气候工程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不同重现期的极端高温强度空间高低分异特征。两种情景下的极端高温强度在两个时段均呈青藏高原低,东部和西北高的空间分异特征。(2)两种情景下的对比表明,气候工程在两个研究时段均有助于中国不同重现期极端高温强度的缓解,且实施期间的缓解作用明显高于结束后。(3)气候工程情景下2020~2069年与2070~2099年的对比结果表明,气候工程实施结束后并未引起极端高温的强烈反弹,且气候工程实施期间对极端高温强度的缓解作用明显高于结束后。(4)对比气候工程实施前后中国平均气温变化,结果表明气候工程使得中国平均气温至少降低了1.25℃,有效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实现。在当前1.5℃温控目标下,平均气温的降低有助于减少和缓解更多极端高温事件的频次与强度,深化气候工程对极端高温事件影响的认识。(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0期)

张万栋,李炎军,吴江,杨玉豪,杨焕强[5](2019)在《高温条件下的固井第一界面水力胶结强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深水固井水泥环所处的高温高压环境及复杂温度变化,研制了一套全尺寸高温高压水泥环密封完整性评价装置。基于此装置,利用气窜法测试了高温高压养护条件下的固井第一界面水力胶结强度,开展了水泥浆养护温度、养护时间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固井第一界面水力胶结强度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水泥浆养护时间72 h时,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水力胶结强度逐渐增加;水泥浆养护温度200℃时,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固井第一界面水力胶结强度呈增加趋势,且养护时间达到5 d时,水力胶结强度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稳定;温度变化对固井第一界面水力胶结强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力胶结强度增大,反之,水力胶结强度减小。(本文来源于《钻采工艺》期刊2019年05期)

周立宪,郑树会,李冬青,席永平,顾建[6](2019)在《输电线路导线单线长时高温运行条件下的强度损失》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障输电线路导线在高温(80~150℃)条件下正常运行,研究了导线单线在不同温度及持续时间条件下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围绕温度、时间和单线直径3个因素开展了镀锌钢线和硬铝线高温试验。利用高温烘箱模拟高温环境,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单线抗拉强度,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单线抗拉强度损失率的显着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镀锌钢线在温度低于150℃,加热时间小于1 000h时,抗拉强度损失率较小;硬铝线的加热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抗拉强度损失率越大,其中温度是影响抗拉强度损失率的显着因素,时间是次显着因素,单线直径对抗拉强度损失率的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9年09期)

贺一轩,韩洁,刘晓仙,杜红秀[7](2019)在《C60HPC高温后剩余强度及红外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素混凝土和体积掺量1%钢纤维C60高性能混凝土模拟高温试验,对高温后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及红外热像进行检测,研究了混凝土红外温升与受火温度及剩余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C60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劈拉强度损失率和红外平均温升均随受火温度升高增加;掺钢纤维HPC红外平均温升大于素混凝土,300℃之前掺钢纤维混凝土红外温升增加较快,300℃之后增长趋势减缓;掺入钢纤维有助于增加高温后剩余抗压及劈拉强度。(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08期)

贺一轩,杜红秀[8](2019)在《混掺纤维RPC高温后剩余抗压强度及超声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高温损伤,本实验控制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 2%、0. 1%,测试分析了钢纤维不同体积掺量分别为0、1%、1. 5%、2%时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后剩余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超声波速及其与受火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受火温度的升高,RPC试件剩余抗压强度、超声波速不断降低;掺入钢纤维可提高混掺纤维RPC试件高温后的剩余抗压强度和超声波速数值;混掺纤维RPC试件的抗压强度和超声波速数值随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窦豆,陈康[9](2019)在《“最强大脑”保生产安稳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15日7时,气温已经超过30摄氏度,金陵石化炼油四部李正东在新硫黄装置巡检,工作服湿了一大片。南京地区连续一个月高温酷热,装置安稳运行成为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金陵石化积极应用日常巡检新手段和设备维护新技术,强化高温下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进(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08-19)

艾松元,龙木军,张梦远,陈登福,刘鹏[10](2019)在《L245MB钢铸坯高温强度与弹性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显微结构到宏观结构上认识铸坯的高温性能演变规律,对铸坯的性能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对L245MB钢铸坯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高温强度演变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EMTO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研究分析了不同晶体结构与磁性状态下铁基体相体模量B、单晶弹性常数c′与c44、多晶杨氏模量E、体系磁矩μ等随温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对铸坯高温强度演变的影响较小;高温强度在Ae3及TC温度附近发生转折,TC~Ae3温度区间呈现"平台",抗拉强度平均演变速率为0.008 MPa/℃,屈服强度为0.076MPa/℃。铸坯热塑性在TC~Ae3温度范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断面收缩率在800℃左右最小,为59.02%~62.79%;二冷低延性区的温度范围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大,矫直区表面温度应控制在850℃以上以避免裂纹产生。铁基体相弹性性能参数随磁性状态及晶体结构的转变而变化,磁性状态的转变对c′、c44、E影响较大,晶体结构的转变对B影响较大;FM向PM转变时c′和E分别下降了64.09%和10.33%,c44提升了57.82%,bcc向fcc结构转变时B降幅达34.38%。结合分析了铁基体的单晶弹性常数c′、多晶杨氏模量E演变与铸坯高温强度演变间的联系,提供了从显微晶体结构性能参数推测分析铸坯宏观性能演变的思路,为第一性原理方法在钢铁材料高温力学性能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9年08期)

高温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有机先驱体浸渍裂解(PIP)法制备SiC_f/BN/SiC复合材料,研究了微米Al_2O_3粉体对其弯曲强度、高温介电和高温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的含量从5%提高到20%,SiC_f/BN/SiC的弯曲强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达到295 MPa;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逐渐增大,加入Al_2O_3填料能降低高温复介电常数及其随温度增大的幅度。无填料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吸波性能均较差,而添加20%Al_2O_3的复合材料在8.2~12.4 GHz频段的室温反射损耗均低于-8 dB,且适用厚度为3.0~3.5 mm,700℃时厚度为3.0 mm的反射损耗为-5~-8 dB,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吴耀鹏,李彦豪,张旭,王永辉.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J].建筑结构.2019

[2].穆阳,李皓.Al_2O_3填料对SiC_f/BN/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高温吸波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19

[3].卢前明,张元馨,郭兵兵,任达华,刘幸亚.高温养护对炉底灰胶凝体系强度及水化产物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9

[4].孔锋.1.5℃温控目标下气候工程对中国极端高温强度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5].张万栋,李炎军,吴江,杨玉豪,杨焕强.高温条件下的固井第一界面水力胶结强度实验研究[J].钻采工艺.2019

[6].周立宪,郑树会,李冬青,席永平,顾建.输电线路导线单线长时高温运行条件下的强度损失[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

[7].贺一轩,韩洁,刘晓仙,杜红秀.C60HPC高温后剩余强度及红外检测[J].混凝土.2019

[8].贺一轩,杜红秀.混掺纤维RPC高温后剩余抗压强度及超声检测[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9].窦豆,陈康.“最强大脑”保生产安稳运行[N].中国石化报.2019

[10].艾松元,龙木军,张梦远,陈登福,刘鹏.L245MB钢铸坯高温强度与弹性性能研究[J].钢铁.2019

论文知识图

自场临界电流密度(Jc)的测量[88]渣线浇注料加入碳化硼后不同烧结温度...铬含量与腐蚀速率、时效脆性的关系天然竹子和橡木的XRD图铸造NZ30K合金200℃峰值时效后的高温...高温拉伸试样断口扫描电显微镜图:(a...

标签:;  ;  ;  ;  ;  ;  ;  

高温强度论文_吴耀鹏,李彦豪,张旭,王永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