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瓜类尖镰刀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尖孢镰刀菌,咪鲜胺,敏感性,抗药性突变株
瓜类尖镰刀菌论文文献综述
裴龙飞,朱发娣,柴阿丽,石延霞,谢学文[1](2016)在《中国华北地区瓜类尖孢镰刀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及抗药突变株生物学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中国华北地区瓜类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对咪鲜胺的抗药性现状及抗药突变株的生物学性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采自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未使用过咪鲜胺的112株瓜类尖孢镰刀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并通过药剂驯化的方法获得尖孢镰刀菌抗咪鲜胺突变株。结果表明:咪鲜胺对112株瓜类尖孢镰刀菌的平均EC_(50)值为(0.030 1±0.030 4)μg/m L,菌株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未发现敏感性明显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将该EC_(50)值作为瓜类尖孢镰刀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药剂驯化共获得7株抗咪鲜胺突变株,其抗性倍数介于6.2~26.8之间;突变株在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干重和致病力等方面均明显低于亲本菌株,差异显着;仅突变株HG13052701-R1的抗药性可以稳定遗传,其他6株抗咪鲜胺突变株的抗药性均不能稳定遗传。室内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仅与戊唑醇之间有交互抗性,与多菌灵和齅霉灵之间均无交互抗性关系。研究表明,瓜类尖孢镰刀菌在药剂选择压下可以形成抗咪鲜胺群体,具有低等抗药性风险。(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严蕾艳,张宴瑜,马凯慧,宋慧,王毓洪[2](2014)在《两种瓜类镰刀菌的多重PCR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在病菌潜伏期或发病初期鉴定出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瓜类枯萎病和茄病镰刀菌引起的瓜类根腐病这2种病害,根据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翻译延长因子TEF1-α序列设计了3条种特异性引物。引物对FO-F和Fu-R可以从尖孢镰刀菌中扩增到1条228 bp的片段,引物对FS-F和Fu-R可以从茄病镰刀菌中扩增到1条347 bp片段,并且3条引物FO-F、FS-F和Fu-R可以同时在1个PCR反应中扩增到2个片段,而这2对引物都不能从其他病原真菌中扩增到任何条带。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鉴定样品中的2种镰刀菌。(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袁微微,李新凤,高俊明,王建明,郝晓娟[3](2013)在《山西省瓜类作物根茎部镰刀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山西省瓜类作物上镰刀菌的种类,自山西省不同地区采集了具有萎蔫症状和健康的瓜类作物标本,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其根茎部镰刀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分离到353株镰刀菌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其分属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芬芳镰刀菌(F.redolens)、腐皮镰刀菌(F.solani)、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和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8个种,其中,尖孢镰刀菌为优势菌群,占镰刀菌总量的65.03%;并对这8个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杜琳,范淑英,刘文睿,谢大森[4](2012)在《瓜类寄主与尖孢镰刀菌互作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是阻碍瓜类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中分别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简要综述了瓜类寄主与尖孢镰刀菌互作的研究进展,以便为研究瓜类对枯萎病的抗性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肖荣凤,刘波,张绍升,朱育菁,陈璐[5](2011)在《瓜类尖孢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营养亲和性方法研究了尖孢镰刀菌菌株抗氯酸盐突变体和nit突变体的诱发规律及分布特性,以及菌株营养体亲和群(VCG)的划分。研究表明,不同寄主(黄瓜、甜瓜和西瓜)分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形成的抗氯酸盐突变体数目差异不显着,平均为每个接种点产生0.89~0.98个;但寄主不同部位(根部、茎基部和茎中部)分离的菌株间差异显着,形成的数目分别为1.27、0.75及0.76个。菌株产生的nit1突变体比例(75.40%)显着高于nitM突变体比例(13.17%);nit1突变体数目会因菌株的寄主及菌株寄主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寄主为黄瓜、甜瓜和西瓜的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67.73%、83.71%和77.50%,根部、茎基部及茎中部分离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81.82%、78.48%和68.64%,而在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无显着差异,分别为74.43%和79.63%;nitM突变体数目受菌株寄主影响较小,所占比例在11.17%~13.92%之间;而在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及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差异显着,分离自茎基部的菌株所占比例最高为15.97%,茎中部菌株所占比例最低为9.87%,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4.08%和9.26%。供试菌株分为7个VCGs,其特点为来源于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互不亲和,同一寄主的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均不亲和,同一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可亲和。(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9-15)
刘洋[6](2010)在《茄病镰刀菌瓜类专化型的鉴定及其侵染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嫁接技术一直是防治其土传病害发生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嫁接黄瓜设施栽培面积不断增加,嫁接黄瓜栽培中的死秧问题相继出现,嫁接黄瓜死秧病害的发病情况复杂,始终未能明确其发生原因。因此,本论文针对嫁接黄瓜死秧问题的病原菌不清,诊断防治不准确的问题,对嫁接黄瓜设施栽培中引起死秧病害的病原菌及其致病性分化等进行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为:1.首次明确了我国嫁接黄瓜发生死秧问题的病原菌及发病症状。通过致病性试验,形态学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确定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为嫁接黄瓜死秧发生的病原菌。该菌菌落气生菌丝较少,薄绒状,菌落背面中心形成褐色,3隔膜的和5隔膜的大型分生孢子的宽度小于5μm。发病症状表现为茎基部与土壤相接处呈现水浸状褐色病斑,局部萎蔫,严重发病植株并未枯萎而直接倒伏,扒开基质可见根颈部发病较严重,根部危害并不重,综合上述症状,鉴定引起嫁接黄瓜死秧的病害为根颈腐病。2.通过对鉴别寄主的致病性测定,首次明确了我国引起黄瓜死秧的茄病镰刀菌为茄病镰刀菌瓜类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 sp. cucurbitae Snyder & Hansen)。采用国外报道的鉴别寄主及交叉致病性测定方法,将11株供试菌株对14种鉴别寄主品种进行致病性测定,供试的8种瓜类鉴别寄主均表现出发病症状,6种非瓜类鉴别寄主未表现出发病症状,与国外报道的结果一致,可将供试菌株鉴定为茄病镰刀菌瓜类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 sp. cucurbitae Snyder & Hansen)。3.明确茄病镰刀菌瓜类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 sp. cucurbitae)为种传病原菌及在植株中的侵染途径。该病原菌可在发病南瓜果实中收集到的种子上分离得到,被感染的种子发芽率降低。通过对接种该菌株的发病植株根、茎基、茎叁个组织部位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只有在接种的组织部位才可分离得到此病原菌,该菌在植株维管束中未进行移动侵染,与引起系统侵染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不同。4.明确了适用于对茄病镰刀菌抗性嫁接砧木筛选的接种方法,筛选出高抗品种1种,中抗品种1种。采用拌土接种法,对9种砧木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7号砧木品种为高抗品种,5号中抗品种。本研究将我国嫁接黄瓜死秧问题鉴定为由茄病镰刀菌瓜类专化型引起的嫁接黄瓜根颈腐病,这在国内属首次报道及研究,为嫁接黄瓜死秧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0-06-01)
肖荣凤,蓝江林,车建美,刘波[7](2008)在《瓜类尖孢镰刀菌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测定了19株来自不同瓜类寄主尖孢镰刀菌菌株的致病性及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并比较了二者的相关性。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寄主及不寄主来源的菌株致病性有差异。供试菌株中有12个强致病菌株,发病率在80%以上;2个中等致病菌株,发病率分别为60%和70%;2个弱致病菌株发病率均为30%,以及3个非致病菌株。菌株β-D-葡萄糖苷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寄主不同菌株的酶活存在明显差异,来自黄瓜、甜瓜和西瓜寄主菌株酶活变化范围依次为(21.57-54.89)、(16.28-41.83)和(14.98-32.43)U/mL:不同寄主(黄瓜、甜瓜和西瓜)菌株的β-D-葡萄糖苷酶活也存在差异,平均酶活为黄瓜(34.08U/mL)甜瓜(27.86U/mL)西瓜(20.95U/mL)。菌株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其致病性关系分析表明,当酶活性小于30U/mL时,菌株发病率与酶活呈正相关;当酶活大于30U/mL,菌株的发病率大于90%。(本文来源于《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8-08-01)
肖荣凤,蓝江林,车建美,刘波,刘丹莹[8](2008)在《瓜类尖孢镰刀菌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研究瓜类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致病性的关系,为菌株致病性强弱快速测定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方法;方法测定了19株来自不同瓜类寄主尖孢镰刀菌菌株的致病性及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构建菌株的发病率(y)与酶活(x)的曲线模型;结果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寄主及不寄主来源的菌株致病性有差异。供试菌株中有12个强致病菌株,发病率在80%以上;2个中等致病菌株,发病率分别为60%和70%;2个弱致病菌株发病率均为30%,以及3个非致病菌株。菌株β-D-葡萄糖苷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寄主不同菌株的酶活存在明显差异,来自黄瓜、甜瓜和西瓜寄主菌株酶活变化范围依次为(21.57-54.89)、(16.28-41.83)和(14.98-32.43)U·ml-1;不同寄主(黄瓜、甜瓜和西瓜)菌株的β-D-葡萄糖苷酶活也存在差异,平均酶活为黄瓜(34.08U·ml-1)>甜瓜(27.86U·ml-1)>西瓜(20.95U·ml-1);结论菌株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其致病性关系分析表明,当酶活性小于30U·ml-1l时,菌株发病率与酶活呈正相关;当酶活大于30U·ml-1,菌株的发病率大于90%。(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8年07期)
肖荣凤,刘波,张绍升,朱育菁,陈璐[9](2007)在《瓜类尖孢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营养亲和性方法研究了尖孢镰刀菌菌株抗氯酸盐突变体和nit突变体的诱发规律及分布特性,以及菌株营养体亲和群(VCG)的划分。研究表明,不同寄主(黄瓜、甜瓜和西瓜)分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形成的抗氯酸盐突变体数目差异不显着,平均为每个接种点产生0.89~0.98个;但寄主不同部位(根部、茎基部和茎中部)分离的菌株间差异显着,形成的数目分别为1.27、0.75及0.76个。菌株产生的nit1突变体比例(75.40%)显着高于nitM突变体比例(13.17%);nit1突变体数目会因菌株的寄主及菌株寄主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寄主为黄瓜、甜瓜和西瓜的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67.73%、83.71%和77.50%,根部、茎基部及茎中部分离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81.82%、78.48%和68.64%,而在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无显着差异,分别为74.43%和79.63%;nitM突变体数目受菌株寄主影响较小,所占比例在11.17%~13.92%之间;而在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及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差异显着,分离自茎基部的菌株所占比例最高为15.97%,茎中部菌株所占比例最低为9.87%,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4.08%和9.26%。供试菌株分为7个VCGs,其特点为来源于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互不亲和,同一寄主的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均不亲和,同一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可亲和。(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肖荣凤[10](2007)在《瓜类尖孢镰刀菌生理分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泛。瓜类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设施栽培的推广,致使瓜类枯萎病发生严重。从诏安县、永泰县等瓜类生产基地的黄瓜、甜瓜和西瓜上采集的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菌株中选出20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利用B-D-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致病性测定和鉴别寄主划分其专化型,并从营养体亲和群(VCGs)、rDNA-ITS区序列分析和脂肪酸指纹图谱(FAME)分析等方面对菌株的生理分化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专化型与VCGs、rDNA-ITS区序列和FAME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致病性测定与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将福建省瓜类作物(黄瓜、甜瓜和西瓜)的尖孢镰刀菌致病菌区分为3个专化型: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cucumerium),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melonis)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niveum)。应用0-1数据系统聚类方法与菌株营养亲和性测定相结合划分菌株的营养体亲和群(VCGs)。供试的20个菌株可分为7个VCGs,黄瓜上分离的菌株包含2个VCGs,甜瓜上分离的菌株包含3个VCGs,西瓜上分离的菌株包含2个VCGs。菌株的VCGs与专化型之间呈现以下关系:不同专化型菌株间无营养体亲和性;同一专化型中可能具有多个VCGs;同一寄主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无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rDNA-ITS区序列难以区分菌株专化型。所供试的瓜类尖孢镰刀菌不同专化型菌株的ITS1和ITS2区间的同源性均为100%。尖孢镰刀菌脂肪酸气相色谱典型的模式图谱及菌株脂肪酸峰值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菌株的模式图色谱有效峰从保留时间1.651为起点到保留时间16.200为终点。大部分菌株脂肪酸峰从十四碳脂肪酸(C14∶0)开始,到十八碳脂肪酸(C18∶0)结束,具有4个特征性色谱峰。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C14∶0和C15∶0这两个小峰所反映的峰值变化可能成为区分不同菌株的指标。利用FAME分析可以揭示菌株间存在生理分化现象,但目前尚无法利用FAME鉴定尖孢镰刀菌不同的专化型。(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7-04-01)
瓜类尖镰刀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在病菌潜伏期或发病初期鉴定出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瓜类枯萎病和茄病镰刀菌引起的瓜类根腐病这2种病害,根据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翻译延长因子TEF1-α序列设计了3条种特异性引物。引物对FO-F和Fu-R可以从尖孢镰刀菌中扩增到1条228 bp的片段,引物对FS-F和Fu-R可以从茄病镰刀菌中扩增到1条347 bp片段,并且3条引物FO-F、FS-F和Fu-R可以同时在1个PCR反应中扩增到2个片段,而这2对引物都不能从其他病原真菌中扩增到任何条带。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鉴定样品中的2种镰刀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瓜类尖镰刀菌论文参考文献
[1].裴龙飞,朱发娣,柴阿丽,石延霞,谢学文.中国华北地区瓜类尖孢镰刀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及抗药突变株生物学性状研究[J].农药学学报.2016
[2].严蕾艳,张宴瑜,马凯慧,宋慧,王毓洪.两种瓜类镰刀菌的多重PCR检测[J].华北农学报.2014
[3].袁微微,李新凤,高俊明,王建明,郝晓娟.山西省瓜类作物根茎部镰刀菌的分离与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13
[4].杜琳,范淑英,刘文睿,谢大森.瓜类寄主与尖孢镰刀菌互作的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12
[5].肖荣凤,刘波,张绍升,朱育菁,陈璐.瓜类尖孢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群研究[C].第叁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6].刘洋.茄病镰刀菌瓜类专化型的鉴定及其侵染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7].肖荣凤,蓝江林,车建美,刘波.瓜类尖孢镰刀菌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分析[C].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2008
[8].肖荣凤,蓝江林,车建美,刘波,刘丹莹.瓜类尖孢镰刀菌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
[9].肖荣凤,刘波,张绍升,朱育菁,陈璐.瓜类尖孢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群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7
[10].肖荣凤.瓜类尖孢镰刀菌生理分化特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