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包括立柱与主龙骨,还包括有用于连接立柱和主龙骨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立柱的一对相对的侧板延伸至该立柱上端面的上侧,并且在立柱的上端形成有由该对侧板配合构成的安装槽;所述主龙骨横向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同时该安装槽的侧板与主龙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形成有“L”形转角,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固定连接并承托主龙骨底面,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固定连接立柱侧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与主龙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连接立柱(1)和主龙骨(2)的连接件(3),其中所述立柱(1)的一对相对的侧板(11)延伸至该立柱(1)上端面的上侧,并且在立柱(1)的上端形成有由该对侧板(11)配合构成的安装槽(12);所述主龙骨(2)横向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内同时该安装槽(12)的侧板(11)与主龙骨(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之间形成有“L”形转角,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31)用于固定连接并承托主龙骨(2)底面,所述第二安装部(32)用于固定连接立柱(1)侧面。
设计方案
1.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与主龙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连接立柱(1)和主龙骨(2)的连接件(3),其中所述立柱(1)的一对相对的侧板(11)延伸至该立柱(1)上端面的上侧,并且在立柱(1)的上端形成有由该对侧板(11)配合构成的安装槽(12);所述主龙骨(2)横向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内同时该安装槽(12)的侧板(11)与主龙骨(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之间形成有“L”形转角,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31)用于固定连接并承托主龙骨(2)底面,所述第二安装部(32)用于固定连接立柱(1)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的侧板(11)内侧形成有沿立柱(1)轴向延伸的立柱加厚带(13),所述侧板(11)与主龙骨(2)之间的连接点设于所述立柱加厚带(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2)的侧壁内侧形成有沿主龙骨(2)轴向延伸的主龙骨加厚带(21),所述主龙骨(2)与安装槽(12)侧板(11)之间的连接点设于所述主龙骨加厚带(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的侧板(11)与主龙骨(2)之间采用铆钉铆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第一安装部(31)与主龙骨(2)之间采用铆钉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第二安装部(32)与立柱(1)之间采用铆钉铆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上端面与第一安装部(31)的上表面齐平。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光伏技术的蓬勃发展,光伏技术以及光伏产品也越来越普及并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光伏支架产品,使光伏板与雨棚、凉棚、车棚等常见的户外支架结合,使产品同时兼具太阳能转化以及遮挡作用。现有的光伏支架结构中,立柱与主龙骨之间通常利用立柱端面对主龙骨进行承托,然而由于工艺和成本限制,立柱的截面面积较小导致立柱对主龙骨的承托面积较小,不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便于安装的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包括立柱与主龙骨,还包括有用于连接立柱和主龙骨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立柱的一对相对的侧板延伸至该立柱上端面的上侧,并且在立柱的上端形成有由该对侧板配合构成的安装槽;所述主龙骨横向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同时该安装槽的侧板与主龙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形成有“L”形转角,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固定连接并承托主龙骨底面,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固定连接立柱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其立柱上端的安装槽可对主龙骨进行预安装,同时安装槽的两侧侧板可与主龙骨的侧壁固定连接从使主龙骨两侧面与立柱两侧面连接,此外通过连接件可对立柱与主龙骨进行加固连接,使立柱另外两侧面与主龙骨的底面连接,其连接结构稳定快捷。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的侧板内侧形成有沿立柱轴向延伸的立柱加厚带,所述侧板与主龙骨之间的连接点设于所述立柱加厚带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立柱加厚带作为侧板与主龙骨之间的连接点,可提高侧板与主龙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主龙骨的侧壁内侧形成有沿主龙骨轴向延伸的主龙骨加厚带,所述主龙骨与安装槽侧板之间的连接点设于所述主龙骨加厚带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主龙骨加厚带作为侧板与主龙骨之间的连接点,可提高侧板与主龙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的侧板与主龙骨之间采用铆钉铆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利用铆钉实现侧板与主龙骨之间快速固定安装。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安装部与主龙骨之间采用铆钉铆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利用铆钉实现第一安装部与主龙骨之间快速固定安装。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安装部与立柱之间采用铆钉铆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利用铆钉实现第二安装部与立柱之间快速固定安装。
进一步,所述立柱的上端面与第一安装部的上表面齐平。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立柱的端面可与第一安装部配合承托主龙骨,增加对主龙骨的承托面积,提高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龙骨的侧视图。
其中,1-立柱,11-侧板,12-安装槽,13-立柱加厚带,2-主龙骨,21-主龙骨加厚带,3-连接件,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立柱主龙骨加强型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主龙骨2以及用于连接立柱1和主龙骨2的连接件3。
其中所述立柱1的一对相对的侧板11延伸至该立柱1上端面的上侧,并且在立柱1的上端形成有由该对侧板11配合构成的安装槽12,所述主龙骨2横向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内同时该安装槽12的侧板11与主龙骨2通过铆钉铆接连接,其中安装槽12的宽度与主龙骨2的宽度配合,当主龙骨2横安装至安装槽12内后,其安装槽12的两侧板11与主龙骨2两侧贴合。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2的侧板11内侧形成有沿立柱1轴向延伸的立柱加厚带13,所述侧板11与主龙骨2之间的连接点设于所述立柱加厚带13上;主龙骨2的侧壁内侧形成有沿主龙骨2轴向延伸的主龙骨加厚带21,所述主龙骨2与安装槽12侧板11之间的连接点设于所述主龙骨加厚带21上;利用立柱加厚带13和主龙骨加厚带21作为侧板11与主龙骨2之间的连接点,可提高侧板11与主龙骨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安装工人可识别立柱加厚带13和主龙骨加厚带21的位置还分别在主龙骨2和立柱1侧板11外表面设有与立柱加厚带13和主龙骨加厚带21对应的标记线。
在本实施中,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之间形成有“L”形转角,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31用于固定连接并承托主龙骨2底面,所述第二安装部32用于固定连接立柱1侧面。其中,连接件3的第一安装部31与主龙骨2之间采用铆钉铆接,连接件3的第二安装部32与立柱1之间采用铆钉铆接,利用铆钉可实现连接件3与主龙骨2和立柱1之间的快速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的上端面与第一安装部31的上表面齐平,由于立柱1的端面可与第一安装部31配合承托主龙骨2,增加对主龙骨2的承托面积,提高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立柱1与主龙骨2的安装过程如下:
S1.首先立柱1与基础面固定安装连接后,将主龙骨2横向安装至立柱1上端的安装槽12内。
S2.利用主龙骨2与立柱1侧板11外表面的标记线定位主龙骨2与立柱1侧板11之间的铆接点,并对主龙骨2与立柱1侧板11进行铆接,铆钉同时贯穿主龙骨加厚带21和立柱加厚带13。
S3.将连接件3的第一安装部31与主龙骨2底面贴合,同时让连接件3的第二安装部32与立柱1侧面贴合,其中上端面与第一安装部31的上表面齐平,然后分别在第一安装部31与第二安装部32上打入铆钉使连接件3与主龙骨2和立柱1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0437.7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184538U
授权时间:20190730
主分类号:H02S 20/23
专利分类号:H02S20/23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佛山市聚高新能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聚高新能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南丰大道7号商南雅筑一座
发明人:刘凤军;糜波
第一发明人:刘凤军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聚高新能源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俊钊
代理机构:1139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