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疲劳论文_李影,郭标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骼肌疲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骨骼肌,疲劳,野山参,综合征,术后,人参,肌肉。

骨骼肌疲劳论文文献综述

李影,郭标[1](2019)在《姜黄素改善过度训练所致的骨骼肌氧化应激损伤及运动疲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改善过度训练所致的骨骼肌氧化应激损伤及运动疲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模式构建过度训练大鼠模型,连续6周,对照组大鼠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空白组未进行任何运动干预;建模的同时实验组灌胃150 mg·kg~(-1)姜黄素,其余各组大鼠均灌胃等量0. 9%Na Cl,每日1次。观察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激素指标及骨骼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以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及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3周体重分别为(298. 63±26. 45),(305. 26±31. 26),(335. 26±24. 15),(332. 05±20. 41) g,干预后6周分别为(369. 12±24. 59),(315. 46±23. 09),(362. 45±25. 47),(354. 12±23. 16) g,骨骼肌组织中活性丙二醛(MDA)分别为(22. 15±6. 35),(39. 45±5. 12),(31. 25±2. 45),(22. 36±4. 96)μmol·g~(-1)pr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为(359. 63±5. 45),(286. 49±5. 37),(315. 46±5. 69),(360. 12±2. 52) U·mg~(-1)prot;骨骼肌组织中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6±0. 04,0. 78±0. 13,0. 56±0. 04,0. 42±0. 06,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2±0. 03,0. 69±0. 04,0. 58±0. 06,0. 31±0. 05;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姜黄素可减轻过度训练所致的骨骼肌氧化应激损伤及运动疲劳状态,其机制与调控p38MAPK通路蛋白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潘颖,赵彦,马晓缓,田宜鑫,孙强[2](2019)在《血流限制伴小强度抗阻运动对低体重女性骨骼肌微循环、神经肌肉激活及主观疲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流限制伴小强度抗阻运动(LL-BFR)对低体重年轻女性骨骼肌微循环、神经肌肉激活以及主观疲劳感受(RPE)的影响。方法:18名中等活动度的低体重年轻女性分别进行3种抗阻运动方案:LL-BFR(30%1RM+60%动脉闭塞压的血流限制)、单纯的小强度抗阻运动(LLRT)(30%1RM)以及传统的大强度抗阻运动(HLRT)(75%1RM)。其中LLRT与LL-BFR方案需分别完成75次、4组重复运动(30+15+15+15),组间休息30秒;HLRT方案完成40次、4组重复运动(10+10+10+10),组间休息1分钟。采集整个运动过程中优势侧股外侧肌的血氧饱和度(SO2)、单位血红蛋白(r Hb)、单位血流量、单位血流速度和表面肌电信号,并进行主观疲劳评分(RPE)。结果:LL-BFR与LLRT两种运动方案均造成SO2的显着下降(P<0.05);其中LL-BFR方案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LLRT方案(P<0.01),且未能在运动停止后恢复至实验前水平(P<0.05)。虽然LL-BFR方案的单位血流速度在运动中明显低于HLRT方案(P<0.01),但在运动结束后,仅LL-BFR方案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单位血流速度(P<0.01)。LL-BFR方案可产生与HLRT方案相似的神经肌肉激活(P=0.322),与此同时LLRT方案的神经肌肉激活明显低于HLRT方案(P<0.05)。LL-BFR方案的主观疲劳明显高于LLRT方案(P<0.05)。其余各指标在方案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LL-BFR方案中,肌肉激活与SO2呈负相关(r=-0.604),且RPE评分也与SO2(r=-0.743)及单位血液流速(r=-0.526)呈负相关;而在LLRT方案中,RPE仅与单位血流速度有关(r=0.588)。结论:LLRT方案不足以诱发明显的神经肌肉反应,但在此基础上额外增加血流限制,可使肌纤维募集增加,甚至与HLRT方案相似,这种肌纤维募集的增加与工作肌SO2和单位血流速度的下降有关,这也使得运动中的RPE进一步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陈海燕,金晨曦,吴明阳,冯勤勤,耿玉杰[3](2019)在《龟鹿益神颗粒调控MEK/ERK通路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骨骼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龟鹿益神颗粒对慢性疲劳大鼠模型行为学、骨骼肌MEK1/2、ERK1/2、SIRT1、SIRT3蛋白表达的影响,从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抗氧化应激效应角度探讨龟鹿益神颗粒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苁蓉益肾颗粒组、龟鹿益神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加力竭游泳复合方法构建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14 d后,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14 d后测量大鼠体质量、旷场跨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取骨骼肌组织,蛋白印迹法测定MEK1/2、ERK1/2、SIRT1、SIR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前: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旷场跨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减少(P<0.05,P<0.05,P<0.01)。给药后:和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旷场跨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均有显着增加(P<0.05,或P<0.01),骨骼肌MEK1/2、ERK1/2、SIRT1、SIRT3表达显着增加(P<0.01,P<0.05,P<0.05,P<0.01)。结论:龟鹿益神颗粒能够显着改善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指标,对MEK/ERK信号通路完整性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提高骨骼肌中SIRT1和SIRT3,减轻氧化应激,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也可能是其治疗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08期)

于雁飞,王通,王广飞,王运智,李亚[4](2019)在《海参肽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海参肽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海参肽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力竭性游泳方法进行负重游泳训练构建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海参肽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海参肽300、150、75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灌胃,连续28 d。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股四头肌组织,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进一步提取骨骼肌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通透转运孔道(PTP)开放状况及呼吸链复合物Ⅰ、Ⅲ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雌激素相关受体(ERR)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组织中SOD、G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或<0.01);骨骼肌线粒体PTP开放程度增加(P<0.01),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Ⅲ活性降低(P均<0.01),线粒体中PGC-1α、ERR表达降低(P<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海参肽高、中低剂量组骨骼肌组织中SOD、GPx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或<0.01);骨骼肌线粒体PTP开放程度减弱(P<0.01);线粒体复合物Ⅰ、Ⅲ活性提高(P<0.05或<0.01);骨骼肌线粒体PGC-1α、ERR表达增加(P<0.05或<0.01)。结论海参肽可以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状态,降低骨骼肌线粒体肿胀度和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强骨骼肌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上调线粒体生成转录因子PGC-1α和ERR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孙卓[5](2019)在《虾青素干预及疲劳运动对大鼠骨骼肌代谢组学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运动时间或强度的持续体内自由基逐渐累积,造成机体能量消耗殆尽进而引发疲劳及运动损伤。虾青素是一种极强的抗氧化剂,在清除自由基、平衡机体氧化失衡、抗疲劳及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有良好功效。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有利于掌握运动及虾青素在不同运动时期对机体的干预效果,有利于明确机体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趋势及恢复情况。目的:基于~1H-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运动及虾青素补充对游泳疲劳大鼠骨骼肌标志性代谢产物的变化及恢复情况。方法:60只7周龄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将其随机分为四个大组,分别为:对照组(C,n=10),单纯给药组(M,n=10),单纯运动组(E,n=10),运动+给药组(EM组,n=30),其中运动+给药组又分为叁个亚组(每组n=10):运动后即刻组(EMJ)、运动后12h组(EM12h)、运动后24h组(EM24h)。C组灌服植物豆油,M及EM每天虾青素给药剂量为6.6mg/kg。E组与EM组大鼠适应性游泳3d后分3阶段正式游泳,每阶段8d共24d。第一阶段:下午2:30开始游泳100min间歇3min;第二阶段:下午2:30开始游泳3h间歇3min;第叁阶段:分别于上午8:00、下午2:30各开始游泳3h间歇3min。游泳结束后分别采集C、E、M、EMJ、EM12h、EM24h大鼠骨骼肌并标记为T1、T2、T3、T4、T5、T6。骨骼肌样本经匀浆、离心及吹干等处理后进行核磁检测,得到的核磁图谱采用MestReNova、SIMCA-P及SPSS软件处理分析后找出核磁差异代谢物。结果:(1)经过筛查和分析后在不同时期共指认大鼠骨骼肌代谢标志物29种,这些代谢物涉及了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嘌呤代谢、膜代谢、渗透压及其他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2)E组与C组相比,除肌酸、肉毒碱、次黄嘌呤、氧化叁甲胺、异亮氨酸、醋酸(p<0.01)、甘油、磷酸胆碱、胆碱、谷氨酰胺、柠檬酸(p<0.05)水平显着升高外,α-葡萄糖、琥珀酸、甘氨酸、丙氨酸(p<0.01)、酪氨酸、甲酸盐、甜菜碱、半胱氨酸及β-葡萄糖(p<0.05)水平显着降低。(3)M组与EMJ组相比:乳酸、半胱氨酸、琥珀酸(p<0.01)、次黄嘌呤、组氨酸(p<0.05)水平显着降低;氧化叁甲胺、α-葡萄糖、肉毒碱、肌酸、肌苷、甜菜碱、异亮氨酸、醋酸、缬氨酸(p<0.01)水平显着升高。(4)E组相比EMJ组:酪氨酸、半胱氨酸、甲酸盐、β-葡萄糖(p<0.01)、甘油、3-甲基组氨酸、柠檬酸、甜菜碱、亮氨酸、缬氨酸(p<0.05)水平下降;次黄嘌呤、α-葡萄糖(p<0.01)水平显着上升。(5)在虾青素补充运动后恢复期乳酸、肌酸、α-葡萄糖及缬氨酸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1)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疲劳运动前后样本能够明显分离与运动引起的大鼠骨骼肌中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嘌呤代谢等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发生改变有关。(2)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可知虾青素补充对安静状态下机体代谢产物影响不大,对运动机体影响较大。(3)虾青素补充可促进疲劳运动后恢复期糖、脂肪及氨基酸的快速恢复。(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范圣东,黄冬冬,马兵伟,张现中,严夏霖[6](2019)在《野山参和园参对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野山参和园参对术后疲劳综合征鼠骨骼肌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园参组和野山参组,每组12只。术后1、3 d,抓力试验检测骨骼肌功能;术后3 d,荧光RT-PCR法检测促炎因子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腓肠肌炎症和萎缩相关蛋白表达,HE染色法观察骨骼肌形态。结果术后3 d与模型组比较,园参组大鼠最大抓力显着增强(P<0.05),腓肠肌IL-1β、TNF-α mRNA表达及p-p38、p-NF-κB、atrogin-1、Murf-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野山参组大鼠最大抓力显着增强(P<0.05),腓肠肌IL-1β、TNF-α mRNA及p-p38、p-NF-κB、atrogin-1、Murf-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园参组比较,野山参组大鼠最大抓力增强(P<0.05),腓肠肌TNF-α mRNA表达及Murf-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肌纤维束直径较宽,肌束间隙紧密;模型组肌纤维束直径较小,肌束间隙较宽;园参组和野山参组肌纤维束形态较模型组得到改善。结论野山参和园参改善了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的骨骼肌炎症反应,且野山参效果优于园参。(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05期)

范圣东[7](2019)在《人参皂苷Rb1改善术后疲劳模型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和肌肉萎缩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是手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尤其是腹部大手术。得了POFS的患者常会感到焦虑,抑郁,睡眠不足,注意力分散,不够集中,肌肉软弱无力和疲劳。手术后疲劳与全身性炎症相关,手术后炎症反应更强烈的患者比炎症水平较低的患者持续疲劳。POFS目前没有完全阐明。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GRb1)能够改善骨骼肌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能量代谢,并能够改善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的中枢炎症。因此,此次研究旨在探讨GRb1对POFS大鼠骨骼肌炎症和萎缩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1)对照(control)组,(2)模型(model)组,(3)模型+人参皂苷Rb1(GRb1)组。GRb1组大鼠从术前3天开始,每天用GRb1(15mg/kg)腹腔注射,直到取材当天,一天一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以相同方式给予生理盐水。通过旷场实验,转棒疲劳实验,抓力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术后自发活动水平,肌肉力量和协调性。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通过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大鼠腓肠肌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腓肠肌中p38和NF-κB的磷酸化水平以及murf1和atrogin-1的表达水平。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腓肠肌的超微结构。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腓肠肌中的炎性浸润情况。结果:术后第1,3,7天,通过行为学实验的检测,模型组大鼠自由活动水平下降,抓力下降,平衡协调能力降低,GRb1显着增加了术后疲劳模型大鼠术后的自由活动水平,肌肉力量和肌肉协调能力。通过ELISA和q RT-PCR实验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肌肉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升高,GRb1组大鼠血清和肌肉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降低。通过WB实验,模型组大鼠p38和NF-κB的磷酸化水平升高,murf1和atrogin-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GRb1组大鼠p38和NF-κB的磷酸化水平降低,murf1和atrogin-1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发现,与模型组相比,用GRb1处理的大鼠具有较低水平的炎性浸润水平。此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GRb1组大鼠腓肠肌的肌丝形态好于模型组。结论:总之,我们通过术后行为学检测结果观察到,人参皂苷Rb1明显改善了POFS大鼠的骨骼肌功能。骨骼肌的炎症反应和萎缩可能与POFS的发生机制相关。人参皂苷Rb1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减轻肌肉萎缩。人参皂苷Rb1对术后疲劳模型大鼠具有抗疲劳作用,很可能是加速术后恢复的潜在药物。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探索GRb1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杨佳丹,向荣凤,戴青,来小丹[8](2019)在《人参皂苷Rg3对模拟高原缺氧大鼠的抗疲劳效应和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在模拟高原环境下提高大鼠的抗疲劳能力和对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Rg3+正常对照组(NG+Rg3)、缺氧模型组(model group,MG)、Rg3+缺氧模型组(MG+Rg3)。MG组和MG+Rg3组在模拟海拔5 000 m高度的低压舱中喂养,大鼠每日从模拟高原环境中取出1 h行Rg3灌胃,剂量为20 mg/(kg·d)。连续灌胃15 d后,观察大鼠在正常环境和模拟高原环境下力竭游泳时间。力竭游泳实验结束后30 min,腹主动脉采血并检测大鼠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叁酯(triglyceride,TG)、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糖(glucose,GLU)、血氨(blood ammonia,BA)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的变化。同时迅速分离大鼠股四头肌,检测骨骼肌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以及呼吸链复合物Ⅲ、Ⅳ活性的变化。结果 Rg3显着延长正常环境和模拟高原环境下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1);显着上调正常环境和模拟高原环境下大鼠血清TC、TG、LDH、GLU浓度(P<0.05,P<0.01)和骨骼肌线粒体Mn-SOD活性及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活性(P<0.01);显着下调模拟高原环境下大鼠的BUN含量和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在模拟高原环境下可延长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改善疲劳相关的生化指标,提高骨骼肌线粒体对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和供能效力。(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雷极英,杨雪冰,王春宁,宋琳哲,郭建中[9](2018)在《低频脉冲超声对大鼠骨骼肌疲劳的恢复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大鼠的运动疲劳模型,研究低频脉冲超声对骨骼肌运动疲劳的恢复效果,通过对肌肉组织的物理(体重)和生化(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丙二醛和钙离子)指标分析,研究低频脉冲超声与大鼠骨骼肌疲劳恢复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进行超声照射后,大鼠血清中的CK值和BUN值较疲劳组得到一定的缓解,体重存在一定范围的上升。初步的实验表明低频脉冲超声对缓解肌肉的疲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声学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王小飞[10](2018)在《四叶参水提物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通路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四叶参水提物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通路的影响,探讨四叶参水提物抗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运动性疲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依据。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四叶参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选用红景天胶囊灌胃作为疗效对比。除正常组外,大鼠在每日灌胃后1小时进行负重游泳训练,以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负重游泳训练4周后,末次采取一次性力竭运动,并记录各组大鼠力竭时间。力竭即刻选取各组大鼠8只,麻醉后分别制备血清、肝脏和腓肠肌样本待检;力竭后12小时再将各组另一半大鼠麻醉,并制备腓肠肌组织样本。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腓肠肌的病理学改变,通过试剂盒测定血清CK、BLA、BUN以及肝脏LG、SOD、MDA的含量,探讨能量代谢和氧化机制。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力竭即刻和力竭12小时后腓肠肌AMPK、PGC-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由浅入深,逐层分析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学机制和四叶参水提物的分子作用靶点。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四叶参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均显着延长了力竭游泳时间(P<0.01);(2)四叶参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LG和SOD含量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而血清中CK、BLA、BUN含量相比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3)力竭即刻:模型组大鼠AMPK和PGC-lα蛋白较正常组显著高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叶参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AMPK、PGC-lα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4)力竭12小时后:模型组大鼠骨骼肌AMPK和PGC-lα蛋白表达较力竭即刻显著降低(P<0.01),经药物治疗后,四叶参组和阳性对照组AMPK、PGC-lα蛋白较模型组仍显著高表达(P<0.01)。结论:四叶参水提物可有效治疗运动性疲劳,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骨骼肌AMPK、PGC-lα蛋白高表达,进而提高肝糖原的储备和SOD的活性,从而缓解骨骼肌运动性疲劳。(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期刊2018-06-30)

骨骼肌疲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血流限制伴小强度抗阻运动(LL-BFR)对低体重年轻女性骨骼肌微循环、神经肌肉激活以及主观疲劳感受(RPE)的影响。方法:18名中等活动度的低体重年轻女性分别进行3种抗阻运动方案:LL-BFR(30%1RM+60%动脉闭塞压的血流限制)、单纯的小强度抗阻运动(LLRT)(30%1RM)以及传统的大强度抗阻运动(HLRT)(75%1RM)。其中LLRT与LL-BFR方案需分别完成75次、4组重复运动(30+15+15+15),组间休息30秒;HLRT方案完成40次、4组重复运动(10+10+10+10),组间休息1分钟。采集整个运动过程中优势侧股外侧肌的血氧饱和度(SO2)、单位血红蛋白(r Hb)、单位血流量、单位血流速度和表面肌电信号,并进行主观疲劳评分(RPE)。结果:LL-BFR与LLRT两种运动方案均造成SO2的显着下降(P<0.05);其中LL-BFR方案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LLRT方案(P<0.01),且未能在运动停止后恢复至实验前水平(P<0.05)。虽然LL-BFR方案的单位血流速度在运动中明显低于HLRT方案(P<0.01),但在运动结束后,仅LL-BFR方案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单位血流速度(P<0.01)。LL-BFR方案可产生与HLRT方案相似的神经肌肉激活(P=0.322),与此同时LLRT方案的神经肌肉激活明显低于HLRT方案(P<0.05)。LL-BFR方案的主观疲劳明显高于LLRT方案(P<0.05)。其余各指标在方案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LL-BFR方案中,肌肉激活与SO2呈负相关(r=-0.604),且RPE评分也与SO2(r=-0.743)及单位血液流速(r=-0.526)呈负相关;而在LLRT方案中,RPE仅与单位血流速度有关(r=0.588)。结论:LLRT方案不足以诱发明显的神经肌肉反应,但在此基础上额外增加血流限制,可使肌纤维募集增加,甚至与HLRT方案相似,这种肌纤维募集的增加与工作肌SO2和单位血流速度的下降有关,这也使得运动中的RPE进一步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骼肌疲劳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影,郭标.姜黄素改善过度训练所致的骨骼肌氧化应激损伤及运动疲劳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2].潘颖,赵彦,马晓缓,田宜鑫,孙强.血流限制伴小强度抗阻运动对低体重女性骨骼肌微循环、神经肌肉激活及主观疲劳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

[3].陈海燕,金晨曦,吴明阳,冯勤勤,耿玉杰.龟鹿益神颗粒调控MEK/ERK通路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骨骼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4].于雁飞,王通,王广飞,王运智,李亚.海参肽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9

[5].孙卓.虾青素干预及疲劳运动对大鼠骨骼肌代谢组学影响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9

[6].范圣东,黄冬冬,马兵伟,张现中,严夏霖.野山参和园参对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成药.2019

[7].范圣东.人参皂苷Rb1改善术后疲劳模型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和肌肉萎缩的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8].杨佳丹,向荣凤,戴青,来小丹.人参皂苷Rg3对模拟高原缺氧大鼠的抗疲劳效应和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9

[9].雷极英,杨雪冰,王春宁,宋琳哲,郭建中.低频脉冲超声对大鼠骨骼肌疲劳的恢复效果研究[J].声学技术.2018

[10].王小飞.四叶参水提物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通路表达的影响[D].湖北民族学院.2018

论文知识图

VDT作业骨骼肌疲劳感的发生率视频显示终端作业者骨骼肌疲劳感...黄芪提取物对小鼠比目鱼肌恢复后疲劳...骨骼肌细胞形态学(光镜,×200)2-2肌肉收缩图像熵验证图Fig....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形态学(电镜,×1...

标签:;  ;  ;  ;  ;  ;  ;  

骨骼肌疲劳论文_李影,郭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