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肝毒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性,内涵,线粒体,机制,毒理学,靶向,多态性。
肝毒性论文文献综述
林怡,刘文彬,杨琳,王鑫[1](2019)在《RFC1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甲氨蝶呤肝毒性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RFC1 rs1051266与NHL患者MTX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使用大剂量MTX的NHL患者血样,检测RFC1 rs1051266位点突变,评价MTX化疗后的肝毒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MTX肝毒性的关系。结果 RFC1 rs1051266野生型(AA)和突变型(AG+GG)患者发生肝毒性的比例分别为52.6%和67.7%,无显着性差异(P=0.278)。结论 RFC1 rs1051266基因多态性可能不影响NHL患者MTX肝毒性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11期)
唐黎明[2](2019)在《基于中药特点的肝毒性研究方法与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毒性中药共有83种,其中大毒10种,小毒31种,有毒42种,中药引起的毒副作用主要有脏器毒性(肝、肾毒性等)、过敏反应等。中药肝毒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常规的毒理学评价以整体动物试验为主,包括大鼠、小鼠、犬等进行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等。模式动物斑马鱼由于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胚胎透明,利于观察,广泛应用于肝毒性的早期筛选。常规的肝毒性指标包括血清ALT、AST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在肝毒性早期预警研究中涌现了精氨酸酶、血清F蛋白、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等肝损伤潜在血清生物标志物,特别是血清miRNA-122能更早期、更敏感的提示肝损伤而作为新型候选诊断标志物备受关注。基于组学技术的系统生物学与网络药理学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网络毒理学,网络毒理学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的整体观,联合体外毒性评价技术能更全面地预测和准确地评价中药的毒性。随着现代毒理学新技术和新模型的发展,精密肝切片(precision-cut liver slice,PCLS)模型可以在早期快速、高效的识别药物改变脂质代谢以及胆汁酸淤积的机制;人原代肝细胞、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模型可用于肝毒性的早期筛选;"叁明治"培养模型(sandwich-cultured rat hepatocytes,SCRH)是研究胆汁淤积和代谢酶诱导相互作用的有力手段;3D培养和器官芯片能较好的模拟体内细胞间微环境,模拟药物的体内作用。在亚细胞水平采用荧光成像和高内涵分析技术研究中药对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损伤及核膜、细胞活性的改变,是评估和预测中药肝毒性的有效手段。回顾和分析中药研究现状,发现中药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中药产地、药材质量直接影响药效物质含量、药效及毒性;不同文献报道的毒性剂量相差较大;缺少对药材质量的控制、试验重复性差等。从基于临床应用和药典质量控制的肝毒性研究和基于化学分析联合毒理学评价新技术、新方法的肝毒性预测和筛选研究综合分析为药典中肝毒性中药的质量控制,毒性剂量限值确定提供了新思路。对中药的肝毒性研究从道地药材-饮片-浸膏-浸膏受试物溶液-血药浓度测定的全程式质量控制结合药效和毒性确定《中国药典》质量控制中指标成分与药效和毒性的相关性。以山豆根为例,基于临床应用的山豆根全程式质量控制联合药效和毒理研究显示《中国药典》质量控制指标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与其药效和毒理均相关。基于化学提取分离及色谱技术联合体外高内涵分析技术的线粒体损伤肝毒性研究发现除了《中国药典》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外,还有其他成分可能是山豆根的毒性成分,上述新发现的毒性成分是否应该纳入山豆根药典质量控制标准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阮燕娇,林俊粒,盛亚丽,张家伟,杨威[3](2019)在《通过监测胆汁酸稳态环境发现肝毒性在中药毒理研究中应用的新设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肝脏是机体内药物代谢最主要的场所,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而由中草药导致的肝损伤称为中药性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DILI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己明确可以引起DILI的药物超过1000种,据研究报道,在我国引起(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郭胜亚,戴明珠,周佳丽,朱晓宇,李春启[4](2019)在《壮骨关节丸对斑马鱼肝毒性评价及其毒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壮骨关节丸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常用口服复方中药制剂,为狗脊、淫羊藿、独活、骨碎补、续断、补骨脂、桑寄生、鸡血藤、熟地黄、木香、乳香等制成的黑色浓缩丸或水丸。临床早有报道其有肝毒性。近年来壮骨关节丸涉及的病例报告数量呈增长趋势,但肝毒性的发生机制确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式动物,评价壮骨关节丸对斑马鱼的肝脏毒性,并对毒性进行机制研究。方法受精后3天(3dpf)斑马鱼分别用15.6、52、156和158μg/mL浓度壮骨关节丸处理2d后,解剖显微镜下活体观察肝脏大小、肝变性程度和卵黄囊吸收程度,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肝细胞结构,测定肝功能相关指标ALT和AST水平,测定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家族的CYP3A4和CYP2D6,同时对凋亡相关的半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8和9 (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和基因(bax和bcl-2)进行检测,以期从多个层面对壮骨关节丸引起的肝毒性做全面的评价和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6μg/mL和158μg/mL组斑马鱼肝脏面积显着增加(p<0.001),肝脏变性明显(p<0.01),卵黄囊吸收延迟(p<0.01&p<0.001)。病理切片显示156和158μg/mL浓度条件下肝细胞结构紊乱、边缘不清晰和肝细胞间隙增加。生化指标显示在158μg/mL浓度条件下可增加AST活力(p<0.05)、在15.6、52、156和158μg/mL浓度条件下抑制CYP3A4和CYP2D6活性(p <0.05&p <0.05&p <0.001&p <0.001)及在156和158μg/mL浓度条件下促使凋亡基因bax上调(p<0.01&p<0.01),启动由caspase-9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p <0.001&p<0.001),,最终导致caspase-3大量升高(p <0.01&p <0.01),最终引起肝细胞凋亡。结论上述结果从细胞生物学、生理功能、病理学和组织器官形态等多个水平都证实了壮骨关节丸的肝毒性,跟壮骨关节丸的临床人体服用不良反应结果一致。斑马鱼能够快速评价药物肝毒性,并且有很好的预测性,是对体外细胞检测和传统哺乳动物评价方式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羊菲,金若敏[5](2019)在《基于中药特点的肝毒性研究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进入机体后,有个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肝脏作为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脏器,是药物毒性反应最重要的靶器官之一。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服用药物过程中,由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属于常见而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随着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等使用范围的增长,其发病比例也逐年增加。基于中药特点从以下方面对中药引起肝毒性进行评价。中药肝毒性作用机制中药在肝脏代谢时,其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氧化应激造成肝细胞凋亡/自噬、线粒体损伤诱发肝细胞死亡、炎症介质致肝毒性、胆汁淤积致肝毒性、能量、糖脂代谢紊乱致肝毒性,甚至对肝药酶产生影响的方式引起机体肝脏损伤。中药肝毒性研究关注点中药具有多成分,加之药物成分间相互作用等问题,导致中药毒性和安全性研究较为复杂。评价中药安全性时应尽可能考虑农残、重金属和真菌等外源性污染因素,规避外源性因素对毒性评价的影响。同时也需考虑中药同名异物、产地与批号、炮制和配伍等源于中药自身特点因素对毒性评价的影响。中药肝毒性研究方法研究中药肝毒性,可采用结构预警预测中药肝毒性成分、整体与离体实验、药代动力学与毒代动力学相结合等多方面综合研究。采用系统毒理学新理论与新技术方法,如高内涵分析技术、精密干切片技术等对中药肝毒性进行综合评价。中药引起肝毒性的因素相当复杂,为了更加全面阐明中药肝毒性及作用机制,不仅要考虑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还应加强中药体内药代与毒代相结合,并结合中药药效和毒性研究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将传统中医药辨证论与现代药理学理论和技术,深入研究中药致肝毒性及其机制,减少和防止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黄坚,盛云华,唐黎明[6](2019)在《肝毒性体外评价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组织工程、分子生物学、荧光探针、细胞成像及图像采集等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模拟人肝功能的细胞培养技术以及更灵敏的细胞功能检测技术被开发出来用于药物肝毒性评价,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药物肝毒性预测和评价的准确性。本文综述了用于肝毒性评价的细胞培养和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在细胞培养技术方面,研究人员陆续开发出了肝细胞夹心培养(Sandwich-Cultured Hepatocyte,SCH)、叁维培养(3D culture)、共培养(co-culture system)等技术。其中,肝细胞夹心培养(Sandwich-Cultured Hepatocyte,SCH)技术即是把肝细胞置于两层特殊培养基之间培养的常用细胞系统。SCH能较长时间的维持肝细胞生理功能,增加代谢酶活性,恢复细胞多边形态,增强蛋白分泌,其价值体现在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与胆汁摄取和分泌相关的胆小管结构,这使SCH更适于研究胆管毒性和胆汁淤积性肝毒性。SCH己被用来评价了利福平、波生坦等大量西药对胆汁分泌和排泄的影响,近年来也有研究者将SCH用于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等中药成分研究中,以评价这些成分在肝细胞中胆汁外排特征。叁维培养(3D culture)技术是使用特殊的方法、材料及装置,使肝细胞呈立体方式生长,形成类似器官的微结构,从而表现出肝脏特有的功能。根据所用方法、材料和装置的不同,叁维培养可分为生物反应器叁维培养、聚球体培养、微流控芯片叁维培养等,该类模型的共同特点是能长期维持肝细胞的功能并允许药物在培养体系内反复暴露,临床上多数药物需要反复暴露才能表现出肝毒性,此方法模拟药物在人体内长期暴露的状态,从而更有效预测药物对人体肝毒性。已有大量研究用叁维培养肝细胞评价了曲伐沙星、对乙酰氨基酚、左氧氟沙星等西药长期暴露的肝毒性。李丹丹等人用3D HepG2细胞分别评价了中药何首乌及补骨脂的单次给药毒性和7天给药毒性,结果发现3D HepG2细胞对重复给予上述药物表现出更高的毒性敏感性。共培养(co-culture system)技术是将两种以上细胞混合共同培养的细胞模型,肝细胞常可与肝非实质细胞(Kupffer细胞、巨噬细胞等)或非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等)共培养,有研究者将人肝细胞、星状细胞、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进行了混合培养,结果发现细胞的生物转化功能、对炎症刺激的反应、细胞间的联系和细胞桥粒的形成均得到改善。该模型能模拟肝脏微环境,有利于评价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发现药物肝毒性的作用机制及可能作用靶点。在分析技术方面,除了传统的细胞活力测定以外,也新发展出了高内涵分析(High-Content Analysis,HCA)技术,HCA是基于指示毒性参数的荧光探针和自动化细胞成像分析技术的细胞毒性评价方法,其特点是能够定量监测由药物引起的细胞形态、生化参数、亚细胞功能的改变,实现了对单个细胞的多参数、多靶点动态分析,并能按时间顺序呈现亚细胞器的损伤变化,有利于阐明细胞损伤机制。马喆等人将HCA用于何首乌肝毒性成分的分析及致毒机制的探讨,结果发现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和没食子酸可能是致肝毒性的主要成分其致肝毒性机制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程源等人也用HCA评价了诃子的肝毒性,发现具有快速、高效、通量化检测细胞毒性的特点的HCA技术更适合于多成分、多作用靶点中药的毒理学研究。体外肝毒性预测和评价在中药毒性成分筛选和毒性机制阐明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述培养和检测技术均能显着提高药物肝毒性评价的可靠性,部分技术已应用于中药提取物及成分的肝毒性研究中,并用于阐明中药肝毒性成分和作用机制。但上述方法在使用上也均存在局限性,我们期待随着技术发展,能建立近似模拟体内环境的肝细胞培养模型,甚至将肝细胞培养系统与其他组织模型连接起来,形成"人体芯片"的微生理系统,为中药肝毒性的准确评价提供更完善的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车琳,吴自力,黄婧,潘虹,郭倪君[7](2019)在《线粒体RB关联性坏死性凋亡介导镉诱导肝毒性损伤的体内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镉作为常见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物,在体内蓄积易造成肝、肾等组织器官毒性损伤。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作为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本课题组前期已证明可参与肝细胞毒性损伤,提示外源物诱导肝毒性转归是否经由线粒体关联性坏死性凋亡的分子机制有待研究。本研究聚焦于靶细胞器线粒体,拟探讨镉诱导坏死性凋亡的肝毒性作用及其线粒体关联性分子机制及其线粒体靶向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成年ICR小鼠,雌、雄各半,按性别随机分为4组,包括对照组(Ctrl,给予生理盐水)、CdCl2组(1 mg/kg·bw)、二甲双胍(Met)组(100 mg/kg·bw)和Met+CdCl2干预组;CdCl2腹腔注射、Met灌胃,连续染毒一周,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变化。最后一次处理24h后,处死小鼠取肝脏组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肝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Mt1基因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B)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RB蛋白、坏死性凋亡标志蛋白p-MLKL和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的蛋白水平和组织分布,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肝组织匀浆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评价肝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CdCl2的各处理组小鼠肝组织中mMt1 mRNA水平均增高,提示镉染毒模型的建立;与对照组相比,CdCl2组肝组织中RB、p-MLKL和Drp1表达及其在线粒体转位均显着性增高(P<0.05),肝脏组织出现肝索断裂和肝细胞空泡化等病理学改变,AST和ALT水平升高(P<0.05)。与CdCl2组相比,Met+CdCl2干预组中p-MLKL表达、Drp1和RB的表达及其线粒体转位均显着性降低(P<0.05),肝索断裂和肝细胞空泡化均明显减少,抑制CdCl2诱导的AST和ALT水平升高(P<0.05);上述结果在雌、雄小鼠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线粒体关联性坏死性凋亡参与介导镉暴露诱导的肝脏毒性,与线粒体RB和Drp1调节有关,Met靶向干预Drp1可抑制线粒体依赖性肝毒性转归。(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孙艳敏,荆黎,施致雄[8](2019)在《十溴二苯乙烷或十溴二苯醚暴露致SD大鼠肝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大鼠染毒模型,观察十溴二苯乙烷(DBDPE)或十溴二苯醚(BDE-209)暴露对致SD大鼠肝毒性,并探讨潜在的毒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包括对照(Control)组,DBDPE或BDE-209低、中、高染毒组(5、50和500mg/kg bw/day),经28天连续灌胃染毒后,腹主动脉取血,并取肝脏用于后续实验。测定指标包括大鼠肝重、血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学形态、肝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指标、相关核受体和代谢酶(PXR、CAR、CYP3A1及CYP3A2等)。结果:DBDPE染毒组,大鼠的肝脏重量和脏器系数没有明显变化。500mg/kgbw/dayBDE-209染毒组可导致肝脏重量增加,50和500mg/kgbw/dayBDE-209组的脏器系数显着增加。50、500mg/kgbw/dayBDE-209和DBDPE染毒组大鼠GGT水平显着增加,50和500mg/kg bw/day BDE-209染毒组TBIL和IBIL显着高于对照组。在500mg/kg bw/day BDE-209和DBDPE染毒组中,Glu水平明显增加。MDA、GSH和SOD检测结果发现BDE-209或DBDPE均可引起肝脏氧化损伤,与DBDPE相比,BDE-209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更为严重。与对照组相比,DBDPE染毒组TNF-α和IL-6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但50和500mg/kg bw/day BDE-209染毒组可导致TNF-α和IL-6的显着增加。核受体和相关代谢酶检测结果显示BDE-209或DBDPE可能通过抑制PXR和CAR表达并促进CYP3A抑制对肝脏代谢能力造成影响。组织病理学实验发现5mg/kgbw/dayBDE-209组肝细胞轻度肿胀,50和500mg/kgbw/day组则观察到肝细胞水肿、羽毛状坏死等明显改变,且随剂量增加而加重。在DBDPE染毒组中也观察到类似结果。结论:BDE-209或DBDPE暴露可引起肝脏组织病理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干扰大鼠的正常代谢,抑制PXR和CAR进而抑制CYP3A酶的表达,产生肝毒性作用,对大鼠肝脏造成损伤,且BDE-209显示出比DBDPE更高的肝毒性。(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苏萍,陈影,张广平,张海静,陈腾飞[9](2019)在《阿托伐他汀的肝毒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肝毒性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 han雄鼠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低(68.5mg/kg)、高剂量组(205.5 mg/kg),按照10mL/kg的药液体积给药,溶媒对照组ig等体积5%CMC-Na,连续ig28d。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E)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在体外,HepG2细胞经传代培养后,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丙二醛(MDA)水平、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弥漫性肿胀,核分裂多见,部分肝细胞极性消失,排列紊乱(P<0.05)。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给药后血清中ALT和AST显着升高(P<0.05、0.01)。在体外,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25、250、500μmol/L能明显抑制细胞存活率(P<0.05、0.001)。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500μmol/L HepG2细胞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25μmol/L能使Na~+-K~+-ATP酶活性增强,500μmol/L使Na~+-K~+-ATP酶活性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25、250、500μmol/L均能使能使Ca~(2+)-Mg~(2+)-ATP酶活性降低(P<0.01,0.001)。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25、250、500μmol/L均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高剂量可导致肝组织损伤,其毒性作用通过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抑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从而破坏细胞内微环境的平衡,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文苾蕊,张志玲,陈乃宏[10](2019)在《甘草酸防治雷公藤肝毒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但雷公藤的肝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甘草酸,又称甘草甜素,可水解为甘草次酸和两分子葡萄糖醛酸,通过降低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乙醇脱氢酶的数值以及肝脏中白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并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促进Nrf2相关蛋白表达,调控下游Ⅱ相解毒酶促进雷公藤毒物的代谢,从而对肝脏产生保护作用。本文将就甘草提取物甘草酸对雷公藤所致肝毒性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已期在临床上为开发利用甘草酸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肝毒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毒性中药共有83种,其中大毒10种,小毒31种,有毒42种,中药引起的毒副作用主要有脏器毒性(肝、肾毒性等)、过敏反应等。中药肝毒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常规的毒理学评价以整体动物试验为主,包括大鼠、小鼠、犬等进行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等。模式动物斑马鱼由于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胚胎透明,利于观察,广泛应用于肝毒性的早期筛选。常规的肝毒性指标包括血清ALT、AST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在肝毒性早期预警研究中涌现了精氨酸酶、血清F蛋白、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等肝损伤潜在血清生物标志物,特别是血清miRNA-122能更早期、更敏感的提示肝损伤而作为新型候选诊断标志物备受关注。基于组学技术的系统生物学与网络药理学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网络毒理学,网络毒理学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的整体观,联合体外毒性评价技术能更全面地预测和准确地评价中药的毒性。随着现代毒理学新技术和新模型的发展,精密肝切片(precision-cut liver slice,PCLS)模型可以在早期快速、高效的识别药物改变脂质代谢以及胆汁酸淤积的机制;人原代肝细胞、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模型可用于肝毒性的早期筛选;"叁明治"培养模型(sandwich-cultured rat hepatocytes,SCRH)是研究胆汁淤积和代谢酶诱导相互作用的有力手段;3D培养和器官芯片能较好的模拟体内细胞间微环境,模拟药物的体内作用。在亚细胞水平采用荧光成像和高内涵分析技术研究中药对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损伤及核膜、细胞活性的改变,是评估和预测中药肝毒性的有效手段。回顾和分析中药研究现状,发现中药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中药产地、药材质量直接影响药效物质含量、药效及毒性;不同文献报道的毒性剂量相差较大;缺少对药材质量的控制、试验重复性差等。从基于临床应用和药典质量控制的肝毒性研究和基于化学分析联合毒理学评价新技术、新方法的肝毒性预测和筛选研究综合分析为药典中肝毒性中药的质量控制,毒性剂量限值确定提供了新思路。对中药的肝毒性研究从道地药材-饮片-浸膏-浸膏受试物溶液-血药浓度测定的全程式质量控制结合药效和毒性确定《中国药典》质量控制中指标成分与药效和毒性的相关性。以山豆根为例,基于临床应用的山豆根全程式质量控制联合药效和毒理研究显示《中国药典》质量控制指标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与其药效和毒理均相关。基于化学提取分离及色谱技术联合体外高内涵分析技术的线粒体损伤肝毒性研究发现除了《中国药典》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外,还有其他成分可能是山豆根的毒性成分,上述新发现的毒性成分是否应该纳入山豆根药典质量控制标准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毒性论文参考文献
[1].林怡,刘文彬,杨琳,王鑫.RFC1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甲氨蝶呤肝毒性的关系研究[J].海峡药学.2019
[2].唐黎明.基于中药特点的肝毒性研究方法与思路[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阮燕娇,林俊粒,盛亚丽,张家伟,杨威.通过监测胆汁酸稳态环境发现肝毒性在中药毒理研究中应用的新设想[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郭胜亚,戴明珠,周佳丽,朱晓宇,李春启.壮骨关节丸对斑马鱼肝毒性评价及其毒性机制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羊菲,金若敏.基于中药特点的肝毒性研究评析[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黄坚,盛云华,唐黎明.肝毒性体外评价技术研究进展[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车琳,吴自力,黄婧,潘虹,郭倪君.线粒体RB关联性坏死性凋亡介导镉诱导肝毒性损伤的体内试验研究[C].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8].孙艳敏,荆黎,施致雄.十溴二苯乙烷或十溴二苯醚暴露致SD大鼠肝毒性研究[C].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9].苏萍,陈影,张广平,张海静,陈腾飞.阿托伐他汀的肝毒性机制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9
[10].文苾蕊,张志玲,陈乃宏.甘草酸防治雷公藤肝毒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