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行柜面排长队办业务的成因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陆乔宇[1](2021)在《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当下的传统金融时代己经落后的情况下,互联网利率化对金融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同时也推动了其进行多方面的革新。为了更方便全面地给客户提供服务,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银行有必要将智慧化改造加入到网点本身的业务过程中,通过发展新兴技术和工具敏锐地洞察并且掌握客户各种需求,中国银行姜堰支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更是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走好智慧化转型之路。本文通过对智慧化转型的环境分析得出,中国银行姜堰支行所处的姜堰地区经济平稳,社会文化良好,科技环境适宜,在行业背景方面比较突出的有多元化融资发展、竞争格局的多元化、利率市场化加快、金融外在风险的多样化、互联网金融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同时对中国银行姜堰支行内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组织结构分析、业务能力分析、风险内控能力分析、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分析等,得出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势在必行,只有通过转型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PEST分析法进行相关研究,经调查表明,目前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引进智慧柜员机减轻柜面压力、丰富了线上服务功能、网点服务分区布局进行了优化重构、精简业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但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而言,一是智慧柜员机配套不完善,例如智慧柜员机仍需引导协助、智慧柜员机相关配套服务仍需改进、智慧柜员机的风险管理有待加强;二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程度不高,例如线上获客能力不足、线下客户维护困难、双渠道间的冲突不断;三是智慧网点转型缺乏多样性,智慧化改造存在同质化问题,缺乏灵活性和特色化;四是智慧网点人员服务能力不高,面对智慧化改造升级,员工因长期的习惯在思想和行动上难以很好地配合。究其原因,主要有重硬件智慧化而轻服务智慧化,即认为智慧化的转型就是智能设备的转型;金融科技运用不充分,如只想通过内部升级来提高智慧化进程,忽略了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合作;缺少网点智慧化转型的科学部署,如智慧化转型建设缺乏精细化,忽视客户服务和客户的体验感;基层网点人员对智慧化转型重视度不高,网点负责人目光短浅,认为智慧化转型作用不大,不如加强营销以提升业绩。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转型目标是由交易操作型转变为产品销售型,而智慧化转型是关键一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完善智慧柜员机配套服务和制度。将智慧柜员机纳入网点排队管理的系统,以尽快解决客户在智慧柜员机前站着排队问题;加强智慧柜员机与员工的服务协同,优化智能服务区的服务及营销效果;强化智慧柜员机的风险管理,杜绝网点案件发生而造成监管部门处罚。第二,是要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比如优化金融场景服务,丰富客户可视化的互动体验;构建线下金融新场景,解决社会服务的线下场景存在的不足;与三方合作共发展,进一步丰富银行网点的业务场景。第三,科学统筹智慧网点布局。包括科学规划网点地理定位,服务更多和更优质的客户;以客户群类型建设特色网点,突出经营特色化;充分发挥小型网点战略优势,以小型网点进驻新兴业务市场。第四,推动智慧网点员工转型。例如优化网点人员配比,优化劳动组合;优化员工技能培训方案,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建设专业人才的队伍,合理规划人才队伍为银行智慧化转型服务;加强网点的转型宣导,树立员工科学的转型理念,提高转型的效率和质量。智慧网点的发展建设是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长期的过程,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现在还处于建设初期,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不断优化。诚然,要做好银行智慧化转型,依靠简单的软硬件升级是不够的,还要针对不同方面对银行网点的智慧化改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完善,相信在众多学者不倦的努力研究和探讨下,智慧化转型后的银行网点发展会越来越好。
潘韵舟[2](2021)在《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金融业也随之蓬勃发展,银行之间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程度,商业银行会对所有客户进行综合评估,那些拥有优良性资产的客户,势必受到银行的特别关注,优质客户掌握的越多且不流失,会为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资金同时产生丰厚的利润,政府机构客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于起步较晚、资源和网络相对有限的商业银行来说,政府机构客户更是各商业银行相竞争的目标。近年来,工行兰州金城支行依托总行进行整体战略规划,通过开展拓户营销和机构产品创新研究对政府机构客户规划有较高的完成度,但相比于兰州分行其它支行和甘肃省内其它商业银行,其政府机构业务在数量、质量及存量,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首先以国内外商业银行满意度和政府机构客户的营销理论为基础,接着分析出了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的营销现状,再采用SERVQUAL模型,通过227份调查问卷和客户访谈归纳和总结了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的满意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随后,以SERVQUAL模型的分析为基础,设计出了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策略。具体措施如下有:实现业务创新;加强对外宣传;定价合理;提升服务水平;完善营销体系。最后,为保证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提升策略有效实施,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包括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战斗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加强金融科技获客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本论文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满意度模型设计出设计出提升思路和目标,因此对提升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和支行市场竞争力具有较高的指导性。
魏伟[3](2020)在《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给我国本土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受此影响,外资银行、其他新兴股份制银行纷至沓来,他们依靠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原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是巨大的,之前的行业格局被打乱,新的行业格局在形成,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的当下,客户成为银行疯狂抢夺的资源,拥有一定规模的客户,是银行实现有效发展的关键。另外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下,也改变了客户获得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方式与习惯。互联网金融因为能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而深受客户的喜爱,成功抢占大量客户资源。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忠诚度已经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盈利能力、有的甚至是生存下去的重要方向。农商银行与国内四大行对比,发展经验尚浅,虽然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金融服务水平、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方面还需要提升,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农商银行急需转变客户管理模式,避免客户的进一步流失。将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作为研究课题,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意义深远。本文以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了解不同学者对客户忠诚度概念的解读,明确客户忠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掌握客户忠诚度对银行价值产生影响的规律,同时梳理商业银行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客户忠诚度措施的相关理论。其次进行实地调研,掌握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的现状,展开问卷调查,搜集一手资料,明确银行客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剖析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的问题和问题形成的根由。最后,基于现状及发现的问题,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提升策略,包括进行客户细分精准营销、提升创新能力丰富产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转化成本等。本文的研究可以完善现有农商银行客户满意度的研究体系,同时也能够为农商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质量提升带去针对性的参考。
邓潇潇[4](2020)在《增城农行营业网点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商业银行自诞生起不断的经历着演变和改革,形成了现今成熟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体系。各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面临传统金融组织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又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在显着的创新驱动环境下,怎样迎接挑战、适应挑战、甚至主动拥抱挑战,寻求更深远的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重要话题。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改革浪潮,国内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网点转型方向、开拓电子化渠道,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借助国内外网点转型理论的发展和转型成功经验,以农行广州增城支行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行网点业务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成因,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日常工作中对于网点转型问题的思考和体会,对增城农行网点业务的转型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当地政治、经济、地理、人文等因素,将增城农行辖内营业网点划分类别,分析各类型网点目前在选址、硬件设施、业务结构、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该行进行网点转型研究:整合优化网点业务的设施装备,对网点硬件设施方面提出了选址、改造、功能分区等建议;全面提升网点服务功能,对服务管理、员工队伍管理和营销管理方面提出了转型对策,以期达到网点战略转型,带动中间业务提升目标。本文结合增城农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增城农行营业网点转型工作后续发展可操作性的建议和策略,将目前投产的各类智能设备运营与网点人员辅助及营销工作紧密结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更好的推广智能设备的应用,使转型工作更接地气,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使增城农行更好地实现服务城乡的使命和责任。期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为其他银行同业的网点转型工作带来思考和借鉴。
白京厚[5](2020)在《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原有金融体制下的传统金融模式正在逐步发生转变。在过去传统的金融环境中,银行机构依靠其健全的体制、丰厚的产品、庞大的资源、完善的服务,处在金融服务产业链的核心位置。然而,在新金融改革背景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良性刺激下,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生物识别等一系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代表的金融科技(Fintech)时代的来临正在改变着金融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以及偏好,商业银行传统的产品和服务亟需改变。在新的金融环境中,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大型零售商、电子商务平台等市场参与方组成的新金融生态圈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如何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和固有的经营模式,从而抓住机遇重塑客户关系、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对商业银行而言迫在眉睫。客户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基石,客户资源、客户质量、客户关系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命脉。在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服务渠道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其竞争最终落地到对客户的竞争。客户关系管理作为商业银行挖掘、维护客户的一种新型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其系统化建设能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商业银行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本文以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具体实践为案例,以关系营销理论、客户价值理论等为理论指导,全面分析了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客户识别与细分、客户选择与开发、客户维护与挽留、客户价值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策略,从组织、考核、管理、人力、服务、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通过对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优化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为其实现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帮助和指导,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其客户关系的良性化、优质化和稳定化;另一方面以期为商业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和策略优化提供借鉴思路。
邱红[6](2019)在《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行属于金融服务行业,银行的营业网点不仅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最主要的窗口,也是服务客户的主要场所、产品实现的主要渠道,还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和参与竞争的前沿阵地。随着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营业网点的运营管理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引发出许多的新问题新矛盾,而网点运营管理直接关系着商业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运营风险防范、资源结构优化,最终影响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价值创造力。因此,如何优化营业网点运营管理,解决营业网点当前突出的运营管理问题,是当前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关键点,也是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加快银行经营战略转型,跟上时代脚步的关键。工商银行NC分行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辖属的一级分行,它拥有11家二级分行,全行共有442家物理网点,也是江西境内最大的商业银行。自工商银行2014年启动网点运营标准化管理改革以来,尽管加快了网点运营管理,但是网点间实际情况都不尽相同,改革和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通过对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进行研究并加以优化,对工行NC分行提升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工商银行NC分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法,通过大量收集国内外商业银行网点运营管理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业务流程再造”、“运营风险管理”以及“运营标准化管理”等理论。再结合自身在工行网点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工商银行NC分行营业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现状,指出网点布局不够合理、网点功能单一化、缺乏差异性服务、高端客户服务不佳、网点需求波动性、获客能力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低谷时段与高峰时段的业务量差异大等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重新定位和设计营业网点的运营管理模式,以达到优化研究的目的。通过流程优化、合理引导、运营风险规范、运营标准化管理、调整工作岗位、优化人员劳动组合等方式措施,来进一步使得营业网点人员、窗口的资源服务得以共享,使得网点的业务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一步优化营业网点人力资源配置,释放网点服务潜能,有效提升网点营销能力和服务水平,解决银行网点实际工作中的运营管理问题。
魏鹏[7](2019)在《我国商业银行物理渠道转型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商业银行传统盈利空间收窄,银行网点运营成本提高,金融脱媒态势显现,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渠道模式、获客方式、场景布置形式等带来巨大冲击。对国内商业银行物理渠道转型发展进行研究,对于银行物理渠道建设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风控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物理渠道转型的背景和目标,概括了银行物理渠道发展特点和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借鉴定点超越理论、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法,运用平衡计分原则,就如何通过优化网点业态结构,利用轻型网点做好区域布局,发挥网点人员劳动组合配置作用,实现网点功能协同互补,提升智能服务模式应用水平,加强风险防控与监测管理,以及从贡献度和成长性两个维度对银行网点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内银行物理渠道转型应注重优化网点布局结构,加强网点智能化建设,搭建网点群落化管理体系,同时要打破网点岗位设置壁垒,进一步优化劳动资源配置,确保岗位服务协同发展,提升“智能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智慧网点”建设,建立健全网点评价体系,客观评价网点经营业绩和价值贡献。
曾昕[8](2019)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研究 ——以农行南宁分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机构作为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力军,起到了关键性的根基作用。在此进程中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如设立境外分支机构、控股境外商业银行等。更有部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全球金融系统中成为中流砥柱,对整个国际银行业界起着至关重要的“维稳"作用。在这样的局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已然走向“国际化”。自2008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之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等内外部因素作用下,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出现了流动性偏紧、不良资产增加、甚至是资本充足率不足等经营上的风险,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声誉风险也日益增加。于企业而言,良好的声誉是企业长稳发展的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的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所持有的态度、这种态度给企业盈利所带来的正或负面影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过,如今无形资产越来越能体现出一个产品的经济价值,而声誉属于无形资产之一。商业银行作为服务业为社会公众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实际上就是声誉的载体。对商业银行而言,声誉风险指的是社会负面评价和舆论对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的风险。一个好的声誉是商业银行稳行健远发展的无形资产,它能够体现出商业银行的价值并成为衡量商业银行运营业绩的关键标准之一。由于商业银行的声誉具有多样性、伴生性、危害全局性和难衡量性等特点,这给商业银行在声誉的管理上带来很大困难及挑战。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产生识别、控制能够起到解决商业银行管理声誉风险的难题,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声誉风险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缺乏一套系统完整的声誉管理机制,当声誉危机爆发时,事前、事中及事后处置的能力稍显不足。相比于其他境外的国际金融机构,我国商业银行对声誉的管理起步较晚,管理理念尚未成熟,虽然诸多商业银行已将不良声誉的控制列入运营管理条例甚至成立相关部门对突发声誉危机进行处置,但事实上,对商业银行的声誉管理理念还未得到普及甚至流于形式,声誉风险的管理机制仍然存在诸多尚未完善之处。本文基于国内外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研究基础上,以农行南宁分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外部两方面分析了对商业银行声誉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探讨什么是声誉风险、在现实中商业银行对声誉风险管理存在着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长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按照概念界定→论述案例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对策这一思路对农行南宁分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结合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论述和分析。
崔元燕[9](2019)在《中国农业银行YS支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1979年2月23日正式成立,是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在国内,中国农业银行的网点形成城乡网络,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面向农村、农民和农业,赢得了广大人民和客户的信任,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内部经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地方银行准入条件的放松,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为应对激烈的竞争,农业银行应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加快网点转型,提高服务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营销策略。以个性化服务留住老客户、拓展新客户,提高客户粘性,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首先介绍了服务营销的发展历程及客户满意度理论、客户忠诚度理论、7P理论等相关理论,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SWOT工具分析中国农业银行YS支行当前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指出了其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柜面业务效率低下、缺乏硬件支持、服务营销意识不强、信息技术支持水平低,缺乏高效的内部协同营销服务流程及营销服务专业人才。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调查问卷的得出,业务办理效率目前仍是影响YS支行客户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是提升服务营销的关键。其次,停车的便利性和服务特色等因素客户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借助SPSS软件对部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客户满意度与硬件指标、软件指标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且软件指标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更大。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从业务流程、渠道策略、产品策略、有形展示、人员策略、服务补救、客户维护七个方面给予了YS支行服务营销的改进建议,对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服务营销具有一定的意义。最后,YS支行还应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安全保障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障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
赵伟[10](2019)在《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监管趋严和互联网金融及移动支付等新兴金融业态的蓬勃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不断下降,客户逐渐流失,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破解新形势下的业务发展难题是急需思考的问题。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在黑龙江省设立的一家县级支行,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也深刻感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对自身经营带来的影响,近年来表现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缓慢,负债业务规模增长乏力,资产业务余额下滑,中间业务开展不足,因此在贯彻总行的业务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区域发展环境、现状和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业务发展策略,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快确立优势,掌握主动,并持续、稳健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银行安达支行的业务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银行业务发展研究理论、发展状况,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析和制定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其次分析了中国银行安达支行的概况、业务发展现状,并对中国银行安达支行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随后提出了中国银行安达支行在业务发展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在对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策略,具体包括: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负债业务发展策略、资产业务发展策略、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保证策略实施的三方面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和企业文化保障。希望上述策略的提出能够为中国银行安达支行的业务发展走出困境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二、农行柜面排长队办业务的成因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行柜面排长队办业务的成因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综述小结 |
(三)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3.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1.银行网点 |
2.智慧银行 |
(二)理论基础 |
1.长尾理论 |
2.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3.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
三、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环境分析 |
(一)中国银行姜堰支行基本情况介绍 |
(二)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转型宏观环境 |
1.经济环境分析 |
2.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科技环境分析 |
(三)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转型行业环境 |
1.融资形式多样性增加 |
2.竞争对手逐渐增多 |
3.进程加快的利率化市场 |
4.风险形式变化多 |
5.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
(四)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转型内部情况分析 |
1.组织结构分析 |
2.业务能力分析 |
3.风险内控能力分析 |
4.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
5.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分析 |
四、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现状 |
(一)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历程 |
(二)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阶段性成果 |
1.引进智能柜台机降压 |
2.丰富线上服务功能 |
3.优化智慧网点服务布局 |
4.精简流程提高效率 |
五、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存在的问题 |
(一)智慧柜员机配套不完善 |
1.智慧柜员机仍需引导协助 |
2.智慧柜员机配套服务欠缺 |
3.智慧柜员机风险控制较差 |
(二)线上线下一体化程度不高 |
1.线上获客能力不足 |
2.线下客户维护困难 |
3.双渠道间的冲突不断 |
(三)智慧网点转型缺乏多样性 |
(四)智慧网点人员服务能力不高 |
六、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问题的成因 |
(一)重硬件而轻服务的智慧化 |
(二)金融科技运用不充分 |
(三)缺少科学的网点智慧化转型方案 |
1.智慧化转型建设缺少精细化 |
2.客户服务未得到优化 |
(四)基层人员对智慧化转型重视度不高 |
七、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策略 |
(一)完善智慧柜员机配套的制度与服务 |
1.将智慧柜员机纳入网点排队系统 |
2.加强智慧柜员机与员工服务协同 |
3.强化智慧柜员机的风险管理 |
(二)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 |
1.优化金融场景服务 |
2.构建线下金融新场景 |
3.与三方合作共发展 |
(三)科学统筹智慧网点布局 |
1.科学规划网点地理定位 |
2.以客户群类型建设特色网点 |
3.充分发挥小型网点战略优势 |
(四)智慧网点人员科学转型 |
1.网点人员配比优化 |
2.优化员工技能培训方案 |
3.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
4.加强网点转型宣导 |
八、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 |
2.1 客户满意度相关模型研究 |
2.1.1 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 |
2.1.2 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 |
2.2 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研究 |
2.2.2 国内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研究 |
2.3 商业银行政府机构客户相关营销研究 |
2.3.1 商业银行政府类机构客户研究 |
2.3.2 工行机构客户研究 |
第三章 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服务现状分析 |
3.1 工行金城支行简介 |
3.1.1 工行兰州分行简介 |
3.1.2 金城支行简介 |
3.2 工行金城支行机构政府客户营销现状 |
3.2.1 政府机构客户细分 |
3.2.2 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经营规模 |
3.2.3 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业务特色 |
3.3 政府机构客户经营中的问题总结和成因讨论 |
3.3.1 问题总结 |
3.3.2 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工行金城支行机构政府客户满意度的调研和结果分析 |
4.1 客户满意度调研设计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思路 |
4.1.3 问卷主体调研指标 |
4.2 调研数据分析 |
4.2.1 基本信息分析 |
4.2.2 信效度检验 |
4.2.3 描述性分析 |
4.2.4 推论分析 |
4.2.5 访谈的实施 |
4.3 机构客户满意度问题总结 |
4.3.1 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存在的问题 |
4.3.2 结果启示 |
第五章 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提升设计 |
5.1 提升思路和目标 |
5.1.1 提升思路 |
5.1.2 提升目标 |
5.1.3 目标完成管理部署 |
5.2 提升方案 |
5.2.1 优化机构产品结构 |
5.2.2 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
5.2.3 实现定价合理 |
5.2.4 提升服务水平 |
5.2.5 完善营销体系 |
第六章 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提升方案的实施和保障 |
6.1 方案的实施 |
6.1.1 实施步骤 |
6.1.2 实施重点 |
6.2 保障措施 |
6.2.1 加强队伍建设 |
6.2.2 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 |
6.2.3 加强金融科技获客能力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研究回顾 |
7.1.2 结论与启示 |
7.2 不足和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调查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期望的创新 |
2 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 |
2.1 客户忠诚度相关理论 |
2.2 商业银行客户忠诚度的研究 |
2.3 客户忠诚度对银行价值影响路径的研究 |
2.4 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的研究 |
3 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调查研究 |
3.1 S农商银行发展情况 |
3.2 S农商银行发展面临问题分析 |
3.3 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现状调查 |
3.4 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调查结论 |
4 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的对策建议 |
4.1 进行细分客户精准营销 |
4.2 丰富产品线、加强产品创新 |
4.3 提高员工服务质量 |
4.4 提升客户的信任度 |
4.5 提高客户的转换成本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增城农行营业网点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定义界定 |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 |
二、网点转型的定义 |
三、网点转型的类型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相关理论 |
一、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理论 |
二、新零售模式 |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 |
四、金融创新理论 |
第二章 增城农行及辖区营业网点的现状 |
第一节 增城农行总体情况介绍 |
一、广州市增城区基本情况 |
二、增城农行情况介绍 |
第二节 增城农行辖区网点情况简介及网点类型划分 |
一、增城农行各网点情况简介 |
二、增城农行网点类型划分 |
第三章 分类调研增城农行营业网点的运营情况 |
第一节 网点设备配置、硬件条件调研及分析 |
一、高档社区型 |
二、旧城区型 |
三、专业市场型 |
四、村镇型 |
第二节 网点目前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
一、增城农行辖内网点经营基本情况 |
二、各类型网点的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分析 |
第三节 网点人员配备、岗位分工情况及问题分析 |
一、网点人员配备情况 |
二、人员配备及分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四节 网点营销管理方面的局限与不足 |
一、日常营销工作的局限性 |
二、考核机制与宣发投入和方式不合理 |
第四章 增城农行营业网点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网点硬件转型的改进建议 |
一、网点营业厅功能分区 |
二、各类型网点的硬件改造建议 |
第二节 各类型网点的人员配备及岗位分工建议 |
一、网点劳动组合基本原则 |
二、人员配置和岗位分工的转型 |
三、各岗位角色的分工安排 |
第三节 营销管理转型建议 |
一、继续强化传统营销模式的优势,巩固客户基础 |
二、开发建立新营销系统,满足新营销管理需求 |
三、调整奖励机制和营销费用的投入方向 |
结论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
二、研究成果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5)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框架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
2.2 客户关系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关系营销理论 |
2.2.2 客户价值理论 |
2.2.3 客户满意度 |
2.2.4 客户忠诚度 |
2.2.5 客户生命周期理论 |
2.2.6 长尾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简介 |
3.1.1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基本概况 |
3.1.2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经营概况 |
3.1.3 金昌市银行业业务概况 |
3.1.4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个人客户情况 |
3.2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
3.2.1 客户维护渠道分布 |
3.2.2 客户分层维护层级 |
3.2.3 产品和服务体系 |
3.2.4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 |
3.3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市场调研分析 |
3.3.2 建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行内员工访谈分析 |
3.3.3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策略 |
4.1 客户识别与细分策略 |
4.1.1 客户识别策略 |
4.1.2 客户细分策略 |
4.2 客户选择与开发策略 |
4.2.1 客户选择策略 |
4.2.2 客户开发策略 |
4.3 客户维护与挽留策略 |
4.3.1 客户维护策略 |
4.3.2 客户挽留策略 |
4.4 客户价值提升策略 |
4.4.1 加快客户生态圈建设 |
4.4.2 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度 |
第五章 建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优化组织结构 |
5.2 完善考核机制 |
5.3 推进精细化管理 |
5.4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
5.5 提升精准化服务 |
5.6 增强风险合规意识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建设银行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创新和研究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2 运营风险管理理论 |
2.3 运营标准化管理理论 |
3 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现状及成效分析 |
3.1 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现状 |
3.1.1 网点管理标准化 |
3.1.2 网点分类标准化 |
3.1.3 资源配备标准化 |
3.1.4 考核评价标准化 |
3.2 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成效分析 |
3.2.1 人员结构更加优化 |
3.2.2 柜口设置更趋合理 |
3.2.3 业务分离更加有效 |
3.2.4 服务资源利用充分 |
4 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管理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2.1 员工角色难转换 |
4.2.2 分区布局难接受 |
4.2.3 网点资源难配置 |
4.2.4 管理职责难规范 |
5 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优化方案 |
5.1 加强网点员工培训,打造过硬员工队伍 |
5.2 适时调整网点布局,加大网点业务分离 |
5.3 加强标杆示范作用,促进网点资源整合 |
5.4 调整工作量化考核,创新绩效考核机制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商业银行物理渠道转型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银行物理渠道发展特点与转型背景分析 |
2.1 银行物理渠道转型理论 |
2.1.1 银行再造理论 |
2.1.2 新网点主义理论 |
2.1.3 网点转型理论 |
2.2 银行物理渠道发展的特点 |
2.2.1 经营成本低于国外同业 |
2.2.2 线上线下资源优化整合 |
2.2.3 前沿科技驱动网点经营 |
2.2.4 银行网均效能分化显着 |
2.3 驱动银行物理渠道转型的背景分析 |
2.3.1 客户行为模式和服务需求的改变 |
2.3.2 对网点经营绩效提升的要求 |
2.3.3 金融科技为物理渠道创新进化赋能 |
2.4 银行物理渠道转型的目标 |
第3章 银行物理渠道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借鉴 |
3.1 银行物理渠道转型发展轨迹 |
3.2 银行物理渠道转型中遇到的障碍 |
3.2.1 网点岗位壁垒仍未突破 |
3.2.2 劳动资源配置不合理 |
3.2.3 网点岗位服务不协同 |
3.2.4 智能化运营管理存在风险隐患 |
3.2.5 网点评价体系不健全 |
3.3 国外银行物理渠道转型的经验借鉴 |
3.3.1 门店化 |
3.3.2 轻型化 |
3.3.3 社区化 |
3.3.4 融合化 |
3.4 国内银行物理渠道转型的有益实践 |
3.5 国内银行物理渠道转型的经验借鉴 |
3.5.1 优化网点布局,拓展网络覆盖能力 |
3.5.2 布局轻型网点,合理释放劳动资源 |
3.5.3 以社区为特色,不断升级商业模式 |
3.5.4 整合渠道资源,提升智能服务效率 |
第4章 国内银行物理渠道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
4.1 健全网点评价体系 |
4.1.1 网点评价原则 |
4.1.2 网点评价方式 |
4.1.3 网点评价指标构建 |
4.1.4 网点评价——以某银行JRJ分行为例 |
4.1.5 网点评价应用 |
4.2 不断优化网点布局结构 |
4.2.1 网点布局优化 |
4.2.2 网点结构优化 |
4.2.3 装修改造标准化 |
4.3 深层推进网点智能化建设 |
4.3.1 网点智能化发展理念 |
4.3.2 推进网点场景智能建设 |
4.3.3 网点智能化发展实践 |
4.3.4 推进智慧网点协同发展 |
4.4 搭建网点群落化管理体系 |
4.4.1 网点群落化的核心价值 |
4.4.2 网点群落化结构分析 |
4.4.3 影响网点群落化布局与管理的因素 |
4.4.4 搭建网点群落化管理体系的举措 |
4.5 打破网点岗位设置壁垒 |
4.5.1 整合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 |
4.5.2 加强岗位调度管理,提高服务协同能力 |
4.6 强化智能设备运营安全管理 |
4.6.1 坚持客户自助办理 |
4.6.2 加大业务督导力度 |
4.6.3 提高客户身份识别有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研究 ——以农行南宁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 创新及待完善之处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待完善之处 |
第二章 声誉的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声誉 |
2.1.2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 |
2.2 基于博弈论的声誉模型 |
2.2.1 KMRW声誉模型理论 |
2.2.2 声誉交易理论与信息理论 |
2.2.3 组织声誉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2 我国关于声誉理论研究的成果 |
第三章 农行南宁分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的概况分析 |
3.1 中国农业银行南宁分行简介 |
3.2 农行南宁分行声誉机制运行概况 |
3.2.1 声誉风险管理部门设置概况 |
3.2.2 农行南宁分行声誉管理部门职能设定 |
3.3 相关政策和行为准则的制定 |
3.4 声誉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第四章 农行南宁分行声誉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声誉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 |
4.1.1 企业品牌价值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相对落后 |
4.1.2 管理层对声誉风险重视不够,没有建立明确的声誉风险偏好 |
4.1.3 基层对维护本行声誉的意识淡薄 |
4.1.4 声誉风险防控意识较差 |
4.2 产品创新不足与服务意识缺失导致声誉风险事件 |
4.2.1 产品创新差异化和体系化能力不足 |
4.2.2 产品和业务服务流程存在缺陷 |
4.2.3 服务意识缺失降低客户满意度 |
4.2.4 风险控制能力不足,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
4.2.5 声誉风险预防的规范性不足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的影响因素 |
5.1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基本特征 |
5.1.1 复杂与多样性 |
5.1.2 伴生性和衍生性 |
5.1.3 难衡量性 |
5.1.4 常态性 |
5.2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内部影响因素 |
5.2.1 商业银行的员工素质 |
5.2.2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债权人监督缺位 |
5.2.3 商业银行的规模 |
5.2.4 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影响 |
5.2.5 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
5.2.6 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的缺失 |
5.3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 |
5.3.1 媒体开放时代复杂敏感的舆论环境 |
5.3.2 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 |
5.3.3 影响农行南宁分行声誉风险的主要因素 |
第六章 完善中国农业银行南宁分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建议 |
6.1 中国农业银行南宁分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6.2 建立声誉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行上下声誉风险防控意识 |
6.2.1 增强全员声誉风险防范意识 |
6.2.2 健全制度,奖惩结合,在主动防范声誉风险上下功夫 |
6.2.3 加大培训,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
6.2.4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推广与创新 |
6.3 提高信贷风险防控能力 |
6.4 建立完整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农业银行YS支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或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服务营销相关概念及服务营销的基本理论 |
2.1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概念 |
2.2 服务营销的发展 |
2.3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基本理论 |
2.3.1 客户满意度理论 |
2.3.2 客户忠诚度理论 |
2.3.3 4C营销组合 |
2.3.4 7P营销组合 |
第3章 中国农业银行YS支行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
3.1 YS支行基本情况介绍 |
3.2 YS支行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科技环境分析 |
3.3 YS支行微观环境分析 |
3.3.1 市场需求 |
3.3.2 竞争环境 |
3.3.3 内部环境 |
3.4 YS支行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4.5 SWOT矩阵 |
第4章 YS支行服务营销影响因素的分析 |
4.1 样本数据的收集与说明 |
4.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被调查客户的基本情况 |
4.2.2 调查结果统计 |
4.3 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 |
4.4 YS支行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中国农业银行YS支行服务营销策略与实施 |
5.1 YS支行服务营销策略 |
5.1.1 业务流程 |
5.1.2 渠道策略 |
5.1.3 产品策略 |
5.1.4 有形展示策略 |
5.1.5 人员策略 |
5.1.6 服务补救 |
5.1.7 客户维护 |
5.2 YS支行服务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5.2.1 加强组织领导 |
5.2.2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
5.2.3 加强银政合作 |
5.2.4 建立精细化的人才管理体系 |
5.2.5 加强“三农”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附录A 中国农业银行营业网点客户体验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10)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企业概况 |
2.2 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现状 |
2.2.1 负债业务发展现状 |
2.2.2 资产业务发展现状 |
2.2.3 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2.3 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2.3.1 宏观环境分析 |
2.3.2 行业环境分析 |
2.3.3 微观环境分析 |
2.4 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1 物理网点少 |
2.4.2 存款余额增长乏力 |
2.4.3 贷款余额下降 |
2.4.4 资产质量下滑 |
2.4.5 中间业务开展较少 |
2.4.6 业务创新较少 |
2.4.7 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
2.4.8 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
2.5 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
2.5.1 客户基础薄弱 |
2.5.2 主动营销意识较差 |
2.5.3 员工执行力不强 |
2.5.4 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
2.5.5 缺乏开拓创新意识 |
2.5.6 缺乏竞争意识 |
2.5.7 缺乏服务意识 |
2.5.8 人员业务素质培养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策略 |
3.1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
3.1.1 大力拓展手机银行业务 |
3.1.2 增加电子化银行终端 |
3.1.3 建立无人自助银行 |
3.2 负债业务发展策略 |
3.2.1 增加对私存款规模 |
3.2.2 加大对公存款营销力度 |
3.3 资产业务发展策略 |
3.3.1 广泛开展零售贷款业务 |
3.3.2 突破开展公司贷款业务 |
3.4 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
3.4.1 加快信用卡及商户业务发展 |
3.4.2 积极推动理财业务发展 |
3.4.3 广泛开展代理业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4.1 组织保障 |
4.1.1 引进人才 |
4.1.2 明确共同目标 |
4.1.3 优化组织结构 |
4.1.4 加强管理 |
4.2 人力资源保障 |
4.2.1 提高员工素质 |
4.2.2 增强激励机制 |
4.2.3 加强考核管理 |
4.3 企业文化保障 |
4.3.1 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 |
4.3.2 倡导和谐进取的“软”文化 |
4.3.3 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 |
4.3.4 强化和培训企业文化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四、农行柜面排长队办业务的成因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银行姜堰支行网点智慧化转型研究[D]. 陆乔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工行金城支行政府机构客户满意度提升研究[D]. 潘韵舟. 兰州大学, 2021(02)
- [3]S农商银行客户忠诚度研究[D]. 魏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增城农行营业网点转型研究[D]. 邓潇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建设银行金昌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优化研究[D]. 白京厚. 兰州大学, 2020(01)
- [6]工商银行NC分行网点运营标准化改革研究[D]. 邱红.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7]我国商业银行物理渠道转型发展问题研究[D]. 魏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8]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研究 ——以农行南宁分行为例[D]. 曾昕. 广西大学, 2019(01)
- [9]中国农业银行YS支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崔元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中国银行安达支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赵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