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白云鄂博Fe-RE-Nb多金属共生矿是世界最大的混合型轻稀土矿,在我国有着重要得战略地位。目前处理混合型轻稀土矿的主流工艺为浓硫酸焙烧法和氢氧化钠分解法,但两者都存在着严重的三废污染和伴生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的绿色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以源头治理、学科交叉的思路,提出了白云鄂博稀土资源选冶联合绿色提取新技术工艺。新技术实现了高品位稀土精矿的产业化推广,开发了高品位混合型稀土精矿酸浸碱溶清洁高效提取新技术,并进行了工业示范。本研究即针对新技术工业示范过程存在的问题展开关键技术的机理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导工艺生产,实现稀土资源的绿色提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稀土精矿焙烧-酸浸过程存在铈的氧化、浸出酸雾等问题,展开不同焙烧气氛下(氧化/非氧化)混合稀土精矿的焙烧反应机制研究,以及浸出过程中RE与F协同浸出规律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600℃无论是在氧化焙烧还是非氧化焙烧的情况下,混合稀土精矿中的氟碳铈矿都会分解为(Ce,La)OF,氧化焙烧矿(Ce,La)OF相中铈以Ce4+为主存在,而非氧化焙烧矿以Ce3+为主。研究了酸浸温度、盐酸浓度、液固比与Zeta电位随酸浸时间的变化规律,证实了浸出过程中Ce3+、Ce4+、F-、H+之间的协同浸出行为。由于氧化焙烧矿与非氧化焙烧矿Ce3+/Ce4+含量比不同,反应初期氧化焙烧矿表面对于H+的排斥力要大于非氧化焙烧矿,因此在低温、低酸度下,Ce4+比Ce3+和非铈稀土难浸出;而高温、高酸度下,溶液中H+离子运动加剧,突破了氧化焙烧矿中Ce4+对于H+的排斥力,致使氧化焙烧矿表面开始吸附大量的H+离子,Ce4+会短时间内与F-形成[CeFx]4-x络合物,同时促进了(Ce,La)OF相中稀土的溶解。而且Ce4+易被Cl-还原成Ce3+并放出氯气,Ce3+又会与F-形成CeF3沉淀。最终得到氧化焙烧矿的最佳浸出率为:Ce 51.28%,非Ce稀土 45.66%;而非氧化焙烧矿中铈主要以Ce3+存在,Ce与非铈稀土元素保持同步浸出,浸出过程温和且无氯气的放出,但总浸出率低于氧化焙烧矿,最终得到非氧化焙烧矿的最佳浸出率为:Ce 42.38%,非Ce稀土 42.07%。为了提高非氧化焙烧矿的浸出率,采用超声波外场强化手段对来促进稀土的浸出,稀土浸出率大幅度提升,最终得到非氧化焙烧矿的超声波助浸最佳浸出率为:Ce 87.54%,非Ce稀土 86.43%。主要因为超声波对稀土浸出过程具有物理机制和化学机制两方面的作用。在物理机制方面,超声波对氟碳铈矿的固体表面造成极大的剪切应力,并有助于钝化膜的去除,从而促进了稀土的浸出;在化学机制方面发现,超声波辅助浸出过程中通过羟基氧化将矿物表面的Ce3+氧化成Ce4+,Ce4+与F-形成络合物并促进了稀土的浸出;同时通过溶液中的H202将Ce4+还原成Ce3+,防止了氯离子被氧化成氯气。针对酸浸渣碱分解效率低,碱液回用率低等问题,采用氢氧化钠亚熔盐体系分解酸浸渣。通过对温度、浓度、固碱比、时间等条件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80℃,碱浓度70%,液固比为5:1,反应时间为90分钟,稀土的转化率为98.02%,大幅度提高了碱分解的效率。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分阶段的动力学方程,证实了亚熔盐体系分解酸浸渣的工艺可行性。短时间阶段(0~20min)的表观活化能为40821.74J/mol,反应速率受界面传质和产物层扩散共同控制,通过计算结合经验公式确定了酸浸渣分解的动力学方程为:长时间阶段(20~90min)的表观活化能为10475.64J/mol,反应速率只受到产物层扩散的影响,其动力学方程为:针对混合氯化稀土溶液杂质含量高的问题,研究了以稀土化合物作为除氟剂来高效去除溶液中微量的氟。通过对稀土化合物种类、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稀土浓度和溶液pH等相关参数的研究,得到在碳酸镧含量8%,稀土浓度240g/L,溶液PH≤1,温度90℃,反应时间2h,保温1h的实验条件下,溶液除氟率可以达到99.60%。对滤渣进行分析表明,向溶液中加入碳酸稀土后,一方面可以生成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碱式碳酸稀土 RECO3(OH),会对氟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另一方面溶液中的氟离子会和碳酸稀土通过形成极性共价键而生成稳定的氟碳稀土化合物REFC03,以达到除氟的目的。同时研究了硫酸沉淀法去除混合氯化稀土溶液中钙的工艺,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稀土浓度为350g/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h,硫酸用量为钙含量的1.0倍,在此条件下,钙元素的去除率为80.35%,稀土的损失率为16.86%。液相中Ca/REO为1.67,达到萃取指标要求;再通过逆流循环洗涤工艺回收钙渣中的稀土和钙元素,得到最佳回收工艺条件:液固比5:1,水洗温度25℃,水洗时间2h,洗涤级数3,稀土的回收率高达97.03%;再将最终的钙渣制备成硫酸钙晶须,实现资源的转化利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张栋梁
导师: 李梅
关键词: 铈的氧化,络合物,超声波助浸,亚熔盐体系,氯化稀土溶液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资源科学,矿业工程
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
分类号: TD983
DOI: 10.26939/d.cnki.gbhgu.2019.000105
总页数: 127
文件大小: 11153K
下载量: 41
相关论文文献
- [1].钠碱焙烧分解混合型稀土精矿工艺中稀土与氟磷的强化分离研究[J]. 中国稀土学报 2017(04)
- [2].捕收剂用量对不同粒级稀土精矿浮选效果研究[J]. 现代矿业 2019(12)
- [3].美国科学家从煤炭中提炼出接近纯粹的稀土精矿[J]. 稀土 2018(01)
- [4].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的特点及研究开发现状[J]. 中国稀土学报 2016(06)
- [5].稀土精矿酸法冶炼中含氟废气治理技术分析[J]. 江西建材 2015(24)
- [6].稀土精矿酸法冶炼中含氟废气治理技术[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2(04)
- [7].抑制混合型稀土精矿焙烧过程中氟逸出的研究[J]. 稀有金属 2010(02)
- [8].我国混合稀土精矿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2009(03)
- [9].混合稀土精矿氧化焙烧过程中氟的逸出规律研究[J]. 稀土 2009(06)
- [10].活化温度对包头稀土精矿酸浸过程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 2019(05)
- [11].典型稀土精矿及废渣中清洁提钍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稀土学报 2019(02)
- [12].高纯度稀土精矿从煤炭中成功提取[J]. 中国有色冶金 2018(01)
- [13].含氟稀土精矿焙烧逸出气体中氟化物的测定[J]. 稀土 2008(01)
- [14].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轻稀土精矿中稀土总量[J]. 冶金分析 2017(12)
- [15].稀土精矿中钍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 稀有金属 2012(04)
- [16].包头稀土精矿浓硫酸低温焙烧的数量分析[J]. 稀土 2008(02)
- [17].超声波强化浸出高品位混合稀土精矿[J]. 稀有金属 2017(02)
- [18].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再选提纯试验[J]. 金属矿山 2016(02)
- [19].四川稀土精矿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意义[J]. 岩矿测试 2013(05)
- [20].硫酸焙烧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精矿添加铁泥的研究[J]. 稀土 2012(03)
- [21].某低品位复杂稀土精矿中提取稀土的研究[J]. 稀土 2009(06)
- [22].微波焙烧酸浸高品位混合稀土精矿[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9(11)
- [23].四川冕宁稀土精矿中钍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1)
- [24].采用盐浸法从包头稀土精矿中提取稀土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5].稀土精矿焙烧尾气处理研究进展[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02)
- [26].内蒙古稀土清洁高效提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2)
- [27].包头稀土精矿处理现状及建议[J]. 湿法冶金 2010(01)
- [28].新技术与新成果[J]. 中国有色冶金 2011(03)
- [29].碳热氯化法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精矿提取稀土[J]. 有色金属 2009(01)
- [30].山东稀土“微山湖矿低品位稀土精矿研究”项目验收会圆满召开[J]. 金属功能材料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