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双师授课停留于形式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工具提出双师授课风险识别与控制模型。以浙江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运营管理课程群为例,首先通过文献梳理与焦点访谈质性分析识别出双师授课的常见失效模式和可能原因,然后结合风险度量标准提出潜在风险影响的防范措施,最后提出五个方面的风险控制建议。
关键词: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双师协同;风险识别;风险控制;课程群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具有应用性和综合性两个特征,为了弥合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脱节的问题,众多高校为本科生聘请校外企业导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然而,各个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导师对学生培养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校内外双师授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协而不同”、“形同虚设”、“不导乱导”等诸多问题[2],为此研究双师授课的潜在失效风险及其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笔者所在浙江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结合运营管理课程群(包括《生产运作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产品管理》四门课程)双师授课实施案例,借 助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潜 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型对双师授课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及控制。
FMEA是一种预防性可靠度工程技术,它主要被用于识别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潜在质量问题或失效模式[3]。首先根据系统潜在失效模式的影响严重性(S)、发生频率(O)及可检测性(D)计算风险优先度(RPN),然后根据故障对整个系统的潜在影响度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预防。严重度(S)用来评价某种潜在失效模式对双师授课质量、对学生产生不满意影响的程度;发生度(O)是指发生某一个潜在失效模式的可能性;检测度(D)是指发生失效模式时,现有检测手段与方法能否准确探测。这三个数值的乘积即为RPN,其取值范围为1~1000,这个值越大的潜在失效模式应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
一 运营管理课程群双师授课风险模式识别
为了识别运营管理课程群双师协同授课风险,本研究选择工商管理专业8位校内教师、14位校外企业导师和30位本科生进行焦点访谈,访谈问题包括双师授课的优势、可能的潜在失效模式、失效原因、改进建议等内容。笔者将所有访谈记录转化成为原始文本,再借助质性研究工具NVIVO11软件进行访谈内容编码与分析,采用KJ聚类分析方法将二级编码归纳为校外导师管理、课程管理和双师协同三大类潜在风险(图1)。在访谈过程中,校内教师与学生普遍反映校外导师管理缺乏规范性,类似地将访谈结果编码汇聚为“导师遴选”、“导师履职”、“导师评价”和“导师激励”这四个一级编码,这个编码结果符合杨超等研究提出的校外导师闭环管理逻辑[4]。类似地,笔者将访谈结果编码汇聚成为课程教学管理风险(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以及双师协同风险(包括“理论协同”、“实践协同”和“育人协同”)。
完善的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课程教学评价需要有效地对学生各个实训环节进行综合评价,才能达到以考核促进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生能力。模块教学评价由课堂教学评价(占 40%)和模块考核(占 60%)两部分构成,设定了每个模块的考核评价标准,每个实训项目确保能让学生掌握一项操作技能,解决一个突出问题。
“一则金素材,半篇好文章”,素材的好坏对于作文的表现效果具有关键的作用。以议论文来说,常用的素材有故事素材、观点素材、人物素材、动植物素材、情节素材等等,然而学生在进行素材运用的时候往往却不得要领,没有发挥出素材的主要价值。学生要么生搬硬套、随意改编;要么照搬照抄,不得要领;要么牵强附会,偏离主题;要么平铺直叙,没有文采。素材运用得不好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运用素材,写出优秀的议论文呢?笔者集合高考优秀作文对一些议论文的素材运用技巧进行论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在某试验台的DAS系统中需要采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且同一类型的信号还有不同的采集速率的要求,因此采用了多个生产厂家的采集卡构建了此系统。不同的采集卡厂商提供了各式各样的API让用户通过编程操作设备,但是,如果让测控软件直接调用API函数,则程序会依赖于底层的采集模块,如果出现采集信号频率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需求改变进而更换相应的采集卡时,则程序有大量代码需要重新编写,不利于保证程序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也不符合面向对象的依赖倒置原则。因此,设计中采用了适配器模式对厂家提供的API函数进行封装,以便软件的其他模块进行调用,并让程序其他模块依赖于抽象接口。
图1 用KJ法对双师授课风险二级编码进行归类
表1 运营管理课程群双师授课风险识别矩阵
资料来源:根据访谈结果编码形成。
?
二 运营管理课程群双师授课风险度量与控制
借鉴FMEA流程分析潜在风险的严重度(S)、发生度(O)及检测度(D),其中风险严重度分为“关键”、“严重”、“一般”、“微小”和“可忽略”五级,风险发生度分为“极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偶然发生”、“极少发生”和“基本不发生”五种情况,风险检测度分为“无法识别”、“很难识别”、“较难识别”、“可识别”和“容易识别”五类,S、O和D 五级的取值范围分别为 9~10、7~8、5~6、3~4、1~2。S、O和D三个指标值相乘得到风险优先度(RPN),这个值通常用来衡量风险发生的总体危害性,一般建议门槛值为125,超过该门槛值的潜在风险模式应该采取改进措施。学期初邀请8位专业相关教师分别对S、O、D进行打分,对8位专业教师的打分结果按照职称进行加权(教授权重1.5、副教授权重1.2、讲师权重1),最终形成的加权结果全部取整,对RPN大于125的潜在风险模式采取风险预防措施。学期中,再次邀请8位专业相关教师对课程群潜在风险模式进行S、O和D评价,跟踪评价结果形成RPN’,结果发现所有潜在风险模式的风险优先度均未超过125。学期初和学期中(采取改进措施控制后),对运营管理课程群双师授课风险度量的打分结果见表2。
三 双师协同授课风险控制建议
第二,明确企业导师的教学职责,增强校外导师的责任意识。笔者所在单位将课程群知识点梳理为三类:即校内教师理论授课型、校外导师实践授课型、双师协同授课型,其中第三类知识点确保每学期每门课不少于2次,并邀请校外导师参与翻转课堂录制、企业案例开发等形式实现双师互动。
表2 运营管理课程群双师授课风险度量
资料来源: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形成。
?
第一,对于拟开展双师授课的专业或课程制订企业导师遴选机制,确保企业导师具有良好的质量层次与教学水平。笔者所在单位先后制定了《校外导师选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先后从浙商企业家、优秀校友等资源中挖掘出20余位校外导师,确保课程群每门课程至少有一个实践基地与两位校外导师配套,实现专业课程与适宜实践基地的对口匹配。
在焦点小组访谈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笔者邀请本学科8位专业相关教师对运营管理课程群双师授课的失效风险进行咨询与识别,形成相对全面的双师授课风险集合(包括风险可能失效后果、失效原因及其控制举措),由此构建如表1所示的风险识别矩阵。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双师授课提出如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第三,关注企业导师的绩效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体系。笔者所在单位每年组织课程群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系主任等对校外导师进行动态评估,侧重考核校外导师年授课次数、授课效果、指导学生实习或实践、对学生评价等多项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续聘校外导师,每年对校外导师采取不合格淘汰机制。
第四,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群体系,创新双师授课与学生评价体系。笔者所在单位要求运营管理课程群教师在现有教材理论体系基础上,必须吸收20-30%左右的最新理论与实践融入课程教学,双师授课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分别对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转化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案例讲解、演示或课程实践由两类老师共同评价,有效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建立校内外双师协同机制,实现“理论、实践与育人”三位一体。笔者所在单位通过利用校外导师来校参与授课、学术讲座、在企业导师所在单位设立实践基地等方式,逐步形成“教师+学生+企业导师”三方协同机制,以课程群为单位每学期开展两次双师集体备课、每门课程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授课等方式,切实落实双师授课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文,应斯斯,刘岩.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到“三导师制”实施的探索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144-146.
[2] 徐丹丹,杨德勇,李亚梦,等.社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工商大学资产评估专业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4):31-34.
[3] 奉小斌.集群新创企业平行搜索风险的识别、度量与控制——基于FMEA原理[J].技术经济,2015,34(4):42-50.
[4] 杨超,徐天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协同机制探索——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2):77-82.
本文引用格式:奉小斌,等.基于FMEA的双师授课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学运营管理课程群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51):113-115.
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1.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80093)和浙江理工大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017sj010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奉小斌,男,湖南永州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丽琼,女,湖南衡阳人,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助理研究员。
标签:风险论文; 导师论文; 校外论文; 课程论文; 模式论文; 《教育现代化》2019年第51期论文;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论文; 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