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偏导数求二次曲线中点弦所在直线方程(论文文献综述)
南文明[1](2021)在《型材滚弯在线曲率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铝合金型材变曲率滚弯在线尺寸检测是实现滚弯闭环控制的关键,针对铝合金型材变曲率滚弯过程缺乏有效的在线尺寸检测方法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随动机器视觉在线检测方法。相机随弯曲辊同步移动,对型材滚弯回弹后区域进行拍摄,通过采用具有双向唯一性匹配SURF算法对拍摄图像进行拼接,并提取型材滚弯件外边缘曲线,在此基础上,检测曲线尺寸并与数模曲线进行匹配,得到型材滚弯件的误差分布,满足铝合金型材变曲率滚弯成形尺寸的在线检测要求。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型材滚弯分段拼接算法研究。采用添加外部图像特征的方式,并基于型材滚弯特点,实现了图像特征区域的范围预算。应用结合双向唯一性匹配的SURF算法实现了图像特征匹配。通过计算图像之间的角度,利用滚弯件在图像间的几何关系,实现了滚弯拼接图像画布分配空间自适应,使得拼接图像去除了大量无效区域。通过改进渐入渐出融合图像方法,实现了滚弯图像融合。(2)型材滚弯局部检测和整体检测的实现。应用霍夫变换检测方法去除了图像中型材滚弯件的剩余直边,采用斜率差自适应方法进行图像边缘数据点采样,采样点能够随着滚弯件的曲率变化而分布。应用曲线分段拟合的方法解决了图像边缘缺失问题,对图像中滚弯件外边缘曲线与滚弯数模曲线进行在线单边对比,并得到单边误差。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实现了实测边缘曲线与数模曲线的匹配,得到型材滚弯件的误差分布数据。(3)型材滚弯图像曲率检测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检测系统的系统设计,功能模块的划分。完成了包括检测系统光源的选择、相机的位置确定及相机标定,开发了型材滚弯图像曲率检测软件。(4)型材滚弯在线测量实验。对多个不同数模滚弯件进行在线测量,再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复检,复检结果验证了本文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最后对同一型材滚弯件进行多次检测,得到本文检测系统的重复误差。
毋晓迪[2](2019)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数学试题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界的热词,数学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就高中数学而言,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备考,评价的风向标早已成为是否具备六大核心素养的潜质,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从核心素养考查的视角出发分析研究高考数学试题,对于今后的数学教育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各地数学高考试题既注重基础又兼顾选拔梯度,充分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潜能,彰显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以2017年、2018年文理科数学高考数学共12套试卷为研究对象,从试题对六大核心素养中每种素养所对应三种水平的考查统计以及试题涉及到知识点考查的SOLO层次划分这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最新版课程标准,按照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三大主题内容分析试题,得出一些如下结论:(1)试题内容分析与研究:发现近两年文理科试题呈现出了“Y”字形排列,即文理科中低档难度试题相同,在试卷中后部分理科数学试题难度高于文科,进而提高文科数学试卷的得分率,同时增强理科数学试卷的区分效果。(2)数学核心素养的分析与研究:这12套试卷对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明显,每套试卷中数学运算素养考查比例最大,逻辑推理素养占比次之,其余核心素养占比例都较低,尤其是数学建模素养所占比最低。另外一个明显特点是,每种素养中水平二考查比例最高,水平一次之,水平三最低。(3)知识点考查的SOLO层次划分分析与研究:每个知识模块对多元结构(M)和关联结构(R)考查比例最大,单一结构(U)次之,拓展关联结构(E)最低,也由此可以推断出每个知识主线在高考试卷中主要是以中低档难度试题呈现。基于以上所做的分析与研究,提出高考命题预测与教学建议。
王成栋[3](2018)在《2018年高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文中研究表明从2018年全国卷来看,压轴题仍以导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类试题为主。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考试大纲》的进一步调整,压轴题也在稳中求变,难度呈下降趋势。只要考生充分地研究压轴题,洞悉命题思路,熟练解题技巧,在压轴题上拿到理想的分数并不难。本期特邀东北育才学校数学高级教师王成栋,精选具有典型性、创新性、前瞻性的201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数学试卷中的压轴题,予以分析、讲解,带领考生突破数学压轴题瓶颈。
潘继军[4](2018)在《关于二次曲线“中点弦”的几个重要结果》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一般二次曲线"中点弦"的几个相关问题,并证明了3个重要定理。作为定理的应用,得到了8个更具有普遍性的推论。
高慧明[5](2018)在《全国高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命题综析》文中研究指明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主要围绕直线与圆锥曲线相离、相切、相交展开,并衍生出弦长,中点弦等相关问题.基本的研究方法分为两类:一是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运用Δ判断交点个数,从而得到两者的位置关系,这一方法基本固定,往往给人以死板的印象,但在范围问题中,Δ却是提供参数范围的一个最常用的不等式,十分重要;二是针对中点弦这一特殊问题的专用方法——点差法,其核心在于对二次曲线上两点作差产生的x1
王志勇[6](2018)在《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得到快速发展,已建设一批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高铁项目。伴随列车不断提速,对轨道状态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路的几何形位误差需严格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因此,目前轨道静态几何状态检测与控制已成为铁路部门在铁路建设、验收、维护等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必备项目之一,其检测参数既包括轨向、高低、正矢、水平及轨距等轨道内部参数,也包括线路坐标、横垂向偏差等轨道外部参数。针对轨道静态几何状态的检测,现在通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全站仪通过对线路基准桩上坐标已知的控制点观测进行自由设站,再结合对轨检仪棱镜中心点的三维坐标测量,与轨检仪同步检测的轨距、水平等数据融合,得到线路中线及左右轨的坐标位置参数,以客运专线轨道测量仪为代表,通常被称之为绝对测量方法;另一种是以光纤陀螺仪为惯性测量基准、结合倾角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等,进行轨道相对轨迹和姿态的测量,获取线路的相对不平顺,以轨道检查仪为代表,通常被称之为相对测量方法。两种方法都是工务检测与养护维修必不可少的专用精密测量器具,前者以测量轨道的三维坐标进行位置定位为主要特征,操作复杂、效率低,且由于光学设备受温度、光照、风雨等环境影响大,很难与铁路线路施工、运维、特别是运行“天窗”管理相适应;后者以测量轨道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平顺性控制为主要特征,操作简单、效率高、受环境影响小,但只能测量轨道的内部参数,失于对线路坐标的控制。论文在介绍现有轨道静态几何状态测量方法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三维约束测量技术的总体思路,提出在相对测量系统采集轨道相对不平顺信息的同时,测量较少的线路坐标控制点(三维坐标和横垂向偏差)作为约束条件进行数据融合,高效地实现线路三维坐标和平顺性的综合测量与控制。为此,论文以继承现有相对测量方法为前提,研究一种能够简捷、快速地测量线路坐标控制点(约束点)横垂向偏距及三维坐标的机构学测量方法,构建约束基准桩点与被约束线路之间横垂向偏距的三角测量数学模型,推导测量线导轮误差修正迭代算法、线路约束点垂足正交搜索算法,并建立以线路线形线位参数、线路约束基准点坐标为已知条件,以约束测量所得线路横垂向偏距,以及相对测量所得轨距、水平等为输入的线路约束点中线坐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约束点坐标为约束条件的相对测量惯性轨迹约束数学模型,从而实现以非光学方法直接、精确测量约束点线路中线三维坐标,并进而推算线路全线任意点线路中线三维坐标、左右轨三维坐标。由于轨道相对测量部份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对轨道三维约束测量的最终效果有直接影响,论文针对相对测量工程实际应用中所表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为了解决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引起精密测角累积误差对相对测量惯性轨迹测量精度的影响,针对传统神经网络隐含层映射函数的缺陷,提出一种小波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温度漂移误差补偿模型,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能够有效抑制光纤陀螺仪零漂中随机噪声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提高了惯性轨迹测量的数据质量。同时,为了解决瞬态冲击引起的倾角传感器信号失真对水平测量精度的影响,引入MEMS水平动态修正陀螺仪与倾角传感器同步测量,建立了两种传感器的数据融合算法,提高了轨道水平参数的动态测量精度。为了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论文还完成约束测量立柱、滑轮座等测量机构,以及约束控制点基桩、基桩适配器部件等结构的设计。同时,分析了机械结构等对测量误差的影响,进而从测量不确定度的角度对以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技术所构建系统的精度予以计算和评价。最后,在张呼客运专线左线K28182.500285057.500开展线路实际测试,并运用测量结果指导大型捣固机进行线路精调作业,实验结果表明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技术构建的系统满足工程现场的需要,为解决轨道定位测量精度与效率之间的突出矛盾找到了一种快速、精确和易用的线路三维坐标和平顺性综合测量新方法。
曹小燕[7](2017)在《高考解析几何能力题的解决 ——近五年高考中的解析几何试题为研究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高考解析几何的试题,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方法多样,同时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相互融合,高考中解析几何占了较重的分数比重且解析几何能力题一般放在把关题的位置,如何提高解析几何能力题的得分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就如何突破解析几何能力题进行研究.本文先阐述了解析几何能力题研究的背景以及现状,提出了研究的意义和目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本文先从高考中解析几何能力题的热点题型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热点问题的题型和解决方法,再从解析几何能力题的解题思想和减少计算的方法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最后从师生方面的心理和实际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解析几何能力题作为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得分高低直接关系高考的成绩.
曾辛金[8](2015)在《近六年全国高考数学课标卷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以课标Ⅰ卷理科试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2016年开始,广东高考采用全国课标卷已毫无悬念,全国课标卷考查的程度怎样?全国课标卷与广东卷的考试说明有哪些异同点?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应对2016年的高考数学备考,笔者通过对2010—2015年全国课标I卷理科数学试题的分析,梳理高考数学试题的考查意图,了解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方向,并对2015年全国课标卷与广东卷的考试说明进行了对比,为2016年复习备考做好准备工作.
肖姝[9](2015)在《思维导图在普通高中数学高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精力里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对于普通中学,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在数学复习中存在不少的困惑:记忆理解困难、知识运用困难、解题困难等等。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文章以高三数学教学和学习为载体,研究思维导图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重点阐述行动研究的过程,以几个教学课例的得失和反思学习,分析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自主建构有机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效率和运用的灵活性;同时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已经识记的知识点或题干信息整理出解题的头绪,思考的同时用文字把思路呈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思维能力。通过实验班高考前后成绩及高考成绩的均分、及格率、低分率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在高三实际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思维导图对学生的记忆力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思维导图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数学解题方面促进效果明显,能有效指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思维导图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影响趋势更强、更深。
张红光[10](2015)在《高中圆锥曲线的概念教学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圆锥曲线是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它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研究平面几何图形的方程,并从方程出发,研究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把数和形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本文从圆锥曲线的历史出发,基于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约公元前262~190年)的《圆锥曲线论》,从数学史的角度考察圆锥曲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领会,就大纲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和新课标高中数学教科书(人教版)中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和变化进行探析,同时对现行人教版教科书(A版、B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科书进行简单比较,发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不应“重解题,轻概念”,造成数学概念与解题相脱节,概念含糊不清则知识体系将不完整,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相关知识的逻辑前提,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掌握这些重要圆锥曲线的前提,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学习。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圆锥曲线概念教学的处理方法: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和数学教室展示圆锥曲线形成过程;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描述圆锥曲线的概念并将其符号化;将概念运用到问题解决中,在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归纳典型题及教师如何合理地使用数学教科书中的内容等。在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上,采取活动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结合从形到数、再从数到形的例题,充分地理解概念并进行相关的问题解决。教学中合理使用数学教科书中提供的例题和习题,通过深入挖掘进行变式训练、一题多解等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用偏导数求二次曲线中点弦所在直线方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偏导数求二次曲线中点弦所在直线方程(论文提纲范文)
(1)型材滚弯在线曲率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图像拼接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型材滚弯分段拼接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外加图像特征的滚弯图像拼接方法 |
2.2.1 外加图像特征标记的尝试 |
2.2.2 图像特征区域范围预算 |
2.3 双边滤波的图像预处理 |
2.4 图像配准 |
2.4.1 SURF算法原理 |
2.4.2 SURF算法的参数优化 |
2.4.3 SURF结合双向唯一性匹配的图像配准方法 |
2.5 图像融合 |
2.5.1 改进渐入渐出图像融合的方法 |
2.5.2 滚弯画布尺寸自适应方法 |
2.5.3 图像拼接效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型材滚弯曲率检测的实现 |
3.1 引言 |
3.2 测量数据获取 |
3.2.1 利用霍夫变换去除剩余直边问题 |
3.2.2 应用斜率差自适应法对图像边缘采样 |
3.3 型材滚弯的局部检测 |
3.3.1 型材滚弯局部检测的方法选择 |
3.3.2 在线单边对比的实现 |
3.4 型材滚弯整体检测的实现 |
3.4.1 曲线拟合方法的选择 |
3.4.2 分段式多项式拟合计算方法 |
3.4.3 粗匹配计算过程 |
3.4.4 精匹配计算过程 |
3.4.5 误差显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滚弯型材图像曲率检测系统构建 |
4.1 滚弯在线曲率检测系统介绍 |
4.2 硬件模块设计及选型 |
4.2.1 光源的选择 |
4.2.2 相机位置 |
4.3 相机标定 |
4.4 编制滚弯型材图像曲率检测软件 |
4.4.1 滚弯曲率在线检测界面 |
4.4.2 多界面滚弯在线曲率检测软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量系统在滚弯试验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验准备工作 |
5.2.1 实验流程介绍 |
5.2.2 型材选择 |
5.2.3 数模建立 |
5.2.4 滚弯工艺参数 |
5.2.5 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使用 |
5.3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分析 |
5.3.1 测量准确性评价 |
5.3.2 测量稳定性评价 |
5.4 测量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数学试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课程改革 |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数学学科考查方向改革 |
第二节 选题缘由 |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性 |
二、高考数学试题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文献研究法 |
第二节 知识点考查的SOLO层次分析法 |
第三节 对比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数学核心素养与高考数学试题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对以上研究的简评及本研究的问题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APOS理论 |
二、SOLO分类理论 |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四、数学核心素养三水平与SOLO分类理论之间的关联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分析 |
第一节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学科课程改革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核心素养划分的水平 |
第四节 知识点所考查的SOLO层次划分 |
第五节 示例剖析 |
第六节 高考试题的分析 |
一、2017 年全国理科数学Ⅰ、Ⅱ、Ⅲ卷的分析 |
二、2017 年全国文科数学Ⅰ、Ⅱ、Ⅲ卷的分析 |
三、2018 年全国理科数学Ⅰ、Ⅱ、Ⅲ卷的分析 |
四、2018 年全国文科数学Ⅰ、Ⅱ、Ⅲ卷的分析 |
第七节 全国卷高考数学试题的追溯与演变 |
一、旧题新现题根不变 |
二、演变思路新题出炉 |
三、创新传承推陈出新 |
第八节 有效的试卷分析方法 |
一、做好试卷统计工作 |
二、对试卷所考知识点细化分析 |
三、试卷中对学科素养考核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试题内容的分析与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数学核心素养的分析与研究结论 |
第三节 知识点考查的SOLO层次划分分析与研究结论 |
第六章 全国卷试题的命题趋势 |
第七章 教学启示 |
第一节 教学启示 |
一、重视解题教学,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
二、重视核心概念教学,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
三、重视教材的研究和学习,完善数学核心素养 |
四、重视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升华数学核心素养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课题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荣获奖励与学术成果 |
(6)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轨道静态几何状态测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绝对测量方法 |
1.2.2 相对测量方法 |
1.3 我国铁路工程测量体系 |
1.3.1 三网合一分级布设测量体系 |
1.3.2 CPIII轨道控制网 |
1.3.3 我国高速铁路轨道测量的技术指标及精度要求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技术方案 |
2.1 总体设计思路 |
2.1.1 约束桩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案 |
2.1.2 测量方案分析与选择 |
2.2 约束桩三角测量 |
2.3 基于轨迹法的线路中线坐标约束测量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惯性器件信号预处理 |
3.1 陀螺仪信号处理 |
3.1.1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温度漂移补偿 |
3.1.2 光纤陀螺随机噪声滤波方法 |
3.2 倾角传感器信号处理 |
3.2.1 轨道水平测量系统的组成 |
3.2.2 轨道水平测量数据MSIF的融合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技术关键算法 |
4.1 线路约束点横垂向偏差测量模型与算法 |
4.1.1 约束桩三角测量数学模型 |
4.1.2 约束桩实测偏移量数学模型 |
4.1.3 基于正交的轨道最近点搜索算法 |
4.1.4 约束基准点标准偏移量模型 |
4.2 线路约束点坐标模型与算法 |
4.2.1 模型与假设 |
4.2.2 约束点三维坐标获取算法 |
4.3 全线线路三维坐标计算 |
4.3.1 线路设计线形计算 |
4.3.2 线路横垂向偏距设计值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系统设计 |
5.1 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
5.1.1 约束桩测量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
5.1.2 导线轮系结构设计 |
5.1.3 约束桩结构设计 |
5.1.4 约束基准点定位结构设计 |
5.1.5 测量线交汇结构设计与干涉校验 |
5.2 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系统电路设计 |
5.3 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5.3.1 线路中线设计坐标的计算 |
5.3.2 约束基准点标准偏移量和线路中线约束点标准坐标计算 |
5.3.3 约束测量装置的标定与检定 |
5.3.4 约束测量及其成果的显示与记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精度(不确定度)分析 |
6.1 误差来源分析 |
6.1.1 导轮误差 |
6.1.2 测量线交点误差 |
6.1.3 测量线长度误差 |
6.1.4 结构尺寸误差 |
6.1.5 轨检仪姿态误差 |
6.2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6.2.1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
6.2.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工程建议 |
7.1 试验数据及精度分析 |
7.2 工程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高考解析几何能力题的解决 ——近五年高考中的解析几何试题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内容 |
1.2 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解析几何能力题的研究 |
2.1 解析几何能力题的界定 |
2.2 高考解析几何能力题热点题型透析 |
2.2.1 离心率问题 |
2.2.2 范围(最值)问题 |
2.2.3 定量问题 |
2.2.4 轨迹问题 |
2.2.5 探索性问题 |
第三章 高考解析几何能力题渗透的几种思想 |
3.1 数形结合的思想 |
3.2 化归与转化思想 |
3.3.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
3.4 高中解析几何的几个重要思想的综合应用 |
3.4.1 一题多解 |
3.4.2 一题多变 |
3.4.3. 导数思想在解析几何切线当中的应用 |
第四章 解析几何运算量的研究 |
第五章 师生现状的分析以及未来发展 |
5.1 学生目前存在的现状 |
5.1.1 学生的观念 |
5.1.2 学生的表现 |
5.1.3 学生的心理克服 |
5.2 教师的因素 |
5.2.1 教师的观念 |
5.2.2 教师的态度 |
5.2.3 教师自身发展 |
5.3 解析几何能力方面的培养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近六年全国高考数学课标卷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以课标Ⅰ卷理科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国课标I卷理科数学考点分布与考查重点 |
1. 集合 |
2. 复数 |
3. 常用逻辑用语 |
4. 算法 |
5. 平面向量 |
6. 不等式 |
7. 计数原理 |
8. 三角 |
9. 数列 |
1 0. 立体几何 |
1 1. 概率与统计 |
1 2. 解析几何 |
1 3. 函数与导数 |
1 4. 平面几何选讲 |
1 5.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
二、高考备考教学建议 |
1. 依“纲”靠“标”重“本”, 夯实数学基础. |
2. 注重知识综合, 强调交叉渗透. |
3. 重视“新增”内容, 不忘“边缘”考点. |
(9)思维导图在普通高中数学高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2 思维导图概述 |
2.1 思维导图涵义 |
2.2 思维导图的功能 |
2.3 思维导图的绘制 |
3 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高考复习的理论分析 |
3.1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依据 |
3.2 普通中学高三数学复习现状和分析 |
3.3 普通高中应用思维导图复习的优势和应用条件 |
3.3.1 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
3.3.2 思维导图的应用条件 |
4 教学行动研究的课例分析及教学设计案例 |
4.1 行动研究的过程及课例的得失分析与反思 |
4.2 高考热点复习之一《圆锥曲线综合问题之弦中点相关问题》教学设计案例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三学生数学复习问卷调查 |
附录2 数学思维导图图例 |
附录3 学生思维导图图例 |
后记 |
(10)高中圆锥曲线的概念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拟创新之处 |
第2章 圆锥曲线的相关概述 |
2.1 圆锥曲线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圆锥曲线的发展简述 |
2.1.2 大纲版教科书与新课标教科书关于圆锥曲线教学内容的比较 |
2.2 圆锥曲线的曲线形成 |
2.2.1 平面截对顶圆锥面的所得截线 |
2.2.2 用几何画板画圆锥曲线 |
2.3 圆锥曲线的概念教学 |
2.3.1 椭圆的概念教学探究 |
2.3.2 类比法学习双曲线概念 |
2.3.3 圆锥曲线的统一概念 |
第3章 圆锥曲线的概念在解题中的应用 |
3.1 曲线与方程 |
3.2 在最值求解教学中的应用 |
3.2.1 数形结合求最值 |
3.2.2 焦半径的应用 |
3.2.3 参数法求最值 |
3.3 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中的应用 |
第4章 概念教学得到的启示 |
4.1 合理应用教科书的彩图和引导语,提高学习兴趣 |
4.2 深层挖掘教科书题目,发挥其模型功能和拓展功能 |
4.3 发挥教科书题目的导向功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用偏导数求二次曲线中点弦所在直线方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型材滚弯在线曲率检测技术研究[D]. 南文明. 燕山大学, 2021(01)
- [2]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数学试题分析研究[D]. 毋晓迪.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7)
- [3]2018年高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J]. 王成栋.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8(11)
- [4]关于二次曲线“中点弦”的几个重要结果[J]. 潘继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5]全国高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命题综析[J]. 高慧明. 数学通讯, 2018(09)
- [6]轨道静态几何状态三维约束测量技术研究[D]. 王志勇. 南昌大学, 2018(05)
- [7]高考解析几何能力题的解决 ——近五年高考中的解析几何试题为研究案例[D]. 曹小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8]近六年全国高考数学课标卷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以课标Ⅰ卷理科试题为例[J]. 曾辛金.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 2015(17)
- [9]思维导图在普通高中数学高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 肖姝.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3)
- [10]高中圆锥曲线的概念教学探究[D]. 张红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