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软组织填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软组织,羊膜,丝素,周围神经,凝胶,细胞,永久性。
软组织填充论文文献综述
吴琳,刘小明,简杏玲,于波,徐宁[1](2018)在《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异物肉芽肿》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皮肤软组织填充技术的高速发展,注射填充抗衰老操作数量急速增长,然而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也不断剧增。其中异物肉芽肿是皮肤软组织填充最常见的异物反应之一,在临床上常见,表现为软组织填充术后,皮肤出现慢性反复性红肿或结节囊肿,可伴随瘙痒或疼痛。本文将对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异物肉芽肿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分类及临床处理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笪琳萃,王旻,龚梅,张利,解慧琪[2](2015)在《软组织填充材料聚氨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生物医用聚氨酯微球,对其理化性能及体外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自乳化法(乳化速率分别为1 000、2 000、3 000、4 000 r/min)制备聚氨酯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聚氨酯微球的分子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内部结构及表面形貌,筛选最佳乳化速率制备的微球进行后续实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 elial cells,HUVECs),采用钙黄绿素/碘化丙啶(calceinacetoxymethylester/pyridine iodide,Calcein-AM/PI)双染观察细胞在聚氨酯材料上的形态及生长黏附情况。分别用含1%苯酚、10%FBS的H-DMEM培养基(A组)、按GB/T 16886.12标准规定比例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浸提液(B组)、含10%FBS的H-DMEM培养基(C组)培养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评价细胞活力;通过溶血实验评价血液相容性,其中浸提液作为实验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蒸馏水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乳化速率为2 000 r/min时制得的微球形态大小均较为理想,聚氨酯涂膜的表面为粗糙致密结构,内部为不均匀的多孔结构。Calcein-AM/PI双染观察示HUVECs与聚氨酯材料黏附紧密,且以绿染的活细胞为主。CCK-8检测示B、C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活力均显着高于A组(P<0.05),材料细胞毒性低。溶血实验测定示,阳性对照组吸光度(A)值为0.864±0.002,阴性对照组A值为0.015±0.001,聚氨酯微球浸提液的溶血率为0.39%±0.07%(<5%标准),无溶血作用。结论通过自乳化法成功制备了球形度较好的聚氨酯微球,该材料有利于细胞黏附增殖、细胞毒性低,且具备良好血液相容性,有望用作软组织缺损填充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李传荣[3](2014)在《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与软组织填充剂治疗眉间纹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与软组织填充剂治疗眉间纹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眉间纹患者,其中26例行软组织填充治疗(设为对照组),42例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与软组织填充剂治疗(设为治疗组),统计疗效、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及患者满意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14、10.056,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与软组织填充剂治疗眉间纹疗效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4年17期)
郑旭东,柳大烈,麦跃[4](2014)在《光纤热塑联合软组织填充在鼻唇沟整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鼻唇沟是面中部老化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之一,目前软组织填充材料是改善鼻唇沟的常用手段。40岁以上人群鼻唇沟加深最为明显,但此时往往伴有鼻唇沟外上方软组织松弛,以及脂肪堆积下垂。单独如果填充材料往往不能获得满意效果。目的:本研究探索光纤热塑联合软组织填充在改善重度和极重度鼻唇沟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鼻唇沟患者进行光纤热塑联合瑞兰2号透明质酸填充治疗,先以瑞兰对鼻唇沟进行填充,在使用25G针头穿刺皮肤获得激光光纤入路,对鼻唇沟外上方皮下脂肪及局部组织进行光热塑形。结果:从2013年1月到9月,行光纤热塑联合瑞兰鼻唇沟整形20例,手术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时间短。随访3个月,20例重度和极重度鼻唇沟患者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光纤热塑和软组织填充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改善鼻唇沟形态、缩小鼻唇沟外上方组织量并收紧局部皮肤,特别适用于重度和极重度鼻唇沟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4年06期)
马文超,郭万厚,李行,高碧莲,郭秋菊[5](2013)在《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材料作为注射性软组织填充剂的细胞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N-HA/CMCTS)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评价其作为软组织填充剂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制成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与羧甲基壳聚糖的比例为6∶4),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行体外细胞传代培养。制备材料浸提液,MTT法进行细胞毒性评价,细胞接种于复合材料,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应用形态观察法、细胞增值率,定性定量观察复合材料对细胞生长、附着、增值的影响。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N-HA/CMCTS)复合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不大于1级。成纤维细胞在复合材料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并促进细胞生长。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N-HA/CMCT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一种新型的注射性软组织填充材料有望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赵书明[6](2013)在《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对神经卡压松解术后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模型,研究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对神经卡压松解术后的作用及影响。通过观察相应的指标,判断该材料能否有效预防卡压段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及促进神经再生。方法:1实验分组:取成年雌性SD大鼠64只,体重250-300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只。A组为对照组,单纯解除卡压;B组为实验组,解除卡压后应用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包裹卡压部位。2动物模型:采用Mackinnon所设计的大白鼠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模型,卡压2周后采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研究。3手术方法:将实验动物称重后,腹腔内麻醉,术区备皮,俯卧位固定,消毒,铺单,于单侧(右侧)股后外侧做平行于股骨干的切口,长度约2.5cm,暴露坐骨神经,用游标卡尺测量其直径(平均为1.25mm)。选用内径为1.2mm的硅胶管,取0.5cm长,纵行剖开后套在离梨状肌下缘约1.0cm处的坐骨神经上,用7-0无创伤缝线缝合硅胶管2针,注意勿将硅胶管与神经缝合到一处,生理盐水冲洗后滴入庆大霉素注射液0.4ml,预防感染。缝合肌层及皮肤,切口碘伏涂搽后,不覆盖任何辅料,置于饲养笼中自然苏醒。术后不制动,任其自由活动。常规饲养两周后,行肌电图检查,证实神经传导速度下降,A、B两组按上述术式行2次手术。4检测方法及指标:(1)大体观察:观察大鼠切口愈合情况,排异反应(术后创面肿胀、炎症等局部症状),有无足底溃疡形成及自噬现象,行动时是否有跛行现象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大鼠的毛色改变及小腿肌肉萎缩情况,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吸收情况;卡压段神经直径大小、外膜厚度的变化;神经与局部组织粘连情况,分离神经时渗血及神经活动度等情况。(2)神经电生理测定:术后2、4、6、8周两组各随机抓取8只大鼠行双侧坐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相同的刺激频率(1HZ)和持续时间(0.02ms)下,测得坐骨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MN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以及末梢潜伏期,在健侧坐骨神经相同位置亦测定相同指标。计算术侧坐骨神经CMAP波幅及末梢潜伏期占正常侧的百分比,即术侧坐骨神经CMAP波幅恢复比和末梢潜伏期延迟比。(3)组织学观察:包括光镜和电镜观察。术后4周、8周(取4只)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24小时后,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干燥后行HE染色,然后在光镜下观察变性的神经纤维数量、髓鞘的厚度以及束间结缔组织与血管的增生状况等;术后8周(剩余4只)标本在电镜下观察神经髓鞘的厚度及其板层的结构、神经轴索直径、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 SC)、微丝、微管、线粒体等超微结构变化。(4)叁头肌湿重恢复率: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束后,从小腿叁头肌肌肉起止点处取下双侧叁头肌,剥离掉肌肉表面的脂肪和筋膜,用分析天平(万分之一)称重,记录结果,并计算出叁头肌湿重恢复率,即术侧肌肉湿重相对于健侧肌肉湿重的百分比。5、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推断等级资料的两个独立样本所来自的两个总体分布位置是否有差别,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大体观察:实验动物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无一例感染发生,无红肿等炎症表现,无自噬及足趾脱落现象发生。神经卡压2周后右下肢毛色发黄,光泽度降低,足趾主动伸展功能受限,并出现跛行,小腿后群肌肉萎缩明显,但无足底溃疡发生。去除卡压物后,可见卡压段神经颜色较苍白,质地较硬,直径明显变细,外膜增厚,卡压处远、近端神经增粗明显,呈神经瘤样改变。松解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神经增粗段逐渐变细,卡压段神经逐渐增粗,神经外膜亦逐渐变薄,直至接近正常。取材时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吸收不明显,至8周时仍有存留。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坐骨神经在各时间段与局部组织粘连较轻,容易钝性分离,分离神经时渗血较少,神经活动度也较好(P<0.05,秩和检验)。2神经电生理测定:模型卡压2周后,术侧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11.65±1.00m/s。两组在松解术后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以及末梢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均未恢复至正常值。实验组MNCV、CMAP波幅恢复比和末梢潜伏期延迟比均比对照组恢复得好(P<0.05,t检验)。至第8周时,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达到45.16±1.91m/s,而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仅达到32.60±3.57m/s;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恢复比:实验组为83.89±1.94(%),对照组为61.96±2.69(%);末梢潜伏期延迟比:实验组为1.30±0.06对照组为1.48±0.06。3组织学观察。光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表现为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较多,且较粗大的神经纤维数量比例较高,髓鞘也较厚,变性的神经纤维数目较少,结缔组织增生较轻,血运也较丰富。术后8周对照组变性的神经纤维数目(28.6±1.4)与实验组(23.9±1.2)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观察:术后8周对照组可见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较多,轴索较细,排列较规则,髓鞘增生不规则,厚薄不均,甚则变形、分层,部分髓鞘肿胀、溶合明显,仍可见到髓鞘局限性塌陷和脱落现象,偶可见到线粒体髓样化,结缔组织增生仍比较明显;实验组表现为有髓纤维再生显着,排列规则,呈束状成长,髓鞘明显增厚,厚薄较一致,板层结构较清晰,髓鞘轻度肿胀,未见到髓鞘塌陷、脱落现象,轴索直径较大,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时可见到雪旺氏细胞、线粒体、微丝、微管等。4叁头肌湿重恢复率:术后各时间段,实验组叁头肌湿重恢复率均较对照组为好(P<0.05,t检验)。至第8周时,实验组已达90.55±4.03(%)对照组仅为79.53±4.01(%)。结论:1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应用于SD大鼠坐骨神经卡压松解术后,可有效预防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避免了神经松解术后神经裸露造成的过敏现象。2该材料的应用使神经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减轻了因粘连造成的神经表面血管受压现象,继而可促进神经的再生。(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3-03-01)
韩超[7](2013)在《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植入预防周围神经粘连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研究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植入对预防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粘连的作用和机制。以期为临床预防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粘连提供一种新的材料和方法。过去,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应用玻璃酸钠、醋酸强的松龙、几丁糖等药物进行神经损伤部位的局部注射,以期能够很好的解决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神经粘连的问题。但是因为这些物质所特有的化学性质,这些防粘连物质在生物体内降解吸收时间很快,其隔离屏障阻挡的作用并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希望的时间。而且这些物质并没有促进上皮细胞生长、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细胞生物活性,所以在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利用这些物质所能达到的防粘连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寻找一种更加理想的防粘连材料。在临床实验中我们发现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具有通透性,能起到屏障作用,防止神经与周围组织之间形成粘连带,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好,所形成的再生室对神经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本实验我们希望其能为羊膜软组织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临床提供一种预防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粘连的新材料。方法:取清洁级SD大鼠48只,雌雄不拘,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1手术方法:按照随机原则选取24只大鼠做为实验组,麻醉成功后,固定于手术台,随机选取一侧下肢作为实验侧,将其后侧的毛用备皮刀剃除干净,术者戴无菌手套用碘伏对股部后侧术区进行消毒,铺无菌洞巾,于股骨后侧正中纵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由股后外侧肌间隙分离显露大鼠坐骨神经,距离坐骨神经出口2cm处,用显微器械切断坐骨神经,造成神经损伤模型。在手术显微镜下将坐骨神经断端用9-0无创显微缝合线作端端吻合,共缝合外膜6针,缝合后取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包裹大鼠坐骨神经缝合口,所有大鼠坐骨神经显微缝合尽可能保证对合、打结松紧度一致并由同一人操作完成,后采用4-0丝线缝合皮肤,碘伏涂擦缝合口,阿米卡星洗剂局部应用。放回饲养笼中。24只大鼠作为对照组:此24只SD大鼠手术方法与实验组手术方法相同,但是将断伤神经缝合完后不包裹防粘连材料,直接对外层切口进行缝合。2检测方法:两组SD大鼠分别于术后20、30、40天麻醉成功后沿原切口处切开皮肤,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及周围组织,根据神经与周围组织形态学观察整体粘连程度评级分类,进行统计评价。并在对坐骨神经行电生理检查后,对坐骨神经组织于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术后6天左右实验大鼠患侧伤口基本愈合,两组SD大鼠实验侧下肢坐骨神经切断后,患侧后爪出现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1周左右所有大鼠患侧下肢出现肿胀,部分大鼠出现足趾脱落或者皮肤溃疡,皮肤溃疡持续时间长,愈合困难。此种失神经性营养不良的皮肤表现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对照组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重,神经活动度差,取材点神经已经与周围肌肉组组织完全粘合,分离困难;实验组修复段神经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少量细丝样粘连,粘连组织较易分离,神经活动不受限。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在神经上包裹完好,没有明显的降解迹象,材料与周围肌肉组织很容易分离,没有明显的粘连迹象;术后实验组坐骨神经诱发电位的波幅的恢复率比对照组较高,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潜伏期的延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潜伏期及波幅测得数值随时间呈动态变化,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组织学观察到神经修复处包裹的防粘连材料清晰可见,材料与神经,材料与周围组织的分界明显,炎症反应较轻。再生纤维排列较整齐,神经内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对照组的神经外膜较厚,成纤维细胞和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缝合口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损伤神经缝合口远端组织电镜下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髓鞘的表现。两组神经细胞髓鞘镜下数量没有显着差异。对照组可见髓鞘融合、肿胀。轴索内线粒体融合、消失。实验组镜下可见髓鞘分离、融合,有增生。轴索内可见髓鞘脱落,轴索内的线粒体融合,线粒体脊消失不清,较对照组镜下表现重。结论:1应用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包裹修复受损的神经,可防止瘢痕增生有效预防神经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避免对神经的压迫。2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具有一定通透性,能起到屏障作用,而且不会影响神经愈合所需的营养。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吸收后不残留永久异物,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所形成的再生室对神经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3-03-01)
林向进,胡金艮,陈斌,郭方,杜靖宇[8](2012)在《注射式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软组织填充材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室温下通过化学交联方式合成可注射式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为研制新型软组织填充材料提供依据.方法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IPDI(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PPG:即N-220)、PEG(分子量2000的聚乙二醇)、PPG(分子量2000的聚醚多元醇),按预先计算好的各原料质量加入叁口瓶中,在90℃左右反应2小时,再加入预先按一定比例计算好的DMPA(二羟甲基丙酸)、BDO(一四丁二醇)、丙酮,催化剂辛酸亚锡,70℃左右条件下反应3小时.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将家蚕茧丝剪碎后称取10g,在0.5wt%的Na2CO3水溶液中煮沸40分钟以上以除去丝胶,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数次,直至表面没有滑腻的感觉.经过上述处理后,在40℃真空干燥箱中放置24小时后在40℃恒温条件下溶解于9mol/L的溴化锂水溶液中.将所得到的含有丝素的溶液用滤布过滤,去除未溶解的少量蚕丝.之后将滤液装入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放置在盛满去离子水的大烧杯中透析叁天,过程中每隔12小时换一次水.透析之后的丝素溶液倒入离心管中,在6000rpm转速下离心10分钟除去不溶物质,将上层清液放在4℃的冰箱中保存,备用.采用传统称重法测得所制备的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固含量为5wt%.注射式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人工髓核假体的制备将计量好的丝素水溶液与聚氨酯预聚体室温下高速共混,得到水凝胶体系.结果丝素蛋白和聚氨酯预聚体能在室温下容易合成,合成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从液体转变成凝胶样的状态一般为5-30分钟.丝素蛋白和聚氨酯预聚体聚合反应无明显放热(小于40℃).结论可注射式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室温下可制备,为研制新型软组织填充材料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9-21)
林向进,胡金艮,陈斌,郭方,杜靖宇[9](2012)在《可注射丝素蛋白复合聚氨酯水凝胶软组织填充材料的力学性能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在室温下通过化学交联方式合成的一种可注射式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为研制新型软组织填充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室温下化学制备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使用ZwickZ2.5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假体的弹性模量,并对凝胶假体高度和直径对机械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凝胶流变性能采用高级流变扩张系统(HAAKE MARSⅡ,German)评估.结果室温下合成的复合水凝胶从液体转变成凝胶样的状态一般为5-30分钟,凝胶时间取决于手术时的温度.丝素蛋白和聚氨酯聚合反应时无放热现象.丝素蛋白/聚氨酯水凝胶在应变15%时弹性模量在0.1-1MPa之间,随着复合水凝胶高度增高和直径增大复合水凝胶弹性模量也相应增大.流变性能显示复合水凝胶是一种粘弹性材料,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富有弹性.结论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是一种软而韧、缓冲载荷能力较强的粘弹性材料,合适的力学性能,可考虑用于研制可注射式软组织填充材料.(本文来源于《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9-21)
李蠡,杨蓉娅[10](2011)在《非透明质酸类皮肤软组织填充剂及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透明质酸类软组织填充剂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之际,其他非透明质酸类填充材料在临床应用及研究中显示出的独特优点亦受到新的关注。本文将对非透明质酸类填充材料的研发历史、理化特性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介绍。(本文来源于《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软组织填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生物医用聚氨酯微球,对其理化性能及体外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自乳化法(乳化速率分别为1 000、2 000、3 000、4 000 r/min)制备聚氨酯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聚氨酯微球的分子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内部结构及表面形貌,筛选最佳乳化速率制备的微球进行后续实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 elial cells,HUVECs),采用钙黄绿素/碘化丙啶(calceinacetoxymethylester/pyridine iodide,Calcein-AM/PI)双染观察细胞在聚氨酯材料上的形态及生长黏附情况。分别用含1%苯酚、10%FBS的H-DMEM培养基(A组)、按GB/T 16886.12标准规定比例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浸提液(B组)、含10%FBS的H-DMEM培养基(C组)培养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评价细胞活力;通过溶血实验评价血液相容性,其中浸提液作为实验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蒸馏水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乳化速率为2 000 r/min时制得的微球形态大小均较为理想,聚氨酯涂膜的表面为粗糙致密结构,内部为不均匀的多孔结构。Calcein-AM/PI双染观察示HUVECs与聚氨酯材料黏附紧密,且以绿染的活细胞为主。CCK-8检测示B、C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活力均显着高于A组(P<0.05),材料细胞毒性低。溶血实验测定示,阳性对照组吸光度(A)值为0.864±0.002,阴性对照组A值为0.015±0.001,聚氨酯微球浸提液的溶血率为0.39%±0.07%(<5%标准),无溶血作用。结论通过自乳化法成功制备了球形度较好的聚氨酯微球,该材料有利于细胞黏附增殖、细胞毒性低,且具备良好血液相容性,有望用作软组织缺损填充材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组织填充论文参考文献
[1].吴琳,刘小明,简杏玲,于波,徐宁.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异物肉芽肿[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
[2].笪琳萃,王旻,龚梅,张利,解慧琪.软组织填充材料聚氨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
[3].李传荣.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与软组织填充剂治疗眉间纹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4
[4].郑旭东,柳大烈,麦跃.光纤热塑联合软组织填充在鼻唇沟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
[5].马文超,郭万厚,李行,高碧莲,郭秋菊.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材料作为注射性软组织填充剂的细胞毒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
[6].赵书明.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对神经卡压松解术后作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
[7].韩超.羊膜软组织填充材料植入预防周围神经粘连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
[8].林向进,胡金艮,陈斌,郭方,杜靖宇.注射式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软组织填充材料的制备[C].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9].林向进,胡金艮,陈斌,郭方,杜靖宇.可注射丝素蛋白复合聚氨酯水凝胶软组织填充材料的力学性能初步评价[C].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10].李蠡,杨蓉娅.非透明质酸类皮肤软组织填充剂及其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