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碳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酸酯,有机合成,工艺
有机碳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雷小锐[1](2015)在《浅析有机碳酸酯合成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针对有机碳酸酯合成工艺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赵丹,王文珍,贾新刚,杨磊杰,李娜[2](2015)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碳酸酯和聚碳酸丙烯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些年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和聚碳酸丙烯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反应,概述了共聚反应的催化剂发展史,探讨了催化剂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5年07期)
李圣哲[3](2015)在《有机碳酸酯合成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碳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品,常被用于化学反应的溶剂和一元醇或二元醇的醇羟基保护基团。文章对有机碳酸酯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有机碳酸酯的性质和应用,着重介绍了它的合成方法,包括光气法、酯交换法、氧化羰基化法、尿素法、二氧化碳和醇直接合成法、一氧化碳气相催化偶联合成法和电化学法。(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5年13期)
毛信表,蔡萍萍,张寅旭,何峰强,马淳安[4](2015)在《离子液体中电活化CO_2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介质中CO2电活化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着重概述了电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和环状碳酸酯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CO2间接电活化和直接电活化技术,以及反应介质、电极材料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对电催化还原CO2的关键技术和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离子液体具有不易挥发、可循环使用、导电性好、对CO2有较高溶解度等优点,在CO2固定和有机资源化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电化学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新技术,在CO2有机资源化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缓解日益严峻的温室效应、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5年03期)
吴腊霞[5](2013)在《电化学固定二氧化碳与醇反应合成有机碳酸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无毒、廉价、丰富、可再生的C1资源,将其固定利用,不但可以解决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还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枯竭问题。但CO2热力学高度稳定,如何将其活化成为了CO2利用的关键问题。电化学方法是CO2活化的有效方式之一,通常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实现CO2的固定利用。在CO2资源化利用中,将CO2转化为有机碳酸酯是利用CO2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机碳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学化工、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用途。高温高压下,使用催化剂如金属烷氧基化物、有机/无机碱、乙酸盐及金属氧化物等可催化CO2与醇反应合成有机碳酸酯,但这些过程普遍存在着催化剂催化活性不高、目标产物产率低、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因而需要研发更为绿色的合成路线。近年来鉴于离子液体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独特的电化学特性,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研究中。由于离子液体对CO2有较好的溶解性,使得离子液体成为电化学固定CO2的良好反应介质。离子液体阴极还原可以生成N-杂环卡宾(NHCs)。NHCs可作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各种有机反应,且具有无金属参与、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最近研究发现NHCs可以与C02反应形成NHC-CO2加合物,该加合物可用于活化利用CO2。在温和条件下,采用电化学方法对温室气体C02进行固定利用,并合成有用的有机碳酸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离子液体,作为绿色反应介质或绿色反应介质兼NHCs的前驱体,应用于有机碳酸酯的合成,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有机溶剂中直接电还原CO2合成有机碳酸酯常温常压下,一室型电解池中,研究了饱和CO2的DMF/CH3CN-TBAI(0.1mol L-1)溶液中直接电还原CO2与醇的反应,合成了相应的碳酸酯。以甲醇为模板原料,考察了溶剂、电极材料、电流密度、电解电量、温度以及甲醇的浓度等实验因素对目标产物碳酸二甲酯产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研究了一系列一元醇、邻二醇和苯酚的反应。由实验可知,一元伯醇、仲醇在实验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线性碳酸酯,邻二醇可转化为环状碳酸酯,但一元叔醇和苯酚在实验条件下不能发生羧化反应。根据实验结果及文献,探讨了反应历程,该工作对有机溶剂中直接电还原CO2合成有机碳酸酯反应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电致乙腈负离子(-CH2CN)活化邻二醇与CO2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常温常压下,在两室型电解池中,以CO2和邻二醇为原料,通过电致乙腈负离子(-CH2CN)的方法合成相应的环状碳酸酯。该反应过程中避免了传统有机碱及催化剂的使用。实验中以乙二醇(EG)为模板原料,考察了支持电解质、阴极材料、电流密度、电解电量、底物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搅拌时间等实验因素对目标产物碳酸乙烯酯(EC)产率的影响。优化后EC的产率为36%,并在优化条件下考察了该反应的普遍适用性。(3)离子液体中直接电还原CO2与邻二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首次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电解质体系,研究直接电还原CO2与邻二醇的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整个反应过程在一室型电解池中常压温和条件下进行,且避免了催化剂、支持电解质及有机溶剂的使用。实验过程中考察了电极材料、电解电位、温度、电解电量、邻二醇浓度、离子液体的组成、超声等对反应的影响,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O2及反应底物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行为。此外还对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性进行了考察。该工作为环状碳酸酯提供了一条绿色的合成途径。(4)电致N-杂环卡宾活化CO2与邻二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温和条件下,两室型电解池中电解咪唑离子液体可生成NHCs,向电解后的咪唑离子液体中通入CO2可形成NHC-CO2加合物。首次利用电化学方法分析NHC-CO2的形成,并以NHC-CO2为C02的活化载体,研究了C02与邻二醇反应合成相应的环状碳酸酯。反应中以苯乙二醇为模板原料,考察了电极材料、离子液体种类、电解电量、电流密度、反应温度、搅拌时间等实验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条件下碳酸苯乙烯酯的产率可达到60%。在优化条件下考察了反应的普适性,并对反应的历程进行了推测。该工作为环状碳酸酯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同时也拓展了NHCs在C02固定上的应用。(5)电致N-杂环卡宾活化C02与一元醇反应合成线性碳酸酯咪唑离子液体1e-阴极还原可生成相应的NHCs,亲核的NHCs可以活化二氧化碳形成NHC-CO2加合物(咪唑-2-羧酸盐),该加合物可作CO2的活化载体。该工作在电致NHCs活化C02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的基础上,研究NHC-CO2作为C02的活化载体与一元醇反应合成线性碳酸酯。反应中以苯甲醇为模板原料,考察不同实验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条件下苯甲醇的转化率为90%,碳酸甲苄酯的选择性为96%。咪唑离子液体在反应过程中起着绿色溶剂及NHCs前驱体的双重作用,避免了有毒易挥发有机溶剂及支持电解质的使用。该工作为线性碳酸酯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途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NHCs在CO2固定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3-01)
冯秋菊[6](2011)在《离子液体中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电化学方法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也是廉价丰富的C1资源之一,其固定及其资源化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CO2热力学性质稳定,不易活化,传统的活化方法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方法直接以电子作为反应试剂,温和条件就可以活化CO2,工艺流程简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稳定性好、对CO2的溶解性好、导电性好和电化学窗口宽等特性,在有机电合成中被广泛应用。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电化学方法固定CO2合成重要的药物中间体,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合成法研究了离子液体中CO2的电羧化固定。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CO2的排放现状和固定方法、CO2的电羧化反应、离子液体的性质以及在CO2的转化利用方面的应用研究的进展。2.温和条件下,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离子液体中CO2在Cu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结果表明CO2的还原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的过程。以Cu片作工作电极,Mg棒作牺牲阳极,Ag丝作参比电极,在单室型电解槽中恒电位还原CO2制备碳酸二甲酯。考察了不同工作电压对碳酸二甲酯收率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在该反应体系中,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叁次。3.常压室温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BMIMBF4离子液体中2-氨基-5-溴吡啶(2-ABP)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结果表明,2-ABP在Ag电极上的还原是不可逆的过程。在饱和了CO2的BMIMBF4溶液中,以Ag片等金属电极作工作电极,Mg棒为牺牲阳极,Ag丝作参比电极,在单室型电解池对2-ABP进行恒电位还原制备6-氨基烟酸。考察了不同温度、工作电压、底物浓度、电量及电极材料对电羧化反应的影响;最优条件下目标产物的收率为75%.结合循环伏安和恒电位还原的结果,探索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在该反应体系中,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叁次。4.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苯乙酮在BMIMBF4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结果表明苯乙酮在玻碳电极(GC)上的电化学还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考察了扫描速度和底物浓度对苯乙酮在GC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峰电位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负移;峰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和底物浓度均称线性关系。这说明苯乙酮在GC电极上的还原是扩散控制过程。在饱和了CO2的离子液体中,以Pt片为工作电极,Mg棒为牺牲阳极,采用单室型电解槽对芳基酮类化合物进行恒电流还原制备α-羟基碳酸酯。考察了温度、电流密度、电极材料、底物浓度、电量及不同的取代基对电羧化反应的影响;最优条件下目标产物的收率为62%.结合实验结果,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在该反应体系中,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叁次。5.常压室温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BMIMBF4离子液体中苯甲酰氯(BC)和苯甲酰溴(BB)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结果表明BC和BB在Ag电极上都是不可逆的两电子还原过程,且BC的还原电位比CO2的还原电位更负。在饱和CO2的离子液体中,以Ag片作为工作电极,Mg棒作牺牲阳极,Ag丝作参比电极,采用单室型电解槽分别对BC和BB进行恒电位还原。恒电位还原BC,只有二聚产物苯酰偶生成;恒电位还原BB结合烷基化试剂,生成目标产物苯乙酮酸甲酯。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为苯酰偶和苯乙酮酸酯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绿色的合成方法。此外,还考察了不同温度、工作电压及电极材料对二聚反应的影响;最优条件下目标产物的收率为51%,而且在该反应体系中,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叁次。(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4-01)
马新宾,黄守莹,王胜平,张萍波[7](2010)在《氧化羰基化法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绿色化学品有机碳酸酯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有机碳酸酯的性质和用途、催化剂的开发、反应机理和工艺过程的研究进展。在现有的非光气法合成有机碳酸酯的工艺路线中,氧化羰基化法生产相对安全、原子经济性高、副产物为水,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开发设计高效、稳定的催化剂,进一步加强对该工艺多方位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大力发展煤化工和一碳化工将起到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0年07期)
魏伟,彭伟才,刘季铨[8](2010)在《有机碳酸酯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碳酸酯清洁生产技术及其所用催化剂体系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氧化羰基化法、酯交换法、尿素醇解法和CO2直接合成法等4种主要技术路线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不同路线的工业化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工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酯交换法和尿素醇解法将是今后有机碳酸酯清洁生产技术工业化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0年06期)
周印羲,梁曙光,宋金良,吴天斌,胡素琴[9](2010)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催化合成不对称有机碳酸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是通过过渡金属和有机配体的自组装形成的一类新型材料,具有高表面积、多孔性、孔尺寸可调等优点,在催化、分离和气体储存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用叁种不同方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IR)光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制备的MOFs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和形貌,用直接混合法制备的MOFs是有效的催化碳酸二乙酯与醇酯交换制备有机碳酸酯的多相催化剂.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底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二乙酯与芳香醇、脂环醇、脂肪醇和杂环醇均能以100%选择性高产率地合成有机碳酸酯,固体催化剂经简单离心分离可重复使用至少2次.(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10](2009)在《第六届有机碳酸酯研讨会下月举办》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中国化工报社、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协作组主办,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09(第六届)全国有机碳酸酯技术开发与应用研讨会将于11月25~27日在山东泰安召开。(本文来源于《化工中间体》期刊2009年11期)
有机碳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述了近些年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和聚碳酸丙烯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反应,概述了共聚反应的催化剂发展史,探讨了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碳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雷小锐.浅析有机碳酸酯合成工艺[J].石化技术.2015
[2].赵丹,王文珍,贾新刚,杨磊杰,李娜.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碳酸酯和聚碳酸丙烯酯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5
[3].李圣哲.有机碳酸酯合成工艺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5
[4].毛信表,蔡萍萍,张寅旭,何峰强,马淳安.离子液体中电活化CO_2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5
[5].吴腊霞.电化学固定二氧化碳与醇反应合成有机碳酸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6].冯秋菊.离子液体中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电化学方法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
[7].马新宾,黄守莹,王胜平,张萍波.氧化羰基化法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
[8].魏伟,彭伟才,刘季铨.有机碳酸酯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
[9].周印羲,梁曙光,宋金良,吴天斌,胡素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催化合成不对称有机碳酸酯(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0
[10]..第六届有机碳酸酯研讨会下月举办[J].化工中间体.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