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网论文_魏博渊,向红吉,陈维荣,戴朝华,张雪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动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动,网络管理,护坡,配电网,预应力,网络,分布式。

主动网论文文献综述

魏博渊,向红吉,陈维荣,戴朝华,张雪霞[1](2017)在《微网的主动网间重组及联合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主动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典型应用。针对目前微网仅能单独运行,不能进行网间互动进而发挥分布式电源优势的现状,通过引入直流母线,简化了微网的网间并网,使联合运行成为可能,提出对现有主干配电网具有良好兼容性的主动重组配电网和具有地区性划分特色的配电域概念。通过发挥主动重组配电网的灵活拓扑优势,提高了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和运行稳定性,并利用仿真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和稳定性论证。仿真表明主动重组配电网原理可行,能够切实提高供电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陈宇新[2](2015)在《关于应用“锚杆+主动网”对铁路高大护坡病害综合整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锚杆和主动网的施工方法对高大护坡病害进行综合整治,不仅可以加强护坡的稳定性,降低了病害的复发,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对护坡病害整治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5年08期)

尚启星[3](2015)在《基于主动网的AFEC的设计与仿真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高速发展,各种终端便携式设备的涌现,人们对无线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有线通信来说,由于无线信道的特性,数据在网络中传输常常会发生误码,从而降低网络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前向纠错作为差错控制方式的一种,它在实时网络和在信道较差的环境中能更好的消除丢包所带来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网络是基于端到端的的传输系统,而误码经常发生在网络的内部,传统网络的自适应前向纠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丢包率,但还是不能灵活地适用于网络内部的链路差异,例如采用纠错能力低的编码在较差的链路环境里不能有效的改善通信质量,而采用纠错能力较高的编码在遇到低丢包率的信道又白白的浪费冗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本课题中引入了主动网,主动网络采用存储—计算—转发的传输模式,它不仅具有分组路由的能力,而且在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对分组的内容进行修改、存储和重新定向。主动网络在网络节点的可编程性,给用户的需求提供了便捷。基于主动网的自适应前向纠错不仅能对端系统的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而且能对中间网络节点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这样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也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丢包发生的原因,差错控制的手段以及常用的编码,利用MATLB搭建仿真系统,选取RS编码,验证了目前前向纠错算法所存在的缺陷。然后详细介绍了主动网的主动技术和自适应前向纠错协议,把自适应前向纠错协议加载到主动网络上,接着利用仿真软件NS2模拟主动网络,搭建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主动网的自适应FEC能根据当前的链路环境自动的调整FEC包所携带的冗余量以达到最理想的纠错效果,不仅节省了带宽,而且可以适应网络内部链路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期刊2015-05-01)

谢虎[4](2012)在《基于主动网技术的网络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网络管理的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大。集中式的网络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网络环境对于网络管理的要求。分布式的网络管理模式能很好地解决集中式的网络管理模式所面临的困难,突破网络管理的性能瓶颈。在分布式的网络管理模式的研究当中,将主动网技术运用于网络管理是研究热点之一。论文在深入研究主动网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集中式的网络管理的不足,重点研究如何将主动网技术应用于网络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网技术的网络管理模型。在研究模型中主动节点的包分类算法时,论文将优先级思想引入了分层树算法之中,完成了对分层树算法的改进。最后完成了基于该模型的网络管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进行了实验测试。论文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①分析现有网络环境,研究了网络管理技术和主动网技术。针对集中式的网络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基于主动网技术的网络管理模型。该模型结合SNMP协议和主动网技术,在不更换现有网络协议和网络节点的情况下,完成对非主动节点的改造,实现了对主动节点和非主动节点的管理。同时详细剖析了该模型体系结构,并将该模型与其他网络管理模型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分析了它们在网管流量上的差异。②研究典型的包分类算法。在设计主动节点的包分类器时,在分配规则域值的过程中引入了优先级思想,完成了对分层树算法的改进。改进的算法优化了规则的分层树结构,加快了主动包与规则的匹配速度,提高主动包分类的效率。③根据该模型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主动网技术的网络管理原型系统。在系统设计中,对网络管理站和主动节点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划分,并完成了叁种类型主动包封装体的设计。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基于主动网技术的网络管理在网管流量上的优势。(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2-04-01)

刘长青[5](2011)在《关于主动网技术在网络管理中应用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被动网络相比,主动网是一种可编程的网络,它将网络定义为可共享的计算机资源。主动网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不仅仅可以传输数据,还可以处理、计算相关数据。它的可编程性与可扩展性,突破了单一、固化的网络服务模式,主动定制、引入了新的服务,这就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本文主要从主动网技术的相关问题出发,对主动网技术在网络管理中应用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1年11期)

朱婷鸽[6](2009)在《一种新型的主动网的安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将主动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域,在每一个域中设置代理,由代理出具主动包进入别的域的证书的新型主动网络安全模型。最后,与逐跳相比较看出,代理的引入节约包的传送时间、空间开销以及计算开销。(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09年17期)

王中生,徐东升,王建国[7](2009)在《基于策略和主动网技术的系统响应时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传统网络管理存在的弊端,在分析主动网技术和基于策略管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和主动网技术相结合的网管逻辑体系结构来实现高效的分布式网络管理。对基于该逻辑结构网管系统的响应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逻辑结构可实现管理策略实施的自动化、管理策略定义和传播机制的共享,为定制动态的网管服务提供了支撑。(本文来源于《信息化纵横》期刊2009年11期)

郑丽伟,金芝[8](2008)在《需求驱动的主动网构实体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主动服务、需求驱动、自主聚合的角度,提出了需求驱动的主动网构实体聚合模型.在该模型中,主动网构实体形成服务Agent,这些服务Agent主动发现需求并向需求聚集.针对同一需求聚集形成的服务Agent群,通过机制设计、协商、协作最终形成能够满足需求的多Agent系统.为了实现服务Agent对需求的发现和识别,构造了一个功能本体,包括特定领域的功能描述以及功能分解模式.为了实现服务Agent的协作,提出了需求驱动的自动机制设计,并给出了一种基于公平原则的协作模型——重心模型.最后得出由聚合产生的多Agent系统规格表示.(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陈琼[9](2008)在《主动网跨信任域统一认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类型之间的跨域认证是认证研究的重要课题。主动网的授权用户拥有比传统网络授权用户更多的访问能力,对他们的认证关系到主动网的安全,在主动网上进行跨类型信任域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主动网的跨域认证需求展开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首先在充分研究主动网安全体系和实现方式的基础上,于Windows环境下建立了主动网的仿真原型;然后系统地分析了基于证书和身份的两种认证方式的PKI系统,并提出主动网基于XML Web Service的统一认证模型,由此来实现不同类型域之间的交互;此外进一步实现了该模型的原型系统,并对该原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测试。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1.把身份认证这种比较新且尚未大范围使用的技术,与XML这种成熟并广为流行的技术相结合,并在实验平台上实现了基于身份认证加密解密算法的XML编程,证明了身份认证技术的实用性和发展潜力。2.提出了使用XML Web Service平台实现跨类型信任域之间的统一认证,并实现了基于身份和基于证书的两种不同认证类型的统一认证模型。分析和测试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模型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实现网络中多种认证类型的交互。(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8-05-01)

邝林华,袁忠堂[10](2008)在《SNS主动网及预应力锚索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在边坡危岩体治理工程中采用SNS主动网及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过程及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08年04期)

主动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锚杆和主动网的施工方法对高大护坡病害进行综合整治,不仅可以加强护坡的稳定性,降低了病害的复发,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对护坡病害整治的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动网论文参考文献

[1].魏博渊,向红吉,陈维荣,戴朝华,张雪霞.微网的主动网间重组及联合运行[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7

[2].陈宇新.关于应用“锚杆+主动网”对铁路高大护坡病害综合整治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

[3].尚启星.基于主动网的AFEC的设计与仿真实现[D].武汉轻工大学.2015

[4].谢虎.基于主动网技术的网络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2

[5].刘长青.关于主动网技术在网络管理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

[6].朱婷鸽.一种新型的主动网的安全模型[J].硅谷.2009

[7].王中生,徐东升,王建国.基于策略和主动网技术的系统响应时间研究[J].信息化纵横.2009

[8].郑丽伟,金芝.需求驱动的主动网构实体聚合[J].软件学报.2008

[9].陈琼.主动网跨信任域统一认证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

[10].邝林华,袁忠堂.SNS主动网及预应力锚索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8

论文知识图

监测系统硬件组成图蓝牙微微网和分散网分布示意图主动网及锚杆工程立面布置图主动网体系结构示意图主动网及锚杆工程剖面布置图边坡失稳且主动网破坏

标签:;  ;  ;  ;  ;  ;  ;  

主动网论文_魏博渊,向红吉,陈维荣,戴朝华,张雪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