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转基因水稻制成的乙型肝炎疫苗

由转基因水稻制成的乙型肝炎疫苗

一、用转基因水稻制成乙肝疫苗(论文文献综述)

潘玉[1](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易清清[2](2014)在《《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2000至2014)》文中提出从认识动植物的形态与分类到探寻细胞的裂变与遗传,生物学史上每个里程碑式的进展都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1972年“重组DNA技术”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时代。转基因技术以飞快的速度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环保、能源以及农业等诸多领域。许多国家将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然而,在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其风险也逐一显露并迅速引发国内外公众的关注与探讨。随着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转基因技术风险争议性事件的爆发,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恐惧与抵触情绪不断上升,风险争论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去科学化”与“非理性化”的现象,这不利于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客观认知的形成。新闻媒体,作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其对“真实”的建构塑造着人们脑海中的“图像”。然而,新闻媒体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组织与生产新闻,即新闻框架。新闻框架决定着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以及看不到什么。本研究选题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平台构建与沟通平台示范运行”(编号:2011ZX0801),试图以新闻框架理论为指导,总结国内主流科技媒体《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新闻框架的特点,探寻其新闻框架与社会现实中议题演变的关系以及新闻框架形成与变迁的原因。研究发现,《科技日报》的报道框架紧跟现实议题演变,议题框架突出科学技术的积极效益,呈现科学技术的多面风险,总结风险管理的现状与经验;人物框架形成了以专家学者、政府机构与商业团体为话语中心的沟通模式,虽然公众的参与与决策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但他们仍然徘徊于话语中心的“外围”。时代背景与科技政策、媒体定位与报道风格、新闻常规与内部控制以及新闻记者的个人认知结构是《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新闻框架形成与变迁的重要原因。新闻媒体,既是科学家发布科技进展的信息渠道,也是公众参与风险交流与决策的沟通平台。《科技日报》对科技议题的传播方式仍旧过于重视媒体的告知与言说功能,公众则是被动接受知识宣传的“客体”。本文认为只有给予公众平等的沟通与参与机会,才能实现人、科技和社会的良性互动,真正发挥其风险沟通平台的作用。

张立军[3](2014)在《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反应器,易于转化并能提供廉价的蛋白质,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新型疫苗是一种十分经济有效的途径。本论文阐述了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优点、转基因植物的表达系统、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实例以及存在的问题。

张秀香[4](2009)在《表达LTB-MOMP融合蛋白转基因水稻的建立及免疫试验》文中提出为了研制一种廉价、方便的鹦鹉热衣原体口服疫苗,本研究以其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momp基因和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表达MOMP蛋白和LTB-MOM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中都高效表达。通过小鼠的免疫试验,确定了LTB-MOMP融合蛋白的免疫效果要优于MOMP蛋白单独免疫效果。所以本实验通过前期试验结果,利用分子克隆、农杆菌介导和分子生物学常规检测技术等方法,构建了表达LTB-MOMP融合蛋白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试图探索出一种利用水稻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鹦鹉热衣原体口服疫苗的免疫途径和作用模式。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ltb-momp融合基因导入水稻植株中,通过抗性筛选及整合性鉴定,证明获得了表达LTB-MOMP融合蛋白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用间接ELISA的方法测定了转基因水稻叶片中融合蛋白的平均含量可占植物总可溶性蛋白的0.0055%,而在种子中的平均含量为0.0069%。实验中以BALB/c小鼠为哺乳类实验动物模型,用获得的表达LTB-MOMP融合蛋白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种子在小鼠体内进行了口服免疫实验研究,通过对体液、细胞及粘膜免疫等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口服转基因水稻种子能够诱导小鼠机体产生体液、细胞及粘膜免疫反应,但以细胞和粘膜免疫应答为主。同时,还证明了LTB在转基因水稻口服免疫实验中具有良好的粘膜佐剂效应。通过本实验研究,将为下一步应用表达LTB-MOMP融合蛋白的转基因水稻在禽源动物体内口服免疫实验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禽类鹦鹉热衣原体病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王媛媛[5](2009)在《口蹄疫病毒P1基因和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口蹄疫病毒(FMDV)是严重危害猪、牛等经济动物的传染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预防和控制这种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对潜在易感宿主进行大范围全面地免疫接种。而目前用于预防口蹄疫的常规疫苗都存在潜在的散毒危险,因此研制新型疫苗迫在眉睫。乙型脑炎是一种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潜在致命性传染病。此病可通过蚊子传染给人类,而猪是公认的主要扩增宿主和传染源。目前广泛使用的无论是人乙型脑炎鼠脑纯化灭活疫苗,还是猪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因为其生产费用昂贵、缺少长期免疫力,潜在的散度风险以及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等,而限制了这些疫苗被广泛应用。植物可饲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无动物病原体污染、生产廉价、储存和运输热稳定等优势,近年成为研究的热点。水稻作为一种生物反应器,被广泛地用于表达人和动物病原体的抗原基因。在水稻中表达FMDV或JEV的免疫原蛋白来生产新型疫苗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策略。针对以上两种病毒,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侵染法获得了转口蹄疫0/ES/2001株P1基因和乙型脑炎SA14-14-2株E基因的转基因水稻,并在小鼠模型上对植物来源的P1蛋白和E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经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P1基因和E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分析将本实验室保存的口蹄疫0/ES/2001株P1基因和乙型脑炎SA14-14-2株E基因首先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RTL2中,再将构建成的含有双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表达盒克隆到载体pCAMBIA1301中,分别命名为pCAMRT-P1和pCAMRT-E。用农杆菌法分别转化水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经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1基因和E基因均在在水稻中成功表达。经ELISA方法检测,P1蛋白表达量达到0.6至1.3μg/mg植物总可溶性蛋白,E蛋白表达量达到1.1至1.9μg/mg植物总可溶性蛋白。2.水稻来源的P1蛋白免疫原性研究将新鲜转基因水稻叶片进行研磨,取研磨液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腹腔注射免疫小鼠。首免后第56天,植物来源P1蛋白诱导小鼠体内产生了高水平的口蹄疫病毒特异性血清IgG抗体;中和抗体水平达到1:20.27,与大肠杆菌来源的P1蛋白诱导的中和抗体相当(1:22.4)。用106TCID50口蹄疫病毒0/ES/2001株进行攻毒试验,攻毒48小时后检测小鼠血液中病毒清除情况显示,100%的小鼠血液没有引起细胞病变。用水稻研磨液口服免疫的小鼠36天后,解剖小鼠并收集近胃部小肠,清洗后进行体外培养3天。口服免疫的小鼠体内也产生了口蹄疫病毒特异性血清IgG抗体,并且水稻来源的P1蛋白诱导的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大肠杆菌来源的P1蛋白诱导的。小肠洗液和体外培养液中检测到粘膜IgA抗体,证明植物来源的P1蛋白经口服诱导了粘膜免疫。用106TCID50口蹄疫病毒0/ES/2001株进行攻毒试验,攻毒48小时后检测小鼠血液中病毒清除情况显示,只有20%-40%的小鼠血液没有引起细胞病变。3.水稻来源的E蛋白免疫原性研究保护动物不受JEV的感染主要依靠体内抗体水平,尤其是中和抗体水平。用2中的方法免疫小鼠,动物实验表明,植物来源E蛋白诱导小鼠体内产生了高水平的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血清IgG抗体;中和抗体水平达到1:19.2,显着高于用大肠杆菌表达的E蛋白诱导的抗体水平(1:11.2)。口服免疫30天后,小鼠体内也产生了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血清IgG抗体;小肠洗液和体外培养液中检测到粘膜IgA抗体,且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口服大肠杆菌来源的E蛋白的小鼠,证明植物来源的E蛋白经口服诱导了粘膜免疫。以上结果明水稻作为一种生物反应器可以成功表达口蹄疫病毒P1蛋白和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为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两种病毒的可饲疫苗奠定了基础。下一步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提高外源蛋白在水稻中的表达量,比如使用种子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从佐剂的使用方面提高水稻来源蛋白的口服免疫效果,比如使用CT或LT为口服佐剂。

王琴芳[6](2008)在《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监管体系的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以抗虫和耐除草剂性状为主的第一代转基因作物。国内外对第一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与监管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国际上转基因作物的新发展趋势是:复合性状、营养改良与药用等新一代转基因作物不断涌现。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制订了一系列针对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与监管的政策与法规,而我国政府还没有出台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与监管的法规。本研究目的:(1)系统全面分析国内外对第一代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抗虫与耐除草剂作物安全评价法规与监管模式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转基因作物评价与监管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调研分析国外对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复合性状、营养改良与药用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与监管措施,提出我国对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内容与监管措施,供决策部门参考。本文主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国内外转基因作物评价与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归纳了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和监管中取得的成就:(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最早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监管条例的国家,并率先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2)有效地保障了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取得了巨大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挽救了我国的棉花纺织产业。(3)抗虫棉环境安全研究开创了监管新模式,在转基因棉花商业化生产监管中实行“天然庇护所”策略,控制了棉铃虫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转基因抗虫棉的连续11年产业化历程证明这种策略的正确性。(4)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业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检测机构及检测标准(体系),农业部筹建了下属21个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检测中心,并且已经逐步通过认证或正在进行认证;建立和发布了37项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环境安全与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5)保障了转基因生物对人类与环境的安全,事实证明,经农业部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批准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以及批准进口作为食品与饲料加工原料的产品都是安全的。2.通过分析比对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内容与方法,指出了我国转基因作物评价和监管中存在着三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安全性评价中争论性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1)对于现行的以品种为基础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安全性评价与监管模式,建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以转化体事件为基础的评价与监管;(2)对于按照省份逐个申请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的问题,建议实行分生态区种植的监管模式;建议全国一证制;(3)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强制性与零阈值标识问题,建议采用自愿标识政策;(4)对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中出现的一些有争论事件建议:不应过分强调转基因作物的非预期效应;卡那霉素标记基因可以在转基因作物中继续使用;如果转基因作物与其非转基因对照实质等同,就没有必要进行动物试验。3.本文通过分析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各国对育种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归纳了国际上对复合转基因作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的三种主要模式:(1)美国加拿大模式;(2)日本与韩国模式;(3)欧盟模式。建议我国对育种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借鉴美国的管理模式,实行简单评价程序。4.通过分析国外对高赖氨酸玉米和富含维生素A金米的安全性评价个案分析,提出对新一代转基因营养改良作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外源蛋白安全性评价要全面;应该对预期改变营养成分的代谢产物进行评价;要着重评价其目标营养成分改变的安全性,以及营养改变转基因作物的营养功效。5.通过比较分析国际上对未来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尤其是药用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提出我国对未来药用转基因作物评价与监管的建议:完善药用转基因作物评价规定;对预期使用的评价要以其他生物反应器为对照进行评价;对食用安全与环境安全评价要以其非转基因对照比较;设计产品生产过程中无活性,加工工程中激活;利用遗传限制技术使药用植物花粉不育等。这些建议供我国农业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与监管决策部门制订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和监管措施时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陈勤[7](2008)在《疟疾新型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疟疾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采用高新技术寻求新的疟疾防治方法以控制流行。研制有效的疟疾疫苗是控制疟疾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报道。疟疾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或经济不发达地区,即使疟疾疫苗研发成功,如果价格高,也将是阻碍疫苗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转基因植物是有希望满足疫区条件的疫苗生产系统及投递系统。本研究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了恶性疟原虫3D7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 C末端基因(msp1-42),并对表达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根据水稻偏爱的密码子重新设计了msp1-42基因序列,分别合成23对引物,采用两步PCR法拼接合成了完整的msp1-42基因。2为了检验合成的msp1-42基因能否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获得异源表达系统表达的MSP1-42抗原用于后续研究,对全合成的恶性疟原虫3D7株msp1-42基因起始密码子后的12个氨基酸用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进行改造(命名为Emsp1-42)后,构建至pET32a(+)表达载体,获得pET32amsp表达质粒,热激转化至有利于二硫键形成和增加蛋白可溶性的宿主菌Rosetta-gami(DE3)中,在25℃条件下进行诱导表达。结果从培养物上清中获得可溶性的eMSP1-42蛋白,纯化后条带均一,无其他杂蛋白;所获得的eMSP1-42蛋白能与识别MSP1-19构象表位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5.9、PfCP2.9免疫兔血清以及恶性疟患者混合血清反应。用eMSP1-42与福氏佐剂免疫新西兰兔制备的免疫血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天然的抗原;可抑制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Hcc1/HN,海南分离株)生长,3只兔10%浓度免疫血清的原虫抑制率依次为(51.9±24.2)%、(29.4±8.6)%和(86.7±7.4)%,20%浓度的抑制率依次为(93.3±7.5)%、(65.3±10.6)%和(96.4±1)%。表明所合成的Emsp1-42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所表达的重组蛋白eMSP1-42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3为了探索研制疟疾植物口服疫苗的可行性,在水稻种子中表达恶性疟原虫(3D7株)主要表面蛋白C末端MSP1-42蛋白。将已按水稻偏爱的密码子重新合成的msp1-42基因(Rmsp1-42)与胚乳特异性表达的水稻种子储存蛋白麦谷蛋白基因的启动子GluB-4连接后,构建至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0,获得p1300Gmsp表达质粒;将p1300Gmsp表达质粒电击转化至农杆菌EHA105,由农杆菌介导使Rmsp1-42插入水稻基因组DNA中,获得转基因水稻;采用PCR鉴定转基因植株,用ELISA、免疫印迹法和原位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水稻种子中表达的MSP1-42蛋白(rMSP1-42),用镍柱纯化rMSP1-42蛋白,与等体积的福氏佐剂乳化后,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免疫兔血清,用ELISA和IFA检测免疫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采用10%、20%的免疫血清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评价其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的效果。实验结果发现所合成的恶性疟原虫3D7株Rmsp1-42基因在水稻种子中获得了高表达,产量为189.56μg/g种子干重(56 g转基因种子可纯化出10.62 mg rMSP1-42蛋白),由此推算的rMSP1-42蛋白在种子中的表达量约为总可溶性蛋白的1.56%。所产生的重组蛋白能与识别MSP1-42 C末端构象表位的mAb5.2单抗、PfCP2.9兔血清及恶性疟患者混合血清反应,皮下免疫新西兰兔能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免疫血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天然的抗原;不同浓度的免疫血清均具有体外抑制疟原虫生长的作用,其抑制作用随免疫血清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10%浓度时,3只兔的抑制率依次为(18.2±8.5)%、(47.7±7.5)%和(40.6±9.7)%,20%浓度的抑制率依次为(77.3±7.5)%、(87.6±4.7)%和(87.2±3.7)%,说明在水稻种子中表达的rMSP1-42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性和免疫保护性,是潜在的用于生产疟原虫抗原的生产系统。4尝试将msp1-42基因转化至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表达。对合成的msp1-42基因起始密码子后的12个氨基酸利用烟草偏爱的密码子优化,设计正反引物,从含msp1-42基因的pBluntmsp质粒中扩增出Cmsp1-42,构建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LRrrmsp,通过基因枪转化法转化烟草叶片,在500 mg/L壮观霉素的选择下筛选转基因植株,采用PCR鉴定壮观霉素抗性植株,确认已将Cmsp1-42基因导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烟草。采用多重PCR分析表明经3次分化筛选后获得的植株尚未完全同质化。ELISA检测烟草叶片总蛋白中的cMSP1-42蛋白呈阴性反应。是mRNA不稳定还是表达出的蛋白被降解而导致cMSP1-42蛋白在烟草中不能积聚,还有待做进一步的分析。

吴建祥[8](2008)在《四种植物病毒单克隆抗体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疫苗研制及应用》文中提出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在水稻稻米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能引起鸡群以免疫抑制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且该病毒造成鸡群对其它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和免疫失败,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株,使传统的灭活苗和弱毒苗防治逐渐失去意义。且传统的疫苗存在许多不足,如灭活苗存在昂贵、低效、免疫麻烦,而弱毒苗由于基因重组产生IBDV新的变异株等。因此,研究安全、廉价、有效的新型疫苗对于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十分必要。为了研究水稻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IBDV VP2蛋白及表达的重组蛋白用于IBDV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IBDV VP2在转基因水稻稻米中特异性表达。用PCR方法克隆水稻GluA-2基因的1920bp的Gt1启动子,并用该启动子替换pCambial301-35S的35S启动子构建成水稻胚乳特异性表达载体pCambial301-Gt1。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ZJ2000分离株)VP2基因定向插入上述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水稻胚乳特异性启动子GT1下游,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Cambial301-Gt1-VP2,重组表达载体经三亲交配导入EHA105根癌土壤杆菌中。利用根癌土壤杆菌介导系统转化粳稻品种秀水11成熟胚愈伤。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121株再生水稻基因组内已整合IBDV VP2基因,转化率达到20%。所有的转基因水稻在温室中成熟结籽。TAS-ELISA分析表明不同转基因稻米中表达不同水平的VP2蛋白,占可溶性总蛋白的0.678%-4.521%之间。Western-blot分析表明,转基因水稻稻米提取物中有一分子量约50 kDa的条带与IBDV的抗血清反应,但不同转基因稻米的反应条带的颜色深浅及大小不同,进一步说明VP2蛋白在转基因水稻稻米中表达量不一。转基因稻米免疫后的鸡用IBDV强毒(BC6/85株)攻毒,攻毒后第7天扑杀并剖检,眼观病变、囊体比值、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表明,高剂量免疫鸡(口服免疫5 g转基因水稻稻米)的免疫保护率为83.33%(5/6),但随着免疫剂量减到3 g、1 g时,其免疫保护率也分别降为33.33%(2/6)和16.67%(1/6)。免疫鸡的中和抗体效价分析表明高剂量的免疫鸡产生高效价的中和抗体,但中和抗体效价随着免疫剂量的减少而下降,即中和抗体效价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这些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稻米表达的IBDV VP2蛋白能在免疫鸡体内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并诱导产生高水平IBDV中和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将二周龄的小鸡每天每只口服免疫25 g转基因稻米一个月,在观察的两个月内没有发生死亡、副作用及任何疾病症状。转基因稻米组的平均体重(3.12 kg)与免疫25 g非转基因稻米对照组(3.20 kg)没有显着差异,表明转基因水稻稻米表达的VP2蛋白可作为有效、安全、廉价的IBDV亚单位疫苗。二、四种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其应用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d virus,TSWV)是番茄斑萎病毒属的典型成员,已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重要的观赏植物及蔬菜植物上引起巨大损失。该病毒主要由蓟马传播,可感染1000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用RT-PCR方法从TSWV OiGpTs1分离物中克隆到编码约29 kDa的核衣壳蛋白基因(N基因,777 bp)。利用原核表达系统pET-32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TSWVN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了表达蛋白的鉴定。用Ni2+-NTA树脂亲和纯化了重组TSWV N蛋白。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了3株能够稳定传代并分泌抗TSWV N蛋白及TSWV病毒粒子的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了单克隆抗体腹水。Western blot分析表明,3株单克隆抗体与TSWV 29 kDa的核衣壳蛋白有特异性反应。利用这些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TSWV的TAS-ELISA和免疫捕获RT-PCR(IC-RT-PCR)方法。用建立的TAS-ELISA方法对浙江和云南部分地区的烟草、辣椒、番茄等田间发病的250份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没有发现TSWV的侵染。用制备的单抗及TSWV N蛋白的特异性引物进行的IC-RT-PCT试验中阳性对照样品能产生一条约777 bp长的N基因特异性条带,且IC-RT-PCR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用基因测序进一步证实。用提纯的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Car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5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CarM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并分别制备它们的单克隆抗体腹水。5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6。Western blot分析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均与CarMV 38 kDa的外壳蛋白亚基有特异反应。利用2A9单抗建立ACP-ELISA检测CarMV方法,病叶1:800倍稀释、提纯CarMV病毒浓度为1 ng/mL(绝对检测量为0.1 ng)时仍能检测到病毒。利用ACP-ELISA对田间香石竹样品的检测表明,CarMV在香石竹上发病很普遍。用提纯的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2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PV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812和4E7,并分别制备它们的单抗腹水。2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在10-6以上。利用这些单克隆抗体建立了ACP-ELISA检测PVX的方法。病叶经1:600倍稀释、提纯PVX病毒浓度为2 ng/mL(每孔的病毒绝对量为0.2 ng)时,该方法仍能检测到病毒。利用ACP-ELISA方法测定了田间样品,发现PVX在马铃薯上发病很普遍。用提纯的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4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LS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A2、5H9、5H2和5E12),并分别制备它们的单抗腹水。4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达10-6,5H9和5E12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而2A2和5H2均为IgG3,4株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均为κ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4株抗LSV单克隆抗体均与LSV 32 kDa的外壳蛋白亚基有特异反应。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抗原包被间接ELISA(ACP-ELISA)检测LSV的方法。病叶作1:300倍稀释、提纯LSV病毒浓度为18 ng/mL(每孔的病毒绝对量为1.8 ng)时,该方法仍能检测到病毒。利用ACP-ELISA检测了田间样品,发现LSV在百合上发病率很高。

高正伦[9](2007)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人参细胞中的高效表达》文中研究指明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建立了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植物表达系统,并就提高表达进行了培养条件的摸索。为了进一步提高HBsAg的表达,我们从表达载体的改造上做了一些探索,对调控HBsAg基因表达的启动子以及翻译增强子进行了改造,构建了十二种不同的植物细胞表达载体pBI/EP、pBI/2EP、pBI/3EP、pBI/4EP、pBI/5EP、pBI/6EP、pBI/7EP、pBI/8EP、pBIBSa(pBI35S)、pBI/2EPomega、pBI/35Somega和pBI/35SRomega,用这些载体分别转化农杆菌LBA4404,再与人参愈伤组织细胞共培养,经G418筛选获得新生抗性细胞,从而将HBsAg基因以及调控基因整合到人参细胞基因组中,经过连续继代培养选育出一株高产细胞系PBIo。PBIo是由质粒pBI/35Somega转化的人参细胞选育而来,携带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 35S启动子以及与之串联的烟草花叶病毒TMV(U1株)翻译增强子omega序列。通过对表达载体的改造使HBsAg基因表达有显着提高。在实验中还发现,omega反义RNA序列也具有较强的提高翻译效率的功能。

林炳英[10](2007)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文中提出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感染最主要的措施是接种疫苗,目前广泛地采用注射疫苗,但存在成本高,贮运过程需要冷链,注射接种需要特定的卫生机构及专业医务人员等诸多问题,因此,研制经济方便的新型乙肝疫苗是全球控制乙型肝炎的现实要求。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转基因植物产生的疫苗,可由人体简单摄食含该种疫苗的植物组织,通过刺激机体粘膜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使人体获得较持久的疾病防御能力。由于成本低廉、无需冷藏、无需一次性针头、使用方便,因此,“植物口服疫苗”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提倡,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推动全球免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国内外的转基因植物作为疫苗生产系统的研究中发现,抗原基因的表达量较低,导致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免疫原性低,可能引起免疫耐受等诸多问题,抗原表达量不高已成为目前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不能产业化的瓶颈,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抗原表达量。有研究表明利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调控基因的表达,使重组蛋白在植物中的表达具有器官或组织特异性,可大大提高外源蛋白的表达量。本研究采用巢式PCR技术从番茄基因组DNA克隆到长度1.3kp的果实特异性2A11启动子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到的基因序列2A11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621bp处缺失了已报道的番茄2A11启动子基因(GenBank ID M87659,1993)序列中的“tatattgttaacttcttgttgaattaaagcaat”片段,其同源性为61%,登入GenBank,ID号为DQ453963;构建瞬时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A11,用农杆菌EHA105或AGL-1。介导侵染番茄果实,GUS基因瞬间表达结果表明,该2A11启动子基因具有驱动GUS基因在番茄果实中特异性表达的功能。本研究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插入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由自行克隆鉴定的番茄果实特异性2A11启动子驱动,得到植物表达载体p2A111301-HBs;及由番茄果实特异性2A11启动子和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双驱动,得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2A11-HBs。其选择性标记基因为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Tnos为终止子,?为增强子,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建立番茄高频再生体系需要从培养基的激素配方(T1, T2, T3, T4, T5)、番茄不同外植体(子叶、下胚轴)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番茄再生体系的优化。通过比较微型番茄“MICRO-TOM”子叶、胚轴和叶片对农杆菌的敏感性以及组培中的发芽率,最终选择子叶作为受体材料,其分化率和分化的不定芽的质量均明显优于胚轴和叶片。以含质粒pCAM2A11-HBs、p2A111301-HBs、及本室已构建保存的由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驱动HBsAg的植物载体p1301HBs(均含有GUS基因)的根癌农杆菌侵染番茄外植体,以GUS瞬时表达效率为指标,系统研究了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条件、筛选条件等对转化率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优化了微型番茄“Micro-tom”品种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子叶预培养2d;活化后农杆菌稀释后浓度为OD6000.1,侵染5min;农杆菌侵染后暗光下共培养2d;筛选剂潮霉素(Hyg)浓度为20mg/L;在共培养基中加入100umol/L的AS,可大大提高了GUS瞬时表达率;经过脱菌处理后的材料应先恢复培养1周再加压筛选,有利于提高转化效率。将带有HBsAg-s的微型Ti质粒通过农杆菌介导分别转入微型番茄中,通过潮霉素加压筛选试验,结果选择20mg/L的潮霉素浓度作为转基因植株芽分化选择压力,选择25mg/L的潮霉素浓度作为转基因植株生根选择压力。得到转pCAM2A11-HBs番茄株系,转p2A111301-HBs,p1301-HBs的抗性愈伤刚刚开始分化抗性芽。获得的转化植株经GUS报告基因检测及PCR、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微型番茄“Micro-tom”的基因组中。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转基因番茄叶片中表达的HBsAg具有免疫活性,测得其表达量为385~891ng/g鲜重,占总可溶性蛋白(TSP)的0.0032~0.007%。由于时间关系,还不能检测转基因番茄果实中表达的HBsAg的免疫活性及表达量。目前已种植的转HBsAg基因植株35株。小番茄(Cherrytomato)是近年来新兴的小型蔬果,其营养价值高,可食性好、被普遍作为生食水果,微型番茄“Micro-tom”体型小,生长周期短,一年可种四代,具有发展为口服疫苗的良好潜力。本研究采用自行克隆鉴定的番茄果实特异性2A11启动子,以及用2A11-CaMV35S双启动子,驱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小蛋白(HBsAg-s),转化微型番茄“Micro-tom”,筛选鉴定获得转基因番茄植株,期望获得较高表达量的番茄转化株系,为研制乙型肝炎转基因番茄口服疫苗,提供了一些实验、理论指导。

二、用转基因水稻制成乙肝疫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转基因水稻制成乙肝疫苗(论文提纲范文)

(1)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2000至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媒体报道现状
        1.2.2 传播学视野下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研究设计
    2.1 核心概念:转基因技术
    2.2 理论基础:框架理论
        2.2.1 框架理论的学术渊源
        2.2.2 框架与新闻框架
        2.2.3 框架分析的研究路径
        2.2.4 国内外框架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研究设计
        2.3.1 媒体的选择
        2.3.2 时间的限定
        2.3.3 样本的收集
3.《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
    3.1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框架的类目设置
        3.1.1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消息来源的类目设置
        3.1.2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报道主题的类目设置
        3.1.3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新闻体裁的类目设置
        3.1.4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文本叙述策略的类目设置
    3.2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
        3.2.1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人物框架分析
        3.2.2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议题框架分析
    3.3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变迁
4.研究结论与原因探析
5.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论文数据来源
附录二: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反应器
    1.2 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优势:
2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作用机制与表达系统
    2.1 转基因植物疫苗作用机制:
    2.2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表达系统:
        2.2.1 稳定的表达系统:
        2.2.2 瞬时表达系统:
3 转基因植物疫苗实例
    3.1 乙肝疫苗:
    3.2 CT-B疫苗:
    3.3 口蹄疫病毒疫苗:
4 转基因植物疫苗存在的问题
5 展望

(4)表达LTB-MOMP融合蛋白转基因水稻的建立及免疫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1.1 植物疫苗的表达系统
        1.2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优点
        1.3 可食性植物疫苗的作用机理
        1.4 几种主要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现状
        1.5 转基因植物疫苗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2章 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疾病的研究概况
        2.1 衣原体
        2.2 禽衣原体
    第3章 粘膜免疫及其佐剂的研究进展
        3.1 参与粘膜免疫诱导的抗原递呈细胞
        3.2 粘膜免疫效应
        3.3 粘膜免疫佐剂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MOMP/LTB-MOMP 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MOMP/LTB-MOMP 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的小鼠免疫试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表达LTB-MOMP 融合蛋白转基因水稻的构建及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表达LTB-MOMP 融合蛋白转基因水稻的小鼠试验免疫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5)口蹄疫病毒P1基因和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1.1.1 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的诞生与发展
        1.1.2 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的作用机理
        1.1.3 植物可饲疫苗的表达系统
        1.1.4 抗原在植物中的稳定性
        1.1.5 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的优点
        1.1.6 植物疫苗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口蹄疫病毒研究进展
        1.2.1 口蹄疫的危害
        1.2.2 口蹄疫病毒
        1.2.3 口蹄疫病毒感染特性
        1.2.4 FMDV转基因植物疫苗国外研究现状
    1.3 乙型脑炎研究进展
        1.3.1 乙型脑炎及其危害
        1.3.2 乙型脑炎感染特性
        1.3.3 乙型脑炎疫苗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毒株、细胞、菌种与水稻品种
        3.1.2 载体与质粒
        3.1.3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3.1.4 培养基与抗生素及其配制
        3.1.5 缓冲液
        3.1.6 其它溶液
        3.1.7 实验动物
    3.2 试验方法
        3.2.1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3.2.2 线性质粒DNA末端去磷酸化
        3.2.3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回收与纯化
        3.2.4 外源DNA片段与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3.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3.2.6 连接产物的转化
        3.2.7 质粒的制备与鉴定
        3.2.8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
        3.2.9 植物总DNA的提取和Southern blot印迹分析
        3.2.10 植物总RNA的提取和Northern blot印记分析
        3.2.11 植物总可溶蛋白的提取
        3.2.12 目的蛋白的原核诱导表达
        3.2.13 包涵体提取、纯化与复性
        3.2.14 ELISA检测
        3.2.15 Western blot检测
        3.2.16 目的蛋白在植物总蛋白中含量的测定
        3.2.17 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50)的测定
        3.2.18 微量中和试验(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
        3.2.19 动物实验
        3.2.20 小鼠小肠体外培养
        3.2.21 FMDV强毒攻击试验
        3.2.22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口蹄疫病毒P1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和免疫原性的研究
        4.1.1 FMDV P1基因水稻表达载体pRTCAM-P1的构建
        4.1.2 转P1基因水稻的获得及遗传稳定性研究
        4.1.3 转基因水稻中P1基因的Northern blot分析
        4.1.4 转基因水稻中P1基因的Western blot分析
        4.1.5 转基因水稻中P1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4.1.6 转基因水稻遗传稳定性研究
        4.1.7 腹腔注射实验组小鼠的免疫水平检测
        4.1.8 口服实验组小鼠的免疫水平检测
        4.1.9 攻毒后实验小鼠血清中FMDV清除情况
    4.2 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和免疫原性的研究
        4.2.1 JEV E基因水稻表达载体pRTCAM-E的构建
        4.2.2 转E基因水稻的获得及遗传稳定性研究
        4.2.3 转基因水稻中E基因的Northern blot分析
        4.2.4 转基因水稻中E基因的Western blot分析
        4.2.5 转基因水稻中E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4.2.7 腹腔注射实验组小鼠的免疫水平检测
        4.2.8 口服实验组小鼠的免疫水平检测
5 讨论
    5.1 外源蛋白在水稻中表达量分析
    5.2 转基因水稻表达的P1蛋白免疫原性研究结果分析
    5.3 转基因水稻表达的E蛋白免疫原性研究结果分析
    5.4 关于改进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的设想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监管体系的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第一代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与监管模式
    2.1 第一代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及其安全性研究
        2.1.1 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
        2.1.2 抗虫转基因作物
    2.2 转基因农作物对食品(饲料)可能存在的风险
    2.3 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可能存在的风险
        2.3.1 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问题
        2.3.2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3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2.4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2.4.1 安全性评价原则
        2.4.2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的科学依据
        2.4.3 安全性评价内容
        2.4.4 安全性评价方法
    2.5 国外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和监管模式的比较
        2.5.1 国际组织
        2.5.2 美国和加拿大
        2.5.3 欧盟
        2.5.4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2.5.5 日本
        2.5.6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
    2.6 中国安全性评价和监管模式
        2.6.1 农业转基因生物有关管理条例
        2.6.2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模式
        2.6.3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监管模式
    2.7 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和监管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和建议
        2.7.1 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和监管的成就和经验
        2.7.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三章 新一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与监管研究
    3.1 新一代转基因作物的研发现状及前景分析
        3.1.1 复合性状(基因叠加)转基因作物
        3.1.2 营养成分改变的转基因作物
        3.1.3 药用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
    3.2 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及监管研究
        3.2.1 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
        3.2.2 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3.2.3 国外常规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和监管政策研究
    3.3 营养成分改变的新一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及监管研究
        3.3.1 富含赖氨酸转基因玉米安全性评价个案分析
        3.3.2 转基因金米2 号的安全性评价个案分析
        3.3.3 营养成分改变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内容与方法
    3.4 药用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及监管
        3.4.1 PMP 的预期使用带来的风险及对策
        3.4.2 食品与饲料中PMP 非预期使用带来的风险及对策
        3.4.3 PMP 作物带来的环境风险及对策
        3.4.4 PMP 风险评价的启示
    3.5 新一代转基因作物的监管政策
        3.5.1 监管动机和未来监管对象
        3.5.2 新一代GM 作物的监管程序
        3.5.3 加强监管建设和行政执法能力
        3.5.4 公众参与及环境风险对话
        3.5.5 改进建议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疟疾新型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绪论
    1 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
    2 疟疾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3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进展
    4 研制植物疟疾口服疫苗的可行性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根据水稻偏爱密码子改造的恶性疟原虫msp1-42基因的合成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msp1-4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msp1-42基因在水稻种子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msp1-42基因导入烟草叶绿体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小结
附录1 溶液、缓冲液、培养基配方
附录2 植物转基因及组织培养相关试剂
附录3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四种植物病毒单克隆抗体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疫苗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IBDV的基因组和蛋白组成
    2.IBDV病毒粒子形态结构和病毒粒子的组装
    3.IBDV疫苗的研究进展
    4.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
    1.抗体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2.单克隆抗体技术
    
2.1 杂交瘤技术基本原理
    
2.2 杂交瘤技术的基本流程
    
    2.2.1 动物免疫
    
    2.2.2 细胞融合
    
    2.2.3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2.2.4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
    
    2.2.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2.6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3.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比较
    4.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4.1 杂交瘤技术的拓展
    
4.2 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
    5.单克隆抗体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在水稻稻米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
第一节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
    1.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质粒及生化试剂
    
1.2 植物培养基及植物材料
    
1.3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1.4 根癌农杆菌介导VP2基因的水稻转化
    
1.5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1.6 T_0代转基因植株种子中表达的IBDV VP2产物的检测
    2.结果与分析
    
2.1 IBDV VP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2 水稻的转化
    
2.3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2.4 T_0、T_1代转基因植株种子中表达的IBDV VP2产物的检测结果
    3.讨论
第二节 稻米中表达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小鸡的免疫、攻毒及免疫保护分析
    
1.3 转基因稻米的安全评价
    
1.4 法氏囊病理学观察及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免疫鸡的攻毒保护效果
    
2.2 攻毒后免疫鸡法氏囊中IBDV抗原的检测
    
2.3 免疫鸡血清中IBDV抗体效价的检测
    
2.4 免疫鸡血清中IBDV中和抗体效价的测定
    
2.5 转基因稻米安全性的评价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四种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其应用
第一节 番茄斑萎病毒N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1.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
    
1.2 菌株和质粒
    
1.3 试剂
    
1.4 常用缓冲液的配制
    
1.5 RT-PCR克隆TSWV N基因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1.6 TSWV 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蛋白纯化
    
1.7 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8 用制备的抗体建立测定TSWV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1.9 免疫捕获反转录PCR(Immunocapture RT-PCR,IC-RT-PCR)方法的建立
    2.结果
    
2.1 TSWV N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2 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3 重组蛋白的纯化
    
2.4 TSWV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
    
2.5 TAS-ELISA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2.6 ACP-ELISA和TAS-ELISA检测方法的比较
    
2.7 TAS-ELISA检测灵敏度确定
    
2.8 TAS-ELISA检测TSWV田间样品
    
2.9 IC-RT-PCR检测TSWV方法的建立
    3.讨论
第二节 香石竹斑驳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培养基和抗体
    
1.2 病毒提纯
    
1.3 其他试验方法
    2.结果
    
2.1 病毒的繁殖、提纯及小鼠免疫
    
2.2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筛选、克隆
    
2.3 腹水抗体制备、抗体类型及亚类鉴定、效价测定
    
2.4 Western-blot分析单抗与CarMV粒子的免疫反应
    
2.5 以单抗为核心建立的检测CarMV的ACP-ELISA方法的特异性
    
2.6 ACP-ELISA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2.7 ACP-ELISA的田间检测
    3.讨论
第三节 马铃薯X病毒云南分离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检测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培养基和抗体
    
1.2 马铃薯X病毒云南分离物的繁殖及提纯
    
1.3 其他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X病毒云南分离株的分离及提纯
    
2.2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筛选与克隆
    
2.3 腹水抗体制备、抗体类型及亚类鉴定和效价测定
    
2.4 以单抗为核心建立的检测PVX的ACP-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确定
    
2.5 以单抗为核心建立的检测PVX的ACP-ELISA方法的特异性检测
    
2.6 ACP-ELISA方法的田间检测应用
    3.讨论
第四节 百合无症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培养基和抗体
    
1.2 百合无症病毒的提纯
    
1.3 其他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百合无症病毒的提纯
    
2.2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筛选、克隆
    
2.3 腹水抗体制备、抗体类型及亚类鉴定、效价测定
    
2.4 单抗的Western-blot分析
    
2.5 以单抗为核心建立的ACP-ELISA方法的特异性检测
    
2.6 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2.7 ACP-ELISA的田间检测应用
    3.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常用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与仪器 附录B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附录C 缩略词表 附录D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及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9)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人参细胞中的高效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乙型肝炎及乙肝疫苗
    第二章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
    第三章 植物细胞表达体系
    第四章 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策略
第二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HBsAg 基因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
        1.1 材料
        1.2 仪器设备
        1.3 方法
        1.3.1 获取35S 启动子的核心启动子元件(EP)
        1.3.2 获取35S 启动子的上游增强子序列(E)
        1.3.3 EP 和E 基因PCR 产物的克隆
        1.3.4 EP 基因亚克隆至pUC19 载体
        1.3.5 带有串联增强子序列的启动子(2EP)构建
        1.3.6 双增强子序列(2E)片段的构建
        1.3.7 四增强子序列(4E)片段的构建
        1.3.8 串联增强子的启动子(3EP、4EP、5EP、6EP、7EP、8EP)构建
        1.3.9 启动子5EP 的测序鉴定
        1.3.10 合成烟草花叶病毒(TMV U1 株) omega 翻译增强子
        1.3.11 带有omega 翻译增强子的启动子的构建
        1.3.12 表达载体的构建
        1.4 结果
        1.4.1 PCR 扩增CaMV 35S 启动子EP 基因的电泳结果
        1.4.2 PCR 扩增CaMV 35S 启动子E 基因的电泳结果
        1.4.3 克隆质粒中目的基因EP 和E 的序列测定结果
        1.4.4 串联启动子的鉴定(EP、2EP、3EP、4EP、5EP、6EP、7EP、8EP)
        1.4.5 带有omega 翻译增强序列的启动子的鉴定
        1.5 讨论
        1.6 小结
    第二章 表达HBsAg 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系的建立
        2.1 材料
        2.2 细菌培养基的配制
        2.3 方法
        2.3.1 转染人参愈伤组织细胞
        2.3.2 转基因人参细胞株的鉴定
        2.4 结果
        2.4.1 转基因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筛选
        2.4.2 ELISA 检测HBsAg 在转基因人参愈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2.4.3 基因组的提取和2EPomega启动子的PCR检测
        2.4.4 HBsAg 和omega 融合基因的PCR 检测
        2.4.5 细胞株PBIBeo 中的HBsAg 基因mRNA 的提取和RT-PCR..
        2.4.6 HBsAg 的Western blotting
        2.4.7 电子显微镜观察人参细胞表达的HBsAg颗粒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HBsAg 稳定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筛选方法
        3.2.2 可溶蛋白检测
        3.2.3 HBsAg 抗原含量的检测
        3.2.4 细胞增长倍数的检测
        3.2.5 转基因人参细胞的冷冻干燥
        3.2.6 制作口服片剂及动物免疫效果观察
        3.3 结果
        3.3.1 ELISA 法分析不同细胞系HBsAg 的表达
        3.3.2 筛选6 个月后细胞系PBIP、BIro 和PBIo 表达水平比较.
        3.3.3 转基因人参细胞PBIo的生长特性和HBsAg表达
        3.3.4 人参口服乙肝疫苗的制备
        3.3.5 ELISA 法检测家兔血清HBsAb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10)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植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
        1.1 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优点
        1.2 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基本方法
        1.2.1 稳定表达系统
        1.2.2 暂态表达系统
        1.3 植物表达系统的选择
        1.4 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
        1.4.1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抗体
        1.4.2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
        1.4.3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其它药物蛋白
        1.5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医药蛋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5.1 外源蛋白表达量问题
        1.5.2 外源蛋白的下游加工问题
        1.6 展望
    2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2.1 转基因植物疫苗免疫特点研究
        2.2 植物口服疫苗的发展现状
        2.2.1 病毒性抗原
        2.2.2 细菌性抗原
    3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3.1 HBV 的分子生物学
        3.2 HBV 疫苗的研究进展
    4 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4.1 番茄E8 基因启动子
        4.2 番茄2A11 基因启动子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5.1 目的意义
        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1 材料
        1.1 植物材料
        1.2 菌体和质粒
        1.3 仪器设备
        1.4 工具酶
        1.5 主要的化学试剂、试剂盒
        1.6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2 方法
        2.1 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2A11 基因的克隆
        2.1.1 番茄总DNA 的提取
        2.1.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1.3 巢式PCR 扩增
        2.1.4 回收目的片段
        2.1.5 目的片段的克隆
        2.1.6 感受态E.coli DH5α的制备
        2.1.7 连接物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
        2.1.8 碱裂解法小量快速质粒提取
        2.1.9 酶切鉴定
        2.2 2A11 启动子的功能鉴定
        2.2.1 瞬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2.2 PCR 鉴定法鉴定pCAMBIA2A11 质粒
        2.2.3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4 用低温冷冻法直接转化农杆菌
        2.2.5 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
        2.2.6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GUS 瞬时表达
    3 结果
        3.1 樱桃番茄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2 PCR 结果
        3.3 2A11- pMD18-T 重组质粒的鉴定
        3.4 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3.5 GenBank 登陆
        3.6 启动子驱动GUS 基因在番茄果实组织中的瞬时表达
第三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 材料
        1.1 菌种与质粒
        1.2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2.1.1 质粒的小量提取(碱裂解法)
        2.1.2 限制性内切酶的反应体系
        2.1.3 回收目的片段
        2.1.4 连接反应
        2.1.5 植物双元载体的构建
        2.1.6 感受态E.coli DH5α的制备
        2.1.7 连接物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
        2.1.8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
        2.1.9 植物表达载体中番茄特异启动子和目的基因HBsAg 的测序鉴定
        2.2 双元质粒载体转化农杆菌
        2.2.1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2 用低温冷冻法直接转化农杆菌
        2.2.3 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
    3 结果
        3.1 双元质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3.2 双元载体系统微型Ti 质粒转化农杆菌及转化子的鉴定
第四章 农杆菌介导番茄的遗传转化
    1 材料
        1.1 植物材料
        1.2 菌体
        1.3 仪器设备
        1.4 主要的化学试剂、试剂盒
        1.5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1.6 番茄培养基类型
    2 方法
        2.1 番茄离体培养再生方法
        2.2 番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2.2.1 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2.2.2 番茄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2.2.3 农杆菌介导番茄转化基本流程及抗性苗筛选
        2.3 转化体鉴定
        2.3.1 GUS 基因瞬时表达检测
        2.3.2 GUS 基因的稳定表达检测
        2.3.3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PCR)法检测外源基因的整合
        2.3.4 Southern 杂交检测目的基因的整合
        2.3.5 植物蛋白抗原活性的 ELISA ( 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3.1.1 外植体组培形态变化
        3.1.2 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3.1.3 番茄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3.1.4 番茄转化方法的优化
        3.1.5 优化后的转化流程
        3.1.6 抗性苗的获得
        3.2 外源基因整合、表达的检测
        3.2.1 报告基因(GUS)检测结果
        3.2.2 目的基因PCR 检测
        3.2.3 Southern 杂交
        3.2.4 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表达活性及表达量的检测
    4 转基因植物的扩繁与移栽
第五章 讨论
    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 植物基因转化及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情况
        2.1 影响转化因素的改进
        2.2 嵌和体现象
        2.3 假转化体的产生
        2.4 试管苗的玻璃化现象
    3 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1 存在问题
        3.2 解决对策
    4 番茄作为乙型肝炎植物口服疫苗的前景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四、用转基因水稻制成乙肝疫苗(论文参考文献)

  • [1]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2000至2014)[D]. 易清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3]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现状[J]. 张立军. 内蒙古中医药, 2014(05)
  • [4]表达LTB-MOMP融合蛋白转基因水稻的建立及免疫试验[D]. 张秀香. 吉林大学, 2009(09)
  • [5]口蹄疫病毒P1基因和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 王媛媛.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6]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监管体系的分析与对策[D]. 王琴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7]疟疾新型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D]. 陈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05)
  • [8]四种植物病毒单克隆抗体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疫苗研制及应用[D]. 吴建祥. 浙江大学, 2008(09)
  • [9]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人参细胞中的高效表达[D]. 高正伦. 吉林大学, 2007(05)
  • [10]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D]. 林炳英.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由转基因水稻制成的乙型肝炎疫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