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寒热辨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寒热,关节炎,类风湿,寅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口疮。
寒热辨证论文文献综述
陈光耀,李杰,何春晓,贺文生,鄢泽然[1](2019)在《寒热辨证的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呈全球性分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RA的主要危害是慢性滑膜炎症造成软骨及软骨下骨的损伤进而导致关节破坏,未经控制的RA常导致关节畸形[1]。RA属于祖国医学"痹证"、"尪痹"范畴,目前关于RA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日益增(本文来源于《中日友好医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文香[2](2019)在《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寒热痹辨证施护,比较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02期)
吴绍萍,李飞燕,杨光静[3](2017)在《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至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住院治疗的RA急性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寒热痹辨证施护,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 joints,DAS28)评分、健康评定调查量表(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DAS28评分、HA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寒热痹辨证施护,可减轻类RA急性期患者疼痛,改善关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护理杂志》期刊2017年14期)
潘远根[4](2017)在《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十)》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案33素常畏冷感冒身麻寒气窜动案刘某某。女,65岁。2012年1月10日初诊:感冒一周,周身发麻,觉得有寒气在身上窜动,喉咙有锁紧感,微咳,无痰,畏冷,胃不适,吃东西好像梗在喉中。素常畏冷。脉沉细,舌极浅淡胖嫩,润,少苔。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黄芪20 g,麻黄6 g,附子6 g,细辛3 g,防风10 g,杏仁10 g,炒白术20 g,桂枝10 g,白芍10 g,紫苑10 g,桔梗10 g,甘草10 g。(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倪寅[5](2017)在《运用李济仁教授“寒热辨证”思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寒热辨证”是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核心理念,不仅在诊断疾病时根据寒热属性对其进行分类定性诊断,更在治疗用药过程中将药性的寒热属性运用的炉火纯青。导师李艳教授传承发扬大师“寒热辨证”思想,并以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课题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根据大师寒热思想为前提,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受试对象进行寒热辨证论治,以观察中医药寒热辨证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并对大师用药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进一步总结李济仁教授治疗经验,为传承发扬李济仁教授治痹学术思想提供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6例,以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18例予以核心方随证加减200ml,每日2次;对照组18例予以来氟米特10 mg qd+甲氨蝶呤(MTX)10 mg qw,分别治疗12周后观察,主要观察项目包括:RF、ESR、CRP等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晨僵时间以及压痛指数等疾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治疗组进行数据挖掘,进一步分析总结国医大师寒热辨证的思想。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对比,在改善关节症状及降低RF、ESR方面作用类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及安全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症状分布以关节疼痛、关节肿胀、遇寒痛甚、畏寒、肢体活动不利为主;证候分布主要以风寒湿痹证、寒热错杂证、风湿热痹证;治法分布依次为祛风除湿、散寒通络及清热通络;药物分析中药物四气主要为温、平、寒;五味主要为苦、甘、辛;归经主要为肝经、脾经、胃经等。处方中黄芪、当归、大血藤、鸡血藤使用均超过30次以上,联合使用频率最高的组合主要为“黄芪-当归”“大血藤-鸡血藤”“大血藤-黄芪”“黄芪-鸡血藤”等组合。置信度为1时,药物规则关联度较多为“当归->黄芪”“大血藤->鸡血藤”“苦参->青风藤”“大血藤,当归->黄芪”。结论:李济仁教授运用“寒热辨证”思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明显,与对照组疗效类似。“寒热辨证”思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及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运用数据挖掘发现“寒热辨证”的治疗思路值得关注并推广应用,并不断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期刊2017-05-01)
李萌[6](2017)在《基于小分子代谢标志物探讨支气管哮喘寒热证型的辨证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索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虚寒证和虚热证患者的小分子代谢物差异,研究揭示哮喘临床证候表型与小分子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寻找哮喘证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有效的靶点。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地区汉族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20例(虚寒证与虚热证各1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10例,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后,收集空腹外周抗凝血2ml,抗凝静置,离心取血清,-80℃冰箱保存,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采用多维分析(0)PLS-DA和单维分析(t检验)相结合的办法,来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VIP>1,p<0.05)。通过MBRole与KEGG进行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研究结果: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共发现40种差异代谢物;虚寒证组与虚热证组相比,共发现18种差异代谢物;既是哮喘相关小分子代谢物,又可以区分虚寒证和虚热证两种不同证型的小分子代谢物有4种,分别为:二十四碳烷(tetracosane)、4-氨基丁酸(4-aminobutyricacid)、苯甲酸甲酸(Benzoylformicacid)、异肌醇(Allo-inositol)。二十四碳烷主要作为色谱分析标样及固定液;苯甲酰甲酸作为原料,可合成多种药剂,比如胃溃疡用药胃长宁、抗胆碱药阿托品、抗炎药布洛芬等;异肌醇作为化学试剂;4-氨基丁酸主要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脑部及生殖系统,多种外周组织中也存在,与哮喘的诊治相关。经MBRole与KEGG分析哮喘虚寒证组和虚热证组差异代谢物,发现β-丙氨酸代谢通路受到扰动。结论:1、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小分子代谢物有显着差异。2、哮喘虚寒证与虚热证患者小分子代谢物有显着差异。3、4-氨基丁酸(4-aminobutyric acid)可能是潜在鉴别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虚寒证和虚热证型的生物标记物。4、哮喘虚寒证组和虚热证组β-丙氨酸代谢通路受到扰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潘远根[7](2017)在《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九)》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案29夜尿腰酸寅时发热身冷乏力案李某某,女,69岁。2014年11月24日初诊:夜尿多,晚上起夜3次以上,站久了就腰发酸,累不得,冷不得,每天夜间4~5点时感觉发热。有糖尿病、痛风。脉细滑,舌淡紫胖,少津,苔少。处温阳益气汤加减:黄芪50 g,红参10 g,附子10 g,砂仁6 g,干姜10 g,细辛3 g,桂枝10 g,炒白术30 g,当归15 g,青蒿6 g,白芍20 g,川芎15 g,黄连3 g,吴茱萸6 g,枳实10 g,甘草10 g。(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周清萍,廖春红,杨淑萍[8](2017)在《寒热辨证分设病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寒热辨证分设病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寒热辨证后分别安排不同病室,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安排病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用电量、平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的节电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热辨证分设病室可明显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期刊2017年02期)
潘远根[9](2017)在《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八)》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案26腰背疼痛四肢发软尿频尿急案齐某某,男,81岁。2015年6月16日初诊:背部从颈椎开始到尾椎都痛,发病半年左右;四肢发软,走路有时不太稳,手指有时发麻僵硬,腰痛;尿频尿急;大便有时干燥,听力差,既往肺气肿,痰多,时咳嗽,痛风,高血压,白内障病史。脉细滑,舌极浅淡,润胖,苔薄白腻。温阳建中汤加减:炙黄芪50 g,红参10 g,麻黄6 g,附子10 g,砂仁10 g,干姜10 g,细辛3 g,独活15 g,炒白术30 g,当归20 g,川芎20 g,(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潘远根[10](2017)在《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七)》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案22面肌痉挛术后口眼歪斜头痛多汗案钟某,女,56岁。2014年7月29日初诊:右侧面肌痉挛手术后20天,面部仍然歪斜,左张右弛,感觉虚弱,头痛头晕,汗特别多,睡眠不好,容易饿,现在右侧面部麻木,活动受限。脉细缓,舌极浅淡,胖,齿痕,苔白腻。温阳益气汤加减:黄芪50 g,红参15 g,麻黄6 g,白附子10 g,干姜10 g,细辛3 g,桂枝10 g,炒白术(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寒热辨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寒热痹辨证施护,比较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寒热辨证论文参考文献
[1].陈光耀,李杰,何春晓,贺文生,鄢泽然.寒热辨证的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9
[2].张文香.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
[3].吴绍萍,李飞燕,杨光静.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
[4].潘远根.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十)[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5].倪寅.运用李济仁教授“寒热辨证”思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总结[D].皖南医学院.2017
[6].李萌.基于小分子代谢标志物探讨支气管哮喘寒热证型的辨证特点[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7].潘远根.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九)[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8].周清萍,廖春红,杨淑萍.寒热辨证分设病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
[9].潘远根.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八)[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10].潘远根.悟透寒热说辨证——医案连载(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