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QH型系列圆形高压连接器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樊亦洲[1](2020)在《油气井套损可视化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到中后期,套损的检测和治理已经成为油气田开发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目前国内油气田套损检测技术以2M(多臂井径仪(MIT)和电磁探伤仪(MID)组合使用)为主,已经拥有成熟的组合测井系统。VideoLog油气井可视化检测设备在国内作为一种全新的光电类检测仪器,可以实时获取和传输井下彩色全帧率网络视频,直观展现套管损坏情况。但其仅能检测套管的内表面情况,且检测结果受井液透光性影响较大。实践研究表明,可视化检测与2M检测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套损精确检测。目前,可视化测井和2M测井自成系统,可视化+2M套损检测需要测两趟,耗时耗力的同时增加了套损检测的成本。基于此,本文将研究VideoLog可视化测井与2M测井系统的组合测井方案,实现套损检测的可视化+2M一趟测。VideoLog可视化检测系统与2M检测系统的组合方案分为井下仪器和地面设备两部分。井下仪器组合最大的难点在于两套系统各自的井下总线与电缆遥传系统互不兼容。2M系统采用单芯电缆遥传、单芯井下总线和测井专用通信协议,可视化检测系统采用多芯电缆遥传、多芯井下总线和以太网通信协议。由于单芯遥传系统传输速率有限,无法实时传输可视化测井的海量数据,因此无法通过修改可视化测井系统的井下总线和通信协议实现与2M系统的组合。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多芯电缆并行传输模式,即单芯遥传系统和多芯系统使用多芯电缆的不同缆芯并行传输。针对两种遥传系统并行传输可能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提出了并行传输,分时工作的解决方案,即利用可视化下测(下放时测量),2M上测(上提时测量)的特性,两套遥传系统分时工作,排除了相互干扰的可能。该方案只需要2M井下仪增加4根贯穿线给下端的可视化测井系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对各自现有电子通信系统的改动,保留了现有成熟技术的可靠性和性能,提高了组合的效率。地面设备为了实现可视化地面与原有地面系统的深度融合,共用了井下供电系统,电缆测深系统,并按照2M组合测井地面系统的接口标准重新设计了可视化电缆遥传电路,实现了地面系统接口的标准和统一。并对软件接口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和升级。通过创新性的多芯电缆并行传输,分时工作的方案,实现了可视化与2M测井系统的组合一趟测。实验室测试,标准井验证和现场应用,验证了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可视化检测技术的加入,使得套损检测与辨识更加直观高效,将传统2M套损检测技术带入可视化时代。
赵振申[2](2020)在《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牵引系统作为动车组关键系统之一,负责为列车运行提供动力并为辅助系统提供电源,是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然而,牵引系统在列车运行中故障时有发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列车运输秩序及旅客乘坐舒适性。所以通过分析牵引系统设备故障发生规律,研究制定故障预防措施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系统稳定性显着尤为必要。本文以CRH380B型系列动车组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国内CRH系列动车组的发展过程,CRH380B型动车组在全路的配属情况以及国内外对牵引系统的研究现状;其次对牵引系统中包含的重要部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含变流器、牵引电机、冷却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知识、故障树建立的步骤、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牵引系统故障为顶事件的故障树,并对牵引变流器主体及其控制、牵引变流器冷却及其控制、牵引电机及其冷却、网络模块等4个子故障树逐步分析找出导致系统失效的底事件,求解出最小割集判断系统薄弱点。在对2018年段配属CRH380B型动车组运用检修故障统计的基础上,以定量分析计算出最小割集发生概率和重要度,从而确定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对最小割集中的底事件实施技术改造、制定预防措施或者检修优化建议的基础上,2019年段配属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数量较2018年明显降低,达到了提高牵引系统可靠性、稳定性的目的,并在故障分析和预防的基础上对当前动车组牵引系统检修项目提出优化建议及修程修制保障措施。
李惠婷[3](2020)在《新型水下插拔式电连接器的设计及其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支持和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工程,尤其是水下石油天然气生产系统的建立。在渤海、南海等海域,水下生产系统被投入使用,加大了我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为解决国家能源问题提供了帮助。在水下石油天然气生产系统中,水下电连接器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连接水下生产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传递光电信号并为各个模块提供电能。但水下电连接器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我国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现存的各水下生产平台均使用国外公司相关产品。针对水下电连接技术,本文提出了两种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方案,插针保护式、复合插针式。本文在简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分别对国内以及国外的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的发展状况分析并进行性能的对比,概述了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要求、总体结构以及各项性能分析;对两种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包括设计依据、技术路线以及总体结构;分别对插针保护式、复合插针式进行了结构设计,包括承压结构设计分析、插拔锁止机构设计分析、断电保护机构设计分析、电连接机构设计分析以及密封机构设计分析;对插针保护式和复合插针式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的承压性能、断电保护性能以及电连接性能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两种形式的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都能满足使用要求;复合插针式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在承压性能、断电保护机构方面具备优势,插针保护式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在电连接方面更优。本文对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进行了设计和特性分析,为实现水下电连接技术国有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后续进行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桂丑,雷永涛,王旭[4](2018)在《一种单芯高电压电连接器的设计及装配工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介绍了一种电源用单芯高电压电连接器的爬电距离设计、界面间隙和界面压力结构设计、装配工艺技术,获得了高电压电连接器设计的宝贵经验,为后续其它高电压电连接器开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尹越[5](2018)在《电连接器接触特性和温度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连接器是一种连接电气线路的导体设备,主要用于实现对电信号的传输与控制。虽然电连接器被广泛运用到各种电子设备中,但其可靠性不高,一个电连接器的失效可能引起整个系统故障甚至瘫痪,造成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接触失效是电连接器的主要失效模式,电连接器插拔接触过程中的接触特性和载流工作所产生的温升均会影响接触可靠性。因此对电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以及影响接触特性和载流温升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以FTP-P-006微型电连接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电连接器的接触特性和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造成接触失效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在接触体发生接触时,接触压力决定接触界面间的接触面积、接触点个数和电导率,接触压力过低是导致接触失效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接触体表面进行电镀处理的方法提高了接触可靠性,接触体的镍-金镀层可以在接触体表面形成耐腐蚀保护层,同时优化接触界面的微观结构,从而起到增强电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的作用。2.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电连接器的接触体、锁紧机构和绝缘基座的实体模型,并装配成电连接器整体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和LS-DYNA建立了适合非线性、大形变的联合仿真平台,对接触体插拔过程中的接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配合后的接触体模型,以及接触体在插拔接触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应力、接触压力和插拔力曲线。根据IEC 60512-13-2-2006,当电连接器插拔力值为8N20N时,可以保证其接触可靠性,而仿真拟合的电连接器的插入力为10.118N,拔出力为9.581N,符合插拔力标准。将插拔力试验作为仿真的对比实验,实验发现,插拔力试验的插入力均值为11.59N,拔出力均值为9.06N,与仿真插拔力结果基本一致。对接触体模型进行了参数化仿真,研究了接触体中M型插座的缩口间距和插槽宽度尺寸对接触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减小缩口间距或增大插槽宽度均可增大接触压力和插拔力,但是当缩口间距大于0.2mm或插槽宽度小于0.18mm时,电连接器的插拔力值不达标,不能保证电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3.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热电耦合仿真模块,对电连接器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载流温升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载荷条件下,电连接器载流温升与接触体个数成正比,但温升差值随着接触体个数增加而递减。根据IEC 60512-5-1-2002,若载流温升超过30℃,则极易造成电连接器的接触失效,而仿真结果存在温升值超标现象。为了降低电连接器的载流温升,对绝缘体散热结构进行了优化。对优化后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二次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可以降低载流温升值,避免了温升值超标现象,提高了电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
李晶晶[6](2017)在《110kV户外配送式变电站电气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为提高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理念。本文对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二次设备前接线技术和二次屏柜前开门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前开门二次屏柜、前接线二次设备的布置设计方案。根据相近功能区域组合安装的设计理念,将110k V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按功能分成不同模块,包括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一体化电源模块、站控层模块、通信模块等,研究了各个模块的优化配置问题,并提出了配置方案。应用电缆、光缆即插即用技术,对配送式变电站的二次接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双端预制光缆、单端预制电缆的连接方案和预制范围。同时,对预制舱体结构形式、维护材料的选择和二次设备的运输、安装进行研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根据理论研究结果,针对安徽地区较常用的110-C-7、110-C-8设计方案提出了完整的二次设备布置方案,并对本期及远景的预制光缆、预制电缆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便于后期新建及扩建工程借鉴。通过与以往同规模工程建设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本文提出的配送式智能变电站二次部分设计方案节省了占地面积,减少了预制舱的数量,提高了预制舱的利用率,缩短了现场施工、调试周期。
陆才华,王超,苏建,葛雄浩[7](2016)在《电动乘用车高压线束的设计》文中指出简要介绍了电动乘用车高压线束的功能用途和国内外研制情况。从电动乘用车使用特点、要求和环境入手,分析了电动乘用车高压线束的性能要求和设计要点,即耐高压、耐大电流、耐环境性、屏蔽性和安全可靠等。分别详细论述了高压电缆、高压连接器及其接触件的主要设计过程,给出了高压线束总体设计方案。最后介绍了研制样品的性能测试情况。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研制的高压线束能够满足电动乘用车的使用要求。
胡晓东,于慧敏,韩继先[8](2014)在《浅谈水下电连接器的密封设计》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水下电连接器的密封机理,对水下电连接器的横向密封、纵向密封及尾部与线缆的密封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阐述了O型圈在密封结构中的作用及密封沟槽的设计。
苏太东,彭长江[9](2011)在《DH型矩形高压连接器的设计》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矩形八芯高压连接器,阐述了高压连接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在产品设计中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手段和方法。另外,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电场的分布进行了模拟和优化,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可靠性。
王定亚,邓平,刘文霄[10](2011)在《海洋水下井口和采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海洋水下井口和采油装备的技术现状及系统组成,介绍了水下井口、采油树和水下连接器等关键装备的构成及技术特点。分析指出,海洋水下井口和采油装备将向多国家和多渠道、高可靠性和高适应性、自动化和智能化及深水领域等方向发展。最后,为加快我国海洋水下井口和采油装备的国产化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议:①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以技术引进为先导;②从单元技术研究开始,由点到面并最终实现产品系统化发展;③加强国内企业、院、所联合攻关力度,深入开展水下产品基础研究工作;④加强海洋产品试验能力建设,提供海洋装备海试等配套试验条件。
二、QH型系列圆形高压连接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H型系列圆形高压连接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井套损可视化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内外油气田套管损坏状况 |
1.3.2 国内外油气田套管损坏的原因和类型 |
1.3.3 国内外油气田套管损坏的检测技术 |
1.4 研究内容 |
1.4.1 关键技术及理论基础 |
1.4.2 可视化检测应用的总体方案 |
1.4.3 可视化检测设备的研发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及理论 |
2.1 2M检测设备 |
2.1.1 电磁检测 |
2.1.2 机械检测 |
2.2 VideoLog可视化检测系统 |
2.3 电缆传输技术及理论 |
2.3.1 电缆传输基础 |
2.3.2 电缆高速传输编码调制 |
2.4 视频图像的处理技术 |
2.4.1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
2.4.2 H.264的编解码原理 |
2.5 井下总线 |
2.5.1 2M检测井下系统 |
2.5.2 VideoLog可视化检测井下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视化检测设备应用方案的总体设计 |
3.1 井下仪器的组合方案 |
3.1.1 各系统组成 |
3.1.2 详细技术指标 |
3.1.3 井下总线的设计 |
3.2 地面设备的组合方案 |
3.2.1 CPCI标准板卡 |
3.2.2 地面主板的接口设计 |
3.2.3 地面主板功能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视化检测设备的软硬件设计 |
4.1 组合系统地面机箱挂接技术 |
4.1.1 组合系统地面测井流程 |
4.1.2 主控板卡互通技术 |
4.1.3 软件接口定义 |
4.2 微处理器模块 |
4.2.1 STM32单片机简介 |
4.2.2 程序下载电路设计 |
4.2.3 晶振电路设计 |
4.3 视频图像采集处理模块 |
4.3.1 井下图像采集处理硬件设计 |
4.3.2 井下图像采集处理软件设计 |
4.4 字符叠加模块 |
4.4.1 字符叠加硬件设计 |
4.4.2 字符叠加软件设计 |
4.5 高速遥传模块 |
4.6 系统抗干扰与PCB制作 |
4.7 测井仪器的组合 |
4.7.1 并行信号七芯电缆接法 |
4.7.2 七芯电缆传输方案速率实验 |
4.7.3 测井仪组合的试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及应用研究 |
5.1 系统整体功能测试实验 |
5.2 现场应用前期的井准备 |
5.2.1 井液中杂质的构成 |
5.2.2 井液中杂质的处理 |
5.3 应用案例 |
5.3.1 案例一套管错断检测 |
5.3.2 案例二套管变形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研究现状 |
1.2.1 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牵引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 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概述 |
2.2 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介绍 |
2.2.1 结构组成 |
2.2.2 工作原理 |
2.3 牵引变流器冷却装置介绍 |
2.3.1 结构组成 |
2.3.2 工作原理 |
2.4 牵引电机及冷却装置介绍 |
2.4.1 牵引电机结构组成 |
2.4.2 牵引电机工作原理 |
2.4.3 冷却装置结构组成 |
2.4.4 冷却装置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故障树分析法 |
3.1 故障树分析法概述 |
3.1.1 常用术语和符号 |
3.1.2 分析法特点 |
3.1.3 分析步骤 |
3.2 故障树分析法相关函数 |
3.2.1 故障树的结构函数 |
3.2.2 逻辑门结构函数 |
3.3 故障树的分析 |
3.3.1 定性分析 |
3.3.2 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牵引系统故障树建立及分析 |
4.1 动车组运用情况 |
4.2 牵引系统故障统计 |
4.3 建立牵引系统故障树 |
4.3.1 牵引变流器主体及其控制故障子树 |
4.3.2 牵引变流器冷却及其控制故障子树 |
4.3.3 牵引电机及其冷却故障子树 |
4.3.4 网络模块故障子树 |
4.4 牵引系统故障树分析 |
4.4.1 牵引系统故障树定性分析 |
4.4.2 牵引系统故障树定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牵引系统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1 动车组修程现状 |
5.2 牵引系统运用检修现状 |
5.3 牵引系统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1 Q1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2 IGBT模块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3 进口压力传感器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4 冷却管路泄漏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5 滤网堵塞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6 牵引电机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7 牵引电机供电线路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8 冷却风机供电空开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9 冷却风机接触器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10 牵引电机冷却风机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11 网络模块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4 整治效果 |
5.5 牵引系统运用维修建议 |
5.5.1 故障预防建议 |
5.5.2 最小最优化检修建议 |
5.5.3 检修项目修程优化 |
5.5.4 检修项目修程优化保障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型水下插拔式电连接器的设计及其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下湿式电连接器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发展状况对比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概述 |
2.1 引言 |
2.2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总体设计要求 |
2.3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总体结构 |
2.4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性能分析 |
2.4.1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密封性能分析 |
2.4.2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电连接性能分析 |
2.4.3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插拔结构性能分析 |
2.4.4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结构强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湿式电连接器设计方案 |
3.1 设计依据 |
3.2 技术路线 |
3.3 总体结构设计 |
3.3.1 插针保护式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总体结构设计 |
3.3.2 复合式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总体结构设计 |
3.4 设计方案 |
3.4.1 插针保护式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设计方案 |
3.4.2 复合插针式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设计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插针保护式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的设计与分析 |
4.1 电连接器外壳设计与分析 |
4.1.1 电连接器外壳力学分析 |
4.1.2 电连接器外壳设计 |
4.1.3 电连接器外壳强度校核 |
4.2 电连接器插拔锁止结构设计与分析 |
4.2.1 电连接器插拔锁止结构工作原理及力学分析 |
4.2.2 电连接器插拔锁止结构设计 |
4.2.3 电连接器锁止机构强度校核 |
4.3 断电保护机构设计 |
4.3.1 电连接器断电保护机构工作原理及力学分析 |
4.3.2 电连接器断电保护机构结构设计 |
4.3.3 电连接器断电保护机构强度校核 |
4.4 电连接器接触电阻计算 |
4.5 电连接器密封结构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插针式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的设计与分析 |
5.1 电连接器外壳设计与分析 |
5.1.1 电连接器外壳力学分析 |
5.1.2 电连接器外壳设计 |
5.1.3 电连接器外壳强度校核 |
5.2 断电保护机构设计与分析 |
5.2.1 断电保护机构工作原理及受力分析 |
5.2.2 断电保护机构设计 |
5.2.3 断电保护机构分析 |
5.3 复合插针设计分析 |
5.3.1 复合插针工作原理及受力分析 |
5.3.2 复合插针结构设计 |
5.3.3 复合插针结构强度分析 |
5.4 密封结构设计分析 |
5.4.1 密封结构设计 |
5.4.2 密封结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对比及优选 |
6.1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承压性能对比 |
6.2 水下湿式插拔电连接器断电保护结构性能对比 |
6.3 电连接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一种单芯高电压电连接器的设计及装配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设计依据 |
3 高压电连接器设计 |
3.1 爬电距离确定和计算 |
3.2 界面间隙和界面压力结构设计 |
3.2.1 设计基准的确定 |
3.2.2 插座结构设计和尺寸计算 |
3.2.3 插头结构设计和尺寸计算 |
3.2.4 波形垫圈弹性系数确定 |
4 高压电连接器的装配工艺技术 |
4.1 保证零部件表面干净与整洁 |
4.2 严格控制装配关键尺寸和关键结构 |
4.3 高压电连接器组装电缆工艺技术 |
5 结语 |
(5)电连接器接触特性和温度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连接器的失效 |
1.3 有限元分析技术 |
1.3.1 ANSYS Workbench与LS-DYNA |
1.3.2 有限元接触分析 |
1.4 电连接器的可靠性研究现状 |
1.4.1 电连接器接触特性研究现状 |
1.4.2 电连接器温度场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连接器接触失效的关键因素分析与接触性能优化 |
2.1 引言 |
2.2 接触界面分析 |
2.3 基于接触力学的接触失效关键因素分析 |
2.3.1 表面轮廓与平均粗糙度 |
2.3.2 Greenwood和Williamson接触模型 |
2.4 基于电接触理论的接触失效关键因素分析 |
2.5 接触体的接触性能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TP-P-006电连接器的几何建模 |
3.1 引言 |
3.2 电连接器零部件三维建模 |
3.2.1 接触体建模 |
3.2.2 绝缘基座建模 |
3.2.3 锁紧机构建模 |
3.3 电连接器装配体三维建模 |
3.3.1 插头装配体 |
3.3.2 插座装配体 |
3.3.3 电连接器总装配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连接器接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与插拔力试验 |
4.1 引言 |
4.2 接触体有限元仿真 |
4.2.1 接触体仿真前处理 |
4.2.2 LS-DYNA计算求解 |
4.2.3 接触体仿真后处理 |
4.3 锁紧机构有限元仿真 |
4.3.1 锁紧机构仿真前处理 |
4.3.2 ANSYS Workbench计算求解 |
4.3.3 锁紧机构仿真后处理 |
4.4 仿真结果分析与对比实验 |
4.4.1 接触体仿真结果分析 |
4.4.2 锁紧机构仿真结果分析 |
4.4.3 电连接器整体插拔力拟合 |
4.4.4 电连接器插拔力试验 |
4.5 接触体几何尺寸对接触特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连接器载流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与载流温升试验 |
5.1 引言 |
5.2 热分析理论 |
5.2.1 传热基本方式 |
5.2.2 稳态传热 |
5.3 热电耦合有限元分析与对比实验 |
5.3.1 有限元仿真过程 |
5.3.2 数值结果整理与分析 |
5.3.3 电连接器载流温升试验 |
5.4 绝缘基座的散热结构优化与验证 |
5.4.1 绝缘基座的散热结构优化 |
5.4.2 优化散热结构的仿真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6)110kV户外配送式变电站电气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配送式变电站的建设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水平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110k V户外配送式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
2.1 前接线二次设备研究 |
2.1.1 技术现状 |
2.1.2 新型接线的演变过程 |
2.1.3 未来变电站接线模式探讨 |
2.2 二次设备模块化研究 |
2.2.1 二次系统的模块划分 |
2.2.2 站控层模块配置方案 |
2.2.3 通信模块配置方案 |
2.2.4 一体化电源模块配置方案 |
2.2.5 110k V户外配置装置及主变本体二次设备模块配置方案 |
2.2.6 模块化二次设备运输、安装方案 |
2.2.7 110-C-7 预制舱单、双列布置总平面及推荐方案 |
2.2.8 110-C-8 预制舱双列布置总平面及推荐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110k V户外配送式变电站预制电缆设计 |
3.1 连接组件优化选型及“即插即用”方案 |
3.2 电缆“即插即用”技术思路 |
3.3 航空插头 |
3.3.1 航空插头的概念 |
3.3.2 航空插头分类 |
3.3.3 航空插头结构 |
3.3.4 航空插头连接方式 |
3.3.5 航空插头端接方式 |
3.3.6 安装方式和外形 |
3.3.7 航空插头优缺点 |
3.3.8 变电站航空插头选型要点 |
3.4 航空插头选型方案 |
3.4.1 类型 |
3.4.2 规格 |
3.5 预制电缆范围 |
3.6 预制电缆敷设方案 |
3.7 隔离开关机构箱预制电缆芯数定义 |
3.8 断路器机构箱预制电缆芯数定义 |
3.9 110-C-7 方案预制电缆统计分析 |
3.10 110-C-8 方案预制电缆统计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110k V户外配送式变电站预制光缆设计 |
4.1 预制光缆即用技术研究 |
4.1.1 光缆优化整合及“即插即用”方案 |
4.1.2 预制光缆优化选型研究 |
4.1.3 110kV变电站预制光缆选择 |
4.1.4 预制方式 |
4.1.5 110-C-7 方案预制光缆统计分析 |
4.1.6 110-C-8 方案典型间隔预制光缆统计分析 |
4.2 预制舱内外预制光缆的连接方案研究 |
4.2.1 连接方案比较 |
4.2.2 连接方案经济性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110k V户外配送式变电站预制舱体设计 |
5.1 舱体形式选择 |
5.2 预制式组合二次设备舱尺寸 |
5.3 维护材料 |
5.3.1 外侧板维护结构 |
5.3.2 内侧板材料 |
5.3.3 保温填充材料选择 |
5.3.4 顶部结构 |
5.4 主体结构方案 |
5.5 预制舱吊装、运输方案 |
5.5.1 预制舱吊装 |
5.5.2 预制舱运输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电动乘用车高压线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研制情况 |
2 高压线束的设计 |
2.1 高压电缆的设计 |
2.2 高压连接器的设计 |
2.2.1 大电流接触件的设计 |
2.2.2 耐高压性能设计 |
2.2.3 整体结构设计 |
2.3 高压线束的整体设计 |
2.3.1 屏蔽性能设计 |
2.3.2 机械防护和防尘防水设计 |
2.3.3 使用寿命设计 |
2.3.4 整体结构设计 |
3 高压线束的性能试验 |
4 结论 |
(8)浅谈水下电连接器的密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水下电连接器的密封机理 |
3 密封结构设计 |
3.1 横向水密结构设计 |
3.1.1 密封圈结构及工艺设计 |
3.1.2 密封圈压缩率的确定 |
3.1.3 密封圈挤出极限与间隙的确定 |
3.1.4 沟槽设计 |
3.2 纵向水密结构及工艺设计 |
3.3 连接器与线缆连接处的密封结构设计 |
3.3.1 硫化密封 |
3.3.2 橡胶保护套和密封压塞密封 |
4 结论 |
(9)DH型矩形高压连接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DH型高压连接器的技术要求 |
2 产品设计 |
2.1 耐高压设计 |
2.2 结构设计 |
2.3 仿真 |
3 工艺技术 |
4 结论 |
(10)海洋水下井口和采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海洋水下井口、采油装备技术现状 |
2 海洋水下井口、采油装备构成及技术特点 |
2.1 水下井口装置 |
2.2 水下采油树 |
2.3 水下连接器 |
3 海洋水下井口和采油装备发展方向 |
3.1 向多国家、多渠道方向发展 |
3.2 向高可靠性和高适应性方向发展 |
3.3 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
3.4 向深水领域发展 |
4 海洋水下井口、采油装备国产化发展建议 |
4.1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以技术引进为先导 |
4.2 从单元技术研究开始, 由点到面并最终实现产品系统化发展 |
4.3 加强国内企业、院、所联合攻关力度, 深入开展水下产品基础研究工作 |
4.4 加强海洋产品试验能力建设, 提供海洋装备海试等配套试验条件 |
四、QH型系列圆形高压连接器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井套损可视化检测技术研究[D]. 樊亦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4)
- [2]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分析研究[D]. 赵振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新型水下插拔式电连接器的设计及其特性分析[D]. 李惠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一种单芯高电压电连接器的设计及装配工艺技术研究[J]. 桂丑,雷永涛,王旭. 机电元件, 2018(06)
- [5]电连接器接触特性和温度场的研究[D]. 尹越. 江苏大学, 2018(05)
- [6]110kV户外配送式变电站电气设计研究[D]. 李晶晶.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7]电动乘用车高压线束的设计[J]. 陆才华,王超,苏建,葛雄浩.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16(05)
- [8]浅谈水下电连接器的密封设计[J]. 胡晓东,于慧敏,韩继先. 机电元件, 2014(02)
- [9]DH型矩形高压连接器的设计[J]. 苏太东,彭长江. 机电元件, 2011(02)
- [10]海洋水下井口和采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 王定亚,邓平,刘文霄. 石油机械,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