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文大教育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文教育,语文,语文教学,孔子,生命,互动,课堂教学。
语文大教育观论文文献综述
沈均明[1](2019)在《邓云乡先生语文教育观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邓云乡在多个学术领域造诣颇深,语文教育观是其重要思想之一。邓先生对语文教学现状并不满意,他认为学校语文教育的弊端是"四个少",其关于语文教育的意见体现在四点:学生多读,老师少讲;加大背诵,增强记忆;标点有害,多读白文;多读笔记,文史共进。(本文来源于《晋阳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岳文静[2](2019)在《大语文教育观下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适合自身的全面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完善和实行大语文教育,构建小学语文的教学基本模式。(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8)
陶彦婷[3](2019)在《大语文教育观下的语文读写互动教学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语文教育观下,教师应秉持"核心素养"发展理念,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科学方法,积极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语文读写互动教学活动。文章从基础教材教学、拓展延伸教学、生活链接教学、科技辅助教学四方面,对语文读写互动教学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成才之路》期刊2019年24期)
胡鑫,柏春花[4](2019)在《让语文教学润色生命 让学生感知幸福人生——陶行知教育观下小学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始终,让语文课堂变得好玩、有趣,于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并受到语文课的教益,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责任。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植入生命教育,语文课堂会更加灵动,更加充满活力。(本文来源于《名师在线》期刊2019年17期)
赵红娟[5](2019)在《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适合自身的全面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完善和实行大语文教育,构建小学语文的教学基本模式。(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9年16期)
杨琼[6](2019)在《孔子教育观与语文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大量阅读孔子教育观和师生关系构建的的相关文献,带着孔子教育理论如何构建师生关系为核心的问题思考,通过对涉及孔子教育观和师生关系的近两百篇核心期刊发表的优秀论文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关于孔子思想和师生关系的关联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孔子教学中的师德规范,孔子教育中的人文教学理念,孔子和谐观对现今的影响,孔子人本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以及改善师生关系的途径等。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关的讨论与分析并作出总结。(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17期)
厉亚平[7](2019)在《山雨欲来风满楼——浅析大语文教育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中职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只有先进的大语文教育观,才能帮助中职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给学生一片飞翔的蓝天。我通过实际的教学体验,体会到了大语文教育观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举足轻重。(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10期)
杜丽娟[8](2019)在《基于素质教育观的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文化的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德育教育是核心。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界定素质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德育教育的意义及要求,提出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袁丽男[9](2019)在《李镇西朴素语文教育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十余年里,语文学科领域出现了各种眼花缭乱的“理念”、花样繁多的“模式”,使得语文教育弥漫着浮躁之风。这种浮躁的风气影响着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怎样搞好语文教育,李镇西提出了语文教育要立足学生,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与教育常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文化与自我发展相融合,进而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的朴素语文观点。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着集及课堂实际案例,来探明其朴素语文教育观内涵,并提出对当前教育的一些启示,为奋斗在一线教育事业的语文教师提供些许参考。本论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李镇西教育观形成历经的四个阶段进行详细论述,他是如何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到素质教育进而到民主教育,最终形成朴素教育观的历程。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李镇西朴素语文教育观的内涵。这一部分也是本论文的主要部分,分别从回归语文教育起点、遵守语文教育常识、坚守语文教育良知叁方面来阐释。第叁部分是对李镇西朴素语文教育观进行论述之后,结合当下的教学实际,分别给出对课堂教学、教学改革些许启示。最后加以评价他的朴素教育观。总而言之,本论文是针对语文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李镇西朴素语文教育观进行阐述,总结出一些有益于语文教育的内容,以期对语文教育贡献一些自己的力量,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3-01)
何毅[10](2019)在《生命教育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教学需要充分重视生命意义,对人类生存状态、环境以及价值进行切实思考,并开展相关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备课与设计、利用教学材料、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延伸来对生命教育观进行有效渗透,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语文大教育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适合自身的全面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完善和实行大语文教育,构建小学语文的教学基本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文大教育观论文参考文献
[1].沈均明.邓云乡先生语文教育观初探[J].晋阳学刊.2019
[2].岳文静.大语文教育观下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C].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9
[3].陶彦婷.大语文教育观下的语文读写互动教学探赜[J].成才之路.2019
[4].胡鑫,柏春花.让语文教学润色生命让学生感知幸福人生——陶行知教育观下小学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J].名师在线.2019
[5].赵红娟.浅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J].课外语文.2019
[6].杨琼.孔子教育观与语文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文献综述[J].高考.2019
[7].厉亚平.山雨欲来风满楼——浅析大语文教育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2019
[8].杜丽娟.基于素质教育观的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文化的传承[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
[9].袁丽男.李镇西朴素语文教育观研究[D].聊城大学.2019
[10].何毅.生命教育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