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移动交通荷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沥青路面,碾压混凝土(RCC)基层,温度荷载耦合,结构响应
移动交通荷载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伟,颜薇,宋珲,任东亚,艾长发[1](2019)在《温度与移动荷载作用下特重交通RCC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便于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改造方案结构优选,使改造后的路面能更好地承受特重交通与环境温度作用,针对碾压混凝土(RCC)基层以及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两种改造方案,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其在大气温度作用下的路面结构温度场预估、温度应力分析,以及典型温度场与移动荷载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大气温度对路面温度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面层,尤其是中上面层,温度变化梯度对温度应力影响较大;②温度应力主要集中在基层及以上结构层,面层在温度较低时承受拉应力,基层顶面承受较大的温度压应力;③相比于组合式基层,RCC基层沥青路面在温度与移动荷载共同作用下,其沥青中下面层剪应力、沥青层层底弯拉应变以及土基顶部压应变等均具有更为明显的力学优势,且抗疲劳开裂和永久变形损伤预期寿命最长。RCC基层沥青路面可作为特重交通路面改造工程的优选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1期)
魏星,王刚[2](2015)在《移动交通荷载下公路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荷载是一种移动的重复作用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动应力的路径和大小与移动速度密切相关,目前的简化算法中忽略了移动速度的影响。通过数值积分算法得到了交通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动应力,探讨了移动荷载下地基中应力路径特点及其与荷载移动速度的关系,提出在拟静力计算的地基附加应力结果上乘以荷载速度效应的放大系数的简化近似方法,给出了便于工程应用的放大系数的实用图表。根据移动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动应力路径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循环心形应力路径的饱和软土残余变形的经验模型,通过对已有试验成果的模拟,初步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议了一种考虑荷载移动速度影响的路基沉降实用算法。以Saga机场高速公路的沉降计算为例,初步探讨了不同车速比下的公路沉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罗苏平,但汉成,李亮,李凌[3](2012)在《移动交通荷载下饱和沥青路面的水力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机理,基于Biot动力固结理论,建立了移动交通荷载下"面层-基层-路基"叁层体系的物理模型和水力耦合动力控制方程.利用Fourier级数展开、Fourier变换等方法获得了各路面结构层中各物理场分布的半解析解和数值解.经过对比分析干燥路面和饱和路面面层中的应力分布和孔隙水压力分布、路面面层底部排水条件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以及路面剪切模量对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影响,发现:相对于干燥弹性的沥青路面,饱和沥青路面在移动交通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较高的拉应力,形成更大的拉应力区;完全排水边界会显着影响高渗透性路面内的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水流速的分布和大小,但是对于低渗透性的路面而言,完全排水边界对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水流速的分布和大小影响较弱,只在接近于面层底部的小区域范围内影响显着;最大孔隙水压力随着面层剪切模量的增大而有所降低;排水和不排水边界条件下的最大孔隙水压力都随着基层剪切模量的降低而有所增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张继强[4](2007)在《移动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反应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交通系统的建设速度、规模高速发展,其中,以高等级公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尤为迅速。飞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在提高运输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轨道振动作用下地基沉降问题是其中之一,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灾害,这已引起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重视。轨道振动作用下的地基变形问题虽然已经取得了系列可喜成果,但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有限单元法和改进的圆心位移位移影响函数法模拟了土体在移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反应。首先,本文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较详细地讨论,阐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然后,在研究了轨道振动荷载的产生机理基础上,归纳出一个能够涵盖速度、线路不平顺、轮重、轨枕对轮载的分散作用等一系列因素在内的轨道荷载解析表达式,以此作为输入施加到土体模型上,利用ANSYS模拟了地基土在轨道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叁维瞬态弹塑性反应。计算中土体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模型底部和侧边界均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底部约束水平面内位移。通过计算得出不同位置位移和加速度时程曲线,得出了如下结论:沿深度方向的位移最大,荷载刚加上时,会有一个突变,但是随着荷载的移动达到一个稳定值,随着水平面内远离轨道或者深度的增加,其值都是衰减的,沿着深度方向衰减速度快;对于加速度,荷载刚刚施加时,会有一个突变值,随着荷载的移动,逐渐趋于零。轨道机车速度对深度方向的位移和加速度影响不大,但是对水平面内远离轨道方向影响比较大,甚至会有数量级的变化。其次,分析了谐振动作用下地基土响应lamb积分解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圆心位移影响函数法求解了轨道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动力反应,给出了一个精确解。首先在圆心位移影响函数法的基础上加上速度项,然后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用数值模拟方法求出了移动谐振动作用下地基土的位移时程曲线,并分析了频率、速度对位移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随着远离振源,位移函数收敛的值逐渐减小,与前面ANSYS分析的结果相吻合;振动的频率对位移函数的影响比较大,随着频率的增大位移函数收敛的数值逐渐变大,趋于线性变化;运动速度对深度方向的位移影响不大。移动轨道振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动力反应问题是很复杂的。这篇论文的结果显示基于有限单元法和改进的圆心位移影响函数法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用来揭示在轨道振动作用下地基土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7-07-01)
高传伟,唐雅茹,余华[5](2005)在《基于移动荷载过桥的轨道交通桥梁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振型分解法,对移动荷载通过轨道交通桥梁时的动力响应进行理论分析,得出轨道交通车辆过桥时共振和振动相消的公式。当桥梁第一阶竖向自振频率等于车辆速度与车辆长度之比时,会发生共振。为避免桥梁共振,设计时应满足第一阶竖向自振频率大于车辆最大速度与车辆长度的比值。当桥梁第一阶竖向自振频率等于车辆速度与两倍桥梁跨长之比的奇数倍时,轴重在桥上引起的自由振动和轴重离开桥梁后桥梁的自由振动相互抵消,桥梁振动最小。(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移动交通荷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交通荷载是一种移动的重复作用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动应力的路径和大小与移动速度密切相关,目前的简化算法中忽略了移动速度的影响。通过数值积分算法得到了交通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动应力,探讨了移动荷载下地基中应力路径特点及其与荷载移动速度的关系,提出在拟静力计算的地基附加应力结果上乘以荷载速度效应的放大系数的简化近似方法,给出了便于工程应用的放大系数的实用图表。根据移动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动应力路径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循环心形应力路径的饱和软土残余变形的经验模型,通过对已有试验成果的模拟,初步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议了一种考虑荷载移动速度影响的路基沉降实用算法。以Saga机场高速公路的沉降计算为例,初步探讨了不同车速比下的公路沉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动交通荷载论文参考文献
[1].高晓伟,颜薇,宋珲,任东亚,艾长发.温度与移动荷载作用下特重交通RCC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J].中外公路.2019
[2].魏星,王刚.移动交通荷载下公路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2015
[3].罗苏平,但汉成,李亮,李凌.移动交通荷载下饱和沥青路面的水力耦合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张继强.移动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反应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5].高传伟,唐雅茹,余华.基于移动荷载过桥的轨道交通桥梁振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5
标签:沥青路面; 碾压混凝土(RCC)基层; 温度荷载耦合; 结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