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饱和渗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石,有限元,方程,入渗,稳定性,模型,尾矿。
非饱和渗流论文文献综述
卢文由页,李博勇,李星,于浩,曾俊[1](2019)在《含弱透水夹层边坡非饱和渗流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夹层结构或互层结构是常见的坡体结构形式,软弱夹层或岩层通常具有较弱的透水性,对边坡地下水分布及渗透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水体质量守恒方程及V-G模型,采用PVI方法对含夹层边坡进行非饱和渗流模拟。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现场尺度的模拟结果表明,含低渗透性夹层的边坡易在夹层处表现出地下水分层的现象,且夹层的渗流特性和发育程度直接影响该区域地下水的分布情况:随着夹层非饱和参数α的增大(或n的减小),夹层与邻近岩土体渗透系数比的减小,夹层厚度与高度的增加,地下水分层现象更加显着。研究揭示了含夹层边坡地下水特殊分布模式,也对类似结构岩土体的非饱和水力参数确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1期)
邱家煊,亓路宽[2](2019)在《新型桥梁泄水管非饱和渗流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桥梁竖向泄水管用以解决桥梁泄水管处渗漏的病害问题。在多孔介质非饱和渗流理论的基础上以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新型、普通泄水管周围混凝土进行模拟得出其渗流场分布规律,结果证明新型泄水管能够有效防止桥梁竖向渗流。(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9期)
张守仁[3](2019)在《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土石坝渗流及稳定性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土石坝为研究对象,依托Geo-studio软件的渗流计算和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块,文章比较了仅考虑饱和渗流与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两种状态下土石坝坝体的渗流和稳定性计算结果差异。计算结果显示,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状态下的土石坝浸润线位置较仅考虑饱和渗流状态下的要高,单宽渗流量更大;与此同时,坝坡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状态下的土石坝稳定性系数较仅考虑饱和渗流状态下的低。(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林国财,谢兴华,阮怀宁,朱珍德,卢斌[4](2019)在《降雨入渗边坡非饱和渗流过程及稳定性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降雨和高坝泄洪雾化雨入渗对大坝下游边坡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升高含水率使土体重度增加,导致其下滑力增加;二是升高土体含水率,降低土抗剪强度和阻滑力。因此,降雨入渗引起的滑坡时有发生。对此设计了室内人工降雨物理模型试验,分析研究砂土质边坡降雨入渗情况下,边坡内部水分扩散过程和规律以及暂态饱和区扩展过程,计算各入渗时刻边坡的安全系数,分析入渗发展对边坡稳定性变化过程及其特征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入渗率先在边坡表面形成暂态饱和区,随着降雨持续,暂态饱和区逐渐扩大;雨强越大,降雨期间形成的暂态饱和区越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降幅就越大;试验得到了降雨入渗深度随降雨历时和强度变化的经验式。增大降雨强度会使试验砂土的含水率更接近于饱和含水率,但无法使砂土完全饱和。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不仅仅发生在降雨过程中,降雨停止后,水分入渗过程延续,边坡稳定性持续降低,水分入渗在一定的延后时间内继续威胁边坡安全。雨强为144 mm/h条件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在6 h时降到了最小值1.196,最大降幅达38.2%。(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林雪松,王永吉,王东,王来贵,王汉勍[5](2019)在《细尾矿砂非饱和渗流稳态含水率二维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描述非饱和细尾矿砂内部含水率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解析方法求解了非饱和尾矿砂的二维Richards方程,探讨了解析求解过程中方程和求解区域简化的思路,介绍了非饱和细尾矿砂含水率空间分布的实验结果,采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了求解过程中引入的常数。研究结果表明:解析解具有无穷级数的形式,且级数的系数具有很好的收敛性,非饱和细尾矿砂含水率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分布均近似服从指数函数,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误差收敛性明显,利用解析模型得到的各点含水率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均符合的比较好。所得解析公式能够很好地描述非饱和细尾矿砂内部含水率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乔朋腾,唐亚明,张常亮,康海伟,周潇朗[6](2019)在《降雨条件下考虑非饱和渗流的黄土滑坡灾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滤纸法测试,并根据SWCC理论模型Van Genuchten方程拟合,得到非饱和土-水特征曲线,同时根据Van Genuchten统计传导模型估计渗透系数曲线.针对降雨诱发型黄土滑坡,建立边坡二维分析模型,以Mohr-Coulomb准则作为滑坡破坏依据,以非饱和土渗流理论为依托,进行渗流分析和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降雨不同持时坡体内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揭示降雨入渗机理.结果表明,随降雨时长增加,滑坡土体由非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过渡,坡体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水位线不断向上抬升.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持续时间越长,滑坡稳定系数越低,降雨开始前滑坡稳定系数为1.005,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与现状滑坡体上裂缝发生发展相符合;雨强120 mm/d持续降雨48 h时稳定系数为0.978,滑坡为不稳定状态;降雨持续2.5 h时,滑坡由欠稳定状态转为不稳定状态,由蠕动变形阶段进入滑动阶段,反映了滑坡稳定状态对降雨极为敏感.(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夏佳龙[7](2019)在《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装置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在工程建设当中还是在能源开采领域,均涉及到裂隙岩体的渗流问题。根据渗流时的物理特征不同,裂隙岩体的渗流通常被分为饱和渗流和非饱和渗流。在众多能源、环境和工程应用领域中,如降雨导致的岩坡滑坡、核废料深埋、油气二次开采等问题,都涉及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和多相渗流的研究;而裂隙非饱和渗流研究是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或多相流研究的基础。目前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的研究主要包括非饱和水力参数的确定和非饱和渗流机理的研究,但是非饱和水力参数难以测定,现阶段还没有成型的较为可靠的试验装置和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也无法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因此开展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针对目前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装置研究的不足,以岩体裂隙非饱和渗透特性研究为出发点,开展了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装置的研制工作。主要包括:1)试验装置系统的组成架构研究,研制的装置包含注入系统、模型系统、围压系统、回压控制系统、计量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辅助系统等七大部分。2)各组成子系统的研制和选型,根据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装置系统的功能及精度要求,研究了各子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确定了各子系统中各个设备的选型及规格参数。3)试验装置系统的总装集成,研究了试验装置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和各子系统流程化组装方式,确定了试验装置系统的组装原则和组装方式。4)基于上述试验装置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种测定岩体裂隙非饱和水力参数的物模试验法。最终研制出的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装置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所选用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均为高精度,可满足试验中各项技术指标及精度指标的要求,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之间互相独立,便于移动,方便操作和维护,也利于后续模块拓展。由于试验装置的设计制作周期较长,加之招投标进度较为缓慢,裂隙试样制作也未完成,因此尚未开展相关的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但从试验装置设计研发和试验方法来看,本文研制的试验装置是合理可靠的。(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期刊2019-03-01)
狄圣杰,肖杰,王东星[8](2019)在《下咱日堆积体非饱和渗流与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暴雨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工程上非常关心的复杂系统问题.通过非饱和渗流理论和改进的Bishop法,考虑非饱和带基质吸力和暂态附加水荷载等作用,利用Geo-Slope公司系列软件进行耦合分析,对梨园水电站下咱日堆积体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降雨开始时,地表点基质吸力迅速降低,基质吸力降低的起始时间明显滞后于降雨的起始时间;暴雨强度越大,相同降雨历时各关键点处位移量越大,直至堆积体内超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各关键点位移才基本趋于稳定;随着降雨持续,堆积体安全系数不断降低,雨后2~3d安全系数才达到最小值,之后由于坡体内基质吸力回升、抗剪强度增加,从而堆积体安全系数又有所增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睿,周宏伟,卓壮[9](2019)在《基于分数阶导数的非饱和渗流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饱和渗流问题广泛存在于煤炭工程领域。现有实验表明,均方位移与时间成非线性关系,但经典的Richards方程未考虑这一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引入时间分数阶导数,结合两种水力传导系数对新的Richards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时间分数阶Richards方程中的相关参数对含水量曲线的影响,并对已有论文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新的模型能够描述反常扩散条件下的非饱和渗流问题。(本文来源于《矿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海燕,户晶荣[10](2018)在《土石坝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渗流问题是土坝、堤防等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渗流破坏几乎贯穿于土石坝的各种病害成因之中。以前大部分渗流计算仅考虑饱和区而忽略非饱和区,实际上自由面以上的非饱和区域土壤水分运动在渗流计算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饱和区和非饱和区统一起来,对土石坝的渗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水库上游水位变化速度以及渗流系数大小都会对渗流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8年36期)
非饱和渗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新型桥梁竖向泄水管用以解决桥梁泄水管处渗漏的病害问题。在多孔介质非饱和渗流理论的基础上以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新型、普通泄水管周围混凝土进行模拟得出其渗流场分布规律,结果证明新型泄水管能够有效防止桥梁竖向渗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饱和渗流论文参考文献
[1].卢文由页,李博勇,李星,于浩,曾俊.含弱透水夹层边坡非饱和渗流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2].邱家煊,亓路宽.新型桥梁泄水管非饱和渗流场分析[J].山西建筑.2019
[3].张守仁.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土石坝渗流及稳定性计算[J].安徽建筑.2019
[4].林国财,谢兴华,阮怀宁,朱珍德,卢斌.降雨入渗边坡非饱和渗流过程及稳定性变化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9
[5].林雪松,王永吉,王东,王来贵,王汉勍.细尾矿砂非饱和渗流稳态含水率二维解析解[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6].乔朋腾,唐亚明,张常亮,康海伟,周潇朗.降雨条件下考虑非饱和渗流的黄土滑坡灾变分析[J].河南科学.2019
[7].夏佳龙.岩体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装置研制[D].绍兴文理学院.2019
[8].狄圣杰,肖杰,王东星.下咱日堆积体非饱和渗流与稳定性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9].王睿,周宏伟,卓壮.基于分数阶导数的非饱和渗流问题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19
[10].李海燕,户晶荣.土石坝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