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论文和设计-黄庆铿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包括母头主体以及卡接在母头主体上的公头主体,母头主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卷扬转动臂,卷扬转动臂的连接母头主体的一端缠绕有绝缘钢索,绝缘钢索的远离母头主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公头主体的线夹,通过转动卷扬转动臂以收卷绝缘钢索,使线夹抵触并夹持公头主体的底部,通过线夹将公头主体逐步推向母头主体,并与母头主体锁紧固定;通过卷扬转动臂收卷绝缘钢索从而将母头主体与公头主体锁紧固定,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增强了母头主体与公头主体的连接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包括母头主体(2)以及卡接在母头主体(2)上的公头主体(1),其特征在于,母头主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卷扬转动臂(4);卷扬转动臂(4)的连接母头主体(2)的一端缠绕有绝缘钢索(6);绝缘钢索(6)的远离母头主体(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公头主体(1)的线夹(7);通过转动卷扬转动臂(4)以收卷绝缘钢索(6),使线夹(7)抵触并夹持公头主体(1)的底部,通过线夹(7)将公头主体(1)逐步推向母头主体(2),并与母头主体(2)锁紧固定;卷扬转动臂(4)上还安装用于对卷扬转动臂(4)的转动状态进行固定的锁置插销(5);母头主体(2)的面向公头主体(1)的一侧设有安装导孔,安装导孔的孔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导向凹槽(10),公头主体(1)顶端的外侧面上对应设置有与导向凹槽(10)相匹配的卡栓(9)。

设计方案

1.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包括母头主体(2)以及卡接在母头主体(2)上的公头主体(1),其特征在于,母头主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卷扬转动臂(4);

卷扬转动臂(4)的连接母头主体(2)的一端缠绕有绝缘钢索(6);绝缘钢索(6)的远离母头主体(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公头主体(1)的线夹(7);通过转动卷扬转动臂(4)以收卷绝缘钢索(6),使线夹(7)抵触并夹持公头主体(1)的底部,通过线夹(7)将公头主体(1)逐步推向母头主体(2),并与母头主体(2)锁紧固定;

卷扬转动臂(4)上还安装用于对卷扬转动臂(4)的转动状态进行固定的锁置插销(5);

母头主体(2)的面向公头主体(1)的一侧设有安装导孔,安装导孔的孔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导向凹槽(10),公头主体(1)顶端的外侧面上对应设置有与导向凹槽(10)相匹配的卡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主体(2)包括绝缘壳体(201)以及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201)内的导电端(202);所述绝缘壳体(201)的外侧安装有接线头(3),所述接线头(3)连接所述导电端(202);

所述绝缘壳体(201)的面向公头主体(1)的一侧设有所述安装导孔;

所述公头主体(1)包括导电块(101)以及环绕的设于所述导电块(101)外的绝缘插头(102),所述导电块(101)与所述绝缘插头(102)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块(101)的顶端伸出所述绝缘插头(102)的顶部一侧;

所述绝缘插头(102)顶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所述卡栓(9),所述绝缘插头(102)的底部设置有电缆(8),所述电缆(8)电连接所述导电块(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转动臂(4)包括与所述绝缘壳体(201)相连接的轮盘(401),所述轮盘(401)的中心位置连接有Z型的旋转臂(402),所述旋转臂(402)上贯穿设置有锁置插销(5),在所述轮盘(40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卡合所述锁置插销(5)的定位凹槽(4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块(101)与所述导电端(202)在所述绝缘壳体(201)内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7)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夹具臂(701);两个所述夹具臂(701)的端部通过螺栓(702)紧固连接;所述夹具臂(701)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绝缘钢索(6)连接;所述夹具臂(701)的中段呈弧形,两所述夹具臂(701)紧固时,两所述夹具臂(701)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力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网稳定供电的压力不断增大,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力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用电高峰和台风、雷暴等恶劣天气时,难免会发生无法短时抢修完成的事故,此时急需采用应急电源快速恢复居民等重要用户的用电,既可确保供电可靠性,也是供电企业开展优质服务的良好体现,且能够快速供电,对人们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现有技术的应急电源的接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的问题:

(1)现有技术的应急电源接入装置安装麻烦,一般需要花数小时才能安装完毕,严重影响了电源恢复;

(2)应急电源接入装置不规范,因为现场的电气装置多样化,与应急电源的接入装置不一定配套,往往要改造后才能接入,且接入点不可靠;

(3)应急电源的接入装置没有保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通过卷扬转动臂收卷绝缘钢索从而将母头主体与公头主体锁紧固定,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增强了母头主体与公头主体的连接稳定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应急电源接入装置安装麻烦而导致电源恢复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包括母头主体以及卡接在母头主体上的公头主体,母头主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卷扬转动臂;

卷扬转动臂的连接母头主体的一端缠绕有绝缘钢索;绝缘钢索的远离母头主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公头主体的线夹;通过转动卷扬转动臂以收卷绝缘钢索,使线夹抵触并夹持公头主体的底部,通过线夹将公头主体逐步推向母头主体,并与母头主体锁紧固定;

卷扬转动臂上还安装用于对卷扬转动臂的转动状态进行固定的锁置插销;

母头主体的面向公头主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导孔,安装导孔的孔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导向凹槽,公头主体顶端的外侧面上对应设置有与导向凹槽相匹配的卡栓。

可选的,所述母头主体包括绝缘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导电端;所述绝缘壳体的外侧安装有接线头,所述接线头连接所述导电端;

所述绝缘壳体的面向公头主体的一侧设有所述安装导孔;

所述公头主体包括导电块以及环绕的设于所述导电块外的绝缘插头,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绝缘插头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块的顶端伸出所述绝缘插头的顶部一侧;

所述绝缘插头顶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所述卡栓,所述绝缘插头的底部设置有电缆,所述电缆电连接所述导电块。

可选的,所述卷扬转动臂包括与所述绝缘壳体相连接的轮盘,所述轮盘的中心位置连接有Z型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上贯穿设置有锁置插销,在所述轮盘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卡合所述锁置插销的定位凹槽。

可选的,所述导电块与所述导电端在所述绝缘壳体内卡合。

可选的,所述线夹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夹具臂;两个所述夹具臂的端部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夹具臂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绝缘钢索连接;所述夹具臂的中段呈弧形,两所述夹具臂紧固时,两所述夹具臂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母头主体与公头主体直接对插连接并通过安装在母头主体上的卷扬转动臂以及绝缘钢索将母头主体和公头主体连接进行固定,不仅安装方便,能够快速恢复供电,而且有效保证了母头主体和公头主体的连接稳定性,保证供电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公头主体端通过电源与应急电源相连接,母头主体上设置有接线头,通过接线头与现场的电气装置相连接,适用于多样性的电气设备应急供电,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的母头主体与公头主体在安装完成后,将母头主体与公头主体导电部分包裹在母头主体的绝缘壳体内,有效避免了触电的发生,提高了接入设备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母头主体与公头主体卡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母头主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公头主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卷扬转动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公头主体;2-母头主体;3-接线头;4-卷扬转动臂;5-锁置插销;6-绝缘钢索;7-线夹;8-电缆;9-卡栓;10-凹槽;

101-导电块;102-绝缘插头;

201-绝缘壳体;202-导电端;

401-轮盘;402-旋转臂;403-定位凹槽;

701-夹具臂;70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包括母头主体2以及卡接在母头主体2上的公头主体1,并通过在安装在母头主体2两侧的卷扬转动臂4与绝缘钢索6将母头主体2与公头主体1锁紧固定,从而增强了母头主体2与公头主体1的连接稳定性,使供电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如图3所示,母头主体2包括绝缘壳体201以及安装在绝缘壳体201内的导电端202,导电端202隐藏于绝缘壳体201内,且导电端202的长度小于绝缘壳体201的深度,在导电端202上连接有安装在绝缘壳体201外侧的接线头3,接线头3用于与电力设备的线路相连接,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电气装置多样化应急接入装置在接入前需要改造的稳定,从而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接头的工作效率。

此外将导电端202藏匿于绝缘壳体201内,不仅能够有效防止触电,而且,通过绝缘壳体201岁导电端202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从而避免长时间的摩擦造成的接触不良问题。

如图2和图4所示,公头主体1包括导电块101以及环绕的设于导电块101外的绝缘插头102,导电块101与绝缘插头102固定连接;导电块101的顶端伸出绝缘插头102的顶部一侧;

绝缘插头102顶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卡栓9,绝缘插头102的底部设置有电缆8,电缆8电连接导电块101,在本实用新型中,公头主体1的导电块101插入式连接位于在绝缘壳体201内的导电端202,通过绝缘壳体201将导电块101包括隐藏,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接头的安全性能。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母头主体2的绝缘壳体201上设置有导向凹槽10,公头主体1的绝缘插头102上设置有与导向凹槽10相对应的卡栓9,将卡栓9卡合在导向凹槽10内,从而将母头主体2与公头主体1的相对位置固定,避免母头主体2与公头主体1之间相对滑动,且便于通过卷扬转动臂4将母头主体2与公头主体1锁紧固定。

此外,在母头主体2的绝缘壳体201内可沿导向凹槽10方向设置有滑槽,将公头主体1的绝缘插头102上的卡栓9沿导向凹槽10移动至末端后,沿滑槽方向旋转,从而实现母头主体2与公头主体1的第一步锁紧固定。

如图3和图5,位于母头主体2两侧设置有卷扬转动臂4,卷扬转动臂4包括与绝缘壳体201相连接的轮盘401,轮盘401与绝缘壳体201固定连接,在轮盘401的中心位置连接有Z型的旋转臂402,绝缘钢索6缠绕早旋转臂402上,随着旋转臂402的旋转,将绝缘钢索6绕卷在旋转臂402上,从而带动与绝缘钢索6相连接的线夹7向公头主体1方向移动,从而将母头主体2与公头主体1锁紧固定,待位置固定后,通过旋转臂402上贯穿设置的锁置插销5,将旋转臂402位置固定,防止绝缘钢索6回拉,卷扬转动臂4和绝缘钢索6的使用,防止中压快速接头在使用过程中脱落,杜绝安全隐患。

在轮盘401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凹槽403,锁置插销5的末端卡合在定位凹槽403中,从而将旋转臂402位置固定,操作方便快捷。

如图1和图6所示,绝缘钢索6连接有线夹7,线夹7包括两个夹具臂701,两个夹具臂701的端部通过螺栓702紧固连接;夹具臂701的两端分别与一绝缘钢索6连接;夹具臂701的中段呈弧形,两夹具臂701紧固时,两夹具臂701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松开螺栓702将夹具臂701夹持在电缆8上,沿电缆8移动至公头主体1末端,在绝缘钢索6通过卷扬转动臂4收缩时,通过线夹7推动公头主体1向母头主体2移动,从而将母头主体2与公头主体1锁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压快速接头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公头主体1的卡栓9插入母头主体2的导向凹槽10中,直至公、母头紧密接触,再顺时针转动公头主体1;

之后,拧开线夹7的螺栓702,把电缆8放置在线夹7的中间,然后调整线夹7的位置,直至线夹7卡住公头主体1,再把线夹7的螺栓702拧紧;

然后,通过转动母头主体2两边卷扬转动臂4,把两条绝缘钢索6收紧,从而拉紧公头主体1与母头主体2;

最后,通过按下锁置插销5,锁住卷扬转动臂4,防止绝缘钢索6回拉。

本实用新型的中压快速接头安装方便、快速,减少停电时间,保障供电可靠性;中压保供电快速接头有三种电流范围型号:1000A、630A、400A,基本覆盖所有10kV线路的电流范围;中压保供电快速接头是新型三相联动刀闸的配套工具,能满足逐步推广的中压保供电的需求,为中压保供电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02828.2

申请日:2019-07-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823012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H01R13/639

专利分类号:H01R13/639;H01R13/44;H01R24/00;H01R13/02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第一申请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6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57号

发明人:黄庆铿;李飞成;王锦堂;梁永昌

第一发明人:黄庆铿

当前权利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代理人:张春水;杜嘉伟

代理机构:112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中压保供电快速转换接头论文和设计-黄庆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