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阈下刺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再认,心动过速,房室,阵发性,加工,食管,自上而下。
阈下刺激论文文献综述
赵琳[1](2017)在《浅谈“阈下刺激”原理下的电影植入式广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市场的品牌投放日趋饱和,广告受众逐渐显现出愈来愈明显的回避心理与逆反倾向。基于以上背景,根据"阈下刺激"原理衍生出的植入式广告应运而生,这一形式在消费者无意识下将品牌名称、实物图片或其他营销刺激物等信息潜移默化地呈现出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本文结合植入式广告在电影中的具体应用,深入分析了道具植入、场景植入、对白植入、音效植入等植入形式,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植入式广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植入式广告"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可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李赞,井晓璇,梁芳,陶思情[2](2015)在《阈下刺激的加工水平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阈下刺激的启动已经是既定事实,但是对于阈下刺激的加工水平还未有定论.实验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结合学习—迫选再认范式,使用真词和假词为实验材料,来探讨阈下刺激的加工水平,进一步对比阈上阈下刺激的再认结果.结果发现,阈下真词和假词的再认率存在显着差异,证明了阈下刺激的加工水平为语义加工水平,也证实了"低频优势效应"的存在.(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陶思情,井晓璇,梁芳,李赞[3](2014)在《猜测对阈下刺激再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迫选再认范式研究阈下刺激的再认率来验证迫选再认测验对阈下刺激的有效性以及比较是否鼓励猜测下阈下刺激的再认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在迫选再认测验下的再认率比再认测验的高且二者有显着差异,说明迫选再认能提高被试的再认率,迫选再认范式比再认范式更有效。而在鼓励猜测下的迫选再认率高于不鼓励猜测下的迫选再认率且二者有显着差异,鼓励猜测能提高被试对阈下刺激的再认。(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许施扬,张潮,段海军,陈庆平,高洁丽[4](2013)在《阈下刺激能否为传统测谎技术提供新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P300波形与工作记忆更新有关,并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刺激"引起的,成为了目前测谎应用中最常见的一种脑电指标。传统的经典P300测谎范式仅呈现与测谎内容有关和无关的两类阂上刺激,并将这两类刺激所诱发的P300成分差异作为鉴别指标。改进后的测谎范式试图加入不易受到意识控制的阂下刺激,提高测谎范式对反测谎策略的抗干扰性。本研究尝试在传统的测谎范式基础上,在被试完成阂上的撒谎任务判断之前,纳入阂下启动任务,以P300为指标,考察不同熟悉程度的阂下刺激对撒谎任务判断的启动效应,旨在为反测谎策略提供新的实验证据。实验运用经典的阂下启动范式,采用2(阂下熟悉、阂下陌生)*2(阂上熟悉、阂上陌生)二因素被试内重复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包括10个人名,其中,5个为被试熟识的人名,4个陌生人名来源于陌生人姓名列表,1个为被试完全陌生的指定人名,但要求被试完全牢记。要求被试只对被牢记的指定陌生人名做肯定认识的判断外,其余的刺激均做不认识判断。采用德国BP公司生产的128导ERP记录分析系统记录脑电信号。实验结果表明:(1)当测试任务为不熟悉人名时,不管熟悉还是不熟悉的阂下启动效应均低于测试任务为熟悉人名条件,熟悉人名阂下刺激诱发了更大的P300。(2)当测试任务为熟悉人名时,不熟悉人名的阂下启动效应大于熟悉人名启动,不熟悉人名阂下刺激诱发了更大的P300。说明熟悉任务认知加工之前呈现的阂下熟悉刺激对熟悉任务加工起到了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充分证明将阂下刺激引入传统的测谎领域具有可行性,能够为未来的测谎技术提供了更为细化的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孙知义[5](2013)在《类别选择性注意对阈下刺激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的注意控制及其自动化加工理论认为,无意识加工过程是一个自动的、独立的、不需要注意等其他任何认知活动参与的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意识与无意识并不能完全分离。最新的观点认为阂下刺激的加工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动化、自下而上、刺激驱动的过程,而是要受到自上而下的注意、任务设置、被试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有意识的控制过程也会影响到无意识的知觉加工过程。大脑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即将输入的视觉刺激产生一种期待,如此一来,大脑够将期待与即将输入的自下而上加工的视觉刺激进行一个匹配。这些观点得到一些相关实验证据的支持,但还没有人直接研究对类别提示的有意识加工是如何影响随后的阈下刺激的加工。本研究试图在这个方面提供一些生理证据。在我们团队的一个fMRI实验中,发现类别选择注意可以调整大脑对阂下刺激(面孔、工具图片)的加工,这种调整效应主要是激活了大脑的枕中回(the middle occipital gyrus),并且,比起由面孔条件,由工具提示信息引发的选择性注意对闽下图片的调整效应在大脑的枕中回的激活更为显着。在初级视觉皮层,C1是由刺激引起的最早的ERP成分。在注意参与的条件下,阈上刺激能够诱发更大的P1和N1波,并且,视觉空间注意可以调整外侧纹状皮质的活动。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ERP(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研究工具,探讨阈下刺激图片激活的C1,P1和Nl是否会受到自上而下的类别注意线索的影响及其脑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经过改进的“刺激-目标”实验范式(阈上的视觉文字提示紧跟着阈下的视觉图片)来探测自上而下的有意识注意对阈下视觉刺激加工的调整效应。对文字提示词的加工会引发一个自上而下的注意加工过程,这种注意能够对后面的刺激具有选择性、产生期待。实验为2*2重复因素测量,两个因素分别为提示信息与阈下刺激图片的一致性(两个水平:一致、不一致)和阈下刺激图片种类(两个水平:面孔、工具)。实验中,采用了面孔和工具两种提示信息,后面紧跟着呈现阈下的面孔图片或工具图片。对比面孔图片的两种水平(提示文字与阈下面孔图片一致、不一致)便可得到对阈下刺激图片加工的自上而下注意调整效应,即由有效提示与无效提示诱发的脑电波的差异:在早期视觉皮层,即枕叶和顶枕叶皮层处C1波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工具图片的两种水平(提示文字与阈下工具图片一致、不一致)也同样发现,在枕叶和顶枕叶皮层处,由一致提示诱发的C1波也比由不一致提示诱发的C1波差异显着。而对于面孔和工具图片,二者的C1波呈现出一致的趋势:不一致的提示信息比一致的提示信息能诱发一个更大的C1波;而另外叁个成分P1、N1和P2波在面孔和工具图片两种条件中均没有显着差异。视觉脑电成分P1、N1和P2波对特定的视觉刺激特征比较敏感,枕叶的P1波与注意有关,并且它能够被单侧的注意刺激加强。N1和P2波对刺激的方向和位置敏感,P2波受到对不同类别的刺激特征的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然而,在本研究中,这叁种成分并未对两种条件的刺激表现出差异。这种结果能是由于实验中视觉刺激图片是阈下呈现的,这种类别选择性注意的自上而下加工调整效应还达不到更高级的加工层面。因此,有理由认为,早期视觉皮层的C1波是类别选择性注意对阈下刺激图片加工的自上而下调整效应的脑电波。这些实验结果揭示了大脑对阈下刺激的加工不是一个完全自动化、自下而上、刺激驱动的过程,而是受到了自上而下注意的调控的一个过程。这表明了,类别选择性注意能够调整在大脑对阈下视觉刺激在早期视觉皮层的加工大脑的这种加工过程对于我们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当一个新的事物进入我们的视线之后,来自大脑高级皮层的自上而下的信号带着对低级水平的神经活动带着预期,适当的调整我们对刺激的低级水平的加工,使得我们对刺激的觉察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和合理。实际上,大脑对刺激的觉察过程是无意识的,同时这种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同样可以发生在对阈下刺激加工过程中。这个认知过程能够很快决定刺激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如果符合,大脑的更高级皮层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如果不符合,大脑则会及时发出修正指令,调整加工的策略和方式,使对刺激的加工准确有效。(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3-04-02)
孙知义,张庆林[6](2012)在《类别选择性注意对阈下刺激加工的调整作用——来自ERP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识和无意识关系日益成为研究们关注的对象。而注意是意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注意可以将某个对象移入或移出意识的中心,这样可以通过研究注意来对意识进行观察,因此,目前研究重点落在注意与无意识的关系上。已有神经影像研究表明,当大脑进行有意识的监控活动时,注意会将相关的神经元活动放大。而且,大量行为实验表明,无意识加工过程受到自上而下注意的调整(包括空间注意、注意负荷等)。然而,目前没有研究表明类别选择性注意是否会调整无意识加工过程,以及是如何影响的。在这个ERP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个改良的实验范式——能看见的文字提示信息(引发选择性注意),后面紧跟着阈下的图片刺激(无意识加工过程)——来验证类别选择性注意是否对阈下刺激的加工产生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如何。实验为2*2重复因素测量,两个因素分别为为提示信息和阈下刺激图片。实验中,采用了面孔和工具两种提示信息,后面紧跟着呈现阈下的面孔图片或工具图片。结果表明,阈下刺激能在大脑中后部激活C1,P1,N1和P2波。由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引发的选择性注意对掩蔽图片的调整效应差异主要表现在C1成分上的差异。在面孔条件下,提示信息与随后的阈下刺激图片一致时(即,面孔提示信息——被掩蔽的面孔图片),诱发的C1波比不一致(即,工具提示信息——被掩蔽的面孔图片)诱发的C1波更小。同样,在工具条件下,提示与刺激一致(即,工具提示信息——被掩蔽的工具图片)比不一致(即,面孔提示信息——被掩蔽的工具图片)诱发的C1波更小。这揭示了,比起前后一致的提示,不一致的提示信息能够诱发出更大的C1波。然而,P1,N1,P2波似乎没有受到自上而下的注意的调整。总之,类别选择性注意能够影响阈下刺激的加工过程。(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1-30)
严丽萍[7](2008)在《“阈下刺激”与学校隐性课程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阈下刺激"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在心理学上,低于感觉阈限的刺激即为"阈下刺激",它微弱、暗默、不为人所觉知,然而对人仍有着重要的影响。"阈下刺激"的存在及其效应给学校教育留下了这样的启示:学校教育要有所成效,就必须重视隐性课程,并在隐性课程的建设中注意空间上的广域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大学刊》期刊2008年12期)
刘伟斌,朱恒青,谢绍峰,张志彬,钟勇辉[8](2007)在《经食管心房阈下刺激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研究经食管心房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优缺点,明确阈下刺激在终止PSVT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符合要求的226例患者,先复制PSVT,再分别予阈下和阈上刺激,比较两种方法终止PSVT的成功率、所需时间、患者在刺激时心悸症状加重、胸痛、胸骨后灼热感发生情况。结果阈下刺激较阈上刺激终止PSVT成功率较低,终止所需时间较长,但刺激时心悸加重、胸痛及胸骨后灼热感发生较少(P<0.001)。结论临床上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PSVT时可首先选择阈下刺激方法进行,可以明显减少刺激带来的不适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07年09期)
饶志荣,邱汉婴,吴印生,彭景添,王梦洪[9](2003)在《阈下刺激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助于旁路消融靶点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导管射频消融(RFCA)房室旁路已取得很好的疗效,其消融靶点定位大多以激动标测为主要方法,尽管成功率高,但需消融的次数较多,平均为3~8次。已有报道表明,近折返环的阈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ation,STS)能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和左侧旁(本文来源于《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期刊2003年03期)
饶志荣,邱汉婴,吴印生,彭景添,王梦洪[10](2003)在《阈下刺激定位慢径消融靶点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利用阈下刺激 (STS)定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慢径消融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VNRT患者 6例 ,经常规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后 ,将大头电极放在冠状窦口下缘与希氏束之间的中下区域进行标测 ,测定该点的起搏阈值后 ,诱发AVNRT ,然后发放STS终止AVNRT ,在终止位点处试消融 ,观察STS标测消融的有效性 ;在非终止位点处 ,结合局部心内电图判断是否进行试消融 ,如在非终止位点处试消融 ,观察STS标测的可靠性。同时观察STS标测定位的安全性。结果 :在 6例患者中 ,有 3例STS终止了持续性AVNRT ,且在终止位点处试消融并获得成功 ;有 5例共在 10个位点处发放了STS ,其中在 9个位点未终止心动过速 ,在这些非终止位点处试消融均未获得成功 ,非 1个位点出现了心房夺获。所有患者在STS标测过程中 ,未出现心房颤动、心动过速的加速或心室颤动等现象。结论 :STS终止AVNRT的位点是判断消融靶点的一个良好的电生理学指标。STS标测定位是安全、有效和可靠的一种方法 ,值得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03年06期)
阈下刺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阈下刺激的启动已经是既定事实,但是对于阈下刺激的加工水平还未有定论.实验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结合学习—迫选再认范式,使用真词和假词为实验材料,来探讨阈下刺激的加工水平,进一步对比阈上阈下刺激的再认结果.结果发现,阈下真词和假词的再认率存在显着差异,证明了阈下刺激的加工水平为语义加工水平,也证实了"低频优势效应"的存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阈下刺激论文参考文献
[1].赵琳.浅谈“阈下刺激”原理下的电影植入式广告[J].艺术科技.2017
[2].李赞,井晓璇,梁芳,陶思情.阈下刺激的加工水平探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陶思情,井晓璇,梁芳,李赞.猜测对阈下刺激再认的影响[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
[4].许施扬,张潮,段海军,陈庆平,高洁丽.阈下刺激能否为传统测谎技术提供新的证据?[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5].孙知义.类别选择性注意对阈下刺激加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
[6].孙知义,张庆林.类别选择性注意对阈下刺激加工的调整作用——来自ERP的证据[C].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7].严丽萍.“阈下刺激”与学校隐性课程建设[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
[8].刘伟斌,朱恒青,谢绍峰,张志彬,钟勇辉.经食管心房阈下刺激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7
[9].饶志荣,邱汉婴,吴印生,彭景添,王梦洪.阈下刺激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助于旁路消融靶点的定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
[10].饶志荣,邱汉婴,吴印生,彭景添,王梦洪.阈下刺激定位慢径消融靶点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