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小亚历山大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历山大,微小,毒素,贝类,生长,牡蛎,毒性。
微小亚历山大藻论文文献综述
张若男,田晓清,陆亚男,樊成奇,张静[1](2019)在《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其产毒新种Z1-D的sxtA1基因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藻菌关系是揭示赤潮生消与防控、赤潮毒素产生机制的关键,而产毒甲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可培养菌株的获得是解析藻菌关系的前提。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是全球性典型赤潮甲藻,其产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危害巨大,但目前对其共附生菌群尚缺乏系统性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首次解析了产毒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的物种种类及相对丰度信息;分离获得可培养菌株并对筛选获得的产毒细菌新种Z1-D的毒素合成基因sxt A1进行了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mtk-4共附生菌群包括85个OTU,其中包括10门、20纲、40目、59科及87属。其6个优势属包括Phycisphaeraceae科未知属(11. 8%)、Muricauda属(10. 3%)、腐螺旋菌科未鉴定属(9. 1%)、Hyphomonadaceae科未鉴定属(8. 9%)、Haliea属(5. 7%)及红细菌科未鉴定属(5. 1%)。amtk-4共附生菌群中未鉴定属比例高达53. 4%。藻生长稳定期所分离获得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及种类最多。5株细菌中菌株Z1-D及Z1-4经分子鉴定分别为亚硫酸杆菌属(Sulfitobacter)及Mesorhizobium属新种。其中Z1-D发酵代谢产物含微量石房蛤毒素(STX),其基因片段orf-01498与蓝藻sxt A1基因高度同源,与产毒蓝藻间可能存在着基因共同进化。(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9年03期)
余新威,陈雨涔,王亚军,杜若童,方力[2](2018)在《温度、光照对微小亚历山大藻Z1产毒含量和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在试图通过一株微小亚历山大藻Z1(AlexandriumminutumZ1)来生产和制备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 GTX)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对Z1进行批次培养,采用浮游植物计数板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HPLC-MS)监测生长状况和检测毒素的含量和组成,探索适宜的生长和产毒条件。结果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Z1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和15.6~125μEm-2s-1光强范围内都可生长和增殖,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光强为62.5~125μEm-2s-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毒素含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平稳期,而毒素中GTX1/4占总毒素的摩尔含量比不断上升,相应地GTX2/3的占比不断下降。适中的温度(25℃)和光照强度(62.5μEm-2s-1)都可以促进Z1的毒素总含量及GTX1/4占总毒素的摩尔含量。掌握这些产毒规律,为利用微小亚历山大藻在生产麻痹性贝毒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8年05期)
俞群娣,王亚军,余新威,刘寅政,李叶[3](2018)在《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的氮磷吸收、生长、产毒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浮游植物计数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分析方法,探索了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在批次培养过程中氮磷吸收、产毒、生物量、p H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对磷的吸收迅速,可以将磷储存于体内,待生长使用。该藻对氮的吸收相对缓慢,环境中氮缺乏时,产毒量不再增加,说明氮对产毒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第二对数期中出现了碳限制环境,导致叶绿素a在碳限制条件下无法表征藻的生物量,相反,叶绿素a和生物量呈负线性关系,可能是叶绿素转化成其它含碳物质,用于生长。毒素不仅存在于细胞体内,培养液中(胞外)也含有毒素,并且胞外毒素从稳定期开始逐渐升高。胞内毒素的组成中GTX1/4占据绝对优势,GTX2/3含量相对较少。生长延缓期和第一对数期,各种毒素组成比例相对稳定,而在随后的生长期内,GTX1/4在总毒素中的占比逐渐上升,GTX2/3占比逐渐下降,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毒素组成会随着生长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8年02期)
王蕊,王江涛,沙相宇,孙本晶,马海力[4](2016)在《中肋骨条藻与微小亚历山大藻间的他感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f/2全营养培养条件下,采用共培养以及滤液交叉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之间的竞争作用,结果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指数生长后期的无藻细胞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但中肋骨条藻滤液明显抑制了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且抑制作用随着中肋骨条藻滤液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他感作用是影响这两种微藻间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自他感物质标准品15S-hydroxy-5Z,8Z,11Z,13E,17Z-eicosapentaenoic acid(15(S)-HEPE)考察其对中肋骨条藻自身以及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发现15(S)-HEPE在中肋骨条藻滤液中并不是能够抑制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的他感物质,今后应进一步深入分析中肋骨条藻释放的抑制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的他感物质。(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黄世玉,王雪虹,张丽莉[5](2015)在《不同温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藻毒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中的藻类是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来源,现已知海洋中有13种单细胞的甲藻类可产生麻痹性贝毒。目前在我国海区已经发现的产毒甲藻主要有3种:塔玛亚历山大藻(Akexandrium tamarense)、微小亚历山大藻(Alezandrium minudum)、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acatenella)。微小亚历山大藻在我国台湾沿海较常见。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沿海的微小(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5年11期)
毛丹卉,解万翠,杨锡洪,章超桦,李彩媚[6](2015)在《微小亚历山大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冻融法提取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加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细胞破壁率,降低提取过程中毒素组成的改变,提高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提取液的毒力,选用冻融法进行PSP提取并进行方法优化。首先对提取液p H、冷冻温度、解冻温度、冷冻时间和冻融次数等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冻融过程中藻细胞破壁率和相对荧光值以确定优化范围;再以相对荧光值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冻融次数3.45,解冻温度36.99℃,p H7.66,该条件下预测相对荧光值为200.347,毒力为7 034 MU。验证试验设定藻破壁毒素提取条件为:冻融3次,解冻温度37℃,p H 7.8,该条件下相对荧光值为188.923(±10.96),提取液的毒力为6 616(±101)MU,与预测值基本相符。(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3期)
李昌伟,冯超,江天久[7](2014)在《N、P、Fe、Mn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L9(34)正交实验分析了NaNO3-N、KH2PO4-P、FeCl3-Fe和MnCl2-Mn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其麻痹性贝毒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N、P、Fe和Mn含量分别为1 764μmol/L,123.6μmol/L,20μmol/L和2.7μmol/L时,显着促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当上述4种因子含量分别为1764μmol/L,123.6μmol/L,30μmol/L和1.8μmol/L时,单位体积的产毒量最高,最高为5.31μmol/L。当4种因子含量分别为2 646μmol/L,123.6μmol/L,30μmol/L和1.8μmol/L时,单位细胞的产毒量最高,最高为190 fmol/cell。(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解万翠,卞中园,杨锡洪,毛丹卉,章超桦[8](2013)在《微小亚历山大藻对近江牡蛎清滤率以及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蓄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知近江牡蛎对有毒微小亚历山大藻的滤食以及蓄积PSP毒素的规律性,本实验采用细胞毒性为(93.42±2.55)×10-6MU/个的微小亚历山大藻投喂近江牡蛎,以无毒扁藻投喂作对照,首先研究了0.5×103~3.0×103个/mL 6个不同浓度的毒藻对近江牡蛎滤食的影响,然后投喂浓度为1.5×103个/mL的毒藻,分别研究15 h短期蓄积和5 d长期蓄积对近江牡蛎体内毒素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在0.5×103~1.5×103个/mL毒藻浓度范围内牡蛎清滤率较高,超过1.5×103个/mL时牡蛎清滤率显着下降(P<0.01),由此确定后期投喂毒藻的浓度"阀值"为1.5×103个/mL;短期蓄积实验牡蛎在0~6 h内将有毒藻滤食尽,其体内PSP毒素在6~12 h间达到最大值[(149.6±10.5)MU/100 g],随后开始下降。长期蓄积实验过程中,牡蛎的清滤率没有发生显着变化(P>0.01),在蓄积实验的第2天牡蛎体内PSP毒素水平超过国家限量标准(400 MU/100 g),在5 d实验结束时,牡蛎体内PSP毒素水平高达(3 069.2±178.2)MU/100 g,高于国家限量标准的7.7倍。实验结果作为PSP在近江牡蛎中蓄积及代谢的重要基础数据,为研究PSP的脱除及净化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黄翔[9](2013)在《卤虫对微小亚历山大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藻类的生长和产毒受到环境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明确藻类的起始密度、浮游动物等因素对微小亚历山大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与产毒的作用关系,本文选取叁种藻细胞起始密度分别为1.0×10~3cells/mL、2.0×10~3cells/mL、4.0×10~3cells/mL,并增设卤虫对藻类的摄食压力,考查微小亚历山大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曲线变化、最大藻细胞密度和单位细胞毒素含量。研究发现,两种亚历山大藻细胞起始密度与生长曲线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藻细胞起始密度越低,进入对数期、稳定期的时间越晚,达到最大藻细胞密度所需时间也越长。当存在卤虫时,亚历山大藻提前进入稳定期或直接进入衰亡期,并且显着降低藻类的比生长速率以及最大藻细胞密度。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藻毒素成分,微小亚历山大藻台湾株含有四种GTX类毒素,GTX1-4, GTX4和GTX1为主要成分,约占总量的70%;塔玛亚历山大藻CCMP1598仅含有一种C毒素即C2。微小亚历山大藻在对数期,细胞内毒素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对数中期毒素含量最高;对照组和卤虫摄食压力处理组之间毒素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毒素含量在整个对数期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对数初期、中期,对照组和摄食压力处理组之间毒素含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对数末期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卤虫的存在并不影响微小亚历山大藻对数期的毒素合成,但是能够影响塔玛亚历山大藻在对数末期毒素的产生。营养充分的条件下,藻细胞所处的生长阶段对藻细胞毒素含量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3-05-01)
卞中园,杨锡洪,解万翠,章超桦,李翥[10](2013)在《初始密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规律,采用不同初始密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进行培养,综合采用显微镜计数、小鼠生物检测(MBA)、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HPLC-FLD)等方法分析微小亚历山大藻在不同接种密度条件下的生长和产毒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密度增加微小亚历山大藻通过静止期的时间缩短,到达最大生长密度的时间提前,但是生长的最大细胞密度和平均比生长率却呈下降趋势,增值模型反应的情况与观测结果相一致,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依赖于初始种群密度的参数(a)减少,环境容量(K)减少,种群瞬时增殖速度(r)下降。4种不同初始密度(0.05×104、0.10×104、0.15×104、0.30×104cells/mL)条件下,微小亚历山大藻细胞的毒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初始密度为0.1×104cells/mL条件下,同一生长期内细胞毒性比其他3个密度条件下高。HPLC检测微小亚历山大藻含有的毒素为GTX1-4,含量分别为2.14、2.08、4.97、5.04 fmol/cell。综合考虑微小亚历山大藻在生长过程中的细胞最大密度、达到最大密度所用时间以及细胞毒性大小等因数,采用(0.10~0.15)×104cells/mL接种密度培养微小亚历山大藻,能够达到较好的产毒效果。(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微小亚历山大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实验在试图通过一株微小亚历山大藻Z1(AlexandriumminutumZ1)来生产和制备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 GTX)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对Z1进行批次培养,采用浮游植物计数板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HPLC-MS)监测生长状况和检测毒素的含量和组成,探索适宜的生长和产毒条件。结果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Z1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和15.6~125μEm-2s-1光强范围内都可生长和增殖,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光强为62.5~125μEm-2s-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毒素含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平稳期,而毒素中GTX1/4占总毒素的摩尔含量比不断上升,相应地GTX2/3的占比不断下降。适中的温度(25℃)和光照强度(62.5μEm-2s-1)都可以促进Z1的毒素总含量及GTX1/4占总毒素的摩尔含量。掌握这些产毒规律,为利用微小亚历山大藻在生产麻痹性贝毒提供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小亚历山大藻论文参考文献
[1].张若男,田晓清,陆亚男,樊成奇,张静.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其产毒新种Z1-D的sxtA1基因进化研究[J].海洋渔业.2019
[2].余新威,陈雨涔,王亚军,杜若童,方力.温度、光照对微小亚历山大藻Z1产毒含量和组成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18
[3].俞群娣,王亚军,余新威,刘寅政,李叶.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minutum)的氮磷吸收、生长、产毒动态变化[J].海洋与湖沼.2018
[4].王蕊,王江涛,沙相宇,孙本晶,马海力.中肋骨条藻与微小亚历山大藻间的他感作用研究[J].海洋学报.2016
[5].黄世玉,王雪虹,张丽莉.不同温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藻毒力的影响[J].科学养鱼.2015
[6].毛丹卉,解万翠,杨锡洪,章超桦,李彩媚.微小亚历山大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冻融法提取优化[J].广东农业科学.2015
[7].李昌伟,冯超,江天久.N、P、Fe、Mn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4
[8].解万翠,卞中园,杨锡洪,毛丹卉,章超桦.微小亚历山大藻对近江牡蛎清滤率以及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蓄积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3
[9].黄翔.卤虫对微小亚历山大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3
[10].卞中园,杨锡洪,解万翠,章超桦,李翥.初始密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