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驱替论文_王欣然,李红英,谷志猛,杨志成,柴秋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驱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观,油藏,页岩,油田,粘弹性,剩余,渤海。

微观驱替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然,李红英,谷志猛,杨志成,柴秋会[1](2018)在《非均质微观模型驱替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聚驱油田后期挖潜方向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密切相关,而剩余油岩心驱替实验无法精细认识剩余油分布形态。应用非均质微观孔隙模型,研究了渤海J油田在不同驱替介质、不同驱替速度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不同驱替介质对主要剩余油分布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驱替介质下剩余油受驱替速度影响较大;在相同驱替速度下聚表二元体系驱油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丛林林,吴丰,姚聪,王超,闻竹[2](2018)在《基于玻璃刻蚀驱替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岩石中两相流体微观渗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中两相流体的微观渗流特征研究对于油气资源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采用玻璃刻蚀驱替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岩石中气-水两相流体的微观渗流特征进行研究。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采用与玻璃刻蚀驱替实验相同的微观孔隙模型,采用水平集方法确定动态驱替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体的界面特征,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建立气-水两相微观渗流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最后将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玻璃刻蚀驱替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微观物理模型实验结果基本一致;(2)在气驱的过程中,由于气体前缘推进的速度不一致,会出现明显的指进现象;大喉道及大喉道连接的大孔隙中的水率先被气体驱替出来,而残余水主要分布在小喉道及被小喉道控制的大孔隙和孔隙盲端中;流体在孔道中心流速最大,越靠近孔隙壁流速越小;孔径越小,压力梯度越大。(3)数值模拟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实验可重复性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2018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8)论文集》期刊2018-09-18)

陈银虎[3](2018)在《化学驱中黏弹性驱替液的微观力对残余油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在逐渐提升,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石油在开采的过程中已经进行入了叁次开采的阶段,在开采的过程中化学驱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石油的开采效率,并且该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大型石油开采过程中使用的技术之一。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石油开采工艺以及驱油剂的使用种类进行合理的分析,化学驱油田采出水主要以聚合物驱采出水、二元驱采出水等为主。化学驱采出水的成分比较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原油、悬浮颗粒以及矿物离子、微生物以及少量的化学助剂等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8年06期)

宁玉萍,王峻峰,罗东红,张伟,戴宗[4](2017)在《流花油田礁灰岩储层微观性质及驱替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碎屑岩储层相比,礁灰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复杂且具有油湿性,其水驱油机理主控因素尚不明确。采用"岩芯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润湿性"等静态资料与"微观驱替及岩芯驱替实验"等动态测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静态数据动态化"的渗流机理研究新方法,明确了礁灰岩储层的微观性质与流体驱替特征的关系以及不同孔隙结构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流花礁灰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可分为4类,其中,Ⅰ、Ⅱ、Ⅲ类为有利储层,具有低排驱压力、低退汞效率及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储层渗流能力与储层类型关系密切,主控因素有储层类型、孔喉半径比和润湿性3个关键因素。水驱前后的油水分布特点及不同岩芯驱替动态与驱替效果受储层微观性质控制并有直接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殷代印,项俊辉,房雨佳[5](2017)在《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微观剩余油驱替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微观剩余油的驱替机理,以大庆油田低渗透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微乳液驱油和岩心微观解剖实验,验证了微乳液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并对微乳液驱后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显微镜观察光刻玻璃模型中的驱油过程,重点研究了微乳液驱过程中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理。结果显示:界面张力低的微乳液驱油效果好,与水驱相比,采收率提高26.38个百分点;对于同一半径的孔隙而言,界面张力越低,含剩余油孔隙比例越小。研究表明,降低残余油的启动难度,并将原油乳化成小液滴,是微乳液驱替残余油最主要的机理。该项研究证明了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油的可行性,从微观上对微乳液的驱油效果做出科学解释,有助于推动微乳液叁次采油理论的完善。(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7年05期)

孙浩洋,李英[6](2017)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二氧化碳驱替开采页岩气的微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加剧,页岩气的开采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利用二氧化碳(2)来驱替开采页岩气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前景的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页岩气的开采,而且同时实现对温室气体的埋存。我们运用巨正则蒙特卡洛(GCMC)与分子动力学(MD)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CH_4与CO_2气体分子在石英、碳酸钙、蒙脱石以及干酪根纳米孔隙中的吸附、自扩散行为,以及CO_2驱替CH_4的微观特性。研究发现,CO_2气体与前述不同介质孔隙表面的相互作用均强于CH_4,因此CO_2与CH_4气体在不同的纳米孔隙中均存在竞争吸附,其竞争吸附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正是由于CO_2/CH_4竞争吸附的存在,吸附于纳米孔隙中的CH_4能够被CO_2驱替出来,并且在驱替CH_4的同时实现CO_2的捕集与埋存。研究发现,在碳酸钙纳米孔隙中,CO_2的竞争吸附趋势最强,这是由于CO_2与碳酸钙表面强的静电相互作用所致;在干酪根纳米孔隙中,少量CH_4气体分子牢固地吸附于干酪根基质自身的孔隙中,很难被CO_2驱替出来;在石英纳米孔隙中,分别研究了孔隙尺寸的变化以及孔隙表面亲疏水性的变化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发现驱替效率随孔隙尺寸的增大、以及孔隙表面亲水性的增强而增大。上述研究揭示CH_4与CO_2气体在不同纳米孔隙中的微观行为特征,并探讨CO_2驱替CH_4的微观机制以及影响驱替效率的因素,旨在为采用CO_2驱替开采CH_4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四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期刊2017-07-24)

钟会影[7](2017)在《粘弹性聚合物驱替普通稠油微观渗流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受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01-03)的项目支持。随着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高需求以及常规原油可采储量的不断减少,稠油、沥青及页岩油的开发、开采对于整个石油工业来说具有战略意义上的挑战。当稠油油藏地处寒区、海域及其油藏物性为薄油层时,较为成熟的热采开发方式就会受到种种制约,以聚合物驱为代表的化学驱方法在普通稠油油藏开发中不断受到青睐,在取得较高波及效率和可观产量方面凸显出优势。尽管常规原油聚合物驱的机理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形成有大量共识,同时也获得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但关于稠油聚合物驱的机理,以及区别于常规原油聚合物驱的微观渗流机制尚缺少深入的研究与认识,尤其是未在微观层面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机理描述与解释。为此,本文针对海上油田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开展粘弹性聚合物驱普通稠油的微观渗流机理研究,以期为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拓展并丰富、深化粘弹性聚合物驱油机理。本文以渤海油田SZ区块聚合物驱为背景,基于稳态剪切及小幅振荡剪切模式测量了AP-P4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浓粘特征和弹性特征,量化表征了其松弛行为,结合宽剪切速率范围内的岩心单相流动实验,揭示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由于其弹性效应而表现有“表观增稠”的真实流变行为,并通过拟合分析确定了Oldroyd B本构方程适合于描述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性,同时,依据流变性测试得到了描述SZ区块普通稠油流变行为的幂律本构方程。借助于OpenFOAM开源平台,建立了基于VOF界面追踪方法的粘弹性流体–幂律流体两相流动数学模型,从聚合物溶液单相不稳定流动Viscoelastic FluidFoam和两相流动InterFoam两个求解器出发,开发了粘弹性流体–幂律流体两相流动数学模型的求解器,形成了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普通稠油两相渗流的理论计算方法。建立盲端孔道中静态稠油油滴、圆管孔道内动态稠油油滴的简化物理模型,借助于Polyflow网格重构求解技术分别实现了聚合物溶液对静态及动态普通稠油油滴作用机理的微观再现,并与常规原油油滴的微观渗流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尽管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对稠油油滴引起的形变不及常规原油油滴所发生的形变,但聚合物溶液的弹性越高,其作用于稠油油滴的应力和速度越大,油滴的变形幅度也越明显,流场区域转变以弹性主导占优,体现出向越有利于油滴剥离、动用的方向发展。基于OpenFOAM平台的SnappyHex Mesh工具,建立一致于微观刻蚀玻璃模型的孔隙尺度复杂多孔介质孔道模型,利用ViscoelasticFluidFoam求解器研究了不同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该孔道模型中的不稳定渗流规律,结果表明流动压差相关于注入时间和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大小,定注入量下的注入时间增加1倍时,流动压差可增加37.2%以上,弹性效应越发显现,定注入量下的聚合物溶液弹性增强时,速度等值线波及面积增大,引起的附加压降更大,更有利于波及效率的提高。利用所开发求解器对收缩、盲端孔道中聚合物驱普通稠油的渗流特征研究表明,在驱替前缘到达孔道形状发生变化的位置时,聚合物弹性效应开始显现,且随着弹性增强,作用于两相界面上的法向应力增加、主流道方向的两相渗流速度提高。同时,引起应力松弛行为,使驱动压差增大,共同贡献并反映出普通稠油饱和度的降低和驱替效率的提高。模拟计算条件下,相对于等粘的纯粘性聚合物驱,松弛时间为0.50s的粘弹性聚合物驱可使收缩孔道与盲端孔道中的普通稠油驱替效率分别提高3.02%和1.36%。基于疏水缔合聚合物和等粘纯粘性甘油溶液驱普通稠油的微观渗流特性实验,描述了驱替过程中稠油的启动、分布特征及其在孔隙中的赋存状态,弹性效应的微观作用机制使粘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驱后的盲端剩余油界面呈不对称“U”字型分布,且残余油形态变化再现出弹性对盲端普通稠油的“拉”、“拽”效应随聚合物浓度的升高而不断明显;在水驱波及程度较低时注入聚合物,弹性对普通稠油采收率的贡献越大,微观仿真模型在水驱波及程度分别控制在60%、40%和20%时,弹性贡献于普通稠油采收率依次为3.13%、4.33%和5.18%。单段塞及组合段塞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岩心流动实验表明,在相同毛管数条件下,疏水缔合聚合物较等粘纯粘性黄原胶的降低饱和度更为明显,且相对于盐水段塞驱的采收率,其粘性对普通稠油采收率提高的贡献率为7.81%,弹性的贡献率占到7.54%;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德布拉数增大,反映出其增强的弹性效应使普通稠油饱和度进一步降低,临界缔合浓度下的德布拉数(eD)增大3倍时,疏水缔合聚合物弹性对普通稠油采收率的贡献可提高5.06%。论文研究可为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高效开发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有益于提高稠油油藏聚合物驱模拟研究和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拓展并丰富了粘弹性聚合物驱油的微观渗流机理。(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7-06-03)

王朝[8](2017)在《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替页岩油微观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正面临着能源需求日益增大和常规油藏开采难度增大的双重压力,对于非常规油藏的开采已迫在眉睫。页岩油资源储量巨大,其有效开采可缓解能源压力。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_2)注入页岩油藏可以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时由于页岩油藏中含有沥青质组分,二氧化碳注入会引起页岩油中沥青质的沉淀。但是,二氧化碳驱替页岩油的微观机制尚未明确,驱替过程中沥青质沉淀机理研究较少,限制了二氧化碳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因此,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scCO_2驱替页岩油的微观作用机制,揭示二氧化碳驱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微观机理,进而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开采页岩油提供理论指导。二氧化碳驱替页岩油微观过程表明:注入页岩孔道的二氧化碳由于能够与岩石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而吸附在岩石表面,从而在岩石表面形成明显的层状结构。由于二氧化碳的吸附,原本吸附在岩石壁面的原油分子会逐渐与壁面分离,从而实现原油的剥离。在驱替前缘位置,二氧化碳导致原油体积膨胀,同时随着二氧化碳的注入,二氧化碳/原油界面厚度增大,界面张力降低。由于二氧化碳驱动、烷烃分子的缠结以及驱替前缘部分原油的溶胀,会导致岩石孔道下游端原油分子聚集,以油带的形式发生运移。随着二氧化碳注入速率的增大,油滴与岩石壁面的弯月面形态由凸形向凹形转变。注超临界二氧化碳过程中,沥青质沉淀研究表明:沥青质沉淀包括表面沉积、夹带以及剥离叁种作用机制。二氧化碳能够萃取原油中的庚烷和甲苯,破坏原油体系的平衡,降低沥青质在原油中的溶解能力,从而引起沥青质聚集絮凝。沥青质沉积过程存在两种方式:游离的沥青质单体首先聚集形成聚集体,进而向岩石壁面吸附形成沉淀;吸附在岩石表面的沥青质单体,能吸附原油中游离的沥青质单体,在岩石壁面形成大的沉积体。随着二氧化碳注入速率的增大,沥青质沉淀程度减弱。注入速率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沥青质沉淀能从岩石表面剥离,随二氧化碳一起发生运移。(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7-05-01)

殷代印,房雨佳,辛勇亮[9](2017)在《低渗透油藏改变驱替方向微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探究大庆油田低渗透油藏改变驱替方向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机理,利用人造平板岩心和光刻玻璃模型进行水驱油实验,验证改变驱替方向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效果。将水驱后的微观剩余油分为5种类型,重点研究了改变驱替方向后各类剩余油的动用比例和驱替运移机理。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现场反九点井网进行模拟,验证了改变驱替方向在现场实际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岩心,随着渗透率的增加,改变驱替方向采收率提高值逐渐增大,水驱采收率的提高值最高可达8.8个百分点;改变注入方向后,簇状剩余油动用比例最大,平均为34.3%;盲端剩余油动用比例最小,平均为15.2%。该项研究为大庆油田低渗透油藏注水调整措施的制订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7年03期)

殷代印,房雨佳[10](2017)在《叁元复合驱微观剩余油驱替机理及动用比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天然岩心和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分析了界面张力对叁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将微观剩余油进行分类,重点研究了叁元复合体系驱动各类剩余油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界面张力越低,叁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越大,采收率提高值最高可达23.88%。将剩余油分为簇状、柱状、盲端状、油滴状和膜状5种类型,叁元复合驱后各类型剩余油的动用比例随界面张力的降低而增大,其中簇状剩余油的动用比例最大,盲端状剩余油的动用比例最小。(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微观驱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石中两相流体的微观渗流特征研究对于油气资源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采用玻璃刻蚀驱替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岩石中气-水两相流体的微观渗流特征进行研究。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采用与玻璃刻蚀驱替实验相同的微观孔隙模型,采用水平集方法确定动态驱替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体的界面特征,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建立气-水两相微观渗流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最后将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玻璃刻蚀驱替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微观物理模型实验结果基本一致;(2)在气驱的过程中,由于气体前缘推进的速度不一致,会出现明显的指进现象;大喉道及大喉道连接的大孔隙中的水率先被气体驱替出来,而残余水主要分布在小喉道及被小喉道控制的大孔隙和孔隙盲端中;流体在孔道中心流速最大,越靠近孔隙壁流速越小;孔径越小,压力梯度越大。(3)数值模拟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实验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驱替论文参考文献

[1].王欣然,李红英,谷志猛,杨志成,柴秋会.非均质微观模型驱替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8

[2].丛林林,吴丰,姚聪,王超,闻竹.基于玻璃刻蚀驱替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岩石中两相流体微观渗流研究[C].2018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18)论文集.2018

[3].陈银虎.化学驱中黏弹性驱替液的微观力对残余油的作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

[4].宁玉萍,王峻峰,罗东红,张伟,戴宗.流花油田礁灰岩储层微观性质及驱替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殷代印,项俊辉,房雨佳.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微观剩余油驱替机理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7

[6].孙浩洋,李英.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二氧化碳驱替开采页岩气的微观机制[C].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四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2017

[7].钟会影.粘弹性聚合物驱替普通稠油微观渗流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8].王朝.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替页岩油微观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9].殷代印,房雨佳,辛勇亮.低渗透油藏改变驱替方向微观机理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7

[10].殷代印,房雨佳.叁元复合驱微观剩余油驱替机理及动用比例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等径平行毛管模型串联毛管模型一3盘2一232井微观驱替实验结果盐水微观驱替过程中的现象碱水微观驱替过程中的现象CO2微观驱替实验流程

标签:;  ;  ;  ;  ;  ;  ;  

微观驱替论文_王欣然,李红英,谷志猛,杨志成,柴秋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