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园精神之创造——东阳民居文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马巧敏[2](2021)在《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东阳李宅村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空间更新是当下乡村规划与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东阳市李宅村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沉淀的传统村落,在其乡土空间进行演化的进程中,对其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核。本文基于城市触媒理论体系,对李宅村传统村落更新进行研讨分析,并以此探讨触媒理论在传统村落更新中的适用性。在研究体系上,本文通过对城市触媒理论的文献整理与概念梳理,又与乡村更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结合,从原理上探讨触媒理论与乡村空间更新的结合。在这理论层面的分析研究后,以东阳市李宅村传统村落为具体的研究分析对象,从整体到局部,对其进行了区位分析、整体布局与风貌分析、建筑整体状态调查、代表性建筑物与构筑物调研。基于对李宅村的调研,又结合触媒理论体系对其中的乡村空间更新进行进一步的研讨。本文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框架,以点、线、面三种基本触媒类型对李宅村触媒元素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对应的节点设计、路径设计、整体设计三个方面对触媒效应的激活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从触媒对场所的各项作用机制,包括对其性状的激活,对其演化的加速,对其转化的导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发现,触媒理论在传统村落更新中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秦悦[3](2020)在《赣东地区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研究 ——以广丰区与玉山县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高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文化继承是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基于传统建筑上的木雕刻艺既是历史、艺术、建造技术等物质方面的具体呈现,又是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审美情趣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物质形式表现的载体。重视传统建筑木雕刻作品与营造技术的保护有利于振兴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寻找文化根源从而激发人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本文以广丰区与玉山县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处于江西省东部,传统建筑有一定的数量规模且风貌保护情况良好,是不可多得的物质与文化遗产。该地区传统建筑中包含大量的木雕刻艺术作品,建筑装饰风格明显不同于赣西、赣中与赣南地区,其装饰风格主要受到东阳木雕流派的影响。前期主要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归纳出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美学风格,再结合历史发展与人文环境总结出该地区传统建筑中木雕刻艺术形式。通过大量图例展示木雕刻的手法、不同部位的运用方式、雕刻题材的偏好,总结出不同类型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的区别,从而进一步深入挖掘思想内核。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发展中,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依旧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广玉地区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的研究了解传统装饰艺术的性格、属性与规律,挖掘合适的新建造手法与新技术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使其能够与新时代建筑空间完美融合,不让宝贵的传统建筑雕刻文化淹没在时光的洪流中。
李闻文[4](2020)在《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从2005年开始先后提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乡村营建政策。台湾在乡村建设上起步比大陆早,1994年台湾“文建会”以“造景、造产与造人”为核心,颁布“社区总体营造”政策,随后台湾政府出台了“农村再生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乡村建设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乡村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乡村的发展脱离不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虽然台湾和大陆在乡村规划建设上政策不同,但两者同根同祖,在地域气候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相同或相似,因此在乡村规划建设方面有比较多的共通之处。论文从人居环境的视角比较台湾和大陆乡村规划建设,采取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式,对两地的乡村建设发展历程、乡村代表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在人居环境规划方面总结台湾乡村和大陆乡村的特点,并针对大陆存在的问题,结合台湾乡村的优点提出规划策略,以期能够为现在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论文总共分为七个章节。(1)论文第一章论述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的背景、课题开展的意义、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等概念的限定,并提出研究内容框架和拟定技术路线。(2)第二章阐述乡村建设理论、外国乡村建设的现状,提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对比分析大陆和台湾在乡村建设方面的历程和现状,最后是阐述调研案例的概况和调研发现的问题。(3)第三至五章在大陆和台湾各选择四个乡村代表案例,从构成人居环境的三个方面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的特点,并就大陆乡村发现的问题,结合台湾乡村建设的优点提出规划策略。(4)第六章是前面章节结论的应用实践—里光明村和上洲村人居环境规划。(5)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并对大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邢云龙[5](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黄宁[6](2019)在《地方文化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以东阳江江滨文化景观带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化和城市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居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随之增强。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构成要素之一,不仅有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承担着为城市居民提供物质功能以及精神享受的责任。但是现今的城市园林景观大多没有顾及景观设计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对当地文化元素缺乏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论文针对城市园林中地方文化运用的问题,通过文献综合与归纳演绎、交叉学科研究、案例对比分析研究、实地调研与论证分析、项目实践研究等研究方法,论证地方文化在城市园林景观运用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地方文化运用策略进行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城市园林景观和地方文化的相关概念,对城市园林景观和地方文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城市园林景观的特点、地方文化的特征,辨析了城市园林景观和地方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对现有城市园林景观中地方文化运用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城市园林景观在地方文化运用策略的问题,论述了已有的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的理论基础。再次,论文以相关理论作为依据,分析并总结了地方文化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运用策略,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园林中地方文化运用的原则,包括延续文脉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系统协调原则、生态持续原则,详细探讨了地方文化的运用手法,包括直接展示、模拟再现、抽象提炼、隐喻象征的手法,以及运用的载体,包括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小品和铺装。最后,结合东阳江江滨文化景观带规划设计实践,将提出的地方文化运用策略应用于项目中,理论联系实践,论证如何将地方文化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创造地方特征、人文内涵的城市园林景观。
姚珏[7](2020)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期,它以独特的静态形制和动态活动而成为中国木雕艺术的经典之一,并体现出徽州先人的伦理观念、族群民俗、生态意识、信仰传统、艺术品格等文化形态,具有吉祥审美的象征符号意义和传承表达的基本特征。它以遮与露、高与敞、闭与通、隔与透的对照点画天井、厅堂、门窗、栏杆等处的木雕静态存在,以及民居木雕在制与用、造与赏、传与承等方面的动态活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就装饰母题而言,明代民居木雕以本土艺术为主,室内外木雕多为祥物,颇具汉唐之风,简洁大气;清代室外木雕多为镇宅之象,室内多为祥和之物,细密繁缛。就风格类型而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均衡开合、饱满律动、虚实相生、质朴本色等基本特征。徽州民居木雕图式内容分为意象表达为主,佐以符号隐喻。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意象表现大多形成意境组合,或由一系列单个“心象”组合成多个迭加的审美想象意境。民居木雕艺术源自徽州人对“木”塑造立体“心”象,反映宅主们对“木”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思考结果的文化表达。民宅主人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观者与宅主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汇集着多路的文化信息,它包容着祖制家教、士族名门的礼制文化,阴阳相承、除凶纳吉的民俗文化,崇儒廉正、外朴内华的仕商文化,以及时空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等,并以行善积德、孝仁祥和、近福远祸、光宗耀祖、繁衍兴旺、富贵有余等为表达的主题。历史上名门望族的隐逸造就了徽州地域的传奇,徽商经济的支撑促进了民居木雕艺术的繁盛,文人的纷纷介入使得善鉴书画的徽商在民居木雕设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文人体系融入庶民文化,俗雅相乘,自然、社会、历史和人伦文化被组织在民居木雕艺术的结构图式中,使现实世界和精神境界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明清工匠艺人在“工”和“术”方面的手艺传承和不断精进,得以使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日益精湛,终成经典。近些年来,由于民居木雕艺术信仰的错位,传承密码的缺失,过度的开发性修复,以及异地重建之风的兴盛,使得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传承困难重重。徽州人曾利用民居木雕艺术创造“桃花源”式的家园,舒缓精神压力,寄托热爱生命与生活的审美理想,以及借助艺术教化族人后代的做法等,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依然推动着当今的乡村美化和城市建设。
康琦[8](2019)在《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文中提出两宋山水画风格发生了嬗变,本文希望通过对两宋私家园林园记文献的解析,对园记中的私园造园风格进行系统研究,解答与绘画关系密切的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是否也发生了转变。为此本文通过查阅《全宋文》和国图中华基本古籍库,共收集两宋私家园林记400篇,并针对所收集到的园记文献运用科学的拆分比较、归纳总结、统计对比、精选等方法,同时结合其它园林文献和少量的考古资料、园林遗迹作为旁证,总结出两宋私园造园风格概貌,并发现其具有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进而通过综合考察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迁,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初步勾勒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概貌。具体包括:①营建背景:两宋巴蜀地区私园持续兴盛;选址类型与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所总结出的六种一致;园主身份有五类,其中士人始终是造园主力;造园目的有五类,以寄意林泉为营建初衷者最多。②造园要素理法总结:山石造景理法有筑室见山、因山构室、人工掇山三种;水景利用,或借景自然或人力造设;建筑布局中平舒点缀型始终占主导地位,建筑类型中亭、堂的使用最为普遍,多建台与楼阁也是一大特色;园林观赏植物尤以松竹柏与观花植物为盛,种植方式以品别种列为主。③园林空间组构类型有广水无山、高台(亭)临水、背山面水或临水面山、两山间水、峰间萦涧、以建筑、植物为主六种类型,应用贯穿两宋始末。④园林生活精彩纷呈,主要包含个人栖居、宴宾交游、家族团聚三类;“隐”与“乐”则为两宋私园的核心思想内蕴。(2)研究发现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具有共性,同时确实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且认为该流变是一种持续的渐变而非两宋之际的突变。具体表现为:①营建背景流变:造园高峰从北宋末年转为南宋开朝;造园重兴区域由中原转向江南;南宋私园选址城市地的数量明显减少,山林地、村庄地和江湖地明显增加;宗室贵族营园的比例增多;兴教后世、观物明理的私园比例上升。②造园要素理法流变:南宋私园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掇山能主之人也由文人主导变为山匠参与;城市私园造设水景的比例极大地提高,且愈发注重对动态水景的欣赏;因高就下进行建筑布局的私园比例上升,船形建筑与藏书楼阁的应用也在北宋后期逐渐增多;观花植物的应用愈发兴盛,植物象征意义也进一步理性深化,杂艺散植的种植方式应用也略有增多。③“两山间水”成为北宋私园新辟的主流空间组构类型,“峰间萦涧”则在南宋得到极大地发展,并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④南宋私园中妓乐百戏和教习子弟的园林活动增多;隐逸思想始终与社会环境联动变化,“三乐”中的名教之乐上升为两宋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物之乐则为宋代新见。(3)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①两宋以前的园林实践与园林思想均对两宋私园风格产生影响,其中尤以中唐以降所确立的“中隐”思想和“壶中天地”空间指导原则为最。②两宋地理环境资源的嬗变对造园风格的流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③两宋的文官政治国策、士人党争、权相政治、对外军事失利对造园主体士人心态影响甚大,进而影响了整体造园风格的形成;同时理学思想、土地制度、商品经济与城市变革和其他类型的文化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两宋私园造园风格的形成与流变。
庄羽帆[9](2019)在《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乡村旅游的兴起带动了森林旅游的发展。普通的城市公园景观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人们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促使政府以及社会将目光投向更加自然的乡村与森林。森林古道作为森林旅游的主要载体,承担了景观、交通功能。同时作为遗产廊道的一种形式,它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森林古道的研究甚少,而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工作迫在眉睫,缺乏理论性的指导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考察、归纳总结法、AHP法、修正版的德尔菲法(MDM)、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就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将国内外与森林古道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森林古道及其相近词汇进行概念上的辨析,并对森林古道进行定义。森林古道是从地理位置而言所分出来的古道,即1840年之前修建在山区或森林中的供人、马通行的道路。通过对实地调研,网上查阅,资料总结分析等方法初步得到具有景观保护与修复价值的浙江森林古道的分布状况:杭州(28条)、宁波(53条)、温州(48条)、绍兴(9条)、湖州(2条)、金华(20条)、衢州(22条)、台州(12条)、丽水(19条)、舟山(1条)。进而根据整理所得资料对其进行景观资源构成分析:森林古道本体景观,森林古道自然景观,人工建成环境以及非物质文化景观;依据其景观资源的构成分析浙江森林古道的价值构成: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审美艺术价值,旅游经济价值以及福利价值;发现浙江森林古道的现状问题:碎片化严重,废弃化严重,自然侵蚀严重,人文古迹受损严重,旅游设施和管理缺失。为了能了解影响浙江森林古道景观综合价值的主要因子,提供景观保护与修复的侧重点与方向建议,能够更好地结合浙江森林古道的实际情况开展保护与修复工作,根据其价值构成建立了浙江森林古道景观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并运用到实际案例——车慈岭森林古道。通过归纳总结得到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四大原则: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视觉景观性原则,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原则。同时确定景观保护范围,确定修复做法。最后总结得到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要点,主要从本体景观,自然景观,人工建成环境,非物质文化景观以及其他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运用至车慈岭森林古道,为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吴昀格[10](2019)在《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聚落的传承与再造研究 ——以东阳蔡宅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趋于多元化,乡村生活方式及聚落空间也迅速变化。无数的乡村聚落黯然颓败,如何在重建过程中延续其地域文化,去芜存菁,重新认识乡村聚落的价值并得以传承,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乡村聚落的现状进行考察,走访以浙江东阳蔡宅村为主的诸多村落,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探索乡村聚落演变的过程,试图寻找乡村聚落再造与传承的途径。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对我国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的背景及意义进行概述,界定基本概念,整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二章,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的困境。将实地调研所得数据并结合自身体会,总结出乡村聚落当前面临的困境以及造成的因素,通过乡村聚落再造的案例,探讨如何平衡传承保护与再造发展之间的关系,汲取其经验。第三章,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的原则及策略。通过挖掘乡村聚落值得传承的优良特质,结合乡村聚落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实现传承与再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第四章,蔡宅村聚落特征分析。以蔡宅村为典型,对其聚落特征进行分析,从聚落和建筑两个层次研究其空间特征、并对蔡宅村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呈现乡村聚落的保护价值与传承意义。第五章,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实践。将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的原则与策略应用于蔡宅村聚落空间的再造设计,验证原则与策略的可行性,希望能为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提供可操作的地域性设计思路与理论依据。结语,总结研究内容。
二、家园精神之创造——东阳民居文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园精神之创造——东阳民居文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东阳李宅村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 |
1.1.2 传统村落发展趋势 |
1.1.3 触媒理论策略性指导价值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分析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2 城市触媒理论引入传统村落更新的适用性分析 |
2.1 城市触媒理论体系解析 |
2.1.1 城市触媒理论产生背景解析 |
2.1.2 触媒发展与演化过程解析 |
2.2 触媒的构成与性状分析 |
2.2.1 触媒的构成本质 |
2.2.2 触媒对空间演化的作用 |
2.3 村落更新中的矛盾分析 |
2.3.1 乡村语境与城镇化建设的矛盾分析 |
2.3.2 栖居家园与综合开发的矛盾分析 |
2.3.3 地域特色与全域规划的矛盾分析 |
2.4 触媒理论的适用性探讨 |
2.4.1 宏观层面适用性探讨 |
2.4.2 微观层面适用性探讨 |
2.5 小结 |
3 东阳李宅村触媒理论应用条件分析 |
3.1 李宅村传统村落概况 |
3.1.1 地理区位分析 |
3.1.2 整体布局与风貌分析 |
3.1.3 建筑状况调查 |
3.1.4 代表性建(构)筑物调研 |
3.1.5 李宅村民俗文化调查 |
3.2 触媒条件分析 |
3.2.1 整体规划分析 |
3.2.2 局部节点解析 |
3.3 触媒营造方向分析 |
3.3.1 传统与现代融合 |
3.3.2 静态与动态结合 |
3.3.3 人群与场所聚合 |
3.4 小结 |
4 基于触媒效应的李宅村更新策略 |
4.1 李宅村触媒元素 |
4.1.1 点状元素 |
4.1.2 线状元素 |
4.1.3 面状元素 |
4.2 李宅村触媒激活设计 |
4.2.1 节点设计 |
4.2.2 路径设计 |
4.2.3 整体设计 |
4.3 触媒效应对村落更新的作用 |
4.3.1 触媒对场所性状的激活 |
4.3.2 触媒对场所演化的加速 |
4.3.3 触媒对场所转化的导向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赣东地区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研究 ——以广丰区与玉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广玉地区传统建筑木雕技术的发展 |
2.1 东阳派建筑木雕的发展情况 |
2.2 广玉地区传统建筑木雕特色 |
2.3 广玉地区传统建筑木雕技术发展背景 |
2.3.1 经济因素 |
2.3.2 人文因素 |
2.3.3 地理因素 |
2.4 广玉地区传统建筑木雕技法 |
2.4.1 木雕技术制作工具 |
2.4.2 木雕刻艺术形式分类 |
2.4.3 木雕刻工艺流程 |
第3章 传统建筑中木雕应用的部位与题材 |
3.1 传统建筑中木雕装饰部位 |
3.1.1 大木作 |
3.1.2 小木作 |
3.2 传统建筑中木雕艺术题材 |
3.2.1 动植物题材 |
3.2.2 人物题材 |
3.2.3 几何纹样 |
3.2.4 器物题材 |
3.3 传统民居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中木雕刻艺术比较 |
3.3.1 传统建筑木雕刻中的礼制思想 |
3.3.2 雕刻部位比较 |
3.3.3 雕刻主题比较 |
3.3.4 装饰色彩比较 |
第4章 广玉地区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内在表达 |
4.1 原始信仰 |
4.1.1 自然崇拜 |
4.1.2 祖先崇拜 |
4.1.3 图腾崇拜 |
4.2 传统思想文化 |
4.2.1 儒学文化 |
4.2.2 道家文化 |
第5章 传统建筑木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
5.1 传统建筑木雕艺术的保护 |
5.1.1 保护的必要性 |
5.1.2 面临问题 |
5.1.3 解决办法探索 |
5.2 传统建筑木雕艺术的现代运用 |
5.2.1 传统装饰现代运用背景 |
5.2.2 现代运用中内核精神的表达 |
5.2.3 传统木雕刻装饰元素现代运用的原则 |
5.2.4 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继承 |
5.2.5 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创新运用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陆乡村发展背景 |
1.1.2 台湾乡村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相关研究 |
1.4.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及实践 |
1.4.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及实践 |
1.4.3 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乡村发展及调研综述 |
2.1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基础 |
2.1.1 梁簌溟乡村建设理论 |
2.1.2 田园城市理论 |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4 文化景观理论 |
2.2 外国乡村建设 |
2.2.1 英国 |
2.2.2 德国 |
2.2.3 荷兰 |
2.2.4 日本 |
2.2.5 韩国 |
2.2.6 外国乡村建设经验总结 |
2.3 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趋势 |
2.3.1 往生态方向发展 |
2.3.2 往文化方向发展 |
2.4 海峡两岸乡村建设历程与现状比较 |
2.4.1 台湾乡村建设历程 |
2.4.2 台湾乡村建设现状 |
2.4.3 大陆乡村建设历程 |
2.4.4 大陆乡村建设现状 |
2.4.5 对比总结 |
2.5 调研案例综述 |
2.5.1 案例选取 |
2.5.2 调研方式 |
2.5.3 对比案例综述 |
2.5.4 大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2.5.5 台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峡两岸乡村生态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
3.1 乡村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
3.1.1 斑块 |
3.1.2 廊道 |
3.1.3 基质 |
3.2 乡村斑块 |
3.2.1 乡村案例地形特征分析 |
3.2.2 聚落斑块特征分析 |
3.2.3 聚落斑块规模分析 |
3.2.4 乡村聚落斑块特点总结 |
3.2.5 聚落斑块规划策略总结 |
3.3 乡村生态廊道 |
3.3.1 道路生态廊道 |
3.3.2 河道生态廊道 |
3.4 乡村生态基质 |
3.4.1 林地基质保护 |
3.4.2 农田基质保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峡两岸乡村居住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
4.1 乡村肌理 |
4.1.1 乡村肌理的构成 |
4.1.2 乡村肌理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3 乡村案例肌理演变特征 |
4.1.4 乡村案例肌理现状 |
4.1.5 乡村肌理规划策略总结 |
4.2 乡村建筑风貌 |
4.2.1 乡村建筑风貌构成 |
4.2.2 乡村建筑风貌特点总结 |
4.2.3 乡村建筑风貌影响因素 |
4.2.4 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策略总结 |
4.3 乡村公共空间 |
4.3.1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分析 |
4.3.2 乡村案例公共空间特点分析 |
4.3.3 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需求 |
4.3.4 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策略总结 |
4.4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 |
4.4.1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类型 |
4.4.2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形式 |
4.4.3 乡村管理设施 |
4.4.4 文体设施 |
4.4.5 医疗保健设施 |
4.4.6 社会福利设施 |
4.4.7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总结 |
4.5 乡村基础设施 |
4.5.1 乡村基础设施类型 |
4.5.2 乡村道路 |
4.5.3 停车配置 |
4.5.4 污水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峡两岸乡村社会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
5.1 乡村文化 |
5.1.1 乡村文化传承特点 |
5.1.2 乡村文化发展需求 |
5.1.3 乡村文化规划策略总结 |
5.2 社区产业 |
5.2.1 两地产业模式 |
5.2.2 第三产业和产业效益对比分析 |
5.2.3 大陆乡村案例目前存在的问题 |
5.2.4 乡村产业规划策略总结 |
5.3 乡村治理 |
5.3.1 乡村治理体系 |
5.3.2 乡村治理的特点 |
5.3.3 乡村治理的发展需求 |
5.3.4 乡村治理规划策略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相关实践—里光明村规划和上洲村规划 |
6.1 里光明乡村规划 |
6.1.1 项目概况 |
6.1.2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
6.1.3 居住环境规划策略 |
6.1.4 社会环境规划策略 |
6.2 上洲村乡村规划 |
6.2.1 项目概况 |
6.2.2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
6.2.3 居住环境规划策略 |
6.2.4 社会环境规划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策略总结及展望 |
7.1 人居环境规划策略总结 |
7.1.1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总结 |
7.1.2 居住环境规划策略总结 |
7.1.3 社会环境营建策略总结 |
7.2 总结与展望 |
7.2.1 研究过程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台湾乡村社区访谈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
一、雅集结社赏花 |
二、岁时节令赏花 |
三、园林寺观赏花 |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
征引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6)地方文化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以东阳江江滨文化景观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趋同的社会现状 |
1.1.2 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本土文化面临的挑战 |
1.1.3 城市居民的对城市园林景观文化性的新需求 |
1.1.4 “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1.1 地方自然条件的表达 |
1.3.1.2 地方人文元素的应用 |
1.3.1.3 场所特征与场所精神的表达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地方文化 |
2.1.3 景观 |
2.1.4 景观设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符号学理论 |
2.2.1.1 设计符号的特征 |
2.2.1.2 地方文化符号 |
2.2.2 场所精神论 |
2.2.2.1 园林场所精神 |
2.2.2.2 地方文化与场所精神 |
2.2.3 文脉延续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园林景观地方文化的运用现状研究 |
3.1 地方文化研究 |
3.1.1 地方文化的因素 |
3.1.2 地方文化的特征 |
3.2 城市园林景观研究 |
3.2.1 景观设计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
3.2.2 城市园林景观的特点 |
3.3 地方文化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 |
3.3.1 地方文化塑造和影响城市园林景观 |
3.3.2 城市园林景观承载和诠释地方文化 |
3.4 城市园林景观地方文化运用案例分析 |
3.4.1 武汉东湖风景区 |
3.4.2 上海松江方塔园 |
3.4.3 山东枣庄奚仲文化滨水景观带 |
3.4.4 俄罗斯喀山市卡班湖群滨水区 |
3.4.5 案例分析总结 |
3.5 城市园林景观地方文化运用的现存问题 |
3.5.1 文化选择不当、缺乏内涵 |
3.5.2 运用条理不清、载体单一 |
3.5.3 设计缺乏感情、忽视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方文化运用策略研究 |
4.1 地方文化的运用原则 |
4.1.1 保护文化,延续文脉 |
4.1.2 以人为本,功能优先 |
4.1.3 整体协调,系统规划 |
4.1.4 尊重生态,持续发展 |
4.2 地方文化的运用手法 |
4.2.1 直接展示 |
4.2.2 模拟再现 |
4.2.3 抽象提炼 |
4.2.4 隐喻象征 |
4.3 地方文化的运用载体 |
4.3.1 地形水体 |
4.3.2 建筑 |
4.3.3 植物 |
4.3.4 小品 |
4.3.5 铺装 |
4.4 本章小结 |
5 地方文化在东阳江江滨文化景观带中的运用实践 |
5.1 场地概况及项目背景 |
5.1.1 区位概况 |
5.1.2 项目背景 |
5.1.3 场地现状 |
5.1.3.1 地块特点 |
5.1.3.2 已建地块 |
5.2 东阳市地方文化概况 |
5.2.1 东阳江 |
5.2.2 民风民俗 |
5.2.3 三乡文化 |
5.2.4 恐龙之乡 |
5.2.5 影视文化 |
5.3 设计定位与原则 |
5.3.1 上位规划 |
5.3.2 项目定位 |
5.3.3 设计原则 |
5.4 设计构思与方法 |
5.4.1 生态与人文的关系 |
5.4.2 城市与地块的衔接 |
5.4.3 现代与历史文脉的结合 |
5.4.4 水陆关系的处理 |
5.4.5 交通关系的梳理 |
5.5 总体布局与结构 |
5.5.1 总平面图 |
5.5.2 景观与文化空间结构 |
5.6 地方文化在东阳江江滨文化景观带中的运用 |
5.6.1 东阳江江滨文化景观带地方文化的运用原则 |
5.6.1.1 延续城市文脉 |
5.6.1.2 功能以人为本 |
5.6.1.3 系统协调规划 |
5.6.1.4 生态持续发展 |
5.6.2 东阳江江滨文化景观带地方文化的运用载体 |
5.6.2.1 地形水体 |
5.6.2.2 建筑 |
5.6.2.3 植物 |
5.6.2.4 小品 |
5.6.2.5 铺装 |
5.6.3 东阳地方文化的运用 |
5.6.3.1 教育文化的运用 |
5.6.3.2 建筑文化的运用 |
5.6.3.3 木雕文化的运用 |
5.6.3.4 古生物文化的运用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明清前徽州木雕的载体与历史演进 |
一、徽州木雕的载体——徽州民居 |
二、明清前民居木雕的演变简况 |
第二节 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 |
一、徽州明清民居木雕艺术鼎盛缘由 |
二、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流变和传播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馆藏案例 |
一、本地博物馆案例 |
二、异地的馆藏 |
小结 |
第二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与动态活动 |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 |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静态呈现 |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理念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动态活动 |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制与造 |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赏与用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案例 |
一、家族群居形制 |
二、独居民宅形制 |
小结 |
第三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类型与风格 |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类型 |
一、动植混合类 |
二、戏文叙事类 |
三、诗句意境类 |
四、宗教信仰类 |
五、吉祥装饰类 |
六、数字阴阳类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特征 |
一、意象表现 |
二、符号隐喻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风格 |
一、均衡开合 |
二、饱满律动 |
三、虚实相生 |
四、质朴本色 |
小结 |
第四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体现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礼制文化 |
一、祖制家教 |
二、士大夫名门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民俗文化 |
一、阴阳观念 |
二、驱凶纳吉 |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仕商文化 |
一、廉商元素 |
二、外朴内华 |
小结 |
第五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与传承 |
第一节 当代徽州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与维护 |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 |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 |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传承前景 |
一、从核心走向陪衬 |
二、从信仰走向理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图录 |
二、访谈记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资料 |
1.1.1 研究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之缘由 |
1.1.2 以园记文献作为主要研究资料之原因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两宋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 |
1.4.2 园记作为主要资料的研究 |
1.4.3 评述 |
2、园记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的研究方法 |
2.1 园记的收集与筛选 |
2.1.1 收集来源确定 |
2.1.2 收集方法与筛选条件 |
2.1.3 收集结果 |
2.2 园记中造园风格的研究方法 |
2.2.1 园记信息拆分与同类信息整合 |
2.2.2 共性归纳总结与个性比较分析 |
2.2.3 园记精选,文字解构与重组,提取抽象园林空间结构 |
2.3 园记中造园风格流变的研究方法 |
2.3.1 统计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
2.3.2 对比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
2.3.3 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私园营建的影响 |
2.4 研究框架 |
3 、园记中的私园背景述要 |
3.1 时代背景 |
3.1.1 私园营建时间与作记时间 |
3.1.2 两宋私园营建数量的发展脉络 |
3.2 地理环境背景 |
3.2.1 两宋疆域范围变化 |
3.2.2 两宋私园地理位置分布与变迁 |
3.2.3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 |
3.2.4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的流变 |
3.3 人文背景 |
3.3.1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 |
3.3.2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的流变 |
3.3.3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 |
3.3.4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的流变 |
3.3.5 园林记录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4、园记中的私园山石造景 |
4.1 宋人对山石的欣赏 |
4.2 山石造景理法 |
4.2.1 筑室见山,一览可尽 |
4.2.2 因山构室,天成自然 |
4.2.3 人工掇山,游心寓意 |
4.3 山石造景流变 |
4.3.1 南宋较之北宋,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 |
4.3.2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 |
4.3.3 掇山能主之人:从文人主导到山匠参与 |
4.4 本章小结 |
5、园记中的私园水景造设 |
5.1 宋人对水景的欣赏 |
5.2 水景造设方法 |
5.2.1 水景来源处理 |
5.2.2 多种形态的水景理法 |
5.3 水景造设流变 |
5.3.1 南宋较之北宋,城市私园水景造设明显增多 |
5.3.2 南宋较之北宋,郊野私园水景造设略有增加 |
5.3.3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动态理水手法应用增多 |
5.4 本章小结 |
6、园记中的私园建筑营造 |
6.1 宋人私园中建筑的功能与作用 |
6.2 建筑布局 |
6.2.1 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建筑平面形式 |
6.3 建筑类型 |
6.3.1 常见建筑类型及其位置经营 |
6.3.2 特殊建筑类型的出现及意义 |
6.4 建筑营造流变 |
6.4.1 建筑空间布局流变 |
6.4.2 建筑类型的变化 |
6.4.3 建筑构造与细部的适应调整与深化 |
6.5 本章小结 |
7、园记中的私园植物造景 |
7.1 宋人对植物的欣赏 |
7.2 植物应用种类 |
7.2.1 食用植物 |
7.2.2 药用植物 |
7.2.3 观赏植物 |
7.3 植物种植方式 |
7.3.1 品别种列,种植分区 |
7.3.2 杂艺散植,复层混交 |
7.4 植物种植技术 |
7.4.1 植物谱录的大量出现 |
7.4.2 植物栽培、引种、嫁接技术 |
7.5 植物种植特点 |
7.5.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
7.5.2 多样的植物空间塑造 |
7.5.3 注重植物色彩与季相搭配 |
7.6 植物造景流变 |
7.6.1 植物应用种类流变 |
7.6.2 植物种植方式变化 |
7.7 本章小结 |
8、园记中的私园空间组构类型 |
8.1 空间组构类型 |
8.1.1 广水无山 |
8.1.2 高台(亭)临水 |
8.1.3 背山临水或临水面山 |
8.1.4 两山间水 |
8.1.5 峰间萦涧 |
8.1.6 以建筑、植物为主 |
8.2 空间组构类型的流变 |
8.2.1 两宋私园空间组构类型的流承 |
8.2.2 山石在私园造景中的地位变化与空间组构类型的发展 |
8.2.3 空间组构类型流变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园记中的园林生活与思想内蕴 |
9.1 园林生活 |
9.1.1 个人栖居 |
9.1.2 宴宾交游 |
9.1.3 家族团聚 |
9.2 思想内蕴 |
9.2.1 隐——政治抉择 |
9.2.2 乐——人生追求 |
9.3 本章小结 |
10、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探因 |
10.1 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 |
10.1.1 先秦园林文化萌芽 |
10.1.2 两汉隐逸风尚流转 |
10.1.3 魏晋山水风骨浸润 |
10.1.4 隋唐壶天中隐开启 |
10.1.5 五代江南蜀地幸存 |
10.2 两宋地理环境的嬗变 |
10.2.1 山水资源变化 |
10.2.2 林木资源变迁 |
10.2.3 石材资源改变 |
10.3 两宋社会变迁与士人心态转变 |
10.3.1 杯酒驱将,文官崛起,士得与君共治天下 |
10.3.2 改革变法,士人党争,中隐思想继续发展 |
10.3.3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心态转向逸豫习玩 |
10.3.4 权相遮天,迫害义士,心态转向内敛自适 |
10.3.5 理学兴盛,观物究理,心态转向寻微研深 |
10.4 两宋经济发展的变迁 |
10.4.1 族田义庄的开创与发展 |
10.4.2 商品经济发展与城市革命 |
10.5 两宋繁荣文化的渗透 |
10.5.1 皇家造园艺术对私人营园影响 |
10.5.2 山水画与画论对园林营建启示 |
10.5.3 山水散文诗词与私园相互成就 |
10.5.4 科技发展推动造园技艺的进步 |
10.6 本章小结 |
11、结论与讨论 |
11.1 研究总结 |
11.1.1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具有共性 |
11.1.2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存在流变 |
11.1.3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评价 |
11.2 创新之处 |
11.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引导 |
1.1.2 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3 森林古道实际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对象及相关含义辨析 |
1.5.1 古道与森林古道 |
1.5.2 森林公园游步道 |
1.5.3 森林古道景观 |
1.5.4 森林旅游 |
1.5.5 遗产廊道 |
1.6 研究理论基础 |
1.6.1 以布兰迪为代表的修复理论 |
1.6.2 《威尼斯宪章》中关于保护与修复的理论 |
1.6.3 中国的“修旧如旧” |
1.6.4 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理论) |
1.6.5 道路景观学 |
1.6.6 旅游学相关理论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1 国外研究现状 |
1.7.2 国内研究现状 |
1.8 创新之处 |
2 浙江森林古道基础研究 |
2.1 浙江森林古道的景观资源构成 |
2.1.1 森林古道本体景观 |
2.1.2 森林古道自然景观 |
2.1.3 人工建成环境 |
2.1.4 非物质文化景观 |
2.2 浙江森林古道的价值构成 |
2.2.1 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 |
2.2.2 科学研究价值 |
2.2.3 审美艺术价值 |
2.2.4 旅游经济价值 |
2.2.5 福利价值 |
2.3 浙江森林古道景观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立 |
2.3.1 景观综合价值评价指标的拟定 |
2.3.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3.3 建立定量评价模糊记分表 |
2.3.4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分析 |
2.4 浙江森林古道现状问题 |
2.4.1 碎片化严重 |
2.4.2 废弃化严重 |
2.4.3 自然侵蚀严重 |
2.4.4 人文古迹受损严重 |
2.4.5 旅游设施和管理缺失 |
3 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 |
3.1 保护与修复的原则 |
3.1.1 原真性原则 |
3.1.2 整体性原则 |
3.1.3 视觉景观性原则 |
3.1.4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原则 |
3.2 保护的范围 |
3.3 修复的做法 |
3.4 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要点 |
3.4.1 森林古道本体景观保护与修复要点 |
3.4.2 森林古道自然景观保护与修复要点 |
3.4.3 森林古道人工建成环境保护与修复要点 |
3.4.4 森林古道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修复要点 |
3.4.5 森林古道其他保护与修复要点 |
4 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以车慈岭森林古道保护与修复为例 |
4.1 车慈岭森林古道背景概况 |
4.2 车慈岭森林古道景观综合价值评价 |
4.3 车慈岭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 |
4.3.1 本体景观保护与修复 |
4.3.2 入口景观设计 |
4.3.3 人工建成环境景观保护与修复 |
4.3.4 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修复 |
4.3.5 其他保护与修复 |
5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浙江森林古道分布状况表 |
附录二 诗词 |
附录三 传说 |
附录四 “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价值评价指标评估”专家咨询问卷(首轮) |
附录五 “浙江森林古道景观综合价值评价指标评估”专家咨询问卷(次轮) |
附录六 “浙江森林古道景观综合价值评价指标评估”AHP专家咨询问卷(景观综合价值评价因子重要性比较问卷) |
附录七 车慈岭森林古道景观综合价值评价调查问卷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聚落的传承与再造研究 ——以东阳蔡宅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内研究概述 |
1.2.2 国外研究概述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乡村聚落 |
1.3.2 地域文化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的困境 |
2.1 乡村聚落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
2.1.1 数量减少与现状不佳 |
2.1.2 与现代生活的矛盾 |
2.1.3 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
2.1.4 传统营造技术的流失 |
2.2 乡村聚落再造的困境 |
2.2.1 不当的技术手段对自然的破坏 |
2.2.2 材料选择的无序性 |
2.2.3 建筑审美趋同化 |
2.2.4 乡村建设规划两难问题 |
2.2.5 乡村聚落再造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的原则及策略 |
3.1 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的原则 |
3.1.1 尊重原则 |
3.1.2 对应处置原则 |
3.1.3 可持续性原则 |
3.2 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的策略 |
3.2.1 对传统优良特质的传承 |
3.2.2 再造不适宜现代生活的部分 |
本章小结 |
4 蔡宅村聚落特征分析 |
4.1 蔡宅村文化溯源 |
4.1.1 历史沿革 |
4.1.2 风水观念 |
4.1.3 民俗文化 |
4.1.4 传统技艺 |
4.2 蔡宅村聚落整体空间分析 |
4.2.1 聚落选址 |
4.2.2 聚落形态的发展 |
4.2.3 聚落要素分析 |
4.3 蔡宅村传统建筑分析 |
4.3.1 建筑形制 |
4.3.2 建筑组合方式 |
4.3.3 建筑结构 |
4.3.4 建造材料 |
4.3.5 建筑装饰 |
本章小结 |
5 乡村聚落传承与再造实践——东阳蔡宅村聚落空间再造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基地概况 |
5.2 聚落整体空间的传承与再造 |
5.2.1 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
5.2.2 聚落传统肌理的延续 |
5.2.3 公共空间的梳理 |
5.3 建筑空间的传承与再造 |
5.3.1 建筑形态与组合的多样性 |
5.3.2 生活空间的构建 |
5.3.3 单体细部的再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学期间的作品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家园精神之创造——东阳民居文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东阳李宅村更新策略研究[D]. 马巧敏.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赣东地区传统建筑木雕刻艺术研究 ——以广丰区与玉山县为例[D]. 秦悦. 南昌大学, 2020(01)
- [4]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海峡两岸乡村规划建设对比研究[D]. 李闻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地方文化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以东阳江江滨文化景观带为例[D]. 黄宁.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
- [7]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D]. 姚珏. 东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D]. 康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9]浙江森林古道景观保护与修复研究[D]. 庄羽帆.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聚落的传承与再造研究 ——以东阳蔡宅村为例[D]. 吴昀格.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