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敏蒋鼎孔雪莲王中艳罗英
(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经阴道组32例、腹腔镜组32例与开腹组32例,对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三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经阴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术后尽快康复,临床疗效显著,是妇科子宫肌瘤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经阴道手术;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030-02
Transvaginaluterinefibroids,laparoscopyandlaparotomyexcludingclinicalcomparisonXiongMinJiangDing,KongXuelian,WangZhongyan,LuoYing.TheThirdPeople'sHospitalofSuiningCity,SichuanProvince,Ssuining629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thevagina,forthetreatmentofuterinefibroidseliminategynecologicallaparoscopyandlaparotomytheclinicaleffectofthedisease.MethodsSelectedfromJanuary2013toMay2015treated96casesofpatientswithuterinefibroids,wererandomlypidedintothreegroups.Vaginalgroup32cases,32casesoflaparoscopicgroup,32casesoflaparotomygroup.ResultsTransvaginalgroupofpatientswithoperationtime,intraoperativebloodloss,exhausttime,lengthofhospitalstay,weresignificantlylessthanthelaparoscopyandlaparotomygroup,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Usingtransvaginaluterinefibroidsout,caneffectivelyshortentheoperationtime,lessintraoperativebloodloss,clinicalcurativeeffectisdistinct,isthebesttreatmentofuterinefleshtumourdiseaseofdepartmentofgynaecologymethod.
【Keywords】Transvaginalprocedure;Laparoscope;Open;Uterinefibroidsweedout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1]。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具有较大的创伤,为了避免创伤,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转向经阴道或者腹腔镜下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手术效果显著,为了探讨子宫肌瘤的最佳治疗手段,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间对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阴道、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4.5±2.4)岁,经过调查,已婚已育76例,已婚未育15例,未婚未育5例,子宫肌瘤位置,子宫前壁64例,子宫后壁24例,子宫底部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经阴道组32例、腹腔镜组32例与开腹组32例,三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经阴道组患者术前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同时在肌瘤旁子宫肌层注射6U垂体后叶素联合生理盐水20mL。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充分将患者的阴道及宫颈暴露,经膀胱宫颈间隙进入腹腔,探测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数目,并采用包膜迅速剥离肌瘤,剔除肌瘤后,采用可吸收线对创面进行缝合[2]。腹腔镜组患者术前同经阴道组操作,取臀高头低截石位,进行切口,大小在10mm左右,在下腹麦氏点位置实施5mm左右的切口,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的引导下,电凝切断并止血,采用电钩切开包膜,并牵拉肌瘤,待肌瘤切除后,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开腹组患者在耻骨联合上二横指处,根据患者子宫肌瘤大小选择合适的切口。开腹后,在直视下将患者肌瘤进行剔除,子宫肌瘤剔除后并逐层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经阴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三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指标对比(x-±s)
*
注:*表示与经阴道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病于35周岁生育期妇女,患者在患病早期,由于子宫肌瘤较小,无明显特征,因此很难被发现,但患者病症一旦被诊断,已经到了肌瘤的中晚期,患者多表现为月经不调、腹部肿块、排便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对子宫肌瘤剔除的方法较多,如经阴道术、开腹术、腹腔镜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均具有各自的特点,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切口较小,术后患者能够较快的康复,但在手术过程中,医师需要具备高超的腹腔镜操作技能,同时,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切除遗漏。采用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在手术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疼痛感[3]。同时,开腹对患者的腹腔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它对患者无创伤,直接经阴道进入子宫肌瘤病变部位,对子宫肌瘤进行切除,在切除过程中,可能存在小肌瘤缝合止血困难现象,但是经缝合后,切口恢复较快。
在研究中,经过手术治疗,经阴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妇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术后尽快康复,临床疗效显著,是妇科子宫肌瘤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聂桂兰.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J].浙江创伤外科,2015,05(14):543-544.
[2]鲍爱利,郑春青,田淑芬.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04(08):408-409.
[3]王瑞敏,侯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07(12):63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