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极共振论文_黄学义,徐更光,吕宁,黄求安,薛田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四极共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爆炸物,傅立叶,炸药,烟酸,常数,物理化学,脉冲。

核四极共振论文文献综述

黄学义,徐更光,吕宁,黄求安,薛田[1](2016)在《同分异构效应的~(14)N核四极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同分异构现象对含氮化合物的~(14) N核四极共振(NQR)特征的影响,基于核四极共振基本原理和杂化轨道价键理论,以烟酸和异烟酸这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羧基吡啶为研究对象,从共振频谱、特征参数和杂化效应3个方面,对分子结构异同所导致的~(14) N NQR特征异同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分子结构的异同使~(14) N NQR特征呈现许多异同,具体表现为:就共振频谱而言,相似性主要体现于频谱形状,而差异性则主要体现于低频频谱的共振频率;就特征参数而言,相似性主要体现于四极耦合常数,而差异性则主要体现于不对称参数;就杂化效应而言,相似性主要体现于杂化形式,而差异性则主要体现于轨道占据。(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阳燕,孙宜斌,何学辉,朱凯然,苏涛[2](2013)在《一种核四极共振探测系统中天线探头的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核四极共振技术的爆炸物探测系统实际要求提出一种抑制振铃拖尾的天线设计方法.该天线探头由高Q值调谐电路、阻抗匹配电路以及振铃拖尾抑制电路组成.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线探头可以有效地抑制振铃拖尾,缩短天线的恢复时间,大大提高探测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何高魁,宛玉晴,田华阳,金余恒,黄小健[3](2012)在《基于核四极共振技术的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核四极矩共振(Nuclear Quadrapole Resonance,简称NQR)的爆炸物探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基于NQR技术的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定制激发脉冲序列,激发脉冲的相位、幅度和频率可实现程序精确控制。系统中采用了自动调谐技术保证探头只对感兴趣的频率点灵敏,集成了温度-频率关系曲线使得系统能够根据被测样品的温度自动修正激发频率。同时,在数据处理中引入加权算法抑制噪声干扰,提高了探测准确度。(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12年04期)

李康宁,俞硕,李兴,张向阳[4](2011)在《核四极共振技术在黑火药探测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加基于核四极共振(NQR)技术探测爆炸物的种类,对黑火药的NQR特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探测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掌握了黑火药NQR共振频率等参数及试验方法。实际测试表明,探测结果准确,从而也为今后NQR技术的扩展应用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11年03期)

杨振磊,徐更光,王振华,刘科种[5](2011)在《奥克托金分子结构与~(14)N核四极共振参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固体物质的核四极共振频率主要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场梯度决定,对于同种原子核,核四极共振频率主要由核外电场梯度决定.在不同水平下使用H artree-Fock方程计算了高能炸药奥克托金(HM X)分子环上氮原子的核四极耦合常数、核外电场梯度以及电场梯度张量不对称参数,研究了HM X分子结构与核四极共振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D 95及D 95v1水平上,理论值与试验值符合的较好,为类似结构物质核四极共振频率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何高魁,宛玉晴,田华阳,金余恒,黄小健[6](2010)在《基于核四极共振技术的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基于核四极矩共振(Nuclear Quadrapole Resonance,简称NQR)的爆炸物探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基于NQR技术的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定制激发脉冲序列,激发脉冲的相位、幅度和频率可实现程序精确控制。系统中采用了自动调谐技术保证探头只对感兴趣的频率点灵敏,集成了温度-频率关系曲线使得系统能够根据被测样品的温度自动修正激发频率。同时,在数据处理中引入加权算法抑制噪声干扰,提高了探测准确度。(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8-13)

杨振磊,徐更光,王振华,刘科仲[7](2009)在《核四极共振隐藏炸药探测信息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核四极共振(Nuclear Quadrupole Resonance,简称NQR)技术探测炸药时,实验复杂,参数繁多.原子核参数、脉冲参数、环境参数等各参数对炸药共振频率及探测信噪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没有统一的炸药信息库,测试数据无法有效记录和管理的现象,在全面分析各参数与共振频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隐藏炸药探测信息库.该信息库能有效的收集和记录炸药参数信息,为今后炸药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陈星,徐更光[8](2009)在《一种快速有效的核四极共振探头恢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用于主动减小核四极共振(NQR)探头恢复时间的Q值变换电路,它利用MOSFET控制变Q电路与探头电路的耦合,并通过变压器增加与电感线圈串联的阻抗值以达到改变Q值的目的。此电路不产生新的振铃,对接收NQR的分辨率也不造成损失。实验结果表明,电路能有效缩短探头的恢复时间,同时还可提高信噪比。(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宋华付,徐更光,王廷增,刘德润[9](2005)在《泰安分子结构与~(14)N核四极共振参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从头算法和TOWNES-DAILEY理论研究了泰安(PETN)分子中氮原子的核四极耦合常数、氮原子近场电场梯度和价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RHF水平采用3.21G,6-31G和6-311G高斯基组计算出氮原子的核四极耦合常数与实验值的误差在13.7%以内。泰安分子中氮原子电场梯度Z主轴方向在硝酸酯基平面上并与N-O单键垂直、氮原子分子轨道集居数与结构化学的结论相符合。两种处理方法相互补充,定量地描述了泰安分子结构和14N原子的核四极共振参数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05年01期)

石光明,徐更光,王廷增,李润华[10](2004)在《核四极共振在炸药探测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探测炸药在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包括核四极共振的探测方法、激励信号的方式和多脉冲序列技术、SQUIDs先进探测技术的应用、虚假信号及干扰信号的消除和炸药与核四极共振信号的关系,提出了核四极共振探测炸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该问题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核四极共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基于核四极共振技术的爆炸物探测系统实际要求提出一种抑制振铃拖尾的天线设计方法.该天线探头由高Q值调谐电路、阻抗匹配电路以及振铃拖尾抑制电路组成.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线探头可以有效地抑制振铃拖尾,缩短天线的恢复时间,大大提高探测系统的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四极共振论文参考文献

[1].黄学义,徐更光,吕宁,黄求安,薛田.同分异构效应的~(14)N核四极共振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6

[2].阳燕,孙宜斌,何学辉,朱凯然,苏涛.一种核四极共振探测系统中天线探头的设计方法[J].波谱学杂志.2013

[3].何高魁,宛玉晴,田华阳,金余恒,黄小健.基于核四极共振技术的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2

[4].李康宁,俞硕,李兴,张向阳.核四极共振技术在黑火药探测中的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1

[5].杨振磊,徐更光,王振华,刘科种.奥克托金分子结构与~(14)N核四极共振参数的关系[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何高魁,宛玉晴,田华阳,金余恒,黄小健.基于核四极共振技术的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C].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7].杨振磊,徐更光,王振华,刘科仲.核四极共振隐藏炸药探测信息库设计[J].波谱学杂志.2009

[8].陈星,徐更光.一种快速有效的核四极共振探头恢复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

[9].宋华付,徐更光,王廷增,刘德润.泰安分子结构与~(14)N核四极共振参数的关系[J].含能材料.2005

[10].石光明,徐更光,王廷增,李润华.核四极共振在炸药探测上的应用[J].火炸药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1 核四极共振探测系统框图室温下Ni掺杂Y123在27-32MHz的63,65C...核四极共振探测装置Q值变换电路对核四极共振探测信...室温下不同Sr掺杂Y123在18~25MHz频率范...室温下Ni掺杂Y123在19.5-23MHz的63,6...

标签:;  ;  ;  ;  ;  ;  ;  

核四极共振论文_黄学义,徐更光,吕宁,黄求安,薛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