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穗能通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分布式发电成为了众多发电方式中,比较灵活稳妥的方式。推广提倡分布式发电,对节能减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针对分布式发电的种类,范畴,长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分布式发电的应用范围,以及配电网的规划问题研究,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络,分布式发电,平衡用电量,光伏发电
现代社会,电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电力也成为了目前最广泛和普遍的供能方式。
然而,目前来说,如何提供电力,科学快速的发电,变成我们需要实施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今中国对世界做出了减排承诺,并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不光是国内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中国在国际上的环境保护责任。因此降低发电的成本、污染能源损耗成了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分布式发电的应用和推广无疑是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
1.分布式发电系统
目前世界上的供电系统大都是以高电压,大机组,大电网为主要特征的供电系统,但是如今世界上对能源与动力的需求方面冗杂,多种多样,因此单一的供电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生活方面及工业工程方面的需求。根据西方国家的发现将现金已有的大电网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相结合,是节省成本,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2.分布式发电的种类和优缺点
分布式发电技术主要有:光伏发电、分布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燃气轮机发电和潮汐能发电等等,目前我国采用的最主要的分布式发电方式为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尤其是光伏发电,目前技术已经趋近成熟。
与传统的大型发电系统模式相比,分布式发电具有独立性,可以对区域电网进行实时控制,同时依然具有成本低,建设时间短,污染损耗小,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等传统模式不具备的优点。故分布式发电也成为国家主要投入精力研究开发的一项新型发电技术。但是与之而来的问题是,当分布式发电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时候,会因为众多不成熟的问题而面临巨大挑战,并且也会因为传统供电模式而受到巨大冲击。
分布式发电的弊端在某种程度上显而易见,具体问题如下:
(1)分布式发电效果并没有传统大型发电模式稳定,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温度气流等各方面的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并不容易控制。
(2)由于分布式新型发电的介入,改变了传统供电模式的电网单向潮流的基本格局,格局的改变有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发电的效率,发电的质量以及发电的可靠性;
3.配电网络
配电网络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和无功补偿器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在电力电网起到分配电能的作用。配电网络在电路中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结构呈辐射状。电网电压有很多种类。其中,按照电压等级分类,6—110KV为高压配电网;0.4KV为低压配电网。按照供电区域分类有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按照电网功能分类,66KV以上的是主网,35KV的是配网。
3.1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络的应用
现今的分布式发电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需要一种配电网络解决分布式的弊端,由此,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开始引起应用。配电网的出现可以改变分布式发电不稳定,不易控制等问题和漏洞。分布式发电并没有继承传统发电模式的良好吸收能力,对能源的接纳性较低,而微电网与分布式发电的结合非常有利于对能源的接纳能力。其次,分布式发电的出现就是为了节省能源和降低损耗,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微电网的结合使得分布式发电再一次提高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根据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转换不同的电能质量服务。在配电网的传输过程中,对网络的损耗也是一种投入和浪费,微电网的介入不仅可以降低损耗,还能根据配电网的运作方式进行量化提高。传统配电网络不能改善的分布式发电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制性,在微电网的实际应用的帮助下也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普通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络只能解决一般的,非特殊的环境和路程下的供电。在微电网的帮助下,甚至可以解决边远地区、荒漠、海岛等恶劣环境下的供电问题。
3.2微电网络的实际意义
微点网络是集合了信息技术、电力技术、控制技术等先进科技于一体的新型便捷供电网络。
微电网与分布式发电的配合使用不但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同时也是能源效益、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的有力保障。微电网是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大力推广微网技术,是环保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边远地区均衡发展得重要手段。
4.分布式发电的能源配置问题
目前国内技术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的分布式发电即为光伏分布式发电。光伏式是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具有因地制宜,无污染,环保清洁,且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用太阳能来代替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此种发电方式最值得推广的原因之一。然而,如何将天然的太阳能源转换是一个首要问题。必须找到一种储能元件可以将两者进行转化。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甚至是国外应用最多的光伏组件就是光伏电池。光伏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性质制作而成光伏效应指的是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后,经过分离产生电动势的现象。光伏电池的伏安特性会随着日照强度和电池温度而发生变化,当负载为纯电阻时,等效电路如下:
由于光伏电池的不同种类,所提供的电能效率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光伏发电最好是能够用自发自用的光伏电站,因此光伏电池等效电路的搭建就显得尤为关键。理论上光伏发电需要通过逆变器并网,在逆变器效率恒定的情况下建立的,然而实际运行操作中,这种假设很显然并不能完全成立,所以更需要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建立更完善的系统构建图。
5.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的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是整个电力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计算,是实现电力供应、电力传输的基础。不光在分布式发电中,在其余所有发电种类中,潮流计算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潮流计算的目标是根据给出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基本构建,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就像母线的幅值和相角,网络中功率的分布和损耗等等。其实,潮流计算就是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具体的编制和调度,已达到电气设备的检验和维修,对事故的运算和分析,对电路的保护和预防。为电力系统稳定和计算提供具体有效准确的数字。现如今潮流计算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开始逐步推广与应用。由于配电线的线径比输电线细,导致配电网的R/X较大,无法满足a)=;k=1:ndy(k)=e(k)2+f(k)2);i=1:nDy(k)=e(k)2+f(k)2);43i=1:ni)=dy(i);%用高斯消去法解“w=”迭代次数');没有达到精度要求的个数');k=1:nV(k)=e(k)2+f(k)2);O(k)=f(k)./e(k))*180./=e+f*j;各节点的实际电压标么值点号从小到大的排列):'););各节点的电压大小点号从小到大的排列):'););各节点的电压相角点号从小到大的排列):'););p=1:nC(p)=0;q=1:nC(p)=C(p)+(p,q))*(q));(p)=E(p)*C(p);各节点的功率点号从小到大排列):‘););各条支路的首端功率序同您输入‘);i=1:n11(i,6)==0p=B1(i,1);q=B1(i,2);p=B1(i,2);q=B1(i,1);44Si(p,q)=E(p)*((p))*1(i,4)./2)+((p)*B1(i,5))(q)))*./(B1(i,3)*B1(i,5))));i(;各条支路的末端功率顺序同您的输入:‘);i=1:n11(i,6)==0p=B1(i,1);q=B1(i,2);p=B1(i,2);q=B1(i,1);j(q,p)=E(q)*((q))*1(i,4)./2)+((q)./B1(i,5))(p)))*./(B1(i,3)*B1(i,5))));j(q,p));各条支路的功率损耗顺序同您输入:’);i=1:n11(i,6)=0p=B1(i,1);q=B1(i,2);p=B1(i,2);q=B1(i,1);S(i)=Si(p,q)+Sj(q,p);S(i));i=1:s(i)=i;以下是每次迭代后各节点的电压值(如图所示)‘);s,迭代次数’),电压'),电压迭代次数曲线');
6.实验结果与分析
由最后的作业潮流结果图可知,采用牛顿法和PQ分解法进行潮流计算,两者的结果是有区别的,主要原因是牛顿法一般是6次左右收敛,而PQ分解法是12次左右收敛,且PQ分解法中采用修正方程,使误差增大,导致PQ分解法的潮流计算结果中支路损耗增大
7.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络的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为促使生活的多样化,各种各样的电器开始走进千家万户,随着电力产品的普及,对供电系统和网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大型发电模式较为单一,局限性较大,已经不适合现代多种电器的需求。因此,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分布式发电应运而生。分布式发电顾名思义是针对那些比较分散的用户,具有分散性。局限性较小,在多种发电过程中,属于较为成熟的一种模式,却并不能取代传统大规模发电。并且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并不可以使用。但是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的结合巧妙的解决了部分方面的局限。因此深入对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络的模型建立具有实际意义。而分布式发电介入配电网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电网的电压稳定。二是提高电网的可靠性。三是防止电网谐波。在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络结合问题中最需要解决和入手的主要为配电网的协调设计、微电网发电、虚拟发电厂技术、和主动配电网技术。通过对分布式发电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我国的电网综合水平已经显著提高,分布式发电开始进入大规模接入整体配电网。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总有一天电力的应用会惠及到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朱永强,《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柳少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陈丽丽,《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现状与挑战》,科技资讯,2017
作者简介:1980年生,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企业管理、新能源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