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刍议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淄川区双沟中心小学山东淄博255100

摘要:德智体美劳,德是做人根本,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进程中,对于一个人的评价都是先从德开始评起。而思想品德的教育方式从传统书面教育发展到现如今新课标要求的活动课程教育,这无疑是教育的一种进步和发展。如何响应新课标的号召,怎样做好德育活动工作,如何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本文将从德育活动的重要性,德育活动课程现状,德育活动课程如何建设等方面来表达自己初步的想法和建议,以便与广大师生探讨。

一、德育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德育课程主要由三部分教育方式构成:一种是学科性的,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正规的讲述方式,教学、读背感悟等来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德育知识,进而实现自身内涵的升华。第二种是隐形德育,就是通过教育者或者受教者身边的人事物、环境来对受教者进行熏陶,制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帮助受教者朝着引导的正确道德方向发展。第三种就是德育活动,这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让中小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感悟,总结德育思想,并且在活动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小学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时期,学生对于社会和人生未能形成认识,一切相关内容都是由教师以及身边人事物来帮助形成,是具有强大可塑性的一群人。这更凸显了德育活动的重要性。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易吸收和形成正确的观念。这正是新课改的目标,让师生在一个生动明确、和谐的氛围中交互影响,甚至学生的天真能对身边活动的人群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德育活动课程现状

1.未体现学生主体。在中小学的德育活动课程中,本应该是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的,但是由于学生的特殊性或者基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便利,毕竟,培养锻炼学生组织规划能力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往往发展为教师主体,完全忽略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使得活动失去原有目的和意义。

2.学生积极性不高。德育活动课程中,往往由于学生失去了活动主体性之后对于活动失去了本应有的兴趣,使得学生对于活动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对活动完全提不起兴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主题经久不变,都是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等等,活动方式又缺少新意,利用灌输说教的方式开展的活动,与原本的活动宗旨背道而驰,导致了学生不能充分投入其中,理解其中深刻含义,最终参与度大打折扣,无法做到深入学生心中的真正德育。

3.未加强心理辅导。德育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此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引导、辅导,来达到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但是目前的德育活动却并不能做到这个程度。一方面由于老师的专业性质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可能做到像心理医生那么专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老师对于心理的关注远没有知识的关注度高,忽略学生需要心理疏导的要求。

三、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1.体现学生主体。其实德育的许多工作是学生完全可以参与进来的,一个主题活动并不需要完全限制于学校。比如让学生自己思考想要做什么样的德育工作,然后自己写策划组织同学。不需要活动多完善,只要能做起来,并且老师觉得有意义就可以让同学都参与进来,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学生的能力锻炼问题,更解决了德育活动的难题。

2.调动学生积极性。德育课程的内容要归于生活,要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于活动的兴趣,发现它原来不是简单的主题活动,用来枯燥地灌输老师讲过无数遍的那些规则、道德模范。比如可以开展“午餐的旅行”活动,同学自愿组成小组,在平时或者周末,去探勘一顿饭制作的过程,然后到餐桌,以及其下餐桌之后的历程,计算每天、每月、每年一个学生大概的消耗剩饭量,让学生深刻地亲眼目睹浪费的严重现象。同理也可以体验水和纸张等的重要性。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就再也不需要老师、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粒粒皆辛苦”,学生自觉地就会珍惜每一粒米,甚至将这个习惯带回家影响更多的人。

3.加强心理教育。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这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才凸显而已。随之而来的是心理学的发展。虽然教师的专业受限,但是学校可以匹配相应的心理老师,甚至开展相应的培训来帮助老师梳理自己的心理,同时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学会梳理自己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所处班级环境做出相应的心理档案。对低年级生活还不能自理的学生,进行生活、学习方式等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要重点进行树立信心、正确认知还有分享等针对性的指导。当然,通过活动方式,例如表演——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分享,游戏——团队共同取得胜利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桂娟刍议农村小学德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67-68。

[2]高云刘贤贤关于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6-8。

[3]周跃良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1999,(kj),5-8。

[4]欧群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教书育人,2012,(4),12-14。

标签:;  ;  ;  

刍议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