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素质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体系,述评,校本,初中生。
素质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宋慧玲,夏冰,左玉帅,王贵艳[1](2019)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给出评价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所给方法的有效性,为高校毕业生的评优和用人单位的聘用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法。(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教学》期刊2019年06期)
本报记者,张理萌[2](2019)在《“初中测评”进行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初中生升学重要依据之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近年来愈发被重视。去年,东莞根据省教厅相关要求,明确提出要健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升学,对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也至关重要。那么,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我市开展现状如何?我(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19-12-17)
喻雅妮[3](2019)在《浅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选拔人才越来越重视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成为评判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多元尺"。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自然形成了。一、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建立应从初中阶段开始,并与生涯规划相联系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开展,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选科和专业选择。这就涉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是比较滞后的,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来源于《发展》期刊2019年12期)
靳国庆,张建云,王博[4](2019)在《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以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是验证教师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工作实效的途径,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从自身办学实际出发,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的新时代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优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路,使之更为科学、合理,以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持续提高。(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张红霞,侯小妮[5](2019)在《我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述评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集中在内涵、评价体系、实践成效、问题及对策五个方面。已有研究反映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历久弥新,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一以贯之;研究指向偏招生服务,评价育人功能关注不足;理论研究多宏观构想,实践探索重模式操作;研究多呈点线零散状态,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对此,后续研究应立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为深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拓展研究视角,提升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本文来源于《教育测量与评价》期刊2019年12期)
牟锋,赵蕊,白志刚[6](2019)在《美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我省高考改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一参考",以后将会作为学生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改革的内容和重点,但是,由于此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至今各省出台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都被认为细节繁复、不易操作。俗(本文来源于《考试与招生》期刊2019年12期)
王喜[7](2019)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包括统一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认识;完善能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的信息数据平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联动评价机制;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靳培培,周倩[8](2019)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招生录取引入综合素质评价是高校招生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尚处于初步探索时期,成效显着,但也存在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不明晰,定位不明确,科学性与公平性难保障,行为主体功能职责不清楚,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明晰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制定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高中与高校主体职责,构建高中与高校协作机制,加强招生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高校综合素质评价能力,关注学生个体成长背景,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公平,加强核心主体自律性建设,构建与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等措施,有效推进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与文化》期刊2019年06期)
焦莉萍[9](2019)在《基于大数据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分析——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介绍AHP的主要原理和基本算法。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优缺点,并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AHP的适用于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爱霞,邢利红[10](2019)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研究——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很多小学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与特色,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习惯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一些小学基于《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内容与要求,开始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且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与方式。由此,产生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研究的需要。笔者作为教科研员,负责推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研究。经调查发(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参考》期刊2019年22期)
素质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初中生升学重要依据之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近年来愈发被重视。去年,东莞根据省教厅相关要求,明确提出要健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升学,对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也至关重要。那么,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我市开展现状如何?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素质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宋慧玲,夏冰,左玉帅,王贵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
[2].本报记者,张理萌.“初中测评”进行时[N].东莞日报.2019
[3].喻雅妮.浅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建立[J].发展.2019
[4].靳国庆,张建云,王博.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以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9
[5].张红霞,侯小妮.我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述评及展望[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
[6].牟锋,赵蕊,白志刚.美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我省高考改革的启示[J].考试与招生.2019
[7].王喜.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J].西部素质教育.2019
[8].靳培培,周倩.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
[9].焦莉萍.基于大数据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分析——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林区教学.2019
[10].李爱霞,邢利红.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研究——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