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溢出效应论文-蒋彧,张玖瑜

波动溢出效应论文-蒋彧,张玖瑜

导读:本文包含了波动溢出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股票市场,波动溢出,溢出方向,动态特征

波动溢出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蒋彧,张玖瑜[1](2019)在《中国与世界主要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2-2017年样本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主要股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国或地区股市的波动会对其他股市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02-201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结合时差因素,采用全样本、分阶段以及滚动窗口法,全面考察中国和世界主要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和世界主要股市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的特征。早期中国和世界主要股市的运行相对独立,波动溢出效应不明显;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美国和欧洲股市波动开始溢出至中国股市;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股市波动开始向外溢出到美国和欧洲股市;中日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不明显,中港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较为明显。本文研究揭示了中国与世界主要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传导方向和强弱变化特征,为维护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以及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问题》期刊2019年06期)

姜宝,张琪,李剑[2](2019)在《国际航运市场对我国钢铁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运市场的周期性和运费的频繁波动构成了市场内部的重大风险,研究航运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是有效预测与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本文基于航运市场与钢铁市场的日频数据,采用DCC-GARCH模型与DY溢出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两市场间的动态相关性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航运市场与钢铁市场间具有动态相关性,航运指数滞后一周时与钢铁股价指数存在显着的弱相关关系;两市场间具有微弱的波动溢出效应,其价格传导机制存在断层现象。(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李合龙,杨能,林楚汉,张卫国[3](2019)在《我国股票市场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EMD去噪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股市噪声交易能量较大、行业指数同步性较高的特点,提出改进的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经验模态分解)去噪方法对行业数据进行处理,进而采用BEKK-GARCH模型分析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危机后叁个阶段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降低股价同步性方面,改进的EMD去噪方法效果更佳;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期间显着上升,金融危机后回落;较之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后传统制造业受产业链上游的波动溢出效应有所降低、受科研的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9期)

任仙玲,刘俊君[4](2019)在《国际原油与我国新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GARCH模型和分位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探讨了2015年股灾前后国际原油市场与中国新能源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首先以偏t-GARCH和EGARCH模型得到不同市场走势下两个市场的时变波动序列,然后借助分位数Granger因果检验来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论如下:(1)股灾前,两市场在高、低分位段均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且在低分位点有2个区间段、高分位点有1个区间段存在双向波动溢出。(2)股灾中,除在3个高分位段内两市场存在双向波动溢出之外,其余高、低分位段内仅表现为国际原油市场对我国新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3)股灾后,仅有高分位点存在波动溢出效应,除3个存在双向波动溢出的区间段外,其余区间段均表现为我国新能源市场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股灾确实对两市场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响,且股灾后我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双妮,张双兰[5](2019)在《研究美国股市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基于VAR模型和GARCH(1,1)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借助GARCH(1,1)模型来构建VAR模型,并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来研究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波动和纳斯达克指数波动对我国上证指数波动和深证成指波动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美国股市波动对我国股市波动会造成持久性的影响,但是其影响在逐渐减弱。(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22期)

于清清[6](2019)在《谈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币汇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家制定的诸多重要政策都以人民币汇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为落脚点。鉴于此,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关联波动角度出发,利用BEKK-GARCH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溢出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就市场而言,人民币汇率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均受自身前期价格的影响,且具有波动集聚效应;从两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看,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率与房地产市场波动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因此,本文就结论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房地》期刊2019年07期)

田树喜,夏天洋,杨童舒[7](2019)在《中国A股市场叁种股指期货价格先导及波动溢出效应的计量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VAR-BEKK-GARCH模型,对2015年中国A股市场大震荡期间叁种股指期货的价格先导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大震荡期间中证500指数期货的价格先导作用显着强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和上证50指数期货,而波动溢出效应则显着弱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和上证50指数期货,也就是说,股指期货的价格先导机制有助于提升市场的信息效率,进而发挥减震作用,这一检验结果在股指期货"松绑"后依然稳健。鉴于叁种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在权重组成上的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股指期货交易的差异化监管及新合约设计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玉娜[8](2019)在《分层制度背景下新叁板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叁板分层制度政策在2016年6月27日实施,该政策的实施对新叁板市场股票的波动性及与沪深股市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产生了影响。研究分层制度背景下新叁板市场与沪深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有助于投资者优化投资组合并且对于未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分别选用了GARCH-M和BEKK-GARCH计量方法分析分层制度实施前后,新叁板股价波动性及新叁板市场对沪深主要股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变化情况。文中先使用叁板做市指数2015年1月5日至2018年9月28日期间的股价为样本,进行平稳性检验和自相关性检验,进而进行GARCH-M的实证分析研究股价波动性。然后使用叁板成指代表新叁板市场、创业板指数代表创业板、沪深300指数代表主板市场、中小板指数代表中小板市场研究波动溢出效应,样本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月5日至2018年9月28日,利用如上五个指数的收益率数据,进行ARCH效应检验、建立GARCH模型、运用BEKK-GARCH模型测算叁板成指与沪深股市各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分层制度实施后,显着降低了新叁板市场的风险波动性,同时减弱了其与沪深股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结果,对新叁板市场如何更好发挥分层制度的制度效果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刘文文,周远慧,郭宗梦[9](2019)在《投资者情绪与动态波动溢出效应——基于上证50指数期现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有偏项的VECM-CCC-GARCH等模型来分析投资者情绪对上证50指数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动态波动溢出效应的影响。分析发现,首先,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期,指数现货市场交易量增加显着强于指数期货市场。其次,较高的投资者情绪对现货市场波动的影响要强于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最后,投资情绪高涨时期,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波动溢出效应显着增强,且现货向期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显着增强。(本文来源于《武汉金融》期刊2019年06期)

白玲玮[10](2019)在《中国碳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及价格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导致气候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各国一直致力于解决气候问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最大的碳排放主体,中国非常重视气候问题。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旨在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本文期望通过研究中国碳交易市场,准确掌握中国碳市场波动规律及波动成因,从而促进碳交易市场的更好发展,以实现减排环保目标。本文以深圳、北京、广东、上海和湖北这五个碳交易市场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各区域碳市场交易现状,并研究了中国碳市场溢出效应。最后,构建EEMD-LSTM模型对碳价格进行预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中国碳市场现状分析。根据各碳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及交易价格来描述中国碳市场发展状况。从交易量和交易额来看,湖北碳市场在各方面均居于首位,而天津、重庆和福建碳市场较落后;从交易价格来看,湖北碳市场的平均交易价格最高,其次是深圳碳市场。目前各碳市场平均交易价格较低,碳价水平还未能真正发挥低碳绿色引导作用。另外,通过碳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各碳市场具有集聚效应和持续效应,其中深圳碳市场集聚效应和持续效应最强。2.中国碳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从静态角度看,各区域碳市场受到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程度各不相同,但主要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同样,每个碳市场对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也不一致,深圳和广东碳市场对经济溢出效应最高;北京碳市场对石油和经济的溢出效应较接近,且高于其他市场;上海碳市场对煤炭的溢出效应最高。总体来说,各碳市场的收益率可以较大程度上解释自身的方差变动,其他因素对其影响较小。从动态角度看,深圳碳市场是波动溢出效应的净输出方,北京碳市场和湖北碳市场是波动溢出效应的净输入方,而广东和上海碳市场随着时间变化,波动溢出效应会从净输出方变为净输入方。3.中国碳市场价格预测研究。将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进行组合,构建EEMD-LSTM模型,对各区域碳市场价格进行预测,运用RMSE、MAE和MAPE指标评价EEMD-LSTM模型预测准确率,可知该模型预测精度优于其他模型。(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5)

波动溢出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航运市场的周期性和运费的频繁波动构成了市场内部的重大风险,研究航运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是有效预测与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本文基于航运市场与钢铁市场的日频数据,采用DCC-GARCH模型与DY溢出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两市场间的动态相关性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航运市场与钢铁市场间具有动态相关性,航运指数滞后一周时与钢铁股价指数存在显着的弱相关关系;两市场间具有微弱的波动溢出效应,其价格传导机制存在断层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动溢出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蒋彧,张玖瑜.中国与世界主要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2-2017年样本的实证检验[J].中国经济问题.2019

[2].姜宝,张琪,李剑.国际航运市场对我国钢铁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9

[3].李合龙,杨能,林楚汉,张卫国.我国股票市场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EMD去噪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

[4].任仙玲,刘俊君.国际原油与我国新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

[5].张双妮,张双兰.研究美国股市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基于VAR模型和GARCH(1,1)模型[J].中国集体经济.2019

[6].于清清.谈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J].上海房地.2019

[7].田树喜,夏天洋,杨童舒.中国A股市场叁种股指期货价格先导及波动溢出效应的计量检验[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张玉娜.分层制度背景下新叁板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9].刘文文,周远慧,郭宗梦.投资者情绪与动态波动溢出效应——基于上证50指数期现货研究[J].武汉金融.2019

[10].白玲玮.中国碳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及价格预测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标签:;  ;  ;  ;  

波动溢出效应论文-蒋彧,张玖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